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到里面来!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读后感精选

到里面来!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读后感精选

《到里面来!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是一本由[葡] 伊莎贝尔·米尼奥丝·马丁斯 / [葡] 玛利亚·曼努埃尔著作,后浪丨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页数:3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到里面来!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读后感(一):探索大脑的秘密

我们已经探索过宇宙了,但是对我们的大脑却缺少认证,它产生了我们的感情,认知息息相关。而且大脑经过长期的进化,一下子来到现代社会,需要一点点的进化。大脑还保持着及时享乐的特性,需要我们理性脑不断的去纠正它。这个书写的挺好的,而且插图挺好,大人和小孩子都可以深入了解大脑。

深入的了解大脑,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更好的认知,人的许多行为都是基因长期形成的,很情绪化的,而不是理性的思考。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生活。

《到里面来!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读后感(二):我们只使用了10%的脑细胞?错误。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再来补充一点感受。以下内容都是读书笔记——干货很多,挑挑拣拣删成了这个样子。最害怕的当然也是剧透太多,挨打!

(一)你是你的知识和记忆的总和

(二)我们是最依赖父母的生物:想一下前额叶皮质要在我们24岁左右时才完全发育成熟呢!这种依赖性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时间,让大脑可以学习,让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可以增强。

(三)最好多用脑,否则你会失去它:不常使用的大脑区域会被清除。你选择不做什么,跟选择做什么一样重要。大脑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从而快速有效地运转。到10岁时,2岁时大脑中存在的大约50%的突触将被清除。大脑已经在准备成为一个专家型大脑了。

(四)学得最快的是那些没有使学习变得复杂的人。不要多想,直接去做!

(五)睡眠是大脑的清洁工。它把分散的信息收拾整齐,放在正确的壁橱,把没用的东西扔到垃圾桶。

(六)当感受到他人的喜爱时,我们会感到更安全。

你知道当你恋爱时,你的学习能力会迅速提升吗?浪漫的爱情让我们体内充满激素和神经递质,它们会唤醒大脑和整个身体!当我们沐浴在新的爱情中时,仿佛自己的整个世界正在扩张:我们非常想要了解对方的世界(对方的爱好、朋友、去过的地方、对事物的看法等)。爱就像是一个发动机,促使我们去学习。

(七)我们可以学会成为优秀的情绪读者,并使情绪成为我们的朋友:思考我们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寻求揭示,甚至重新解释我们的感受。

(八)今日目标:犯错。要发展创造力,需要横冲直撞,需要摔倒、擦伤,然后再站起来。

(九)变得更有创造力就是比第一眼看得更远(或更近),是去看第二眼,第三眼,第四眼。

存在学习创造力的菜谱吗?

当然没有。

培养创造力正好与按照菜谱做相反。即使你知道所有的原材料和一千种烹饪方法,你也必须靠一个额外的步骤才能烹饪出原汁原味的创造力。

(十)审美体验:当我们从自身抽离,重新回归现实时就得到了升华。

艺术不仅仅是追求美丽。

反思社会或政治也可以是艺术。

因此,艺术品可能是丑陋的,令人震惊或有侵略性的。

重要的是它会以某种方式改变我们。

(十一)有关大脑的事实与谬误

1、女孩的大脑和男孩的大脑不同

是的,但雌性大脑具有的树突数量更多。

2、大脑不能生成新的脑细胞

错误,大脑可以生成新的细胞。

3、我们只使用了10%的大脑神经细胞

完全错误

这对于销售能够提高我们大脑能力的产品来说非常棒

大脑会自行消除所有不被使用的部分

4、互联网和电脑让我们变笨

视情况而定

学龄前可以尽量避免,因为这个时间段要建设大脑本身,大脑需要学会想象。

但如果过度依靠电子功能,我们的确会失去一些自主能力。

为了使大脑能够进行更复杂的推理,做更多全面和深入的阅读是很重要的。

5、左撇子很笨拙,因为他们只用左脑

完全错误

左撇子的存在有基因、偶然性和环境。

由于运动皮质存在交叉交流,所以左撇子应该是使用右脑。

惯用左手的人比惯用右手的人偏侧化表现更不明显,所以左撇子能更多地使用左右脑。

《到里面来!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读后感(三):别跟孩子一般见识,他们脑子还没长好呢

