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恐龙博物馆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恐龙博物馆经典读后感有感

《中国恐龙博物馆》是一本由邢立达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68.00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恐龙博物馆》读后感(一):《中国恐龙博物馆》:让你足不出户,在家看恐龙

1987年,考察队在昆明意外发现一恐龙化石,消息传开很多人跑来看。一老乡却说:这有啥稀奇的,我们那多的是!

原来,老乡之前根本没听说过什么恐龙。但发现考察队挖出来一块块化石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家那个地方多着呢。而且比这里的还多。

然后,这个老乡就带着考察队来到了自己的乡下的一个村子里。在一个山沟里,考察队见多了一串串恐龙的脊椎骨化石。

没想到,挖着挖着,还有更惊喜的呢:这个山沟里底下,居然有两具完整的恐龙骨架,而且还是扭在一起的。

后来,经过考证发现一条是蜥脚类植食性恐龙,另外一条是肉食性恐龙。它们虽然是扭在一起的,但是并没有搏斗的痕迹。

学者推测,可能是其中植食恐龙不小心掉到泥潭里了,肉食恐龙就来捡便宜了。谁知,正津津有味吃着呢,自己也不小心掉进去出不来了。它们这一“沉睡”就睡了近两亿年。

这个发现非常了不得,其中的肉食性恐龙是我们目前找到的第一条完整的中国龙。

这个恐龙发现趣事,是青年古生物学者、科学家邢立达在他的新书《中国恐龙博物馆》里所讲的。

别看作者年纪轻轻,来历可不小呢。人家高中时期就创建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恐龙网站。先后在加拿大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取得古生物学硕士、博士学位。

邢立达现在是中国地质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和翻译了近百本古生物科普书籍。而这本《中国恐龙博物馆》也是他的得意之作,是目前市面第一本囊括中国恐龙最全的书。

这本书为每一种中国恐龙都编制了一个档案和画像,向我们展现了最全面的中国恐龙图景。装帧特别精美,生动还原了恐龙这个曾经的地球霸主的风采。

一页一页打开,一只只栩栩如生的恐龙扑面而来,就如同走进了恐龙博物馆一样。最重要的是,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一具具冰冷的恐龙骨架,而是个耐心的“讲解员”。

它不仅详细地给我们介绍每个恐龙的专有‘名片’,还着重交代每个恐龙的特征。

最有趣的是里面还有各种“发现趣事”、“趣事笔记”,还有不同恐龙的名字由来,特别有意思。一边听着故事,一边欣赏着图片,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各种恐龙的名称和属性、特征。

我随便给你列一些感受一下啊:

古生物学家可以给恐龙看病,而且还特别有意思。

他们通过X光和CT扫描后,发现有只恐龙得了奇怪的牙病。后来,经过各种研究和比对,最终推断这只恐龙是因为意外咬到硬物受伤导致的。

建设气龙并不是爱生气才得名的。而是因为当时它在科目在寻找天然气建设过程中被发现的。泥潭龙是因为它们是在泥潭的大坑里发现的。将军庙龙源于一个神秘的传说。

恐龙除了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还有天生飞的,树上爬的。而且直到今天,恐龙还没有完全灭绝,还长了羽毛,飞上了天。(对,你没猜错。鸟类的祖先是恐龙)

等等,诸如此类的逸闻趣事还非常多。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再去恐龙博物馆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了。

以前,我每次去各种博物馆感觉就只是看了个热闹,肚里没干货,讲不出什么东西给孩子听,完全浪费了门票钱。所以,我就特羡慕那些能一边看一边给孩子介绍的家长。

不过,有了这本书后,也不需要羡慕别人了。我们自己就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甚至孩子作为小小解说员现场讲解给我们听。想想都觉得挺美的!

足不出户就能给孩子来一次博物馆之旅,真的特别精彩!

