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爱护自然的作文

关于爱护自然的作文

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关于爱护自然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关于爱护自然的作文篇一

人与自然是两种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人类依靠这大自然而存活,大自然也依靠人们而存在,这两者缺一不可。

我曾经看到过一幅漫画,一座尖尖的大山上放着一根很长的木杆,一头坐着一只熊,呲着牙,抬起一只利爪,仿佛随时都要发起进攻。而另一头,坐着一位猎人,他端着猎(qiang)枪,仿佛随时准备开枪打死熊。可是,二者的心里都很清楚,熊若是扑过去,吃掉人,木杆就会向另一端掉下去,它也要摔死。反之,人若开枪,熊掉下去,木杆也会无法保持平衡,人最终也会掉下去。所以双方谁也不敢主动发起进攻。

这个故事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说人和一只熊的故事,但实际是想通过这幅漫画告诫人们,人类虽然有了一些高科技武器,完全可以轻松将一些猛兽制服,但若我们滥杀这些动物,人类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比如:蜜蜂可以采花蜜,酿造成好吃的蜂蜜,可是如果我们把蜜蜂赶尽杀绝,它们不再酿蜜,或因为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而灭绝,我们将再也吃不到香甜的蜂蜜。

所以自然也需要人的一些保护。如若没有人来植树造林,现在的动物也许会无“家”可归;如若没有人将河水进行净化,现在的河水也不会如此的清澈,鱼儿也就无法在水里尽情玩耍;如若人们随地乱丢垃圾,那么现在人类所生活的地方会是一座座由垃圾堆成的小山……

人类要精心保护大自然,如果我们爱护大自然,大自然也会爱护人类,就会减少海啸和一些极端天气的出现。所以,我们要保护自然,与自然保持平衡,让人类和自然和谐共生。

关于爱护自然的作文篇二

同学们:

你们都知道,现在大自然的环境越来越糟了,人们所使用的资源也逐年减少了,希望我们从自身的一点一滴做起,因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现在离我家不远处的那条石榴河,在我爸爸小的时候,还是清澈见底,有许多小鱼小虾。夏天时他们总去趟水玩儿,打水仗。可如今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那条石榴河呢,完全不是往日的那种风光了,已经变成鱼虾绝迹的污水河,上面飘满了垃圾,臭气冲天。

由此,我郑重的为大家提几条建议:

一、不得把垃圾丢进河道里或者街道上,必须放入垃圾桶内;

二、洗完手后一定把水龙头拧紧,以免漏水;

三、不用电是随手关掉电源,以免浪费电;

四、写字时不得有几个字写错就把整张纸撕掉的行为;

五、不随地吐痰,不制造噪音;

六、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多使用耐用品。不使用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

七、要植树造林,爱护树木,不乱砍乱伐,减少沙尘暴。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我倡导学生们提高环保意识,同时也建议叔叔阿姨们加入我们的队伍中来,为保护自然环境,造福子孙后代贡献出自己了力量。因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让我们好好的保护并且珍稀自然环境和资源吧,否则,人类最后一滴水,将会成为悔恨的眼泪!

关于爱护自然的作文篇三

人本能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是……

在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今天,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们砍伐一片片的森林,生产出各种纸张。参天的大树在高科技的电锯中轰然倒下,绿色在眼前慢慢地消失。而最后,那些纸张却被随意丢弃,成为垃圾。它们在哭诉,哭诉自己的命运,也为人类感到悲哀。

工厂一座座地兴建起来。它们把矛头指向天空,把废气排向大气;它们把矛头指向大地,把废水排进河流湖泊。天空不再蔚蓝,流水不再清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美好景象已成为往事。抬头,蓝灰色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略带灰色的云,时而还弥散着一些尘土。再看看水呢?深绿色,甚至有些是褐色的。鱼呢?它们在哪儿?答案是在饭店的餐桌上,或是永远沉没在了河底。

这样的自然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吗?

洪水泛滥了,淹没了一块块土地,一个个村庄,夺走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人们不得不离开世代居住的故乡。水土流失了,沙尘暴滚滚袭来。天空被披上了一层黄褐色的“沙衣”,扬尘使人们睁不开眼。人们被迫戴上眼镜、口罩,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当大自然愤怒、咆哮时,人们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人们开始植树造林,一大批小树苗肩负着防风固沙的使命走上了岗位,阳光照耀下,它们在微笑。人们整治河流,把它们浑浊的身体洗净,又放养鱼苗,让河水焕发往日的生机,成为鱼儿欢乐的家园。人们开发新能源,把对大气的污染降到最低,使天空变得澄清了,时而鸟儿们俏丽的身影又会从头顶上轻轻掠过。

人们生活在自然的怀抱中,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才会美好,人们才会幸福。如果人们光想着自己,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那么生活就不会圆满,当然,人们的幸福也就此告终。

我幸福地憧憬着:在蓝天白云下,鸟语花香,蜂蝶翩飞,鱼游潜水,人们在灿烂地微笑。

人总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本文却告诉我们,人是“自然的怀抱”中的孩子,任性地毁坏母亲的健康,到头来害苦的是自己。唯有懂得爱护,才能幸福生活。对我们所关注的对象,跳出圈子来看,也是一种行文之道。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