别跟孩子一般见识,他们脑子还没长好呢。这话听起来像是骂人,但事实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孩子的脑子确实还没有长好。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需要25年才能发育成熟。

所以,为孩子辅导作业,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为孩子不听话,为孩子反着干而苦恼、秃头的家长朋友,我真的建议可以先读读脑科学的书,以此来了解下大脑的发展规律,然后根据科学来调整教养孩子的方法。

那么,

这些问题《到里面来!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这本书会告诉我们答案。这是本有关大脑的科普书,讲得通俗易懂,适合已经识字较多的孩子、家长和成年人看。书里通过 11项主题,给我们介绍了我们的大脑在学习、分析、决策、行动时,是如何运转的。这本书是葡萄牙国家阅读计划推荐图书,由神经科学家、脑科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共同创作的。看完这本书,我们会明白,每个人之所以是这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关键在于行为和思想,而这些的关键在于大脑。

下面我们来看看大脑的发育过程,以及每个时期人的行为。

大脑在我们还没出生时,就已经开始发育,等我们出生,大脑的神经元会像洋葱一样,一共会形成六层大脑皮质。这时,大脑里的神经元会疯狂地彼此联系,会“捕捉感觉,发送通知,请求响应,接受响应,作出反应,学习将信息存储在记忆中。”

2-3岁时,我们的大脑里会有上千亿个神经链接,这个数量是成年人的两倍。这就是孩子在这个年龄段对外界的所有事物都非常好奇的原因,他们正像海绵在吸收世界。

这个年龄段是大脑突触最多的时候,但这也意味着,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注意力最不容易集中的时候。从这个时期起,家长就要注意孩子喜欢做什么,如果刚好也想要培养孩子那些方面的能力,就要开始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动脑了。因为不被经常使用的大脑区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清除掉。

比如,跳舞。孩子越是专注于跳舞,大脑就会有更多的神经突触在这个地方,久而久之,大脑就会更加专注于此,孩子就会在跳舞方面更擅长。

10岁,之前大脑里的神经突触会有大概一半会被清除。我们的大脑从这时起会变得更加专注,不会像两三岁时那么三心二意。

事实上,青少年时期是大脑发生变化的最后一个主要阶段,是大脑发育最重要的阶段之一,也是大脑最动荡不安的阶段。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叛逆,情绪多变,虽然他们会有自己的观点,但是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在大人的眼里依然是不成熟的,幼稚的。

这主要是因为这个时期大脑的体积和质量,虽看起来像是完全成型,但有一个关键的部分,也就是位于额头里边的前额叶皮质,还没有发育完全。

前额叶皮质是我们有能力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之所以是成年人)的关键。

前额叶皮质从大脑其他部位收集信息并进行管理,负责抽象思维,情感决策和道德感的形成,是负责协调大脑各部位沟通的枢纽区域。比如,它跟海马体建立了紧密联系,海马体是记忆中心,所以我们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更好的决策和计划。比如,它跟杏仁核建立联系,杏仁核是负责处理各种情绪的关键部位,所以我们能理解沉默也是一种回答。

了解了这些,基本就能知道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行为原因所在。其实说白了就是孩子的大脑还在成长中,还没有完善,脑子还缺东西,缺的还是很关键的东西。

另一方面,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叛逆不听话喜欢冒险,还在于前额叶皮质跟伏隔核还没有建立联系。伏隔核是奖励系统,是青少年脑子里非常活跃的区域,它会找一些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事。比如寻找刺激,做有风险的事。而前额叶皮质,这个让人变得理智的部件还没跟它联系,所以青少年的大脑很难被说服。

成年时期,大脑就是我们想要的样子。这个时期的大脑神经元网络更复杂,大约有860亿个神经元,600亿个突触连接大脑的所有区域。

成年意味着我们的大脑已经发育完全,成熟后的大脑会开始衰老(速度非常慢),所以老年人的反应会比较慢,会有记忆力衰退的现象。但这并不是说,我们的大脑就不会在演化了。

事实上,大脑的可塑性非常强。大脑有无限的学习能力和强大的调整适应能力,这让我们能够做出更好的决策,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更好的思考....