《中国恐龙博物馆》读后感(二):想探索6500万年前的恐龙时代,也许你需要这本《中国恐龙博物馆》

文/吴呱呱

嗨,你好啊,我是吴呱呱。

五一假期和朋友们约会,在商场门口等朋友时,突然听到一声怒吼,被这一个声音吓到了。

随着声音的来源走过去,我发现那里有一只会动会发生的模型恐龙,尽管是下雨天,可是恐龙身边还是围绕着不少小孩子。

旁边有个小孩子非常熟悉的和身旁的其他小朋友们介绍这是什么什么恐龙,它有什么特征,它是怎么被发现的,它有什么故事等等

而旁边的其他小朋友,特别是小女孩都听得入迷了。

在我惊叹之余,脑海里闪现出无数个关于恐龙的问题:

为何已然消失在6500万年前的恐龙,还如此受孩子们的欢迎?它们是如何诞生的?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它们的生存环境是什么样的?又是如何被灭绝的?

忽然想起前几天看到一本关于恐龙的全彩大图,完整地呈现恐龙的原貌绘本《中国恐龙博物馆》。

在没有看到这本《中国恐龙博物馆》绘本之前,我一直觉得所有的恐龙都叫恐龙,恐龙都是来自外太空的,和我们很遥远,甚至还觉得恐龙并不存在,而是一种神话。

这种感觉大概就像在男生眼里,所有色号所有牌子的口红,都是口红一样,分不清也捉摸不透。

可自从看完这本绘本后,才恍然惊觉原来我们国家发现的恐龙大约有300个属于,是世界上发现恐龙zui多、种类zui为丰富的国家,而恐龙也是真实存在的。

这本书一共给我们展示了100种恐龙,并将它们分成8类,分别是兽脚类、蜥脚类、基干新鸟臀类、鸟脚类、角龙类、肿头龙类、剑龙类、甲龙类,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恐龙。

而本书的作者邢立达不仅仅是青年古生物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还是綦江龙等多种恐龙命名者。

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龙,成为首位获美国沉积地质学协会颁发的詹姆斯·李·威尔逊奖的中国人。

作者运用了自己对恐龙的了解,深入浅出地讲述中100只中国恐龙的特征,以及化石发现历程,和恐龙们背后的有趣故事,带领我们去了解恐龙的生存环境,探索不一样的世界。

比如长相较为可爱的建昌龙,从图片上看,它有着粉色系的外表,在辽宁建昌被发现的。

它属于兽脚类中的镰刀龙类,是体型比较瘦小的杂食性恐龙。

令人诧异的是它被发现时,几近保留了幼年的个体骨架,只是缺失了尾巴的末端。

它的前肢前上颌骨没有牙齿,上颌有27颗牙齿,下颌齿骨有25~28颗牙齿,这些牙齿非常细小。

还有其他99种有意思的恐龙特征,被发现的历程,和背后的有趣故事在等着你一起来探索。

如果你喜欢恐龙,那这本书无疑是你的心头好,如果你对恐龙感兴趣,但却对它们一知半解,如果你有小孩,想和他一起欣赏恐龙,抑或是想和对象一起研究恐龙,那这本书非常适合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

《中国恐龙博物馆》读后感(三):《中国恐龙博物馆》:跟大师一起探寻中国恐龙的神奇历史

消失在6500万年前的恐龙,总是对孩子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那些大块头们是如何称霸了地球?又是怎么灭绝的呢?那么小的“鸟”竟然也是恐龙吗?

跟恐龙有关的故事和知识多种多样,他们的身上隐藏着太多的谜团,所以常常成为每个小朋友甚至是大人们都非常津津乐道的话题,可是在陪孩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制作精良、选材和内容也很出色的恐龙科普书籍,大多是从国外引进的,里面所介绍的也多是像三角龙、霸王龙这些“如雷贯耳”的恐龙。

这可能会让孩子们产生一种误解,难道中国本土发现的恐龙不多吗?

其实正好相反,中国不但是目前国际上发现恐龙数量最多的国家,更是恐龙种类最丰富的国家。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经根据骨骼化石发现命名了322种恐龙,而且这个数字并没有停止增长。

青年古生物学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邢立达老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我们中国恐龙的相关知识,以及多年来中国学者在恐龙领域所作出的辉煌成绩,协同其团队以数十年、数百万字的科研资料及最新的恐龙研究成果为基础,将中国恐龙的科普知识更详细也更系统地呈现在《中国恐龙博物馆》这本书当中。

因为他想要做到一件事——让中国人,更懂中国恐龙!

