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材料作文的种类(通用10篇)

新材料作文的种类(通用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新材料作文的种类(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新材料作文的种类(通用10篇)篇一

小学生在学习作文时,一般都由老师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上的要求进行命题。即使有些作文的标题是要求学生自己拟定的,老师也从选材的范围、文章的中心等方面给予充分的和必要的提示。因此,总的来说,小学生写事的作文题,都由老师命题;小学生写的都是命题作文。

为了提高小学生作文时的审题、选材等方面的能力,老师在命作文题时,在形式上经常作一些变动,久而久之,在命题作文的基础上,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作文题。尽管小学生写的都是命题作文,但为了分类清楚起见,我们根据作文题字面是否完整这一点,将作文题分成全命题作文题、半命题作文题、给材料作文题三大类。

一、全命题作文题。

这类作文题,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既是作文题,又是文章的标题。如:《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看到这类作文题,一般应首先想一想,题目字面上的意思是什么?然后,仔细分析一下题目对文章的体裁有什么限制?再仔细审查一下题目对选材范围的要求,接着找出提示中心的字眼,把握文章的中心。这就是审题。这个审题过程适用于审清各类作文题。

有的时候,作文题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是一个完整的标题,另一个部分是“要求”。“要求”中的内容是对怎样选材等方面的要求和提示。如:“题目《我爱红领巾》;要求;写一篇记叙文,内容要真实、具体,中心明确,段落分明,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字迹端正。”对这样的作文题,在审题时,除了要做到前面提到的几步外,还要看清“题目”以外的“要求”,正确理解,认真把握,作文时按“要求”去做。

二、半命题作文题。

这类作文题,题面是不完整的,需要根据作文的选材范围中心等因素选词填空,将半命题作文题补充完整,然后按要求作文。如:

《有趣的______》这个作文题规定了作文内容必须是有趣的。但“谁”有趣?有趣的什么?作者可以自己确定,题目不作任何限制。在这个作文题的填空部分,可填入“金鱼”、“科技活动”等词语,成为《有趣的金鱼》、《有趣的科技活动》等题目。半命题作文题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将审题和选材等作文步骤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综合分析的能力。

三、给材料作文。

给材料作文,看上去没有提供作文题目,要由作者自己拟定,但对作文的内容,即对作者的选材,通过“给材料”的方式划定了范围,提出了要求。

比如下面这道作文题:

题目:根据下列材料,写一篇400字左右的记叙文,题目自己定。

材料:星期六晚上,小明看完电影回家,路过孤老李奶奶家门口,看见屋内亮着灯光,听到李奶奶“唉唷……唉唷……”的呻吟声。

这道题提供的材料只是个事情的“开始”,其中提供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有关人物,事情的经过和结果要作者运用合理的联想和想象去写出来。文章的标题就要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去拟定。而对这类作文题,要仔细看清“材料”部分的内容,捉摸作文要求,当然不能忽视“题目”部分的内容,而且要把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圆满完成审题工作,写好作文,并在最后给作文拟个好的标题。

以上介绍的三类作文题,是作文题的主要类型,从形式上来看,还会有一些变化,但变来变去,基本上在这个类型的范围内。了解和熟悉作文题的类型,有利于正确审题,有利于写出一篇满意的作文。

新材料作文的种类(通用10篇)篇二

真情,是一种对他人的关爱。那一天,洪水在翻滚,几个叔叔举着几个箱子,艰难地行走。你如果问:“为什么几个箱子会让叔叔们那么重视?”其实他们重视的不是箱子,而是箱子里面的生命——几只狗。你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叔叔们全身几乎湿透了,但狗却一点都没湿。如果你问:“几只狗而已,为什么那么重视?”我想叔叔们一定会坚定地说:“因为它们是一个个生命!”

