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关于独立与溺爱的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关于独立与溺爱的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寒假里,我读了一篇作文《溺爱是害》这篇作文出自于一名初三学生之手,文章十分简短,但读完之后我有很多感想。作者写道:有一对双胞胎,由于家庭不幸,一个跟了父亲,一个跟了母亲,父母的教育方法截然不同,母亲娇惯着自己唯一的孩子,父亲则很严格,跟着父亲的孩子考进了重点大学,而跟着母亲的孩子只有勉强的读完初中,可见,父亲的严格换来了收获,而母亲的溺爱则酿成了苦果。是啊!平静的湖面练不成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生活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大凡成功者,他的人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遇到困难能自己去面对,克服才叫成功者。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消息:某重点大学学生竟然不懂剥鸡蛋,我起初怎么也不敢相信,可这是白纸黑字的事实。现实中这样的人大有人在,很多成绩突出的好学生的自立能力却差得不能用言语来形容。这样的人怎么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许多家长认为这是爱,可这种爱的效果却是适得其反,这种爱会让我们陷入沼泽而无法自拔。溺爱会葬送孩子的前程,乃至阻碍民族进步。

第二篇

爸爸妈妈给予我们的爱从不曾缺少,而那些就是他们必须给予我们的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要学会感恩。

一个和谐、友爱的世界,是必须充盈着“感恩”的,今天,我就看到了一幅漫画,令我深有感触。

这一幅漫画上,有两个情景,这两个情景上有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这位母亲看起来三十多岁,乌黑浓密的头发,眼睛弯成两道细细的月牙,正笑意盈盈的为儿子夹菜呢!她仔细地剔去鱼刺,去掉鱼头,为儿子夹菜。年幼的儿子十分不解,疑惑地问:“妈妈,您为什么吃鱼头?”母亲说:“妈妈喜欢吃鱼头,长大后你就会明白我的良苦用心了!”长大后,儿子却执意将鱼头夹给母亲,头发花白的老人,脸上难掩的失望。

现在的家长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名号帮孩子决定,溺爱孩子,过后,又会盼着“长大他就知道我的良苦用心了”。溺爱孩子就是害孩子,这样,不仅会让孩子丧失基本的生活能力,还永远无法走出“懒人圈”,觉得这样是父母应该做的,失去了一种宝贵的品质——感恩。

我的同学罗小佳就是被溺爱长大的孩子,她居然不知道芒果有核,鸡蛋有壳,只要一不满足她,就对家人拳打脚踢,让人看了十分揪心。

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件件小事组成的,只要人人都学会感恩,用爱而不是溺爱教育孩子,我们就会有一个幸福、美丽的新家园。

第三篇

现在,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因而,家长加倍地疼爱自己的孩子。为了孩子,不吝惜金钱,有求必应,一切孩子说了算。

有一天,一位爷爷去学校去接孙女。孙女出来了,看见爷爷来了就非常高兴。爷爷就把孙女的书包拿下来,放到自己的手里,然后撑开雨伞走了。爷爷心想:孙女最爱吃冰淇淋了。于是,爷爷就带着孙女来到了超市买了冰淇淋,接着就回家去了。在回家的路上,爷爷大汗直冒,他一手拿着书包,一手撑着雨伞,而孙女却不是这样,她在雨伞下一边吃着冰淇淋,一边唱着歌儿。

这时,我的心不惊一颤,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只会考虑自己,不会为别人着想,一点儿都不懂得尊敬长辈,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有很大的依赖性。

我想: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做自己的事,不能让他变成娇生惯养的“小王子”或“小公主”。

现在,很多家长都惯孩子,凡事都依着他,要什么,买什么,过分宠爱子女。而我要说溺爱子女不等于爱子女,其实,溺爱子女=害子女。

“爸爸、妈妈,别这样溺爱我。”顺着声音,咱们把镜头转向小树一家吧!

