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与宇宙对话》的读后感大全

《与宇宙对话》的读后感大全

《与宇宙对话》是一本由[法] 茜尔维 • 沃克莱尔(Sylvie Vauclair)著作,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宇宙对话》读后感(一):人类与宇宙的对话都发生在夜里

要想更好地观赏夜空,据说最佳地点是沙漠。远离了人类文明,才能看到最真实的夜。我没有去过沙漠,但我看过乡下夏天的夜空。我们躺在房顶上,望着那么广袤那么深邃那么漆黑的夜空,无数颗星星闪烁着,不由得想知道天上到底有多少星星,它们离我们有多远,宇宙到底有多大,人类是怎么出现的?遥远的别的星球上也有人类吗?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宇宙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很多天体和现象的发现,让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9年普朗克卫星被送上太空,就让科学家们研究出来自宇宙大爆炸的初始射线,也得到了一些更准确的数字。以前我们认为地球上的生物只能生活在地球上,如今我们已经实现在月球上行走。

《与宇宙对话》这本书就讲述了地球的诞生、万物复苏、宇宙大爆炸以及潮汐、星尘、黑洞等许多与宇宙相关的问题,让我们不仅了解了宇宙的起源和演化,还让我们了解了人类认知演化的信息和一些必不可少的解释。宇宙是一个充满了无数宝藏的存在,这本书就为我们解答了很多疑惑,也打开了很多质疑的空间。

《与宇宙对话》 的作者茜尔维•沃克莱尔是法国空间天体物理学实验室的天体物理学家,图卢兹第三大学的荣誉教授,法国大学科学院的名誉会员,法国国家航空航天学院的成员。本来他是应邀在一个电台专栏做天体物理学方面的科普知识,结果发现很多人都对这个世界抱有极大的兴趣,而且很多听众都给出了非常宝贵的反馈,所以他就出了这本书。

在书中沃克莱尔精选了52篇天体物理关键问题,从多个视角展开了一场与宇宙的对话。所有的主题都与科学事实有关。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读者提出问题,让我们找到自己更好地定位。如果一周看一篇的话,刚好一年看完,而这个时间正好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

宇宙有多大

宇宙是个神秘的东西,宇宙诞生了90亿年之后地球才诞生。又过了8亿年,地球上才出现生命。这究竟是个怎样的概念呢?我们不妨用图来感受这得有多漫长。我们张开双臂,双手和手臂水平成一条直线。两个手指指尖之间的长度代表从地球诞生到现在的演化时间线。

到右手肘部的位置,大约就是地球上开始出现生命的时候。从地球诞生到地球上出现第一个鲜活的生活,演化时间大概有8亿年。先是海洋中出现了蓝藻,细菌,植被等。大约在上图中左手腕的位置,是地球上出现第一个哺乳动物的时间,看,又经历了多么漫长的时间啊。而第一个原始人的出现,差不多是在左手指甲开始的地方 。想想看,我们的现在好像离人的出现刚刚没多久!

从上面这个图中,我们可以形象地感觉到第一个哺乳动物的出现,到人类的出现,再到现在这都经历着怎样漫长的演变过程。

最早的人类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又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亦或说银核,但是现在我们早就知道其实宇宙是没有中心的,它是一个看似空无一物的空间,其实存在着两千亿个星系,几百万亿亿颗恒星。

我们已经知道,整个宇宙至少包含2000亿个星系,而平均每个星系又至少包含1000亿颗恒星,所以宇宙中恒星的总数至少有200万亿亿个。这是什么概念呢?假如让生活在地球上的70亿人都来数星星,且每人每秒能数一个,那么要想数完宇宙中所有的恒星,至少要花上9万年。也就是说,这70亿人要从我们的智人祖先离开非洲的时候开始数星星,一直连续不断地数到今天,才有可能把天上的恒星数完。

白天不懂夜的黑

我们经常说的蓝天白云的“天”和满天星斗的“天”,其实是不一样的天。前者的“天”,是指地球的大气层,也就是我们身外几百千米的空间。而后者的“天”,是无穷无尽的空间。这也许会让人困惑,就是说白天的天空和夜晚的天空是不一样的。我们白天看到的天空,是地球外表有限的一层。而夜里的天空,是漫无边际的浩瀚的开放的。

白天的时候太阳照耀着地球大气层,组成空气的分子只通过蓝色的光子,所以白天的天空是蓝色的,尽管还有很多星星的存在,我们却都看不见。到了晚上,没有了太阳光,天空变得透明,白天被隐藏的世界就出现了,也就引起了人们的许多好奇。所以作者说:“黑夜代表着所有发现的空间,所有人类与宇宙的对话都发生在夜里。繁星点点的天空,是遥远的星际空间与星系际空间的巨大图景,是观测世界的可能性,直到宇宙尽头。”

实际上现代文明的人造光已经打破了夜色,要想真正地去赏夜,不如去沙漠。那里可以看到真正纯净的夜空,浓郁的黑色,还有明亮的星星,仿佛伸手就能摘到它们。不过现代科技和太空时代的发展,让人们可以通过仪器观测遥远的夜空,甚至人也可以飞上太空,去更多更好地探索宇宙的秘密。