如果说起中国研究恐龙的学者,邢立达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佼佼者,他不仅是綦江龙等多种恐龙命名者,更是发现全球首例琥珀中的恐龙,邢立达师从电影《侏罗纪公园》主角原型、大名鼎鼎的权威古生物学家Philip J.Currie院士,荣获过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非凡贡献人物”奖,更是首位获美国沉积地质学协会颁发的詹姆斯·李·威尔逊奖的中国人。

邢立达老师将自己多年来对中国恐龙的研究和发现都收录在这本《中国恐龙博物馆》里,让恐龙不再是大荧幕和许多常见科普读物中那种固有的形象,而是将这100只中国恐龙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中国恐龙博物馆》让我们看到,原来,恐龙也有着这样五颜六色、艳丽多姿的毛发;原来,恐龙并不全是那样一成不变的庞然大物;原来,恐龙不是都有一副尖牙利齿和坚硬盔甲……

《中国恐龙博物馆》将这些在中国发现的最具代表性或最新的、最著名的恐龙,分成兽脚类、蜥脚类、基干新鸟臀类、鸟脚类、角龙类、肿头龙类、剑龙类和甲龙类八大类别来介绍,建立了属于他们的独家档案。

每一只恐龙都以一张自己的“名片”,不仅展示了精美、清晰的“身份照”——复原图,还详细介绍了它们的“个人资料”,以及它们的特征、发现故事和与之相关的恐龙趣事,所有信息一目了然,非常的清晰直观。

每一篇的最开端都是恐龙们的“个人简介”,包括了拉丁名、拉丁名含义、食性、体长、发现地、年代地层、命名者和命名时间几项内容,所有的相关信息直观展现,非常方便查阅。

简介之后的“特征”部分详细介绍了恐龙的体貌、食性等具体的相关特征,深入浅出,小朋友读起来也很容易理解。

譬如“中国龙”一篇非常细致地描写了中国龙高大的头骨、半月形的脊冠、锋利的牙齿等外貌和体型,它们还长着非常特别的“头饰”,这样的与众不同也引发了学者们的多种猜测。中国龙的利爪非常强劲,甚至能直接撕裂猎物,是远近闻名的隐秘“杀手”!

最有意思的要数书中的“发现故事”和“趣事笔记”这两部内容了,科学家们发现恐龙的历程以及复原的过程中有着许许多多的艰辛,也充满了各种乐趣,读过硬核的科普知识,再品读这些有意思的趣事,双管齐下,让小朋友们更容易接受,也会更乐在其中。

满足孩子们对恐龙世界的好奇心,千万不要忘了我们的中国恐龙,有了邢立达老师的这本《中国恐龙博物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到中国恐龙的谱系,大大拓展了恐龙领域的知识面,也会让孩子们的心中更加充满自豪感:我们的国家有着种类最多的恐龙!

抛掉《侏罗纪公园》里那种“霸主”形象的恐龙印象吧!走进这本纸上的“中国恐龙博物馆”,一览中国恐龙的五花八门和中国恐龙研究的辉煌成就

《中国恐龙博物馆》读后感(四):【共振书评周】“恐龙猎人”邢立达带您走入《中国恐龙博物馆》的神秘世界

恐龙是很多孩子的童年梦想,哪怕是著名的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也不例外。

斯皮尔伯格曾经说过:“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恐龙对我来说就是一切。我在动物园看不到恐龙,只能看恐龙的画册。而我最喜欢的就是三角龙,小时候第一次在宾州的国家历史博物馆中看到三角龙的化石,我就无可救药地喜欢上了它。”

而正是童年对恐龙的兴趣,才有了之后《侏罗纪公园》系列经典电影的诞生,也让无数的小朋友、大朋友们在荧幕上看到恐龙梦想成真。

现在我的孩子也长大了,对恐龙也非常感兴趣,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展去过好多次了,恐龙太神秘,也太有趣,让小孩子们欲罢不能。

那么真实的恐龙到底是什么样呢?他们在历史上是如何进化发展的呢?