这是阳光明媚的一天,天上飘着几片棉花糖似的云朵,怪可爱的。在这蔚蓝色的天空下,绿油油的草地上,就有这样一家——小树之家。

原来,小树从小就被父母的爱包围着,所以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由于父母的溺爱,小树经不起任何风雨,体质等各方面素质都很差。突然,洁白的云朵上多了不少乌云,看来要下大雨了,“孩子,快到爸爸、妈妈怀里来,别冷着。”树爸爸关切地说。小树本想自己去迎接这场挑战,可树爸爸硬是把拉进了自己的怀里。雨小了,小树好不容易从爸爸怀里挣脱,可小树因为没有适应能力,被那蒙蒙细雨给淋病了。可从这以后父母就更加溺爱小树了,小树每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就好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任何风吹草动。

家长们,你们一味溺爱子女,只会害了他们,你们的溺爱会毁了他们的一生,别让孩子成为你们溺爱的牺牲品啊!

第四篇

生活是温暖的,它处处充满着爱,但什么是爱?许多人无法给出答案,他们并不是不懂爱,只是不知道怎么去爱,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那绝对不是真正的爱。

佛列格从小父母经常不在身边,父母对佛列格很愧疚,便对他有求必应。随着时间的推移,缺少父母关爱的佛列格越来越骄纵,放肆。直至一次佛列格犯下大错,送去监狱,佛列格的父母才明白,溺爱不是真正的爱,是他们自己亲手毁了佛列格。

其实从小生活在父母溺爱中的孩子,是不幸的,是悲哀的,现在的父母为了挣钱,忽视了孩子,而处于对孩子的补偿心理,便对孩子一呼百应,这种孩子是生活在极度不幸下的,他们的生活会笼罩着阴郁。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父母又对他的要求,能做的都做了,不管在不在理,这样会养成一种极端的性格。

孩子们渴望被父母关爱,当他们生活在,只有那所谓的爱——溺爱时,他们像黑暗中的人紧紧抓着那一缕阳光不放,生怕被黑暗湮没。当父母不对他们有求必应了,他们已经养成习惯了,仿佛只有这个可以证明父母爱他们了。在之后他们会认为自己被抛弃了。他们只能在黑暗中沉沦,他们已经绝望了,甘于被毁灭在这尘世中……

王某,他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他的母亲觉得亏欠他,在物质上,对王某有求必应。一次王某在网吧上网,没钱了,向母亲要钱,母亲已经没有钱了,没要到钱的王某在一怒之下捅伤母亲,并拿着从母亲身上拿到的一百块钱去上网……

网上,这样类似的案件比比皆是,一件件都触目惊心,我们不禁感叹:溺爱真的是爱吗?不是,这并不是爱,这是害,是一种罪恶的开端,溺是“爱”,也是害。

溺爱不是真正的爱,他是一种害,他是杀人于无行的恶。爱是从小事上去关心孩子,去爱孩子,去真正地为孩子着想,而不是一时的满足孩子的要求。

第五篇

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世上哪个做父母亲的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如果爱得过分,就成了溺爱,要知道,溺爱可是祸啊。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天夜里,村子里的一户人家生下了一个男孩。“哇哇”的啼哭声传遍了整个村庄,打破了寂静的夜晚,听说生的是男孩,村民们都赶来向主人祝贺,因为这个村子里的人都重男轻女,谁家要是生了男孩,他们一家人以后就再也不会被人瞧不起。所以,这位男孩一出生就被他的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当作心肝宝贝,还给他起了一个很有特色的名字——小宝。

小宝的父母对小宝从小就娇生惯养、百依百顺。小宝每天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转眼几年过去,小宝上学了,每当他放学回家,父母第一句话就问他:“今天有没有人欺负你?”如果小宝说和某个同学发生了争吵,他的父母就不分青红皂白,立即赶到那个同学家里,蛮不讲理地非打即骂,大闹一场,如果老师批评了小宝,他的父母就会毫不客气地同老师“论理”。但要是小宝说某个同学今天放学后被他打了一顿,他的父母不但不批评他,而且还居然眉开眼笑地夸他是个真正的“男子汉”,将来一定有出息。每当此时,小宝也为自己的“壮举”而沾沾自喜。就这样,小宝渐渐地变得自私、任性、好斗甚至冷酷,再也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朋友,十几岁就辍学了。