天空是宇宙可见的记忆

我们对世界对宇宙的所有认知,能够一点点地发展进步,其实都来自于对光的研究。但是我们看到的内容总是有一些延迟,因为光在太空中运行需要时间。当我们看到一个东西,其实光是以30万千米每秒的速度抵达到我们视网膜的,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这个东西其实是光离开之前的样子。我们日常看到的事物,因为距离太近,光速又太快,那个差距基本忽略不计了。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的任何事物,都是它之前的样子。

比如,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上需要8分钟,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太阳,其实是8分钟之前的太阳。而距离地球最近的太阳系外恒星,它与我们大概有4光年的距离,这就意味着那里的光4年才能传送到地球。那么我们就算看到它,也是看到它4年前的样子,而现在又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样子。

宇宙中无数个星系,到地球的距离都各不相同,有几个小时的,也有几百万光年甚至几十亿光年的。所以当我们仰望夜空的时候,其实看到的都是它们过去的样子。看得越远,看到的越是更久远之前。

《与宇宙对话》这本书里的52篇文章,每一篇内容都相对独立,而且篇幅不长,以讲故事的方式,从多个视角展开了一场与宇宙的对话。因为它通俗易懂,又短小精悍,向读者解释这个世界这个宇宙的演变和发展,以及一些科学发现。科学研究和认知演化从来都是某一阶段的产物,也许过一段时间就会被打破。只有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发现,这些漏洞才会一点点地显现。而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也并不仅仅是为了传播天文知识,更多地是要开拓人们的思考领域,去挖掘更多的宇宙奥秘。

《与宇宙对话》读后感(二):【译后记】法国人眼中的星空什么样?

*本文原是本书的译后记。

有一个古老的笑话,说有些崇洋媚外的人甚至会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句话其实可以换一种方式理解,外国人眼中的月亮,或许和我们眼中的月亮还真的不一样——在我们的古人眼中,月上有嫦娥,有月兔,有砍不断的桂花树,于是有了“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而在外国的古人眼中——比如亚里士多德,月亮是天国的入口,月上的世界是完美而和谐的,月下的世界是世俗而粗鄙的,到了基督教诞生之后,还有人觉得天国中的上帝是住在月球背面的。我们不知道“外国的月亮”是不是真的更圆,但我们都相信,当古希腊先哲和先秦诸子举头凝望夜空的时候,他们所想的,一定不是同一件事情。

图1:嫦娥姐姐(图片来自网络)

还有一个近代以来一直比较有争议的表述:“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国籍的。”这句话的前半部分大家应该都同意,但对后半部分的理解却各有不同。我想,我们或许也可以换一种方式理解,科学当然是一门普适性的语言,正如万有引力定律在地球的每个角落都适用;但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人们对科学的理解、尤其是对科学发展史的理解,却未必相同。这或许正表现在,外国科学家写的科普,和本土科学家写的科普,视角也可能完全不同。

图2:牛顿与万有引力(图片来自网络)

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不但向中国读者们展示了“法国人眼中的星空什么样”,甚至还有“法国人如何理解人类的起源”、“法国人如何看待宇宙”等等。对于科普爱好者们来说,“潮汐是月亮引起的”、“黑洞并不是一个洞”、“宇宙一直在膨胀”都是科普作家们很喜欢讨论的话题,但或许你从来没有考虑过,在一个人们普遍信仰上帝的社区,科普作家怎么样才能让科学看上去既有接地气的说服力,又能避免自傲的优越感。

《与宇宙对话》原本是作者为图卢兹一家天主教电台开设的天体物理学专栏的讲稿合集。图卢兹是一个宗教氛围比较浓郁的城市。实际上,在法国,虔诚的天主教徒并不在少数。如果没有这本书为契机,科普爱好者们或许不会有机会思考“天主教徒如何平衡上帝、存在和宇宙的关系?”这样的问题。无论是在外国,还是在中国,很久很久以前,我们都相信穹顶之上存在着另一个美好的天国世界,那里或许住着神仙,或许住着佛陀与罗汉,或许住着天使与上帝;随着近代科技的“爆炸式”发展,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日益深刻,在大型空间望远镜的帮助下,我们在宇宙中的目力所及,也越来越远。可是,在我们的视野中,既没有神仙,也没有佛陀,更没有上帝。但这意味着宗教应该就此灭亡吗?我们或许应该看一看法国的例子,反思这种“科学中心主义”的傲慢,毕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图3:月上世界,真的存在吗?(图片来自网络)

