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西方旅游史》读后感锦集

《西方旅游史》读后感锦集

《西方旅游史》是一本由(法)马克•布瓦耶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28.00元,页数:6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西方旅游史》读后感(一):推荐

这是一部让人打开眼界的旅游史。大家真的可以来细细品读。我也是非常喜欢旅游的人,在法国去过一些小镇,马克·布瓦耶从更多维的角度介绍了旅游方式的演变,比如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心理的、养生的还有医学的,译者将这部书翻译出来,让读者能从这些角度去重新感悟曾经走过的那些路、那些小镇。挺有意思的。

《西方旅游史》读后感(二):带着本书去法国吧

法国多样性的旅行体验,是世人选择去法国旅游的主要原因,现在法国已经全面放开了,最适合带着本书去法国慢游,壮游。书中所描述的温泉游,乡村游,雪山游,滨海游,无一不是目前我们所向往的。从16世纪开始,1492年的第一次险峰登顶,一直到20世纪的新生旅游模式,本书语言平缓却不乏优美,浪漫却不失严谨,这本被译出的疫情后时代的旅游文化历史巨著,送给因疫情呆住三年的你。

《西方旅游史》读后感(三):旅游也是生活

旅游,也许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心灵逃亡,很多人在旅游之前做非常多的攻略,确保旅程有趣、有序、充实、尽兴;也许是一时的“冲动”变成美妙的旅程,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是一种另类的美好;但是也许需要决心和勇气,“世界值么大,我想去看看”,想念不一样的世界,追求世间的美好……旅游的原因和目的有种种的不同,但是无法变更的是,它一直是人们从古至今所向往和追求的。

在古代,当旅游没有叫旅游的时候,徐霞客用脚丈量中国的名山大川,成为伟大的地理学家;康乾盛世,数下江南,国库开支巨大的同时也促进了沿线的经济发展;郑和七下西洋,彰显国威的同时,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西方航海时代的兴起,开启了世界地理大发现。这时候的旅游,大多带有目的性,有些因为热爱,有些因为财富,有些因为欲望。

现在人们一提到旅游,很多时候指的都是观光旅游,游览一个地方的景点,既有带有历史文化气息的名胜古迹,也有阳光、沙滩、仙人掌的自然风光。当然,旅游不仅仅局限在参观游览,也是放松心情,度过美好的休闲时光,这样的旅游方式既能享受美食的诱惑,也能陪伴老人孩子。所以,某种程度上,旅游也是生活,旅游史讲述的也是生活史。

《西方旅游史》一书,不仅介绍的旅游的发展历程,同时涉及到了西方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生活方式的改变、社会历史的变革,对于想深入了解西方旅游历史的读者来说,是一本非常不错的参考书。作者在书中对旅游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揭示了旅游业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以及其与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的关系。通过对西方旅游史的深入研究,读者可以了解到旅游业的发展是如何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迁相互作用的。

此外,该书还介绍了一些重要的旅游景点和旅游胜地的历史和发展,包括古罗马时期的旅游景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旅游、18世纪的浪漫主义旅游等,这些都为读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旅游历史知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西方旅游史》中,你能找到现在很多旅游项目的先行者,也能了解诸多现代旅游名词从兴起到发展的整个过程,也能和作者一起让旅游经历历史的长河,生活的变迁,意识的转变,事物的萌芽。书中既有专业的分析过程,生动的语言描述,同时又不枯燥乏味。它让你了解旅游,也在读懂生活。如果你对旅游史感兴趣,或者想了解西方旅游相关历史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不错的选择。

《西方旅游史》读后感(四):以什么开始旅行

大约二十年前,我刚学会开车没两年,对距离和时间不敏感,也不知受到什么误导,我午后才从北京开车出发前往五台山。我从北线进山,进山前天已黑尽,路上没有了村庄和灯光,车都不见一辆。那时没有导航,无法得知离五台中心的台怀镇还有多远,只能闷着头往前开。车在大山里蜿蜒上行,一个弯道接着一个弯道,前行的光束被无边的黑暗吞噬,月亮偶尔露脸时才能依稀知道周边崇山巍峨。

我不是一个敢冒险之人,也没多少自驾旅行的经验,车上还有老婆和幼子,如此境地令我肾上腺素飙升,始终感到口渴。我担心车子出故障,也担心突遇歹人,自己吓自己最吓人,但还得装着若无其事。不知过了多久,当汽车翻过一个山口终于看见遥远山窝处的小镇灯光,我瞬间理解了何谓“如释重负”。