真情,是一种对他人的等待。那一天,一位老爷爷收养了一只香肠犬,香肠犬天天陪着老爷爷散步。老爷爷还有一个孙子,孙子也天天陪着他散步。孙子一天天长大了,老爷爷却一天天老了。一天,孙子拉着香肠犬说:“嘿!我们去前面等爷爷吧。”香肠犬回头看了爷爷一眼就跑回爷爷身边,继续慢慢地陪着爷爷走,好像在对孙子说:“爷爷收留了我,现在他老了,我就要陪着爷爷慢慢地走下去。”

真情,是一种不分种类的关心。那一天,一只金毛犬发现了一只离开了水的鱼。它下意识地跑去开水龙头,利用地上积水来救鱼,鱼慢慢地挪动了起来。这时,金毛犬摇起了尾巴,开心极了,好像在说:“你终于醒了!”

真情不分种类,只要你愿意,随时随地都可以帮助到他人。让世间充满真情,从你我开始做起吧!

新材料作文的种类(通用10篇)篇三

在古代的中国,人们只知道雨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却无法科学地解释雨为什么会从天上降下来。于是人们就想像出一个能兴云布雨的龙王,说什么龙王将大量的海水吸入肚子里,然后腾飞到天上,张开大口,把肚子里的海水喷洒到人间,最终形成了降雨。

故此,直到明清时期,每逢干旱,仍有人以各种方式祭拜龙王来求雨。据小说野史记载,诸葛亮、唐三藏、刘伯温、林则徐等人都曾经升坛念咒求雨。汪曾祺在《求雨》一文中写道:昆明地区栽秧的时候通常不缺雨。一旦雨季来晚了,栽不了秧,大人就把小孩叫到一起,让他们当当咚、咚当当地敲起小锣小鼓,还走一段唱一段:“小小儿童哭哀哀,撒下秧苗不得栽。巴望老天下大雨,乌风暴雨一起来。”碰巧,当晚打雷下雨了,大人小孩们就误以为雨是自己求来的。

其实,焚香烛、烧火把、敲锣鼓、设高坛、念咒语、祭龙王,都求不到雨。因为世间根本就没有升天的龙王,也就没有龙王兴云播雨这回事。

雨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一种自然现象。下雨前往往会有许多预兆:空气湿度增大,气压逐渐下降,天昏地暗,乌云密布,有时还伴随着电闪雷鸣。同时,鱼虾浮上水面呼吸,蚂蚁搬家,蜻蜓低飞……

那么,雨到底是怎样形成呢?

原来,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之后遇冷变成直径只有0。0001~0。0002毫米的小水滴,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结成云朵中的云滴,而云滴又不断吸收四周的水气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当云滴的体积和重量增大到小水滴的100多万倍,连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都拖不住它的时候,它就开始下降,并跟下面的云滴碰撞,或融合或分裂,通过“连锁反应”,最后形成雨滴,一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雨按其成因来分,有对流雨、锋面雨、台风雨和地形雨四种。

对流雨是因冷暖气流上下对流运动成云至雨而得名。靠近地面的空气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促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就会形成对流雨。它来得快,去得也快。

冷空气南下,跟暖空气相会,它们的交界面叫锋面。在锋面上,暖、湿、较轻的空气被抬升到冷、干、较重的空气上面去。在抬升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产生大范围的呈带状分布的降水区域,叫锋面雨。锋面雨常伴随着雷电。随着锋面位置的季节性移动,降水带也随之移动。在中国,从冬季到夏季,降水带向北移动,2月份在华南,3月上旬在到南岭、武夷山一带一线,4、5月下旬到长江一线,6月到淮河,7月到华北;从夏季到冬季,则向南移动。在8月下旬从东北华北向南撤,9月即可到华南沿海。锋面雨持续时间长。古人曾说“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就是中国江南春季的锋面降水现象的准确而恰当的描述。

当湿润气流遇到山脉等高地阻挡时被迫抬升而气温降低,积云就会发展成积雨云,这时地形雨便发生了。所以地形雨一般出现在山区的迎风面。

台风雨是海洋上空大量的水气被台风裹挟着一边移动一边不断的上升,遇冷凝结形成的降水。所以台风雨多出现在台风多发的沿海地区。

雨按雨量大小来分,有小雨:0.1~9.9毫米/天;中雨:10~24.9毫米/天;大雨:25~49.9毫米/天;暴雨:50~99.9毫米/天;大暴雨:100~200毫米/天;特大暴雨:大于200毫米/天。

