绿林网

一篇以求学为话题的作文

一篇以求学为话题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一篇以求学为话题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一个梦寐以求的家园

冬天终于过去了,春天来了。燕子冬冬飞回了森林里,它想:又可以找小鱼、小鸟们玩了!可到了那儿,看见的景象却让它目瞪口呆。

只见山下的村庄建起了一座座工厂,排放出乌黑的废气、污气,你看天空不再湛蓝,而是一片片灰暗;河水不再清澈,而是又脏又臭;森林也不再有生机,只剩下一个个树桩,花草也枯萎了。“天哪!我的家呢!?”冬冬惊呼。这时,一只小鱼缓缓游来,趴在岸上,一边喘着气,一边浑身抽搐着。冬冬急切地问他:“你怎么了?”“去年秋后,一夜间,工厂林立,空气浑浊,垃圾成山,河水发黑发臭。我的弟兄们不是被人类捕杀了,就是被毒死了。我现在也生病了。啊……你快……快走,千万不……不要被人类……捕杀了。我不行了……快走!”说完,小鱼就倒下了。“小鱼!小鱼!啊!我多想回到以前的家园哪!”冬冬号啕大哭起来。

是呀,现在想回到那梦寐以求的家园是许多人最大的愿望啊!人类,停手吧!你们难道不能放下自身的利益去爱护大自然吗?你们难道不能放开私欲而去顾全大局吗?你们难道就这么自私吗?

啊!人类,难道再次回到那梦寐以求的家园就真的那么困难吗?

第二篇

①马克思先生总结得好,事物都是由量变引起质变的,再在新质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质变。这是事物发展状态。而我,成年礼刚过,即将跨入大学,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质变时期,是阻碍的门,还是前行的路,何去,何从?

②有许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寒窗十年,大学便可舒适度过。毕业后取张文凭,便可工作。真是如此吗?当你听到哈佛的高材生们凌晨二点图书馆不眠,执著于学术探索疲惫至随处可睡时,难道你真没有一点年轻当如此拼搏的热血沸腾之感?

③反正我是有的。竺可桢先生的“不问异同,唯求真是”真是让我期待。母亲曾问我,我想过怎样的大学。我不假思索地说:“有很大很大的图书室,有很优秀很优秀的学者的大学。”母亲笑,我也笑。我对于大学的态度就是如此。一个能让我浸淫书香,有可以引导的人,并且可以让我自由探索的地方。

④所以大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门更是路,是求知,是期待探索的喜悦,是拼搏的渴望。蔡元培先生“思想自由,兼容并所”可作为大学的象征,并是我的信仰。

⑤然而只有大学如此吗?人生也应当如此吧?那种拼搏的热情,到达一个终点后,开启新篇章的欣喜,也都是相同的吧!

⑥我对大学态度也体现了我对人生的态度。虽结束了一件事,或是登顶了一件事,不是停留,不是驻足,不是永久的享受,因为这些东西和鲜花一样,荣极是会转枯的。而保鲜,让自己保持快乐的正确做法是每时每刻都在改进,都在学习,都为自己注入新鲜的养液。

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爱丽丝门罗在获奖后记者难以联系到她,因为在她看来她仍是个家庭主妇,不会因为获奖者的身份而停滞生活的节奏。爱因斯坦获得了大笔奖金后,也没有享受,而是作为新的研究资金投入到新的实验中去。

⑧他们都是成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改本心,不为外物所扰,执著于求知求理的伟人,而我的大学生活也应当以此为标,我的人生也应当以此为标。

⑨费孝通先生在回忆起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同其他教授讨论学术,虽有空袭警报但置之不顾的日子,说:“那段时间,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留恋的日子……那样的一往情深,何等可爱。”我一想到我也即将进入这样“一往情深”的日子,我不禁笑出泪来。

简评:本文用平实语言,诉说着自己未来,有如和朋友同学聊天,娓娓道来,真切自然,字里行间透露着芳香。

第三篇

在古希腊,处死囚徒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砍头,一种是用绳绞死。

一次,好恶作剧的国王派刽子手向囚徒们宣布:“国王陛下有令——让你们任意挑选一种死法。你们可以任意说一句话——如果说的是真话,就绞死;如果说的是假话,就杀头。”

这样的法令真是太奇怪了。但囚徒们的命运操纵在国王的手里,反正都是一死,也就顾不得多想,就很随意地说一句话。结果,囚徒们不是因为说了真话而被绞死,就是因为说了假话而被砍头。

国王看到杀囚徒像玩游戏一样有趣,觉得十分开心。

在囚徒中,有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当轮到他来选择处死方法时,他巧妙地对国王说:“你们要砍我的头!”