或许宗教问题对本土读者来说毕竟比较陌生,对于科普爱好者来说,这本书也会让你思考所谓的“中西学术脉络”之对比。当我们回眸望向历史的深处,当我们站在多文化交流的平台、面对其他文化的时候,我们的身后,站着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以法国人为代表的“外国人”身后,站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泰勒斯、毕达哥拉斯……当我们进入这本书的语境,会充分体会到“古代”一词,既可以指代我们的“上下五千年”,也可以指影响了几千年来的欧洲文明的“古希腊城邦时代”。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从马背到空间探测器》一节让我第一次意识到了这种中西方的历史性差异。我想,如果让我写一篇关于空间探测器的科普,我恐怕会从技术性的角度出发,从宇宙速度谈起,或许还会谈到电影《地心引力》。我无论如何想不到,作者居然从古希腊的二轮战车谈起,从豪华四轮马车、驿站马车、邮件马车谈到人类对速度的追求,再从马谈论到内燃机、飞机、人造卫星、空间探测器。但换位思考,古希腊文明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是“异文化”,但对于法国人(甚至欧洲人)来说并不是,那是他们对历史的乡愁所在,那是他们的文明起源。后来我曾经无意间在电视上看到法国人的一档考古节目,历史学家们试图还原古希腊时期的“二轮战车”,这种车很难操纵,而且现在看来也不怎么实用,但专家们乐此不疲地不断尝试、调整,这种执着与我们发掘未央宫、保护敦煌石窟、开发秦始皇陵是一样的。我们都想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我们都想知道我们经历了怎样的“来时路”,尽管这些路不一定都通往罗马,但这种愿景却属于全人类。

图4:古希腊二轮战车(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本书中,还有一位让我心生感慨的人,佩雷斯克村的领主。这位领主名为尼古拉-克劳德·法布里,曾经是与伽利略齐名的人物,而今非但中国人不大认识他,甚至法国人自己都不太知道这个人。这是一位纯粹的学者,平生的爱好是研究天文学以及和其它学者交流天文学。他不在乎能否著书立说,教书育人,不在乎荣誉得失,他只是想弄清楚这个世界到底是怎么回事。在一些问题上,他的成果甚至比伽利略更准确,但因为不想伤害和伽利略的“革命友谊”,他不再同一个问题上继续深入。我想,这是真正的能够随心所欲、掌握知识,而不是被知识所掌握的人。正如作者所说,历史往往会记住若干位“伟人”、“大科学家”,而忘记那些积极致力于推动知识的重大进展,但出于种种原因没有登上历史舞台的人,了解这些人的存在,以及他们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是非常重要的。

图5:尼古拉-克劳德·法布里(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当然需要为了信念选择“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布鲁诺,更需要在学术领域引领前行、一个人撑起了整个自然科学的伽利略,但我们也无法不敬重那位佩雷斯克村的领主,因为他的目的是如此的纯粹:我总是觉得,比起布鲁诺、伽利略,他或许就是我们人人都踮起脚尖仰望并且希望自己能够成为的那种人——不是作为一名出色的科学家,而是希望自己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自己所热爱的生活之中,不计名利,不忘初心,简单且快乐。

《与宇宙对话》读后感(三):夜空中每一颗闪烁的星星都与你我密切相关

夏天的夜晚,只要远离了城市的人造灯光,我们一抬头就能看到,在漆黑如墨的天空中,群星闪烁。偶尔,会有一道光芒划过天际,那是突然造访地球的流星。

还记得你第一次仰望星空,是在什么时候吗?那时的你,一定很好奇,夜空中那些闪烁的星星,它们究竟藏了什么秘密?那些星星上也会有人居住吗?而我们又为何居住在地球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渐渐知道,地球是一颗宇宙中既普通又不普通的行星,说它普通是因为,宇宙中还有无数个和它类似的行星;说它不普通是因为,地球是目前所知的宇宙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它是我们人类共同的也是唯一的家园。

那么,地球是如何形成的?在人类出现以前,地球又经过了怎样的演化呢?

如果你也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宇宙和星空的奥秘,那你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与宇宙对话》。

作为一本天体物理学的科普读物,《与宇宙对话》 并不如我想象中那般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相反,它充满了趣味性。因为,如书名所言,它记录的就是一场场实实在在的“对话”。

两年前,法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茜尔维•沃克莱尔受邀在图卢兹一家名叫“显圣电台”的天主教电台开设了一个电台专栏,每期围绕一个关于天体物理学的主题做科普介绍,每周一次。一年下来,52周电台节目的内容最终形成了这本《与宇宙对话》。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去一窥浩瀚宇宙的奥秘吧!

1.宇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历史

在遥远的46亿年前,银河系的边缘有一团巨大的气体云,在这团气体云中,太阳诞生了。伴随着太阳诞生的,还有地球和其他七大行星,它们围绕着太阳转动。

一开始,地球只是一个由炽热液体物质(主要为岩浆)组成的炽热的球。随着时间的推移,地表温度不断下降,固态地核逐渐形成。密度大的物质向地心移动,密度小的物质浮在地球表面,渐渐形成了一个表面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

之后,地球不断向外释放能量,高温岩浆喷发,释放出大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它们构成了早期稀薄的原始大气。随着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再形成降雨落回地面,形成了原始的海洋。而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就是诞生在海洋里。

或许你无法相信,地球之所以能够诞生,和整个宇宙的历史密切相关。更让人震惊的是,那些我们曾在无数个夜晚仰望过的星星们,创造了我们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碳和氧,以及其他我们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

茜尔维•沃克莱尔在《与宇宙对话》中写道:“宇宙的历史,就是我们人类的历史。”那些构成我们人类的原子,早在太阳和地球形成之前,就已经在恒星炽热的内部产生了。

当你了解到这个惊人的事实时,下一次遥望夜空中那些或明或暗的微光时,会在心里默默地说一句“谢谢”吗?