总之,《到里面来!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告我我们要多用脑,大脑越用越灵光。

但费脑子一说岂不是无聊,并不完全是。因为它需要消耗能量,如果提供的供给不足就会脑疲劳。

大脑的质量只占我们体重的2%,但它需要消耗的能量占我们从食物中摄取能量的20%。也就是说,一个身体运转良好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摄入2500卡路里。其中就有约500卡路里用于大脑。

基于此,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脑?

首先,要吃好。比如,多吃水果、干果、坚果、蔬菜、鸡蛋,谷物豆类给够营养。

其次,要学会调整情绪。比如,要多拥抱和关爱他人。当我们在身体和情感上与他人建立联系时,大脑会释放神经递质、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能帮我们放松和舒缓。唱歌跳舞时,大脑能产生让我们幸福的神经递质。

最后,要锻炼身体。比如,做瑜伽,冥想。

当然,《到里面来!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这本书里的内容远不止以上这些,我非常推荐大家读读,至少读完这本书,能让我们对大脑有更多的了解,能让我们明白,我们有能力去改变不好的行为,我们可以重复让我们开心的行为。而了解大脑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内在信心和行为指南。

《到里面来!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读后感(四):少儿科普太枯燥?一起来看“最佳图书”,脑科学知识,也很有意思

文|弥小木

孩子对科普知识没兴趣?只看故事书?阅读上的偏好,我家孩子也有。这也不怪孩子,故事谁都喜欢看,包括我自己。学生时代,看的几乎都是文学书。当了妈,反而会看很多的工具书、科普书等等。最大的感受是,以前文学之外的书,接触得太少,也太晚。阅读如此有趣、美好,如果仅限于某一种类型,太可惜。

阅读也需要多样化,著名学者张中行,谈到阅读也要培养“眼力”。然而“眼力”的培养,却并不容易,需要通过不断的阅读实践。

翻阅过大量的书籍,才有可能具备选书的能力。在了解世界的阶段,孩子要看怎样的童书?也许书中的某一个并不正确的观点,会长时间影响孩子的认知。

记得分享《我们的感觉》这本童书时,有家长提到自己曾拿一张错误的图片,“科学”地给孩子普及知识。可惜很久之后,才发现自己看的那本书,对那一部分的内容讲解,是错的。改变有偏差的认知,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孩子还小的时候,或许有老师推荐,有家长帮忙选合适的书籍。然而成长的过程中,面对浩瀚的书籍,孩子终究要自己学会选书,选好书。阅读不同的书籍,阅读足够好的书籍,锻炼阅读的“眼力”。

知识量大的孩子,阅读范围大都是比较广的。孩子不喜欢科普,或许是没看到喜欢的。故事类的书,不用我多说,我家老大日常自主阅读的,全是故事类。因而,在科普书籍的选择上,我会找一些有趣的,放书架上。遇见吸引人的,孩子也会主动翻阅。

最近入的《到里面来》,翻开就放不下,是一本讲科普的宝藏书。《到里面来》,获得葡萄牙国家阅读计划推荐图书,被葡萄牙《快报》评选为2017最佳图书。

《到里面来》其中一位的文字作者,玛利亚·曼努埃尔·佩德罗萨,既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家长。因为儿子在7岁时得了神经疾病,玛利亚·曼努埃尔·佩德罗萨开始关注大脑的相关知识。《到里面来》,带有玛利亚·曼努埃尔·佩德罗萨对儿子深深的爱。