国王一听,顿时感到好为难。如果真的砍他的头,那么他说的就是真话,而说真话是要被绞死的;但如果要绞死他,那他说的“要砍我的头”便成了假话,而假话又是应该被砍头的,但他说的又不是假话。他的话既不是真话,又不是假话,也就既不能绞死,又不能砍头。

国王无奈,只好挥挥手说:“放这个聪明人一条生路吧!”

于是,国王那条奇怪的法令,只好马上宣告废除。

第四篇

梦寐以求的秋游

最近,我们学校开展了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也是秋游,同学们一听到这个消息,都沸腾起来,兴奋的笑容顿时挂在了每个人的脸上。隔天晚上,每个人都买了一大包好吃的放在小书包里,对秋游十分期待。

早上8:00,我们到校集合,9:00便坐上大巴车,前往第一个目的地——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大约过了45分钟,我们就到达了活动中心。我们先在阶梯教室观看了关于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几段视频,接着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参观这个青少年活动中心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大型互动机器人和模拟世界了!大型互动机器人是在一个大厅里的,它们跟着音乐节拍,做操,还会打太极拳呢!有一个很大的机器人,大约有四五米高吧!小机器人就在它的下方,一会转圈,一会儿向我们挥手!

模拟世界也很好玩。这里有要到很远的地方才能玩到的东西,比方说滑雪、划船……,但是这些都是模拟的,是在一个大屏幕上播放出来的。我最喜欢的要数走钢丝了!你说我是小丑?小丑才会走钢丝呀!不对!这是模拟的呀!其实,需要自己走的钢丝才只有一米多长,只要从起点走到终点就可以了!但是屏幕上可就不一样了!有的是万丈深渊,是架在两个峡谷之间的钢丝;有的是架在两幢高楼大厦上的,脚下就是汽车飞驰的公路;有的是架在大海之上的,下面有大鲨鱼等着你哦!是不是感觉很恐怖呢!第一次,我走的是峡谷之间的钢丝,没有走完,掉了下来,屏幕上就像真的掉进了峡谷之间一样,摔了下去。第二次我走的是“海上钢丝”,这一次,我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训,保持平衡,一下子就跑了过去,噢!躲过了鲨鱼的血盆大口!

中午,我们来到了白塘植物园,这里是分组自由活动,我们一个小组来到一小片草地上,开始了野餐!东北风呼呼地刮着,我们越吃越冷,最后只好边走边吃了!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科文中心,观看了一部叫《虎王归来》的电影,很好看!有机会你也去看一看!

这一天的旅程虽然很累,但是我们玩得很开心!希望学校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第五篇

我很喜欢猫,因为它很可爱。可是妈妈不同意我养猫,因为她害怕。无论我怎么说,她都不相信我可以照顾好猫咪。

暑假,小外婆家的母猫生了6只小猫,我央求妈妈相信我一次,我一定可以养好它。妈妈勉为其难地说,那你先网上学习一下怎么照顾小猫。她看到我学习很认真,最终答应我等小猫满月后去带一只回家,我开心极了。

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妈妈好像忘记了这件事。那天去外公厂里,我看到墙角多了几只小可爱。外婆说,这是前几天流浪猫生了一窝小猫咪,这可把我开心坏了。我偷偷地跟外婆说:“可不可以给我一只?”外婆轻声回答我:“可以啊。”外公走过来,严肃地说:“流浪猫不要,脏兮兮的。”瞬间我感觉我养猫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了。我低着头很不开心,翘着嘴巴踢着墙壁。外婆过来抱着我说:“外婆给你买好猫窝了,我们午饭后好去小外婆家带一只回家。”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拍着手笑着喊着:“好嘞好嘞。外婆最好,外婆最好。”但是我有点担心妈妈听到这个消息会不会不高兴。