雨按降落形式分,有雪、雹、雨等。

春天的雨,像牛毛,像花针,不知不觉,悄无声息;夏天的雨,像瀑布,像箭簇,哗哗啦啦,瓢泼盆倾;秋天的雨,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冬天的雨,冷冷飕飕,晦晦涩涩。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些诗句都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对生物的滋养作用、对景色的美化作用。

雨,是地球不可缺少的一种水资源形式:1、它几乎是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2、雨可以灌溉农作物,有利于植树造林:3、雨能够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能够降低气温:4、下雨利于水库蓄水,可以补充地下水,可以补充河流水量,利于发电和航运;5、下雨了可以隔绝嘈杂的世界营造安宁的环境,可以催眠,可以洗刷街道;6、雨能冲走地面垃圾,稀释有毒物质,净化环境。7、纷纷扬扬迷迷蒙蒙的雨可以增强景色的朦胧美:

当然,雨量太大雨期太长,就会洪水泛滥,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或使作物减产失收,百物受潮霉烂,使人们觉得烦闷压抑。

新材料作文的种类(通用10篇)篇四

议论文的种类和特点

写文章的人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此来分析事物的事理,阐明主张或观点。通过证明或反驳而直接发表议论,阐明事理我们称这种文体为议论文。议论文的类型:

(1)从内容上分。有政治、哲学、经济、军事、科学、文艺、教育等多方面议论文。

(2)从形式上分。有社论、评论、专论、讲演词、开幕词、悼词、声明、宣言、调查报告、按语、读书笔记、跋、序等。

议论文的特点:(1)议论文必须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并且要求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2)议论文要求语言必须鲜明、准确。

新材料作文的种类(通用10篇)篇五

作文可说是语文的半壁江山,历来是各校备考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现在还对作文进行了改革,出现了新材料作文。它虽然给学生以更大的思考空间,但同时也加大了审题的难度。很多考生反映不知如何去审题,总觉得什么都可以写,却抓不准最佳立意。可见,作文的改革是影响高考最大的一块。

新材料作文其实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但是从表现形式上讲,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新材料作文的缺陷。它们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一脉相承的。掌握了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其实把握新材料作文并不难,方法是相通的,正所谓“一通百通”。

那么如何具体操作呢?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整体把握,抓住材料重点

不少考生的作文出现偏题、离题现象,往往就在于他们过多纠缠于材料的一词一句,细枝末节,没有全局观念,“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于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也就是必然的了。要写好新材料作文,一定要认真去分析材料写了什么,有什么结果或现象,为什么会这样以及注意材料的显性和隐性信息,抓住材料能够揭示内容的关键词句,认真推敲,这样才能找出材料的最佳立意。

(2)抓准角度,强化思维训练

新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是“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前提下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就意味着一则材料可写的角度很多,最佳立意不止一个。立论的角度多了,在确定观点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材料,既要考虑最佳角度,也要考虑最适合自己展开的角度。

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较多个角度确定好最佳立意的前提下,考生也可大胆抛弃第一感受,因为大家的第一感受往往都是相同的,运用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多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自己的文章才能独树一帜,个性鲜明。并且从改卷老师的角度看,每天要改上百篇文章,如果能让他们眼前一亮,往往就能获得较高的印象分,在同类文中脱颖而出。

另外,最好引用材料中和自己的角度、观点相关的句子加以分析、假设,这样立论就抓住了“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的要求。观点有出处,有根据,言之有理,就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认可。

(3)精选材料,强化审题训练

练习是巩固知识最有效的手段。在练习的时候,要注意材料的多样性、典型性,例如选择寓言类、神话类、诗歌类、古文类等,找出它们的个性和共性,让自己对常见题型心中有数,知道如何去准确审题,找准最佳立意,这样也就不会觉得什么都可以写却总抓不准最佳角度了。