2.光是人类了解宇宙的唯一途径

我们都知道,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岁,而在地球诞生的那一刻,宇宙已经存在了90亿年。那么,宇宙又是如何诞生的呢?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能否观测到宇宙的边缘呢?

在《苏菲的世界》中,席德的爸爸告诉她:“我们只要眺望太空,所看到的一定是从前的太空。我们永远无法知道现在的宇宙是什么样。我们只知道它当时如何。当我们仰望一颗距我们有几千光年的星球时,我们事实上是回到了几千年前的太空。”

也就是说,我们永远无法看到宇宙当下的样子,而只能看到它的过去。“宇宙作为一个整体,不管它是什么,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可抵达的。”要理解这一点,就要先理解光线在人类观测宇宙中所起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我们的眼睛之所以能够看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都是因为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物后反射出来的光线投映到了我们的视网膜中。在漆黑一片的环境中,我们是看不见任何东西的。可以说,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都是基于光所传递的各种信息。

不止如此,光也是我们了解星空和宇宙的唯一途径。因为,只有光,可以不需要任何介质就能传播。只有那些被人类捕捉到的光线,才能被看见。

自宇宙诞生之初,光就已经存在了。茜尔维•沃克莱尔在书中提到了“宇宙原初光线”,就是指与物质分离以后,在太空中四处游荡的光线。除非遇到特殊情况,光不会改变传播方向与速度,更不会停止。

幸运的是,科学家们捕捉到了原初光线,并对它进行了研究。而这些“原初光线”,能帮助我们了解宇宙大爆炸,却无法让我们看到宇宙的起源。因为,在宇宙起源之初,光还来不及逃脱,就无法被我们看见。

3.人类的眼睛就是为了仰望星空而生

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无时无刻不在依靠光来认识身边的世界。当人类走出地球、踏向太空时,光也是我们观察和认识宇宙的唯一途径。

然而,人类的眼睛所能看到的光只是光谱中的一部分,被称为可见光。在可见光光谱的两端,还有波长更长的红外线和波长更短的紫外线,这些光是无法被人眼所看见的。

自宇宙诞生之日起,大量的光就在茫茫太空中四处漫游,当它们造访地球时,绝大多数光都被地球厚厚的大气层所阻拦,只有极少数光线能够顺利通过大气层,而这一部分幸运儿,恰恰与人类的可见光光谱一致。而那些无法通过大气层的光线,都是会对人类造成伤害的不可见光。

更让人震惊的是,“在人类可见光光谱的中央部位,是黄色和绿色,对于太阳和星空中的其他恒星来说,这两种光线的强度也是最大的。换句话说,地球大气层允许来自太阳和其他恒星的最强光线经过,而这些光线恰恰能够被我们的肉眼看到。”

原来,人类的眼睛就是为了仰望星空而生的啊!我们在夜空中看到的每一束微光,都和人类自身的命运密切相关。

受电台节目的性质和时间限制,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篇幅都不长,茜尔维•沃克莱尔用精练而通俗的语言向听众们解答了一个个天体物理学领域的关键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尽可能阐述得严谨而全面。同时,作为一位爱好音乐的科学家,她还会从音乐的角度来解读宇宙,曾出版《天体音乐》一书,因此书中的语言都优美如诗一般。我想,这也与法国人骨子里的浪漫天性分不开吧!

“黑夜代表着所有发现的空间,所有人类与宇宙的对话都发生在夜里。繁星点点的天空,是遥远的星际空间与星系际空间的巨大图景,是观测世界的可能性,直至宇宙尽头。”

或许有人会质疑,为什么科学家们要去研究那遥远的可能一辈子都抵达不了的宇宙,而不关心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呢?关于这个问题,茜尔维•沃克莱尔在书中也做了解答——“这是人类精神深处的愿景的一部分”。

从人类延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需要理解这个人类生于斯长于斯的世界。她以极具人文关怀的笔墨邀请每一位读者(听众)积极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存在,并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就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没有中心,但我们每个人,在自己所能观察到的环境之中,都是世界中心。

愿我们能一直保有仰望星空、探索未知的自由和欲望。

《与宇宙对话》读后感(四):前言

多年以来,我亲密的好友们发现,他们一方面受到当代科学发现的冲击,另一方面,这些科学发现又影响了人文思想和宗教思想。鉴于我的这些朋友对于科学的了解几乎为零,所以他们请求我说:“我们想要一本容易阅读的小书,每一篇只围绕一个主题,所有人都能看懂,向我们解释关于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我们应该了解的、目前已有的科学发现。”

不久之前,图卢兹“显圣电台”的主管,洛朗•多米尼西建议我开设一个电台专栏,每一周花几分钟的时间, 围绕着某一个关于天体物理学的主题做科普介绍,我突然就想起来老友们曾经怂恿我做的事,于是我怀着极大的热忱接受了多米尼西的建议。对于“显圣电台”,我一方面觉得十分感激,另一方面也惊讶于其思想开放的态度,他们希望能够给听众们提供一个持续不断的、能够在某个领域⸺当然,就是科学啦⸺加深认知的机会。然而, 他们同时也让听众们能够打开思路,去整体思考关于存在、 世界、形而上学、人类在宇宙中的位置、社会、人性、地球的哲学思辨。