吃完午饭,我小心翼翼地告诉妈妈,外婆和我有个小秘密要告诉你,但是你不可以生气。外婆说给我养只猫,窝都给我买好了。妈妈看了外婆一眼,面露苦色地说:“那好吧。”我养猫的计划终于成功了,我激动得上蹿下跳。

当我在小外婆家看见我现在养的这只小猫咪时,一个名字从我脑袋里呈现出来,那就是“可乐”,这不是因为它长得像可乐,而是因为我们喝了可乐之后就会变得很开心。“可乐”全身黄白相间,不过白色占的部分比黄色多。它的眼睛颜色比较浅,有点黄又有点绿,像两颗宝石一样镶嵌在眼眶里,可爱极了!那我为什么会选它带回家呢?因为其他两只小猫吃猫粮的时候不叫它,不给它吃,还用爪子欺负它。我觉得我要保护它,我要带它离开。妈妈听完,笑着说:“你今天做了回超人啊。”

前几天早上,我看它很想出来玩的样子,决定把它放出来,想让它出来玩玩。没想到它一出来,就往桌子底下钻,桌子上铺了大大的桌布所以里面就很黑。我害怕它出不来,便学着猫咪的叫声,叫了几声“喵喵喵”,突然,一处蓝光从桌子底下冒出来。我很害怕,但是这处蓝光偏偏慢慢向我移来。我大声地喊妈妈快过来,我们用手电筒一照,才发现原来这是“可乐”的眼睛发出来的光。我一把将它抱回了窝里,锁上了门,怕它受伤。

我觉得很奇怪,猫咪为什么会发出蓝光?便问妈妈,她说原因在于猫眼睛的视网膜后面有着一种特殊的构造就是反光膜,这使得猫的眼睛比人类的眼睛敏感度高6倍,而且可以看到人类看不到的光。当手电筒照射到猫咪的眼睛时,就会将光折射到它的眼睛,仿佛在发光一样。

我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养猫咪的心愿。愿望成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我相信我可以照顾好可乐,把它养得白白胖胖的,一直陪着我。

第六篇

古人说:“言传身教,身行一例,胜似千言,它是在时光的河里被沙子沉涤而至今闪闪发光的存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言行举止会直接关系孩子的身心健康,言传再多不如身教有效。

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我们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可谓是教师的灵魂。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受益终身的。材料中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以身作则将自己的烟当众销毁,还打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给吸烟的学生,老师的这一行为让那个吸烟的学生再也不吸烟了。老师对他的影响将会终身受益,他将会有更健康的身体。

扪心自问,现在的教师有些也只做了“语言上的巨人”却是“行动上的矮子”。每天对学生絮架叨叨大谈读书学习的重要性,自己却不能够以身作则,“身教大于言传。”不妨把架絮叨叨的言语转变为井井有条的行动安排。首先老师带头阅读,做阅读计划,创设阅读环境,定期与学生交流阅读心得体会。给予学生舞台展示可开设阅读分享会,设立奖励,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又或者将阅读文章剧情的经典部分演出来,又可以加强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给枯躁的学习生活以乐趣。相信在老师的引导下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正如,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师德是什么?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我们培养的学生成为祖国栋梁之时 参便是我们教师最伟大的成就。

“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众雨果的话我们共勉。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让我们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吧!

第七篇

那天在抖音上看到一个十分令人愤懑、担忧的事件——南京一位年仅11岁的小男孩竟然虐猫。他用力拉着玻璃门,强行把上锁的门打开一条缝,吸引猫来,然后关门夹猫,后来又一把类似小刀的东西一直戳小猫,还划猫的眼睛和脸。随后,当把猫勾引出门之后,还去扔鞋子砸猫咪的头,猫咪惊慌失措,连忙逃走,不知所踪。不知道现在情况如何,但是受到的惊吓、伤害可想而知。

看完这个视频,说实话我是极度震惊的。曾经虐猫事件的主角都是成年人,这次竟然变成了一位11岁的小孩。他没成年,甚至是14岁都没满。所以事件发生以后,店家很快报了警,但是最后的结果不过是只能当事人协商。孩子没有道歉,家长的态度也十分的无所谓,就好像这样虐待小动物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我不禁有些胆寒。