小宝18岁那年,有一次,他在网吧玩得身无分文,便气急败坏地把手向邻桌一位正在上网的男孩面前一摊,命令似地说:“小子,快给我二百元钱。”这位男孩既不认识小宝,又没带这么多钱,自然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小宝觉得男孩在众人面前出了他的“洋相”,不禁恼羞成怒,这对平时自以为“天下老子最大”的他来说,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他咬牙切齿地甩出一句话:“臭小子,今晚你等着瞧。”说完扬长而去。其实,小宝才走出网吧没有回家,而是在外面捡了一块石头,躲在墙边气势汹汹地在等那个男孩出来,想狠狠地教训他一顿。过了一会儿,男孩终于出来了,小宝就悄悄地跟在他后面,然后举起手中的石头猛砸男孩,那男孩“啊”地一声,就倒在地上……这时,刚好有人路过这里,看见小宝行凶后仓皇逃走,立即报了警。那男孩由于得到了及时的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过了一段时间,他的伤就痊愈了。

可是小宝却因犯了罪,被关进了看守所。在他戴着手铐垂头丧气地被押上警车的那一刻,他的父母才清醒过来:都是自己平时宠坏了小宝,才使他闯下了大祸。尽管他们哭成了泪人,但一切为时已晚。

古人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小宝会变成害群之马,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他平时做了坏事,他的父母不但没有及时地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反而还要表扬称赞他的“英雄气概”,才使小宝慢慢地变得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导致最后终于走上了犯罪道路。

愿天下做父母亲的,为了你们的孩子长大成为有用之人,请你们千万不要溺爱自己的孩子。

第六篇

“独立”这个词在生活中非常普遍,有的出自父母之口,交谈中,说孩子独立;有的出自老师之口,课堂上,教人独立;有的出自孩子之口,互相比较,说能独立。但是真正能做到独立的,却很少。

有过这样一例:每天父母为孩子备好一切,只求孩子认真学习,生活中为他做这做那,只要孩子以学习为主,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惰性,有时虽会说:“我要自己来!”但实际行动却是:手一张,脚一身,衣服和鞋都有父母来“帮”穿。有的孩子甚至认为父母为我们做这些理所应当,就该做这些……

生活中,父母虽会帮我们很多,但却不能帮我们一世。他们终会老去,离开。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生活,到那时,我们自己还能否自理?有的可能会说:能啊!我会扫地,会洗碗……有这些本事当然最好,但如果什么都不会,在生活中,就只有吃亏!只有自己独立才能是唯一的出境……

母亲常对我说:“孩子就不能惯!就该做自己可以做的事,现在不做,长大还得了?”所以只要有什么扫地,洗碗,煮饭,端茶之类的小活,就会是我做。父母从不帮我一下,也不提点几句,只会说要自行领会,体会。

虽然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都只是几分钟便能完成的事情,但如果用心,细心的做,你会有成长的。做事不是完成任务,也不是为了谁做事,只是让你自己从中体会,自己收益的小文章。独立就是做一些无意义的事吗?不是的。这些事虽小,但并不是无意义的。小事成大事,大事成独立,独立是为自己好,不是为了谁。就算为谁,也是为你自己好!老做小事,可能会枯燥无趣,但你有没有想过多做便会熟能生巧,便会越来越熟练快速呢?

学会做小事,认真做小事,才会干好大事!因为注意了细节!

只有生活独立了,自主了,才会在学习上,工作上有成就。小事虽小,但小事多了就会是大事。做多了生活小事,才能遇到大事时不乱,不慌。

独立不是口头说,不是在课堂上左耳进右耳出的听老师讲,也不是与朋友较真的说自己能独立!而是要用实际行动证明我要独立,我能独立,我是独立的!

第七篇

相信不止我一个还未踏足社会的学生思考过独立与自我的问题。

每当我们自认为长大的时候,其实距离长大还会有很长一段的路要走,可我们不甘心一直躲在家人的庇佑之下缓缓爬行。

我想过去社会实践,可是总是中途被叫停。

说来倒好似天意一般,第一年的时候没工作几天,刚好赶上了疫情。之后陆续也尝试过几次,不是被家人劝退,就是因为学校的事情暂时离去。这令我感到烦闷和不安,一方面这样的情况说明我自己是吃不得苦的,另一方面我十分担忧自己未来的道路究竟该驶向哪里……

前方长路漫漫,我所面临的困境还有很多。

当我真正意义上走向了毕业,开始向着新环境期待,向着更远的方向展望的时候,我才发现想要踏足的更远首先就是要独立,要找到自我。毕竟,如果你自己都感到迷茫的话,如果你四处寻找他人来诉说自己的看法,这只能更加的令你接近失败,只能带给你更多的迷茫。也正因此,你要明白你真正的方向,真正的坚持,真正的喜爱。