“显圣电台”实际上是一个位于图卢兹的天主教电台, 但是它非常活跃、开放而且友好。在这里,我发现了一个善于倾听且宽容的记者团队,他们总是时刻准备着讨论,总是对于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抱有兴趣。不过,我虽然有天主教徒的身份,但是并不参与任何宗教活动。我给自己的定义是一个“不可知论”者⸺我将给这个词下一个非常强势的定义,在本书中,我会具体和读者们解释。事实上,在纯粹的宗教观念⸺这当然并不是我的主讲话题⸺之上,在一个天主教电台做一个关于科学的专栏,本身就 意味着一种关于存在之意义的、深度思考的空间。

所以,我的目的是写一本简单明了的小书,每一篇内容都相对独立,而且篇幅不要太长,这些文章可以按照读者们自己的兴趣所在独立地阅读。每一篇的主题,都对应着我在电台专栏中所讲的内容,一共一整年的时间,所以有52篇。所有的主题都和科学事实有关。这些主题本身和哲学或者宗教没有什么关系,不过,它们会一点一滴地描绘出知识点,就好像一幅印象派的画作一样,在知识的“画板”上勾勒出构筑人类个体思想所需要的、不可缺少的各种信息。

我的目的,自然不是为那些伟大的人类问题提供科学方面的回答,因为这根本不可能做到,我想要做的,是引导每个人提出问题,询问自己,为了让我们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并且更好地自我定位。科学本身并没有任何的道德作用,但是对科学结果的解读,应该放在每个人独有的环境之中。

知识与信仰

刚开始在“显圣电台”做节目的几个月里,我感到很焦 虑,并且不断地自我质疑,因为我觉得我的听众们可能并 没有准备好听到这些关于当代科学发现的内容,毕竟,这与 宗教教育之间相隔着大概十万八千里的鸿沟。所以我也在等 待听众们的反馈,事实上,我觉得我会收到一些负面的反应。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我欣喜地发现,听众们给我的 全部反馈都是很有建设性的,他们都对我表示了感谢,因 为我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当代科学知识的大门。有一些 听众还对我说:“我们感到自己更有智慧了。”另外一些则对我说:“你为我们开拓了新的思考领域。”于是,每一次去电台录音的过程,对于我来说,都成了我的专属时刻,我能够对话、询问、深入研究并且做一些深度交流。

我对于将探索研究——不管是在哪个领域——放在人类存在中的前沿位置的精神状态非常感兴趣。科学研究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生存并发展的这个世界,个人的研究是为了厘清自己与周围世界的相对关系,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确认一些事,但是同时也能意识到那些我们不知道,或者说暂时不知道的事。

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承认自己并不是无所不知,并且在不知道答案的时候不要胡编乱造。否则,就会陷入痴迷和狂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当今的宗教层面上所产生的严重影响——无独有偶,这种狂热在科学领域也同样存在。科学并不能解释一切。在未来的某一天,科学终究会提供给我们一切事物的终极解决方案吗?没有人能够科学地回答这个问题。任何的回应都是个人信念的表达,肯定的回复事实上也是一种知识与信仰混合的产物。

科学研究和认知演化的常规发展在每一个时期都依赖于其特有的方式,也就是说,看上去足够严谨的对于世界的描述,其实是彼时特定的认知。然而,这些认知从来都不是完美的,因为完美是不存在的。理论总是有缺陷的,而通过观察和后续研究,这些缺点会一点点地突显出来。缺陷的存在并不是一件坏事。相反,它们是迈向未来的跳板,是进化的催化剂。在一般情况下,新的理论会包含旧的理论,而不是将其完全废弃。新的理论会设定一个边界,为我们更好地、更广泛地理解这个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世界带来新的开端。

人类的思想不能撇开人类在寻找存在意义的过程中的认知进化来谈。如果科学不能解释一切,那就意味着它会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信息,不能被忽视,也不能被摒弃。

当人类面对宇宙

人类的全部历史,自始以来,都和人类对知识的追求息息相关。史前人类生活在天穹之下,他们看到了种种现象。他们无法搞清楚天体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于是就想象在我们周围有一个球体环境存在,并且随着四季变换。天空代表着神圣的居所,是所有神话传说的神秘来源。无论是布满云朵的天空还是繁星璀璨的天空,彼时人类对于二者的直接感知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数千年以来,在四季更替中,夜空中星星位置的变化被记录了下来。在位于“奇迹河谷”(ValléedesMerveilles)的贝戈山(MontBégo)中的岩刻上,人们发现了当时的农民按照天空的变换节奏来耕种和收获的雕刻证据,其中以昴星团的位置为重要参考。有两块岩石上雕刻着这七颗闪亮的恒星相对于一只戟的不同位置,或者在左,或者在右,这些岩刻被认为是反映昴星团在天空中真实方向的图像。在这两块岩石上,这些恒星的位置与农业生产的不同阶段相关联。

我在《天堂之乐,恒星之声》一书中写道,从古希腊时期一直到今天,人类描述宇宙的方式一直在不断变化,同时与音乐知识的演化过程相结合。分析古希腊哲学家们面对超越自己认知的观察结果时的行为,是非常有趣的。它代表着一种在知识界的态度中的永恒现象,随着时间流逝而代代相传,直到今天依然不曾褪色。