一个本应该纯真活泼,热爱身边事物的孩子,更何况猫还是这么的可爱,他竟然可以下此毒手,那他必定耳濡墨染过暴力的场景,所以他也会觉得这样对弱小事物实施暴力是正确的。

小学生认知里面讲到,当父母没有对孩子这种不确的行为进行及时干预,就会对他的行为进行强化。小时候是虐猫,长大以后是不是就要虐人了?是不是就要去杀人了?小的时候不告诉他是非对错,将来就会黑白不分。

此外孩子既是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做错事就必须承担后果,受到惩罚。父母的存在是教育和引导,而不是包庇,子不教父之过。你能护他一时,能护他一辈子?

现在小孩子作案犯法的事件层出不穷,很多时候他们并非无知,而是知道自己的行为不会受到什么严厉的裁决。很多时候是知法犯法。我们的法律应该保护的是受害者的权益,而非是那些施加者的。是个人就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无关年龄,年龄大小不是理由。就像那为视频主说,“他是11岁的小孩,我还是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被欺负的也是才四个月的猫。”

没有谁比谁更高贵,在生命面前,众生平等。

尊老爱幼,那是针对慈祥的老人,懂事的小孩,这种畜生,以后出来玩也是危害社会,必须严惩!

千万别让坏人变老了,坏人的孩子长大了。

第八篇

李泽厚自恨平生所研太不"杂”遗憾自己在研究工作中太受限,可毕业于北大哲学系的他,却是涉猎中国思想史、外国持学、美学等学术领境的集大成者。狭而深的专题研究,"专”在精深;宽而广的杂类探究,“杂”在广博。立于时代洪流中的我辈青年,当谨遵先辈教诲,发扬学有专攻、门门可清的学习专研精神,方能在成长路上行稳致远。

“专”是一种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的专注!

“门门懂,样样通"的世人常自嘲在时代的大潮里激不起一朵浪花,极力主张“术业要有专攻”。从高中开始的文理分科到大学的专业选择,从各行各业的手艺传承到家族企业的世代辉炫:人才济济的时代,专业的事找专业的人,才靠谱。情牵汉字的语言文字专家王宁,研发杂交稻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演绎孔雀舞的舞蹈家杨丽萍,他们,都是一生择一事,倾尽全力专注深讲于各自的领域,方见成效的范本。

有想做的事是一种幸福,把想做的事做好才是人生最好的注脚。立志定向之时的我们,若能寻所好,扬所长。潜心专修,定能增加生命的厚度与深度。

“杂"是一种不惧桃战,生无所息的气质!

“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杂学之人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多了迎难而上、孜孜以求的勇气和创造开拓的实力。翻开史籍,无教全能的人都是专与杂的典范。因为在认识论、逻辑学、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学等方面颇有建树,墨子才书写了界家学源的传奇;因为诗、书、画、音乐样样精通,王维才创下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意境。

“杂学"可以带来跨领域的碰撞和灵感能加深我们对所钻研的那一件“精”的东西的理解和感悟。奋然前行的我们,若能迎挑战。拓眼界。应时而学。定能裨补阙漏、增益不能、有所广益。

事实上。有的人终其一生也难有一个专长,更谈不上杂学,追根揭底:不是不能,而是不愿。

“杂”不是选择关系,也不是对错关系,这完全是一个人的平衡问题,属于个人选择。王安石说:"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能递也。"“专”是箭,“杂”似弓。只杂不专,弓便无用;只专不杂,箭飞不远。既专又杂,箭飞弓响,才能准确中的。

立志专攻,积极杂学,一个人理想的状态是保持终身学习,这是习得“专技”与“杂技”的秘诀。直面未来的我们,希能在挖掘生命厚度的同时,延展生命的宽度。即使成不了巨人,至少也成了最好的自己!