新材料作文的种类(通用10篇)篇六

新材料作文审题技巧

一、寓言性材料,“抓手”即是揭示寓意的语句针对寓言性材料,除了要抓住主体形象的特征分析其寓意外,还要找准隐藏寓意的句子。如下面的作文材料: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叫着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在这则寓言材料中,隐藏寓意的句子是牧羊人的话:“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抓住了这一句,就抓住了寓意。它旨在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可盲目模仿别人,邯郸学步、东施效颦,难免会遭到失败。二、评述性材料,“抓手”即是议论抒情的语句评述性材料中,议论抒情性的语句常常在叙述性文字之前,构成总分式;或在叙述性文字之后,构成分总式,抓住了它就抓住了这类材料的审题关键。如下面的材料:法国化学博士别涅迪克在一次实验中碰落了一个烧瓶,结果发现烧瓶并没有碎,他发现这只烧瓶里放着一种叫硝酸纤维素的溶液,这种溶液会在玻璃表面形成一种薄膜,使玻璃不会破碎。由此,他发明了不会碎的玻璃,应用非常广泛,如汽车挡风玻璃等。可见,创新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它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关键是你要用心发现。这是一则典型的评述性材料,其议论性句子是材料的最后一句:“创新不是很神秘的东西,它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那么崎岖,那么遥远,关键是你要用心发现。”抓住这一句即可提炼出观点:创新在于发现。三、事件性材料,“抓手”即是揭示因果的语句有些叙述事件的材料往往没有议论抒情性的语句,审题时我们应该重点抓住揭示事件结果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或前提的语句进行分析。如下面的材料: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将一条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为猛烈的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这则材料中,揭示结果的语句是:鳄鱼“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揭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语句是:第一次进攻“它失败了”,第二次进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多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通过分析这“因”“果”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我们不难把握材料的主旨:在多次挫折与失败面前,我们不能半途而废,停止努力,而应该冷静分析,寻找新的出口。四、文学性材料,“抓手”即是体现哲理的语句能够成为作文材料的文学性材料,一般都是十分简短而又蕴涵着丰富的社会与人生哲理的诗歌或散文片段。这些材料或者通过意象(形象)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及意象(形象)之间的关系来体现哲理,或者在材料中直接揭示哲理,因此审题时必须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如下面的材料: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这是一首精粹的现代小诗,其中“你”“别人”这两个形象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很好地体现了主、客体互为相对、共生、双赢的哲学观念。再如: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这也是一首十分精巧的哲理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直接揭示了诗歌的哲理。材料作文的立意往往有多个角度,但是真正切合材料主旨的角度也许只有“独特的这一个”。所以,材料作文的审题,我们应在吃透材料、找准“抓手”、切“正”切“准”题意上下工夫。

新材料作文的种类(通用10篇)篇七

新材料“李云迪的失误”作文立意及写作素材

2015年10月30日,李云迪在韩国首尔艺术中心的演出中表演失误。担任客座钢琴师的他,在演奏《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时,突然忘记要弹什么。韩国媒体称,最后李云迪只好停下来重弹,不过台下许多观众仍给予掌声鼓励,但李云迪被指演奏后急着走回后台,后来也没出来谢幕,有不少观众不满他的态度,演奏结束后还有人要求退票。随后,李云迪在微博上道歉,坦言是因为舟车劳顿导致。舆论继续发酵,有网友指责这是李云迪在娱乐圈过分“浸染”,荒废钢琴事业之故,证据是他担任肖邦钢琴大赛评委期间还请假参加黄晓明的大婚,随后又随黄晓明参加湖南卫视的两档真人秀节目。但也有网友认为,音乐会上演奏者出现失误的事时有发生,不必过度解读。

如何看待“李云迪的失误”?李云迪道歉对你有什么启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立意参考】

李云迪作为著名的钢琴家,在如此重要的音乐会上,弹奏他的成名曲,出现严重的失误。由表及里地思考,此事可以给我们这样几方面启示:

1.敬畏事业是重要的职业道德。

“舟车劳顿”如果影响演出质量,为什么不能避免?既然准备工作没做好,为什么要仓促上台?说到底是不珍惜自己事业上的荣誉罢了,是对自己的事业缺乏一颗珍重、敬畏之心。

2.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例子比比皆是,台上的精彩演绎离不开台下的刻苦磨炼。作为一名职业钢琴家,在演奏中出现问题,是需要进行反思的:真的是因为路途劳累,还是因为心思早已不再纯粹?娱乐与艺术究竟如何平衡?