关于古希腊哲学家眼中的世界,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人格外坚持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有七颗“行星”围绕着地球运转,地球外部被一个闭合的球体空间包裹,这是一个布满星星的空间,或者说苍穹。在这个空间之外,是诸神的居所。古希腊的七颗“行星”包括五颗肉眼可见的、今天依然在我们认知中的行星,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另外两颗“行星”指的是月亮和太阳。

这个由诸神所圈定的、封闭的世界被认为是完美的,与红尘世界相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整体世界被分成两个本质上完全不同的世界,其一为尘世世界,从地球到月球,这个世界处处不完美;其二为月上世界,在月亮以外的地方,那里一切都是完美而和谐的。

然而,这些哲学家已经知道了,真实的世界与他们的理论纲要背道而驰。至少有两个观测结果告诉了他们这一点。第一个是火星一年内在天空中的运动轨迹:它相对于其他恒星的运动方向并不固定,大部分时候是朝着一个方向运动,但有的时候是朝着相反的方向,然后又恢复了原来的方向。如果说火星是围绕着地球旋转的,那么这个现象根本就无法解释!第二个观测结果与水星和金星相关,它们只有在太阳附近的时候才能被肉眼观察到,也就是日落之后和日出之前。如果这些行星是围绕着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我们应该能够在半夜看见它们才对!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宁愿相信自己的理论,而不考虑实际观测的结果。另一方面,其他的一些哲学家从那时起就开始理解了地球本身也是一颗在太空中游走的行星。远不如亚里士多德著名的阿利斯塔克斯在他的时代就已经对世界做了研究,我们可以认为他的方法是“科学的”。多亏了阿基米德,我们才了解到阿利斯塔克斯的理论,阿基米德在他的《数沙者》一书中说:“根据阿利斯塔克斯所说,这个世界比我们刚才说起来的还要更广阔;因为他认为,地球是以太阳为中心围绕其运转的。”

在这个问题上,阿利斯塔克斯是对的,但是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却流传了数百年,一直影响了中世纪时期的西方国家,地心说的理论认为,地球这个所谓的不完美领域位于世界的中心,而在天国世界,一切都是完美的。哥白尼事实上并没有什么新发现,只是重新捡起了阿利斯塔克斯的理论。

现在,没有人会否认地球是一颗行星这一事实。人类向其他行星附近发射的空间探测器已经向我们传回了地球的图片——像是一颗迷失在广袤空间中的小小蓝点。地球是天空的一部分;它们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它们由相同的元素构成,是一个“物质共同体”。这是一个重要的信息,表达了一种确定性,在人文思想和宗教思想的所有表达中,都必须将这个信息纳入其中。

我们一定不要混淆漫天白云的“天”和满天星斗的“天”。漫天白云的“天”,指的是地球的大气层,即从我们的头顶出发向上延伸几百千米的空间。满天星斗的“天”,是无穷无尽的空间。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与我们相距4.4光年,相当于400000亿千米。而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们距离地球表面的距离仅仅有400千米。所以不要再说他们是在星海中徜徉了!现在是进一步扩展我们对于宇宙概念认知的时候了!

接二连三的意外发现

人类认知的演化,还要多亏大自然给我们提供的诸多“惊喜”。所有伟大的发现都不是预料之内的。研究者们往往是在研究某一个特定的现象时,突然发现他们面对的是完全在意料之外的另一种情况。最初发现太阳系外行星——飞马座51——的天体物理学家们,实际上本来是想要更好地弄清楚恒星的自转运动。然而,没有一点儿防备也没有一丝预料,太阳系外行星就这样出现在他们的视野里。于是,这成了当代人类的宇宙认知中伟大的发现之一。

有一些人会怀疑,现实是否独立于人类的存在之外而存在。对我来说,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在我们的意识之外没有一个独立的现实存在,如果所有的一切都是唯心的,我们在观测自然现象的时候,就永远不会遇到这种意外情况。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将依然是柏拉图式和亚里士多德式的,我们的认知将不会得到任何更新和演变。

在历史长河中,在人类社会里,曾经有过大量的、这样或那样的尝试,试图停止或者减缓这一演变的进程,试图继续笃信既有的理论范式,因为人们害怕如果任其发展下去,新的认知将会带来一场邪恶的革命。布鲁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是一位意大利教士,一位与既有秩序决裂的伟大思想家,他不但质疑了教会的教条,还动摇了当时占据主流地位的世界之形象。对布鲁诺来说,他无法想象存在一位无限大的上帝,这位上帝将人类圈禁在一个小小的封闭世界——地球——之中,而地球四周是一个封闭的球状星空。1600年2月17日,他在罗马的鲜花广场被活活烧死了。

布鲁诺惨烈的死法显然也影响到了伽利略,于是在1632年,伽利略在针对自己的审判过程中,收回了日心说的观点。伽利略正式宣布,他的观念是错误的,但是他的这一声明并没有阻止科学知识的进步。伽利略的弟子们继续了他的工作,天文望远镜也让位给现代的大型望远镜。在其他的背景下,我们也能够找到例子,比如伟大的物理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在西伯利亚的艰苦条件下依然坚持工作,他发现的一个关于物质与反物质的行为的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阐释在宇宙诞生之初始时刻所发生的事件。

