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摘抄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摘抄

《教孩子学整理》是一本由蚂小蚁 著著作,68.00元出版的222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0-6-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一):亲子关系

整本书看完,没学会如果教小孩整理,但最深的体会还是亲子关系,看来是一通百通。作为家长一味居高临下指挥小孩,反而事倍功半,亲子的真实关系是协助一个生命的自我成长的过程。所谓富养孩子,不是房间堆满玩具和书本,也不是满世界旅行的博文广识,主要是培养他内心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我们家长能做的是,让家成为给予孩子治愈和力量的空间,家应该是最安全的地方。家中应该充满爱意,为家人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心甘情愿的。我们真正要做的只是要让孩子养成习惯,这才是教育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二):言传身教,孩子学整理亦如此

这本书是蚂小蚁老师写的,简直就是一本她和娃的整理回忆录,里面记录了她用在孩子身上的方法,也记录了她对亲子整理这个理念的理解:边玩边边整理,并且从整理玩具的过程中实现管理自己,这一点很戳父母的心,毕竟大人们不是真的希望让孩子帮忙收拾家务,只是希望孩子养成整理的习惯。就跟之前有人问我你为啥不开教孩子整理的亲子课呢?娃娃学整理有多么的迫切!!!搞得好想多想让孩子把整理学会帮自己做家务似的。其实,这只是反映了大人门的焦虑,大人们想要的只是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不是真的想让他们学整理分担家务。然鹅,大人们自己都不懂整理,又怎么让孩子学会这项技能呢?言传身教,没有大环境孩子就算学了也没有办法做实际,讲来讲去,还是那句话,先管好自己,再要求孩子。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三):温柔和孩子一起整理

喜欢这本书的后半部分5、6、7章,看得时候可以让人松弛下来。前前面几章是在教如何带领孩子去整理,从各类物品去教,看时只觉得惭愧和压力。 后半部分,教家长接受不一直整洁的家、不爱整理的孩子,教如何和物品温柔告别,教从习惯中学会自我管理。尤其第8章送给妈妈:和孩子在生活中一起成长,说出了妈妈们的心声,阅读时很有共鸣,也更感动。如第8章开篇引言说“孩子是女性的第二次成长”,没错,虽然有了孩子是很辛苦,但也从感恩的心态视角看待孩子的动力带给我们自身积极的变化。 虽然书的主题是整理,但却柔性渗透了需要养育的道理,而不是强制灌输。虽说只是引用心理学家的观点,但从整理视角解读如何贯彻也很有说服力,比如给孩子选择权在整理时也如此,体现了对孩子的个体尊重;让孩子多体验自然后果,房间乱糟糟时也要忍住帮他整理的冲动,等等,整本书满满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和爱,而不是为了达到整洁目的而强迫症似的一味整理。 作者是位称职的妈妈,看这类榜样的力量能给自己改变的动力。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四):和孩子一起学整理

#年阅百本# 6️⃣/100 《教孩子学整理》

我是一个对整理特别无从下手的人,觉得特别需要耐心和逻辑思维能力[尴尬],很有必要和孩子一起学整理。

这本书有大量的实践方法和图示,很容易掌握,读起来也轻松,读完后的行动清单:

1.用文件架按科目整理书桌常用书籍、练习册;

2.购买长方形收纳盒,和孩子一起叠袜子、内衣;

3.购买抽屉型收纳盒,将衣服立式收纳;

4.整理书柜和孩子衣物时,让孩子全程参与;

5.每天晚上定时让物品归位;

6.让孩子学会舍弃。这点做的不好,因为之前看《玩具总动员》,让孩子觉得每件物品都有生命有感情,所以每件物品她都舍不得丢弃,需要想办法和她好好沟通,试一试书中说的有仪式的舍弃是不是有效。

《教孩子学整理》读后感(五):读书笔记——《教孩子学整理:从收拾玩具到管理自己》

结合了整理收纳方法和儿童发展心理学,正面管教等育儿知识理念,学习实践下来,相信收获的不仅仅是会整理的孩子,还有更和谐的亲子关系。

1、父母自我整理——做好榜样

2、建立亲子整理的友好环境——对孩子友好的空间和收纳方式

3、教孩子一起整理

4、从整理物品升级到自我管理

对孩子友好的空间:独立的空间,低矮的家具,柔软的材质,有趣的元素。

对孩子友好的收纳方式:

1、常用和不常用的要分开,减少干扰。例如衣物换季,书籍在读的单独摆放。

2、一目了然

3、好拿好放

4、不要过度整齐

学习资料和文具杂物:到了学龄,学习资料和文具变多,整理就变复杂了,不过孩子的认知能力也跟上了。

1、书籍资料分类收纳,按学科或按类型。

2、文具小物,常用和不常用分开收纳。

3、学习资料要”换季“。

4、书桌要留白。

5、书包瘦身,只装需要来回搬运的东西,学校的归学校,家里的归家里。

第五章列举了陪孩子一起整理的20条法则。里面用到了育儿中一些常见的沟通原则,例如简单指令,不打断孩子玩耍,让孩子体验自然后果,用提问代替回答,用建议代替制止,用感谢代替称赞,过程比结果重要,用排序代替取舍等等。

其中【用排序代替取舍】这个原则提到,要先让孩子明白当前的约束条件是什么(例如放不下),再让他们按喜欢程度进行排序。还提到“能否区分物品的价值和优先顺序是决定一个人是否有条理的核心”,我深感认同。我自己从整理中收益,就是从能够区分自己喜欢的,舍弃不喜欢的,进化到能够聚焦于重要的,舍弃不重要的,人生从此不再焦虑。而且我觉得通过审视物品的价值做取舍,孩子也会明白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从而减少盲目的消费。

作者把孩子不愿意丢弃东西的心情描述为“分离焦虑”。

这一章主要讲如何用整理的思维让孩子变得有条理。

* 进门整理——换拖鞋,放背包,洗手,把不属于这个家的东西留在玄关之外;

* 睡前次日物品整理——养成提前做准备的习惯;

* 时间管理——认识时间,规划日程,理解哪些事情最想做最重要;

* 做事提前做计划——确定目标,收集和整理信息,制定计划

梦想清单我觉得不必刻意,但里面有些话令人触动:

1、为了梦想而整理。整理物品和行程,是为了留出空间和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2、做计划,是要在现实和梦想之间画出那道桥。

3、当孩子意识到整理是为了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为了应付爸爸妈妈,他们才会发自内心愿意做这件事。

4、和孩子聊聊梦想,并一起讨论实现梦想需要做哪些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