3.找准自己的角色,演好人生的戏码。

钢琴家和娱乐明星,并没有贵贱之分。人生的职业选择是没有对错的,一切顺乎天性。我们不能因为李云迪曾经在钢琴演奏上表现出天赋,就强求人家只能弹钢琴,不允许人家转型去做娱乐明星。问题只在于,李云迪本人应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能脚踏两条船。首尔音乐会的失败,更深层的原因在于李云迪迷失了自己。

4.对于他人的失误,要适度包容。

我们也可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申发自己的观点,如宽容、理性的舆论环境,才是人才健康成长的沃土;捧杀固然不行,棒杀也不应该。

【写作示例】

敬畏,提升事业的高度

攀登事业的高峰来不得半点儿戏,立于名誉的巅峰更容不得一点苟且。当年傅聪在音乐上崭露头角的时候,父亲傅雷就郑重地叮嘱他“要把艺术看得比生命还重”“尽一切可能为保持艺术的完美而奋斗”“不能只考虑需要出台的一切理由,而更多考虑不宜出台的一切理由”。作为钢琴家,虽然演出活动繁多,但任何一次都不能马虎随便,这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事业的敬畏。不放过自己的严苛态度,确实让人活得很累,但这种累,正是我们为钟爱的事业该献上的牺牲。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李云迪在“肖邦大赛”夺魁后的15年,并未在钢琴事业上深加精研。从曲目量、演奏稳定性和音乐品味等方面,业界可以推断,李云迪今天的水平已落后于当年。是什么导致他的止步?美国游泳名将菲尔普斯是个罕见的游泳天才,但他却说自己是“练出来的”。多年来,他每天游泳的距离保持在12英里以上。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早已功成名就,晚年却惴惴不安于体力减弱影响画功,日夜练画不辍,说“不教一日闲过”。钢琴家更要如此。钢琴大师都是天赋和苦修的结果。“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能力的退步多半可用浪掷时间来解释。我们虽然不知道李云迪花了多少时间来练琴,但却看见他频频涉足娱乐圈,试图把自己变成娱乐明星。过分喧嚣热闹的生活既剥夺了苦修的时间,又浮躁了清修的心境。“舟车劳顿”是表因,“业荒于嬉”才是真相。

找准自己的角色,演好人生的戏码

对李云迪的失误,很多网友痛心疾首,大声谴责他“舍艺趋利”,抛弃钢琴殿堂,扎身娱乐染缸。可是大家冷静想想,钢琴家就一定比娱乐明星更高贵吗?职业的选择本无贵贱高下之分。只是钢琴家需要的是高冷、寂寞的生活,娱乐明星需要亲民、热闹的世界。两者不可兼得。李云迪的失误,恐怕还在于他既舍不得钢琴家的荣耀,又放不下明星的实惠吧?又或者是,他已在红尘纷扰中迷失了本心?人生的路很多,我们可以有很多的选择;人生的路又很少,我们最终只能走一条路。认识你自己,找准你的角色,演好你的人生戏码。

新材料作文的种类(通用10篇)篇八

新材料作文“印度求雨/水滴石穿/爬梯子”写作示例

鄞州高级中学 蔡宏伟

【作文题】

民间故事:古老的印度有一个部落求雨特别的灵验,每一次都能成功,有人就从老远的地方前来求教秘诀,部落的长老诚恳地告诉来者:每一次我们都不停地祈求,直到求到雨为止。

谚语:水滴石穿,不是水的力量,是重复的力量。

微博警句:坚持向上固然重要,但不要等到爬到梯子的顶端,才发现梯子搭错了墙头。

综合以上三则文字,自取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

三则文字各自的寓意很明确,前两则肯定坚持、执着的精神,最后一则指出认准目标、看清方向的重要性。作文题中的“综合以上三则文字”的“综合”一词是审题立意的关键。如何“综合”?不外把三则文字的寓意统一起来考量。它们彼此并不矛盾,解说的是低头拉车与抬头看路的关系,也即坚持与方向如何统一的问题。循此思路,把三则文字融为一炉,便能炼出一吨好钢。