《到里面来》的另一位文字作者,是葡萄牙专攻绘本领域,并且获得童书作家奖的伊莎贝尔·米尼奥丝·马丁斯。她出这本书,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探索自我。

《到里面来》的插画,则由获得葡萄牙国家插画奖的玛德莲娜·玛多索所画。最打动我的,是《到里面来》这本书里的插画,如果阅读过,或许也会被里面的图片所吸引。

《到里面来》的知识是严谨的。审校作者,是专业的,不是神经科学博士,就是神经科医生、神经心理学博士后研究员、脑科学研究员、博物馆馆长……

能获得葡萄牙国家阅读计划推荐图书,《到里面来》在内容是有保证的。阅读过,更是会被打动。《到里面来》不仅吸引孩子,也能让大人看得入迷。能让不同年龄都爱的童书,是难得的。

阅读的偏食,有时候会限制一个人看世界的方式。比如在大多描写的故事中,对漂亮女性往往会有偏见。带着这一认知,我家老大遇见漂亮的女性,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为了打破她的刻板印象,我会找不同的书籍,让她从另一个角度理解以为的现象。

阅读,怎样算会阅读?在《阅读手册》中,提到真正“会读”,需要具备的能力。

会阅读,不局限于会读故事书,也会看各种风格的书籍。了解不同文风,练习真正会阅读的能力,其中也包括科普书籍。一本书最开始吸引人的,首先是图片。《到里面来》从封面开始,已经别具一格。

《到里面来》讲解科普、脑知识的内容,通俗易懂。配上的插图,看了让人忍不住感叹“真贴切”。

孩子对科普书籍不感兴趣,或许是没有遇到好看的书籍。《到里面来》,了解新知,体验不同的阅读感受。让有趣的童书,带来更美妙的阅读体验。

人工智能的时代,机器缺的是人类独有的创造力。《到里面来》中,有一章内容是讲“创造力”,创造力主要有四阶段。

之前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最后的实现。一个人的创造力,是固定的吗?不是,日常中练习越多,会越有创造力。

孩子们的创造力,超乎我们的想象,但如果不鼓励、保护,创造力或许会慢慢远离。发散思维,是创造力的组成部分。日常生活中,多多让孩子思考不同的思考方法,是能锻炼发散思维的。这一点,《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中,也分享过同样的观点。

讲到发散思维,想起我家老二。从一开始的被动,到后来的主动思考。

有次在路上,看到路边树上挂着一个呼啦圈,孩子说肯定是拿不下来的。我提议,或许可以架一个梯子。孩子接着又说,树那么高,哪有那么高的梯子。举了消防车的梯子,孩子想想,觉得也是可以的。有趣的是,后面的谈话变成,要是呼啦圈拿下来,放家中的哪里呢?

看起来是对呼啦圈的讨论,实际上,是和孩子聊:遇到一件事,先不忙着说“不可能”,想想看,有没有不同的方法可以解决。思考不同的方法,是锻炼发散思维的一种途径。

后来在家里,老二站门口,门被风吹关,孩子被关在了门外。事后,和孩子讨论,下次要是开门,怎样才能让门不被风吹关?我提议,或许可以搬个小凳子,挡住门。孩子想了想,觉得拿一只拖鞋放门口,也是可以让门不被吹关闭。后来,先出门的他,就会拿一只拖鞋放那,发现真的可以,他很高兴。

有一天,老二忽然对我说“妈妈,我现在有很多方法,我能自己解决很多事。”从树上的呼啦圈,到门,再到生活中的其他小事,主动思考不同的思路,一点点去积攒经验与思考的过程。让习惯说“不可能”的孩子,慢慢变得积极思考。

每一个小小的事情中,都藏有讨论的价值。多和孩子聊,有什么不一样的思路,是练习发散思维的好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突发奇想,常常会给作为大人的我,带来不同的视角。