在读《西方旅游史》这本号称“首次以游客为中心”讲述旅游历史的书时,我始终会联想到五台山的这段经历,以及自己个人的旅行史。最开始的动机非常原始,纯粹追求出发时和在路上的兴奋感,亦或者还有“换床的渴望”。观察和理解多是以自我为中心,浮皮潦草,对外部世界产生好奇那是后来的事。当开始用文字和摄影开始记录,当用行走伴随阅读的旅行方法完善了旅游的步骤,我才有了行走的思考。但迄今为止,也很难讲拥有如罗新在《从大都到上都》中所说的“从旅游者向旅行者的蜕变”——融入所经历的一切地方,以当地人的角度看待问题。

《西方旅游史》中记载了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的一句话:习惯上,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旅游。这句话针对的背景是十七世纪英国人对“壮游”的创造。他们把游学当作学校教育的补充:在毕业之时穿过英吉利海峡,踏上欧洲大陆。巴黎和罗马是当时最吸引人的目的地。岛国上的居民有与生俱来的紧迫感,让他们更具有成为“世界公民”的愿望和动力。英国年轻人最开始的旅行便是心怀壮志之游,旅行前的学习必要且必须的:大量阅读,掌握法语、意大利语甚至会一点古希腊语,“否则,别人会将你当作’暴发户’”,这或许是一句玩笑,但这也正是从旅游者向旅行者蜕变的基础。

壮游的英国学生前往罗马,翻越阿尔卑斯山的线路多是选择从法国里昂经塞尼山口抵达意大利都灵,这段路程大约300公里,徒步大约四五天时间。这时距离古罗马文明还很遥远,尽在眼前的是比文明更为久远的大自然荒野。卢梭在《忏悔录》有面对阿尔卑斯山的文段:“我想要的是激流、是峭壁、是冷杉……是大山……是那些在我旁边令我感到恐惧的悬崖。”我想,这是壮游的学生的重要一课:在朝圣古罗马文明之前,经历这段在旅行中感到的恐惧,才称得上完整之教育。还是卢梭所讲:在高山上,冥想富有伟大崇高的特质……仿佛高悬于人世之上,人们便可以忘却尘世间所有卑微的情感。

我在一个晴朗的白天离开五台山。沿着北线原路返回,那晚经过的悬崖峭壁近在咫尺,可谓触目惊心。原来那个恐惧的黑夜,是对旅游初行者的护佑。

《西方旅游史》读后感(五):找不到答案的时候,就去看看这个世界

人生不过,抬头观星,低头观心

莫名被这本书吸引,或许是很久没旅行了,想在书中找寻慰藉;又或许是想深入了解一下在欧洲电影中看到的山与极光。 旅游,对于当今的我们已经是司空见惯,但是,追踪溯源一下,旅游原来是一种发明。一开始,它是精英阶层的专属,但是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方式的变革,旅行,已经大众化。 的确,对于我们而言,毕业之际可三五好友结伴去旅游留念;伤心难过之际可独自坐上一列火车前往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旅游散心;季节更替之际,可花上半天时间去往隔壁城市只为一睹木绣球的静雅;或许,明日也会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原因!

书中详细介绍了旅游起始、旅游胜地、旅游历史等等,无论是科普性、历史性还是文学性都非常之高。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关于旅游胜地的介绍! 想在冬季 感受瓦尔登湖的宁静与素雅春季 去阿尔卑斯山看漫山遍野的羊群 如果幸运 不知是否能在夏日结束之际 与奥利弗感受雪山之水的清凉 而冬季的挪威,银装素裹 我想我会在雪地上乐此不疲的 听咯吱咯吱的雪的声音 想看法国普罗旺斯的薰衣草 置身于一片紫色清新的海洋 想去巴黎街头 体验法式浪漫与风情 风中,会不会有携带甜品的香味

想去西西里岛 感受她的浪漫与神秘 那里有些关于她的美丽传说 每日在那不勒斯的海声中 醒来、入睡,一日又一日 我想这样的日子也还不错 海风吹拂,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看看热那亚港口的繁忙与青春 蓝色,谁说就一定是忧郁呢 徐志摩笔下的“翡冷翠” 仅仅为了这个名字 我想,此生也应一去 音乐之都维也纳的风 也有了地区特色,是个歌唱家 ……

世界上有太多太多值得一去的地方了。我们的人生不应局限于三点一线。回想一生,我们见过山之巍峨、海之汹涌、树之挺拔,最后说一句:人生值得。 去远方,而漫山遍野都是家乡! 综艺《你好,生活》中说:人生不过,抬头观心,低头观星。一场身体的旅行,最终也一定会作用的心灵上。而无论一场旅行带来的是视觉上的震撼,亦或是精神上的思考与享受。 我想,当我们在路上,我们就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