【写作示例】

找准适合你的那块石头

蔡宏伟

成语“水滴石穿”的由来,我想大概与这样的故事有关。(一贴材料。入笔即见血。起。)

一位敏感而细心的学者留意着四季的风景,特别是风霜雨雪在自家屋檐下、庭院中的匆匆足迹。终于有一天,他发现屋檐下的青条石的表面有了凹陷的地方,大一点的水坑里甚至有了绿色的浮萍和褐色的小蝌蚪。(承。注意叙事写景的具体、形象,议论文的文采展示的机会不多。)

他感念水的执着、坚特,激动在唇齿间奔涌,最终概括成四个字:水滴石穿。他知道用“穿”字有些夸张,但不用“穿”字,又有哪一个汉字能够表达他对水的深深的敬意呢?

从此,在汉语世界里,人们在使用“水滴石穿”这个成语时,无不和这位学者一样,心头充满了对水的这种执着、坚持的精神的赞美之情。(扬是为了抑,行文有波澜。)

倘若,当初那位学者能够把屋檐下的石块与处在庭院中间的石块作番比较,或许他还会发现,滴穿石块的水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拥有找准目标的智慧更为重要。只有处于屋檐之下,任檐头雨水持续不断下滴的石块,才会有较多机会领受被滴成凹陷甚至滴穿的命运;而处于空旷之处的石块,任风雨倾泻,至多整体受侵蚀,很少会在同一质地的某处被侵蚀成凹陷或被“滴穿”。(转。)

能够做到“水滴石穿”的水,它的找准目标的智慧不仅与其执着、坚持的精神一样值得世人赞美,而且更值得世人敬佩、学习。(合。百川入海,汇成巨涛,推出结论。)

我们一直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为只要坚持着努力去做一件事,终究会取得成功。殊不知,坚持与执着只是一种精神,它们得和找准努力目标、认清努力方向这样的智慧结合起来,才能引领我们走向成功。(拓展)

印度直到今天仍流行求雨的习俗。据说有一个部落的祈祷特别灵验,每一次都能成功。人们向该部落打听秘诀,部落长老恳切地告诉来人:每一次我们都不停地祈求,直到求到雨为止。(二贴材料。)

能求到雨的前提是,这个地方是有雨可下的。让这个印度部落搬到南美洲那些几乎整年滴雨不下的沙漠戈壁中去,即使他们不停地祈求,也是求不到雨的。关键得找准目标!印度是季风性气候,一年有雨季、旱季之分。雨季可能来得迟些,干旱的时间会延长些,但雨迟早是会下的。那个部落的执着、坚持确实能让他们最终得偿所愿,但他们所谓的灵验不过是比其他部落对自己所认准的目标更有耐心罢了。

一位英国贤哲说:“世间有两件事是无法做到的:一是扶一堵正倒向你的墙;一是吻一位并不爱你的姑娘。”他是用了比喻来告诫世人,不找准目标,单凭执着、坚持是无法成事的。(反证。)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鲁迅曾举例说,《红楼梦》里的焦大再怎么努力,也不能让林妹妹爱上自己;天津的石油大亨、山西的煤炭大王再如何体恤民情,也无法知晓北平街头拣煤渣为生的老妇的苦楚。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贵在能脚踏实地,贵在能找准目标。(反证。)

千万不能在费尽力气爬到梯子的顶端,才发现梯子搭错了墙头。之前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执着、所有的坚持,全成了泡影。此时后悔,晚矣!(三贴材料。)

所以,“水滴石穿”既是一种执着、坚持的精神,又是一种找准目标的智慧。聪明的,假若你是水,适合你的那一块人生的石头,你找准了吗?(照应开头,始讲来历,终析原因。疑问作结,寓变化于严整,既启人以思,又使文章结有余响。)

新材料作文的种类(通用10篇)篇九

江苏南京:2013年高考很可能考“新材料作文”

本报“微信助考”的第一站话题,是关于高考语文的复习冲刺。金陵中学高三语文教师王奎礼在线为考生答疑。

在下午4:00-5:00的一个小时里,许多读者通过微信向“金陵晚报”提问,王奎礼老师一一耐心解答。

对于许多考生关心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王奎礼分析道:今年江苏高考作文命题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近几年江苏高考语文卷的作文题《好奇心》、《品味时尚》、《忧与爱》都属于命题作文。今年可能会发生变化,很可能会跟全国大部分省市的作文命题形式一致起来,也考新材料作文。这就需要考生在写作文时,要特别注意文章题目的命制,“好的文章题目会给阅卷老师很好的印象。第一印象好了,作文分数也许就会高得多了。”以下是微信答疑实录。

城南:请问高考作文最后阶段该如何准备?今年还是考话题作文吗?