我已经找到了想要前行的方向,可是又一次的,在家人的鼓动之下,在众多难题之家,我犹豫了再三,依旧听从了家人的安排。可是我到了据说是亲戚给的环境的地方的时候,看似安逸,可是我内心却感到不安甚至是惶恐。一个办公室里加上我就七个人,有空调,有沙发,看似十分的安逸。可是我越发的坐立难安,我感到无力,我根本和其他六位长辈说不上话,我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能不知道可以做什么。,的长辈教着自己如何发展,并开始了规划,大学考什么证选择什么专业……这些都令我手足无措,令我发自心底里既想要顺从可有无限的排斥。

我学着,我坐着,我难以忍受,我学不进去,我觉得不知所措。且不论在这里有没有工资,也不管我到底能不能学到知识,但是我自己的真实感受就是我一个人无话可说,不知道和长辈们能聊些什么。那些新的课本我也实在是琢磨不透里面的概念,我也并不是很感兴趣,我只是觉得不能像个鹌鹑一样一直坐在这个地方,属于我的地方应该在别处。哪怕吃苦,哪怕受罪,至少路是我自己走的,我能咬牙扛过去,可是我忍受不了这种不甘而又无助的感觉。我能听到我的内心在哭诉,在深深地揪着我转换方向。

也正因此,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独立的重要,与对于自我的执念。

执着也好,年轻的不懂事也罢,有些道路年轻的时候是不需要理解的。就算你明白那个道理,可是你心里的执念,你的青春,不允许你总是畏畏缩缩,总是受人安排,像个木偶。我们的日子本就该灿灿烂烂,本就该充满拼搏。我们年轻的路上就是要遇到一些挫折,遇到一些欺骗,这样子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啊。

家人们的保护,朋友们的付出,这些都不是我们应该依赖的。不管是欠谁的东西,人情也好,金钱物质也罢,只要不是本属于自己的,只要是欠着的,我们就难以安心。正因如此,独立的前行,有吃苦的决心,青春本该如此!

我见过这样的舍友,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人陪着。考试的时候非要别人提醒,不然甚至不知道第二天需要考试。吃饭的时候总要拉一个人一起,不然甚至觉得饭都不香了。很多时候,我看到他,总觉得他就像是一个巨婴一般。不过他有智慧,有年龄,有自己的行动能力,缺乏的只是主见与独立而言。这样的人相信无论是谁看到后都会有一种排斥的心里,排斥的不是和他做朋友,排斥的是不想变成他那个模样。

对我的话,本就是独生子女。正是由于多年来受家人管束的弊端,我才终于明白,原本的保护伞甚至可以比拟清朝的闭关锁国。风筝之所以会有一根线的束缚,是为了让风筝飞的更稳。可是如果风筝想换个方向,风筝就是想飞的更远呢?

人生是一道选择题,也是一道必答题。不过,无论是哪个方向,都逃避不了一点——你自己的路,终究得你自己去决定如何去走。

选择随波逐流也好,选择听天由命也好,选择追逐梦想也好,都应该时刻的把那最初的心和热忱牢牢的刻在脑海,刻在心田,刻在自己的每一滴血液里!

恍惚之间,我想到了曾经非常流行的一句文案:我就是我,不一样额度花火。

是啊,我就是我,不抄作业靠请教老师同学的我。我就是我,不想总依赖家庭,想要逐渐走向独立的我。我就是我,不愿意为了物质而放弃梦想,放弃单纯的我。

独立与自我,不是说说而已,是要用心去坚持的。

第八篇

独立,是每个人都需要做到的,因为它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前提。但是可惜的是,现在大多数家长认为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些小时候的好习惯,长大后就慢慢丢掉了。

就拿我说吧,以前,每次我回家换完鞋子之后,都会把地上的鞋子一个一个地摆好,包括父母的鞋,而现在呢,地上都是鞋,每次都是妈妈或者是妹妹把它们放好。以前,我总是会把自己卧室的玩具收好,现在,我的书房里面桌上都是书,妈妈也只好把它们简单地收拾一下。以前,我睡觉之前总是会把自己的衣服叠得整整齐齐的,现在,我的衣服总是随手扔在床上。