第九篇

无意间,翻出一本旧书来,捧起这本书,拍掉灰尘,显出两个古色古香,苍劲有力的字——宋词。

翻开书,泛黄的纸,带我走进一段段历史,一个个已经褪色的故事,心中莫名地涌起一阵阵热潮,那些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字,如同一朵朵墨梅,绽放在一行行,一列列,心也随之清朗起来。

易安的《声声慢》,让我看到了一位水云袖,梳发髻,纤纤巧巧的古代女子,她倚在门边,眉目流连着一缕显而易见的愁容,似愁国,似愁乡,又似等待,一地黄花,勾起女子无限愁思,天际飞鸿,撩起她回忆的面纱,不禁让她泪流满面,旋身回房,接下来就有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名句。

再翻一页,愁绪飘然离去,却有几分五柳先生的味道,只是多了几分温馨,也多了一缕记挂,短短的40多字,写出了质朴清新的田园生活,也道出了辛弃疾对“村居”的向往,想想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连陶渊明的悠然南山,饮酒采菊都显得太过高雅,太过潇洒,也太过清高与孤独了。

笔风一转,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道出了一段缠绵悱侧的爱情和无奈痛苦,因封建礼仪造成的一出悲剧,最后只能用“莫、莫、莫”和“瞒、瞒、瞒”而结尾。

再翻出一页,被称作“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博大胸怀差点把我淹没了,而耳畔似乎响起了“惊涛拍岸”和士兵冲锋陷阵的声响。

字里行间,真的有一枝梅悄悄地绽放了,不仅仅有着梅花独有的脱俗清朗,还拥有一身傲然挺立的美丽,这就是萧泰来心中的梅花,一株在角落中在寒风中寂寞地唱歌的梅,然后留下一阵清香,一株嫩黄,还有一身正气。

“少年不识愁滋味”这句话犹如经过沧海桑田的洗礼,岁月无情的刻划,首次见到它是在作文书上,心里有些忤逆,有些疑惑,还有那莫名其妙的思绪万千一并涌上心头,也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今日得见真面目,心中那份忤逆的冲动释下了,我们都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花季,现在对比《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有几分苦涩,几分赞同,几分释然,也有滴滴泪落。

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如画一样展现在欧阳修眼前,隐隐约约的一阵清脆悦耳的笙歌伴着木桨轻轻划过水面的声音,让这画境又添了几分姿色。欧阳修差点迷醉在这声色俱全的西湖里,不想船移岸边,微微激起涟漪,惊起沙鸟无数,也让欧阳修清醒过来,捋了捋自己的长髯,开怀地笑了,笑声如此爽朗,仿佛它们透过《采桑子》飞到我耳边,不禁让我宛尔。

秋天的日落总是那样悲凉,秋风拂叶,沙沙的响。独上高楼,看见那落日如此凄凉,自己流离失所,无法与家人联系。范仲淹想着,嘴角扯出一抹苦涩的笑,然后喝了一大口酒,正喝着,明月升起了,在晴朗的夜空一颗流星划过,就像他滴落在酒杯中的那滴相思泪。

词香依旧,千年前的智慧不会是昙花一现,而是永恒的灿烂。

第十篇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虽然是由被翻译成中文的,在此过程中难免变得晦涩难懂了许多,或许从某种角度而言较低了可读性,但是仍然震撼心灵,毕竟是一本优秀的书籍。关于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问题,而在这里,帕克.帕尔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使我受益匪浅。无论对于课堂教师和教育者还是其他岗位的人,这本书都代领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这本书带领我进行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们出于情感的原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学生和课程。但是,教学上的种种要求却常常使得许多教师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无力教学。我们能不能也像一些优秀的老师那样,把爱献给孩子们,用心来教,为我们的教学注入鲜活的情感?

在本书中,帕尔默带领着重新把教师职业和学生结合起来的旅程,它重新激发教师从事这份异常艰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热情。“这本书建立在一个简单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尽管表现形式不一,但是优秀教师都有这样一个特点:他们完全沉浸在课堂上,和学生作深层次的交流。他们能编织一个复杂的网,这张网联结着学生、课程以及他们自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为他们自己编织出一个世界。这张网以及它所包含的种种联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师的内心中。教师的内心包含着知识、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学勇气》震撼我的还有它对恐惧文化的诠释。和作者所言相似,作为教师,我们每个人都免不了恐惧: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还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为恐惧,继而便拼命地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断地拼搏、抗争、奋斗,终于,有了小小的收获,然成功的喜悦尚未遍及全身,便发现自己早已因此疲惫不堪,只不过成功之前是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而未觉着累而已;倘若拼搏、抗争、奋斗失败,那更懊恼不已,觉着自己没有功劳连苦劳也忽略不计了。于是忍不住感叹:人是多么渺小,以人个体之柔弱真的根本无法和那些看不见的、又无处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叹过后,很多人会选择再战,当然也有人会选择逃避,丧失斗志,从此消沉。