答:首先要基本确定好,自己高考作文时写什么样体裁的文章,确定了文体之后,在平常就多注意研究这类体裁文章的写作。这里包括,多研究别人的这类考场作文的写作技巧,以便借鉴。自己在借鉴别人文章的基础上,经常研习这类文体的写作,已达到驾轻就熟的地步。

高三作文练习主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审题,二是立意,三是谋篇布局。这不是说其他方面不重要,只是这三个方面,如果不落实到位,很可能就会使自己的写作不能正常发挥。

HOND:您好,今年的语文高考作文,是否倾向于自主命题?

答:你说的自主命题,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江苏省自己命制2013年的高考语文试卷,这个从2003年就开始了。估计今年不会有什么新的变化。还有一种理解,我想你是不是指,考生自己命制作文的题目,也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所谓“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是给考生一段或者几段材料,让考生阅读后按照要求作文。这时,命题老师可以给定考生作文标题,这其实是变相的命题作文。还有一种,命题老师不给定作文标题,让考生自拟题目。就目前掌握到的信息看,估计今年会是后一种形式。也就是考生阅读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abracadabra:关于作文素材,怎么积累搜索?江苏南京:2013年高考很可能考“新材料作文”

答:第一,多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关注你生活的这个学校、这个社会、这个国家,乃至这个世界所发生的事。第二,也可以从一些作文素材的集子上,获得一些作文素材。需要注意的是,积累素材不只是记忆,更要注意对那些素材里的人和事,进行深入的思考。

木林森:我想问下高考还有一个多月怎样才能提高作文水平,要做一些什么训练?

答:准确地说,剩下的一个多月是不能真正提高写作水平的。但是,考生对作文写作也不是不可作为的。通过努力,还是可以提高考场作文的分数的。我认为,剩下来的一个月里。要提高作文分数,得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训练。

第一,针对自己以前一段时间写作上的薄弱点,强化训练。

第二,多注意训练训练审题、立意和构思。

第三,有针对性的,去积累一些考场上得高分的作文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并学着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尝试着运用。

第四,如果是新材料作文,除了和其他类型的作文类型一样,要注意开头和结尾部分的写作,以及文章思路的构建,另外要特别注意文章题目的命制,因为好的文章题目会给阅卷老师很好的印象。第一印象好了,作文分数也许就会高得多了。

HOND:请问今年高考名著类考题,有什么方向性?江苏南京:2013年高考很可能考“新材料作文”

答:首先,我要对你说,高考备考一定要全面准备,不能有侥幸心理,至于说到名著考题的方向性问题,我只想提醒你,今年新加了老舍的《茶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余的,一切按部就班复习就好。

宁海星星:高考文科语文的160+40部分的40分是否全部是语文的课外知识呢?

答:整份语文试卷,考课内知识的,大概就是名句、名篇背诵、默写那儿的,其余的都是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阳光男孩:阅读理解考题,占分比例会有什么变化吗?

答:就目前掌握的信息看,今年阅读理解部分的分值比例,估计不会有什么变化。一般来讲,这方面的变化,会在公布《考试说明》时,一并写在考试说明里的。

曾小曾:你好,请问这几年高考作文的命题有什么特点啊?

答:江苏自主命题以后,一开始跟全国作文命题的大趋势基本一致,考的是话题作文,最近几年由话题作文转到了命题作文,而最近几年全国大部分省市的高考作文命题都是考的新材料作文。估计今年很可能会跟全国大部分省市的作文命题形式一致起来,也考新材料作文。江苏南京:2013年高考很可能考“新材料作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