创造力离我们很远吗?也许,就藏在日常的生活中。《到里面来》讲科学,讲知识,看插图,也能体会到《到里面来》的创造力。看过《到里面来》的文字,再看插图,会被深深折服,居然可以用这样的图片来表达。

原本给孩子入的《到里面来》,到最后,我越看越入迷,除了简练的文字,更被里面的图片深深吸引。

最近对视觉笔记着了迷,看到小伙伴发的读书卡片,特别吸引人。与其一直羡慕别人,不如自己练就这样的能力。请教后得知,想要画出那样的读书卡片,图文转译的能力,是需要具备的。

图文转译,看到《到里面来》,有被惊喜到。里面的文字插图,就是图文转译最好的诠释。学习一项技能,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入手,模仿是不可缺少的阶段。《到里面来》对于“图文转译”的展示,就是很好的老师啊。《到里面来》的插画作者玛德莲娜·玛多索,可是获得过葡萄牙国家插画奖。和文字一样,看名家的图片,也是一种享受。

对于手残党来说,《到里面来》不仅仅有创意上的点拨,更是入门的好帮手。对照着其中的一幅,临摹的图片。自己平时画的,孩子直呼丑,这一幅,乍看下,孩子觉得真是好看。

《到里面来》里的图片,用简单的线条与图案,精准地表达文字的内容。看《到里面来》的图片,是一场视觉的盛宴。

《到里面来》,将科普的内容,讲解得简单,配合充满创意的图片,体会科普知识也很有趣。孩子们阅读怎样的童书?《到里面来》这样专业又有趣的。

我是@弥小木,偶尔追剧,时时阅读,家有两娃,分享点滴,欢迎关注。

《到里面来!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读后感(五):1300克,16万千米,就是我的大脑?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科普童书,往大了说,有研究宇宙的、冰山的、海洋的;往小了说,有研究汽车的、火车的、火箭的;往生命上说,有研究动物的、植物的、病毒的;往人体上说,有研究眼睛的、肠胃的、血管的。发没发现,没有研究大脑的?

大脑作为人体的总指挥,可以说是人身上最重要的部分了,人体的感知、情绪、反应、学习、思考、记忆……不夸张地说,就靠脑袋了。

那为什么没有讲头脑的科普童书呢?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有点抽象,小孩子可能分不清楚脑和心,毕竟都说“心心念念”;二是不好讲,脑袋太复杂,太难讲清楚了,说得稍微明白些,专业词汇就没法理解了。

我以前在一些讲终身学习、时间管理和自控力方面的书籍中,简单学习过有关大脑的一些知识,专业词汇太多了,说真的,记不明白。刚看完的科普童书《到里面来!》,终于帮我把知识点串起来,茅塞顿开。

正如《到里面来!》的书名所说,这本书讲的就是到大脑里面来。这本葡萄牙国家阅读计划推荐图书,由神经科学家、脑科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共同创作,涉及大脑的历史,各个部位、各种细胞、工作原理、神经递质等,同时也讲到如何变得更聪明,如何提高创意和想象力。

这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既有风趣的插图和小挑战,又有严谨的知识,所以是一本同时适合成人和孩子阅读的书籍。中文版审校张玉瑾,是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所以你完全可以相信这本书的可靠性。

让我们一起翻开这本书,探索大脑的内部世界。

《到里面来!》介绍到:大脑重约1300克,有长达16万千米的神经纤维,灰灰的一团,看上去像核桃,摸上去像软软的蘑菇,但它消耗的能量却占我们从食物中摄取的能量的五分之一。我们体内的860亿个神经元产生的电量,足够点亮一盏60瓦的灯。

人类大脑需要25年才能发育成熟,基因很重要,后天的生活环境更加重要。玩耍、尝试、感受等刺激会使大脑的所有区域都能很好地生长。

由于每个人的基因和经历不同,对大脑某些区域神经元的使用会多过其他区域。在这个过程中,只有那些受到刺激和重复使用的神经元连接才能被保留,不常使用的区域会被清除,所以大脑的建设永无止境。直到死去的那一天,我们都能够学习新的东西。