《教学勇气》这本书就像陈年酿酒,是越读越香醇。这也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书,能带领教育者们,对教学生涯进行永无止境的探索。

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和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时日承受的煎熬仅仅源自其所爱;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肠变硬,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教师、和教师相关的人,以及任何关心教育的人都应该读这本书。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我并不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人,我是在带着完成读书任务的情况下开始读《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的。慢慢地,我被书里的30位优秀师教师的教育理念吸引着,我不禁想到这样一个故事:

在非洲的巴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存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某个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回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教训”他。

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然后从最年长的人开始发言,告诉这个犯错误的人,他今生曾经为这个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必须将犯错误人的优点和善行,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赞美的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都将真面评语说完为止。

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对待犯错人的态度是:尽管你犯了错,有了缺点,我们依然爱护你,关心你,接纳你,既然你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认真的反思,然后心悦诚服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我们整个部落的人都坚信:你一定具备改过向善的信心与能力。

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不也是这样吗?对于受教育的学生来说,毕竟由于方方面面的因素导致他们的心智发育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以这么说,没有不存在问题的学生,只不过存在问题的表现不同而已。最为关键的问题是,学生有了问题或是犯了错误,作为教师该怎么办?

可以简单的训诉,可以粗暴的批评,甚至可以来点体罚……可是效果呢?巴姆巴族人的做法实实在在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课,那就是“鼓励”是教育人的最好方法。

用赞美的方法“教训”人,其实并不比训斥的效果差,只不过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的不少教师缺少这种思维方式,就觉得训斥来的干脆,从而运用的“得心应手”;而要将“训斥”改为“赞美”,有时只要改变以下思维方式即可。

《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这本书,带给我一种与众不同的教育艺术:赞美我们的孩子,让他们既能发扬自己的优点,又能正视自己的缺点。我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运用这一教育艺术,希望它能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这段时间阅读了《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这些建议给所有的新、老教师及时提供了迫切需要也本该得到的帮助和培训:为“教”和“学”提供即时而有效的指导;为新教师提供各种实用的教学技巧;促进新教师和教师指导者之间更多的探讨和互动;为老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方法和案例;为任何有意于自身提高的教师提供了素材。这些建议和一些观点,对于当前的数学教育者来说,确实有一定的帮助。数学是当前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直到大学毕业,都离不开数学,数学几乎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又有多少教师真正思考过,数学教学,我们应该追求什么?

我想,数学教学内容首先要精简和目的明确。一节课40分钟,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内容,就会显得既精又简。

教学过程要简化。数学学习本来应该是一件简单而快乐的事情,有些教师的课堂设计使许多原来简单的课堂变得纷繁复杂。有些教师为了"作秀",特意设计一些障碍与陷阱,搞到学生大半天摸不着头脑,反而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设计应该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教学过程简洁明了,轻重得当,没有那种费尽心机联系生活只为理解某一概念的做法,收获甚好。

使用教学媒体要适当。起初,多媒体的使用很流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实践证明,过多使用多媒体会引起学生的视觉疲劳,还会削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和利用。多媒体课件不是万能的。我们还是要以常规媒体为主,多媒体为补。有些教师过分的依赖多媒体,到了没有多媒体就上不好课的思想,这是不合乎教育教学规范的。关键时候可以用。其实只要我们吃透教材,把握好学生,课堂教学照样可以很成功。

总之,我读了《给数学教师的101条建议》这本书,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我想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使自己在教学中更成熟。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初看《和教师的谈话》这本书,觉得它很枯燥,没兴趣没什么耐心去看。但是为了写读书心得,于是耐着性子认真地看了一遍,没想到还有些收获和启发。