父母总是认为,现在我们只需要用心读书,别的什么都不用管,他们会帮我们包办一切,洗衣服,搞卫生,甚至还有帮忙收拾书包的。所以总是会有一些这样的新闻,比如有一次开学,武汉科技大学一名新生在5名家长的陪同下,带了14包行李到学校报到,连83岁的奶奶都坐着轮椅前来送他。听到这则新闻不免让人觉得可笑,也让人觉得寒心,一个18岁的成年人了,连报到都需要这么多家长来陪,甚至还有83岁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来送他,只能说这样的人,如果不学会独立,将来进入社会,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我们不可能永远都让父母陪着我们,我们也会有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会独立,这样我们在生活上,工作上,和其他各个方面才会做得很好。即使父母现在不是很重视这一点,我们也要积极地与父母沟通,把小时候的好习惯找回来,如果我们还不重视这点的话,一切就都太晚了。

第九篇

独立与依赖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依赖,依赖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但是不能有过多的依赖,因为,没有人会让你依赖一生。

日本有一对父子去钓鱼,父亲坐在水边钓鱼,一动不动,儿子看了一会便觉得没意思,东张西望,忽然,儿子发现了一个坑,冲动地跳下去玩,结果上不来了。儿子惊惶失措,大声呼喊“爸爸!”然而父亲像是没有听到,默不作声。太阳渐渐落下去了,儿子不停地呼喊,甚至开始骂他的父亲,最后哭了起来,然而父亲却依旧沉默着,儿子哭了一会,发现父亲并没有理会,便抹去泪水,开始寻找出去的办法……经过无数地失败后,儿子终于爬了上来,然而他并没有愤怒地指责父亲,而是骄傲地对父亲说:“我是自己爬上来的!”

在漫长的人生路中,有无数个这样的坑,也许,有人会帮你出来,可是,谁会帮你一辈子呢?父母对孩子的溺爱,终将会酿成大祸,只有狠下心放开手,让孩子在跌跌撞撞中学会独立,这才是好的。

孩子就像被缚在茧中的蝴蝶,如果有外力帮助,蝴蝶没有经过破茧的考验,永远也飞不起来。

当然,也不能完全不依赖他人,对!这样会变得冷漠、疏远。

只要学会了独立,在漫长的、处处充满着危险的人生路上就会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第十篇

独立的作文700字 学会独立——《学会看病》读后感

读了《学会看病》,我知道了孩子总是要长大的,要让他自己面对一些困难,以便对后面的生活有些经验。

课文中,作者的儿子生病了,作者决定让儿子学会自立,她将儿子看病的步骤写在白纸上,让儿子按照白纸上的步骤尝试自己看病。但当儿子走后,她又后悔了,她认为孩子太小,还不能自已解决问题,只盼着儿子快点儿回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终于看到儿子看病成功回来了,她又恢复了信心。是啊,让孩子独立面对问题是多么的重要啊!

《学会看病》让我们知道,人要自立。当一个已被父母惯坏了的孩子在第一次遇到困难时,便会不知所措;而经常独立面对问题的孩子就不同了,他们有了独自解决问题的经验,他们会灵巧地处理问题,从而成功。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自立,为长大后的生活增加经验。爸爸对我的盛饭都有要求:不仅要盛自己的,还要盛他的。虽然“吃了亏”但我知道,这是为了让我学会生活的基本技能——好好盛一碗饭。

生活中有许多包办的例子,列如这样一个笑话:有个妈妈对孩子溺爱万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都由她来“承包”。有一天,她要外出五天走亲戚,她放心不下儿子,便在儿子脖子上挂了五个大饼,并嘱咐儿子:“妈妈要出远门了,你饿了就吃饼。”说完便放心地出门了。五天之后回家一看,儿子已饿昏在家中,脖子两边还剩下因懒得转动而没吃的两个大饼……这是多么可笑的事情,他因懒得转饼而饿死了。虽然现在生活富裕了,但我们还是不能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就如文中看病的事。生活中,自己整理书包就是一件类似的事啊!以前,我的书包是由妈妈整理的。当妈妈出差时,我不是忘了带书就是忘了带笔。因此,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整理书包。果然,以后就没落东西。

我们要学会自己一个人面对种种困难,这样当父母不在时,也能生活下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