所以大脑并非一成不变的,你选择做什么,跟选择不做什么一样重要,因为大脑一直在因此而发生变化。从细节来看,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大脑,你的大脑,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你花在记忆上的时间更多,你就会拥有更大的海马体,继而拥有更好的记忆能力。所以如果你想要在哪方面有更大的成就,就要在哪方面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大脑在这方面更加强大。

既然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大脑,那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大脑更聪明呢?

就像在上部分提到的,只有受到刺激和重复使用的神经元连接才能被保留,所以我们应该增强神经元网络。如果你想做得更好,请多多练习。你给大脑带来的挑战越多,你学到的就越多。你学到的越多,遇到问题就能解决得越好。

现在的问题,就变为了如何多多练习?

首先,阅读是一个好主意。

阅读是大脑最复杂的任务之一,科学家们已经知道这涉及大脑的17个区域。也就是说,你只需要阅读这一个行为,就可以促进大脑17个区域的神经元发展。

其次,好好睡觉。

睡眠是大脑的清洁工,它把分散的信息收拾整齐,把没用的东西丢弃。当你不睡觉或睡眠不足时,大脑会更难思考和记忆学到的东西。

由此来看,熬夜学习并非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固然花费了更多的时间,但并不一定得到更好的成绩。

然后,让大脑保持健康

在《到里面来》中,提到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这几点都非常容易理解,我在这里不详细解释,只单独来说说情绪。快乐和幸福是让我们保持活力、积极、自信、精力充沛和健康的引擎,笑对心脏和免疫系统大有裨益。

也就是说,高压、紧张、压抑、挣扎的状态下,大脑就会进入不健康的状态,自然也就不会有高产出。智商固然重要,可是情绪会限制智商发挥原有的实力。

有人认为,当我们感到内疚时,我们实际上是对自己感到有些厌恶。别的不说,拖延症爆发时,我确实会感到对自己的厌恶,继而导致效率更加低下。

现在问题来了,如何才能有好的情绪呢?

最后,快乐。

科学家发现,我们感到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我们与他人互动时,特别是当我们帮助他人并感到自身价值时。当感受到他人的喜爱时,我们会感到更安全。我们没有焦虑和恐惧,大脑更放松,更容易去信任、学习、冒险、产生想法或与其他大脑产生联系。

是什么让一个人快乐?《到里面来!》主要提到这样三点:

所以,我们可以去帮助他人,去做能够让自己得到尊重的事情,去做积极向上的事情,去笑对挫折,所有这些,都是会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事情,大脑也就会更加高效地工作。

《到里面来!》提到,我们的注意力更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因为海马体(负责持久记忆的区域)能够被新奇事物激活,我们不妨来看看这本书里是否有一些新鲜事物呢?

说真的,这些知识对我来说完全在意料之外,我连10米外的气味都不一定能闻到,更别提11千米了。对我一个成人来说,都意料之外,对孩子来说,他们一定会更觉惊讶的。好奇心是学习的最佳导火线,孩子会非常好奇接下来还有哪些惊喜。

这份惊讶不仅仅在持续吸引他们阅读,培养专注力,更是在扩展他们知识面,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只有了解才能产生欣赏和敬畏。人类是站在食物链的顶端,可是若没有食物链了呢?只有平等对待生命,敬畏生命,才能长久和谐。

就像你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你的大脑也是,你也是,你是你的知识和记忆的总和。希望你有更多美好的回忆,做很多喜欢的事情,那样就会有一个更棒的你。

同样,希望你给你的孩子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让他更加快乐,并且给他很多很多的爱。因为生活的所有经历都有助于塑造他们的大脑。

我们每个人所经历的一切,都在塑造大脑。每个人的大脑,都潜能无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