一般来说,人类社会无力阻止认知的根本性发展。人们当然可以让这个发展变慢,摧毁个别人物,但是进化将不可避免地继续前进。人们需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生活和所属的世界,对人类来说,这是自我尊严的一部分。而这种需求不可能被阻挡。

因此,在科学知识的进步面前,我们不应该闭上眼睛,相反,我们应该去了解,试着去理解,然后将自己置身于这个正一点点地在我们的意识中揭开其真面目的宇宙之中。宇宙是巨大的,或许是无限的。人类迷失在一颗小小的、围绕着太阳运转的蓝色行星上,而太阳也不过是浩瀚星海中普通的一颗。在宇宙中,存在着数不胜数的像太阳一样的恒星,它们当中很多也有自己的行星。

这种想法会动摇我们吗?很长时间以来,人类一直相信地球是这个世界的中心。而当代的科学发现告诉我们,宇宙其实并没有一个所谓的“中心”,不但地球不是中心,其他的地方也不是。这个“中心”根本不存在。这个主张能不能反过来说,所谓的“中心”其实无所不在?我们在世界中的存在是根本性的,并且通过我们的行动,我们的创造,我们与其他人的沟通而被表达出来。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围绕其存在的环境之中心,正是这个环境赋予一个人重要的个人与集体责任感。

于是,接下来读者们会看到52篇内容,这些文章彼此独立,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阅读。在本书的最后,则是一个关于“当代的伟大发现是否挑战了人文与宗教的思想?”之主题的结论。

《与宇宙对话》读后感(五):当我们与宇宙对话时,说什么语言?

宇宙像一位将近138亿岁的睿智长者【1】。她(他)目睹了世间万物——包括时间空间——从无到有,看尽了沧海桑田。

这些困扰人类的问题都能在宇宙中寻到答案。

人类探索宇宙奥秘探索,就像与一位见证了世事变化的长者对话。这些对话由茜尔维•沃克莱尔汇集成了一本书——《与宇宙对话》。

《与宇宙对话》法文版封面

《与宇宙对话》由52篇文章组成,每篇内容围绕不同的主题解释“关于这个世界、这个宇宙我们应该了解的、目前已有的科学发现”。

其实,《与宇宙对话》真是一本“说出来”的书。

因为这本书来源于茜尔维•沃克莱尔开设的电台节目。

显圣电台台标

这个节目在图卢兹一家名叫“显圣电台”的天主教电台开播,每周一次。《与宇宙对话》每一篇文章的主题都对应一期电台节目,书中汇集了一年间的节目,所以有52篇。

茜尔维•沃克莱尔

茜尔维•沃克莱尔出生于1946年,是法国一位享有盛名的天体物理学家。

她有多个身份:法国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会会长、法国物理学会Midi-Pyrenees部门主席、全国大学理事会成员等。

她不仅在多个天文研究所工作过,还曾在图卢兹图卢兹第三大学担任教授,负责讲授天体物理学、空间科学和行星学。

她从事研究以来写了250多篇论文,共出版了9本专著、2本教材,荣获过多项荣誉,如:学术棕榈骑士;奥赛科学图书奖;法国国家荣誉勋章;国家荣誉勋章骑士等。

不过茜尔维•沃克莱尔并非一位不闻窗外事的学者。她很热衷向大众传播科学知识,而且她在音乐领域也取得了的成绩。更特别的是,她会从音乐角度解读宇宙。

曾荣获英国皇家天文学会金质奖章的剑桥大学理论天体物理学荣誉退休教授—— 道格拉斯·高夫这样评价茜尔维•沃克莱尔:

《与宇宙对话》就是这位热情的科学传播者用法语所写的天文学科普读物。

不过,茜尔维•沃克莱尔与宇宙“对话”时说什么语言呢?

人类的对话少不了语言,不论是口头还是书面亦或是手势,其实都是语言的不同形式。但想成为人类和宇宙沟通的“语言”没那么简单,至少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这种语言能表达宇宙万物的诞生、演化

2.这种语言能跨越时空抵达地球

3.人类能接收并读懂这种语言

左:哈勃空间望远镜;中:FAST(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右:空间探测器

看到这几张图片,你能想到这种语言是什么吗?

同时满足这些条件的“语言”叫做光。

1.光与宇宙同在

根据《圣经》描述,上帝创世纪的第一天就创造了光。尽管这种“万物诞生”的方式没有科学道理。不过,巧合的是:科学家发现光确实与宇宙同时诞生。

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大爆炸也产生了光。

大爆炸后的宇宙有很多能量,这些能量“以物质和光的形式存在”,但这两者密集交织在一起。光不是不 “想”和物质分离,只是在光的周围有很多粒子“拖住了”光,让光无法单独发射出来。

大爆炸后,经过了38万年的时光,物质和光“混合物”的密度逐渐降低,物质以及周围环境对光的“拖拽力”也降低了。光和物质才得以分离,光终于脱离了物质,成功地发射了出去。