由青年古生物学者,博士生导师邢立达所编著的《中国恐龙博物馆》,就是这样一本汇集了关于中国恐龙百科知识的大全书,由浅入深地为孩子们从地质、历史、生物等各个学科建立起初步的恐龙知识体系。翻开这本书,曾经在史前的中国大地上漫步的那些奇美壮丽的庞然大物,跃然纸上,有关它们的知识尽在《中国恐龙博物馆》中,丰富多彩的图片,详尽有趣的知识,让恐龙迷们都能沉浸其中。

从生物学的分类来说,生物分为门、纲、目、科、属、种,恐龙相比于其他的生物来说并不算是非常多,但也有1500多个属,如果将这么多类型的恐龙全都介绍清楚,邢立达认为非常困难。但是将自己非常熟悉的中国恐龙为对象,写出一本《中国恐龙博物馆》来,他认为还是比较现实的。即使这样,所涉及的恐龙也达到了300个属,这是相当大的工作量。

全书分为8章,从不同的类型分别对恐龙加以介绍。这八大类分别是:兽脚类、蜥脚类、基干新鸟臀类、鸟脚类、角龙类、肿头龙类、剑龙类、甲龙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属,让读者们从最基本的分类上就能对恐龙有一个大略的了解。

在介绍每个具体的恐龙时,邢立达将之分为三小节,分别是恐龙基本概况、恐龙的特征、发现故事。

恐龙的基本概况介绍了拉丁名、拉丁名含义、食性、体长、发现地、命名时间等,从科学分类上清楚恐龙的来龙去脉。

恐龙的特征则是从该类恐龙的外形外貌特征,身体结构细节,生活习性等各方面详细介绍,涉猎范围极广,不愧“博物馆”的名号。

在发现故事这一节,介绍了这类恐龙的发现过程、发现地点,以及命名的过程,让读者了解了许多恐龙挖掘过程中的细节和趣事,也让读者对考古工作者们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翻开这本《中国恐龙博物馆》,多彩的图片,详实的文字,让读者仿佛直接与最庞大、最致命的肉食恐龙面对面,与身披优美羽毛的近鸟龙一起翩翩起舞,与巨大的鱼龙一起遨游海底……

在以后带着孩子去自然博物馆的时候,可以带着这本《中国恐龙博物馆》,一边参观恐龙化石,一边按图索骥,学习恐龙的知识,想必一举多得,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恐龙知识。

印象中在自然博物馆中看过近鸟龙、永川龙、中国鸟龙、巨盗龙、小盗龙、中国角龙等,下次可以去寻找更多的中国本土恐龙。

书中还提到了近鸟龙,通过采集近鸟龙身上不同的的微小样本,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取样黑素体,成功地复原出了赫氏近鸟龙这种身披羽毛的恐龙标本,非常之漂亮,从羽毛的审美进化上来说,也提供了一种很重要的佐证。

这件标本在陪孩子去博物馆的时候看过很多次,孩子在看书的时候一眼就认出来了。但是却没有想到一件化石的背后会有如此多的故事与科学道理,真是让人感觉大自然的神奇。

邢立达的《中国恐龙博物馆》为读者策划了一场通往恐龙世界的时空旅行,书中包含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再加上风趣幽默的背后小故事,读者可以了解到各个时代生活的恐龙,以及恐龙的特征和生活习性,让读者们不仅仅可以学习到恐龙的知识,更是深深地沉醉在中国大地神秘的恐龙世界不能自拔,快来进入《中国恐龙博物馆》的恐龙时空之旅吧。

《中国恐龙博物馆》读后感(五):全是恐龙的彩色图片及特征说明,重现恐龙原貌

中华民族是相信龙的存在的,毕竟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不管龙到底有没有,但恐龙是真的有。