作者首先回想了“教师”这个词,毫无疑问,在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即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群体中居于一定的地位,具有相当的身份。而古今中外有诸多学者对此作过精辟的的论述。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作者还认为,在教育工作中的缺点之一,就在于教师虽然不否认自己有着教育学生的任务,但是常常把它们看成次要的任务。我很赞同作者的观点:一、作者只是认为教育工作没有和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我认为教师有是正常人,也是凡胎肉体,也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不可能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去。二、我个人认为教师就是应当在教学时间内上好自己的课,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不是一天到晚忙着干这个想着干那个,因为论文以及其他活动影响自己,特别是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三、我觉得每个教师都渴望得到上级领导的重视而不是一味培养自己比较眷顾、看重的人,如果长久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取心。

那么,到底教什么?如何教?教师在学生面前如何树立自己的威信?如何去爱学生?如何用正确的爱去教育学生?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因为恐惧不敢跟父母倾诉苦恼,日积月累,孩子们缺乏诚心,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一直觉得,教书固然重要,但是育人更重要。让孩子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对孩子终身发展来说,总是有益的。而通过多途径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恐怕没有比这点更重要的事情了。

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天,我们都有责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玩耍,他们的世界应该有蓝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欢快的笑声。“学生的很多命运,其实掌握在教师的手里”,所以,只要记牢这句话,你一定会努力的。

作为一名老师,面对这样有独特生命的“精灵”,我们不必去美化他们,但是又不能回避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种种矛盾,而是要宽容豁达,善待他们。而我始终坚信这样一句话“用阳光的笑容对待阳光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必定会充满阳光。”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有人给师生关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即电路变压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对象,通过一定的师生关系配置,或许能爆发出强烈的教育能量,产生积极的教育效益,或完全相反,会产生短路,使学生厌学。

在这个电路变压器的关系中,老师处在更主动的位置上,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动权在老师手上。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在学生面前,他们是知识的权威。但是今天,学生接受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宽了,学生独立性的增强和信息来源的扩大,使他们思维敏捷、充满活力,有些教师在电脑操作、畅销书阅读等方面会落在一些学生的后面。老师要乐于向学生学习。老师应该把“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成自己的座右铭,师生之间有时是以“能”会友的关系。现在的学生涉猎广泛,学习速度远远超过教师,作为老师就应该谦虚地向学生学习。这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的事情。相反,如果教师不肯放下架子,不加强学习,不主动与学生交流、交心,甚至还把体罚、侮辱学生人格的做法当作最为有效的教育手段,那就不仅不会是受学生喜欢的教师,还会彻底破坏师生关系。

无论高段学生还是低段学生,他们对自己喜欢的教师都会有一些普遍认同的标准。诸如尊重和理解学生;宽容、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平等待人、说话办事公道;有耐心、不轻易发脾气等。

教师要放下架子,把学生放在心上。“蹲下身子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自觉接受学生的评价,努力做学生喜欢的教师。

教师要学会宽容,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过失,宽容学生一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每当想起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这糊涂的先生,在你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身为教师,就更加感受到自己职责的神圣和一言一行的重要。

善待每一个学生,做学生喜欢的教师,师生双方才会有愉快的情感体验,一个教师,只有当他受到学生喜爱时,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读后感450字

在新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的价值取向定位在“研究型”和“专家型”层面上,也就是说,现在的教师不是以前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就去上课的情况了。其基本素质要求就是:

1.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新的知识经济条件下,课程教材的综合化、开放化,多门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因此,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从而为学生更好的学习而准备。

2.教师要有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师在教学中要开创一种属于自己的教学风格,视野开阔,个性鲜明。同时,从自身全部的教学实践和言论中,可以感觉到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一种独特的教学风格。

3.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情感,把学生当作一种“知识源”,并在教学活动多给学生一点赏识、表扬、肯定和信任,才能同学生一起,把课堂构建成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4.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古人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人们常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一个教师德之昭昭,其业也昭昭。一些教师能让学生记住一辈子,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高尚的人格。

5.教师要有可贵的创新精神。首先观念上应创新,变“少数学生撑门面”为面向全体发展,变“单向培养”为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知识传播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对教材知识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学生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一门功课,同样,也可能因讨厌一位老师而讨厌学习。一个被学生喜欢的教师,其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教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