这种光就是《与宇宙对话》中提到的宇宙原初光线。

光不仅见证了宇宙的诞生,也和其他天体的运行与消亡密不可分。

第一张黑洞照片

2019年4月,首张黑洞照片发布。科学家正是借由观测黑洞周边环境的光,历时两年“勾勒”出黑洞的“真相”。

科学家拍摄、冲洗黑洞照片遇到了很多困难,不过并非所有天体照片的拍摄都是如此。

借助天文望远镜,我们能拍摄出高分辨率的天体照片,看到天体生命的不同阶段。

环状星云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环状星云。【2】

照片正中间的小白点是正在慢慢降温、老去的恒星的心脏。其实,整个星云都是恒星老去的一部分。这张色彩斑斓的星云照片不只是哈珀天文望远镜的功劳,更是光的功劳。

正是由于环状星云的光传递到了地球,我们才可能看到这颗华丽的天体。

2.光:不知疲倦、跨越时空的旅行者

抵达地球的光来自宇宙间多个时间、多种天体。

我们能观测到的最早的光来自大爆炸后38万年。这时的光刚刚从物质中“独立”出来,像撒欢的马儿一样,在宇宙空间四处游荡。这些光有一部分就“逛”到了地球。

这些来自远古时代的光能最终到达地球,得益于光的神奇特性。

首先,光是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动机。

永动机为什么会一直动?

光一直前行,但永远不会累。

当光与物质分离,独立而行的那一刻起,它们会一直保持匀速地游荡下去,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此处真的可以唱,没有什么可以阻挡,对自由的向往~~~)

光只有在特殊情况才会停止,不过《与宇宙对话》没说特殊情况是什么。

其次,光“行事”独立,不依靠任何介质传输。

1878年,物理学家迈克尔逊(注意:不是迈克尔·杰克逊)精确测量出了光的速度。

但在当时,科学家们都认为光像声波一样,需要介质才能传播。直到科学家们用实验证实光能在真空中传播,人们才开始相信,光不用与任何介质“合作”就能传播。

最后,光速永远是个恒定值。

牛顿发现,射出的箭、抛出的石头这一类的发射体,如果不被空气的阻力抗拒,不被重力吸引坠落,它们会持续不停地运动。

但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不存在没有阻力的情况,所以抛出的物体会坠落;运动物体速度会逐渐变慢,直到停止。

由于重力,球会坠落

但是,光除外!

科学家发现:“光的速度不像一个移动中的物体,因为光速是一个恒定的常量”。

也正因为这样,光才能跨越时间、空间的距离,不远千万里,从远古时代抵达地球。

试想一下,如果光和其他物体一样,运动着、运动着,速度越来越慢然后停止,那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接收到来自太空的、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光了。

世界真奇妙~

更奇妙的是,我们人类还能接收并读懂这种神奇之光。

3.人眼:为光而生?

提到光,我们可能会想到明亮的光、五颜六色的光。但光不只有可见光,我们能看见的光只是广谱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窄的一部分。

可见光谱

不过,并非所有光都对人类很友好。幸运的是,地球大气层就像一个防护过滤网,为我们滤掉了很多有害光线。我们看到的光,其实是经过大气层“筛选”之后的“健康光”。

奇特的是,人眼能识别的只占广谱一小段的光,竟然就是能够顺利通过大气层筛选的光。

更为巧合的是:

这代表什么呢?

我个人认为,这相当于:

太阳等恒星用不同型号的手机,说着不同种类的语言给地球打电话;

大气层相当于一个信号屏蔽仪;

最后顺利跟地球接通电话的是信号最强的那款手机,而且这款手机里跟地球交谈的语言正好是我们所有地球人最熟悉的那种语言。

这种巧合太多的情节似乎只会在电影里才可能出现!

试想一下:

所以,如果人类的眼睛看不到这些光,我们或许会永远生活在“黑暗”之中,永远无法发现除了地球之外,还有其他天体,或许我们会因此认为宇宙就等于地球,甚至可能会认为人类是宇宙的唯一主宰。

正是这些穿越亿万年、义无反顾抵达地球的光,点亮了我们的目光,把人类从自高自大之中拯救了出来,也把人类的视线从蝇营狗苟的生活引向了更为广袤的宇宙。

但究竟是我们通过光发现了宇宙,还是宇宙用光引导我们,让我们发现“他们、她们或它们”呢?

ps:

1.《与宇宙对话》中有多幅印刷清晰精美的天体实拍图和图解。

天体图和图解与文章彼此独立,如果阅读时间零散来不及看文章内容的话,只看图我们也能了解到很多信息。

2.《与宇宙对话》的设计多处都体现出星空、星座、天体等宇宙气息。

封面——星空+天体

《与宇宙对话》封面

目录——模拟星座图

左:《与宇宙对话》目录;右:星座示意图

页码——流星示意图

《与宇宙对话》页码

备注:

【1】根据《与宇宙对话》63页内容:宇宙不是永恒的,宇宙中的时间有一个起始点,宇宙和时间、空间同时诞生于大爆炸,这一大爆炸发生在距今137.7亿年前。

【2】《与宇宙对话》中附有环状星云的图片,为让大家更清晰地看到图片,原文中用的是我从网络上找到的图片。下面附上书中的图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