恐龙大概也算是一种龙,它与我们中国意义上的龙外形和特征不一样,中国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象征想祥瑞,古代的时候,一般皇帝才可以称之为真龙,庇佑天下臣民。

相对于恐龙,其实一开始,我也觉得它大概是类似龙的存在,不一定真实存在,对它不甚了解。后来在些书里看到过它的探究过程,在某某地方发现恐龙化石,或者在动画片里看到恐龙活泼可爱的形象,慢慢地形成了一定的认知,比如霸王龙很庞大很霸道,比如甲龙,身上有很多的丁丁,可以搬运东西,还有三角龙,头上长着三个角。恐龙大多以身形特征命名,这样就能更好的区别和记忆。

最近新得一本邢立达的《中国恐龙博物馆》,看过之后,特别惊讶,原来中国也有这么多的恐龙,种类繁多,还有很多的探索趣事。本书主要介绍恐龙,把恐龙分为兽脚类、蜥脚类、基干新鸟臀类、角龙类、肿头龙类、剑龙类和甲龙类,对于认知浅薄的我来说,光是看到恐龙的分类就已经很震惊了。

书中有上百种的恐龙介绍,每一种恐龙的介绍大概分为五个部分,介绍一种恐龙时,顶头的是恐龙标签,包含名字、食性、体长、发现地、年代地层等,接下来有恐龙的复原图,全彩的,生动形象的复原了恐龙的原貌,很是吸引人。

接下来是文字版的介绍,分为三类,一是特征,会根据出土的恐龙化石进行阐述,讲解恐龙的身形以及各方面明显的特征,二是发现故事,大概就是在什么时间,从什么地方发现这只恐龙化石的,三是趣事笔记,与恐龙相关的有趣的事情。

此书条理清楚,分门别类地对中国恐龙进行了系统化的整理,看起来很是轻松。可能是因为作者对恐龙的归纳很是到位,每一种恐龙的介绍都有头有尾,有理有据,特征方面也写得很细致,各方面配合衔接,完美整合成这本《中国恐龙博物馆》。

本书里介绍了上百种的恐龙知识,随便选一种,都觉得颇有知识性,在此就不例举恐龙,先来看看书本的前几页,单单前几页就可看出作者的用心程度。

前三页,大概写了作者的简介以及作者为何要写这本书的初衷,作者邢立达,他是青年古生物学者,科普作家,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各种名衔加起来,一看就知道这是个年轻的富有知识和才华的人物,并且在此之前他也是有主编过一些关于恐龙的书的,比如《恐龙真相》《把恐龙做成大餐》等,所以在他积一身才华之后,最想做的是就是对恐龙有一种总结性的归纳整理。

很多时候,大家都知道恐龙,但属于我们中国的恐龙又有几人知道呢?中国恐龙有多少种?有什么特征?所以在这些基础之上,作者有了更好的动力做这样一本关于中国恐龙的科普书籍。

作者在前言里写到:我想要一张中国恐龙的全景图。于是,他便努力做到了。在这本书中,为每一种中国恐龙编制一个档案和画像,为读者们展现最全面的中国恐龙图景。相信看到这里,你就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心动,当你翻开这本书时,真的不会令你失望。

再接下来的是国际年代地层表,这是关于地层的介绍。地层是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相当于地球里面的土层,每一层都有一个年限,有某一些生物的存在,可能只有考古的学者对这些才会有深刻的认识。但在恐龙的世界里,我们印象最深刻的算侏罗纪时代,其实这是属于中生界的侏罗系地层,只能说这是很久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了。

专家把每一个地层里发现出来的恐龙进行分类,从图表可以看出,恐龙的种类繁多,生存的年限也很长,这是对恐龙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作者非常地用心,知识点剖析得很清楚。

本书里的众多恐龙,大多是近现代专家们在中国领土里发现的恐龙,作者对此又进行归纳整理,最后装订成册,拿到手上沉甸甸的书籍,就是作者的心血和知识。

关于恐龙的知识,其实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经由时间的推移,我们总会在书里相遇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