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简洁如照片》读后感摘抄

《简洁如照片》读后感摘抄

《简洁如照片》是一本由[英] 约翰·伯格著作,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简洁如照片》读后感(一):在艺术中、在阅读中修行

每看一本书,我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特别是这个网络时代,还有许多年轻人愿意付出那么多精力, 那么多时间,去翻译,能让我们看到不同风格,关于艺术,关于哲学,关于它们相关的一些故事,实在是很幸福的事情。 哪怕书中只有某个部分,能够让心灵一击,让脑子清澈起来,感受到美,感觉到某种画面的意境和状态,我就满意,我认为就可以了。我以为这不仅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也是个人在静静地、不抱功利心地去阅读时的一种修行。 更何况这本书的闪光点是非常多的,仅仅,读到书中关于梵高那一段,就有很大的感触。 译者以朴素流畅的语言向我们娓娓道来,关于梵高如何用冲动,如何以谦卑之心去创作。为什么他的作品会洋溢一种美到震撼的东西在里面,它的美为什么总是让人势不可挡呢? 因为“我是如此强烈地崇拜着公牛、雄鹰和爱得如此热烈的人,这注定了我不能野心勃勃。” 对此,我不得不叹服……

《简洁如照片》读后感(二):翻译错漏太多

这是书中有关绘画与摄影的描述对比(下图是台版的翻译内容)上图的文字如果不是在伍德的评论中,看过他对约翰·伯格的介绍,就是一头雾水。因为漏掉的这一段翻译非常关键,是绘画与摄影的答案所在。少掉的这一段,我不清楚是译者觉得这一段不重要还是其他原因,总之,看到这里,往后看的激情消减了一半。

《简洁如照片》读后感(三):一点笔记:伯格其实在说爱

伯格的书总是要看的,有很多思想的火花读来热切。

伯格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分别。这一句耳熟能详,都能理解。但伯格往下的意思是,恨的反面不是爱,也是分别。分别构建了一种空间。爱与恨都经受离别的考验。爱要缩短一切距离,但如果距离没有了,相爱的人也不复存在,这一点上说,爱与分别又如影随形。

譬如他谈起家,说家不是房子,而是习惯,一系列持续的生活方式和记忆构建的习惯,所以流离失所的人需要庇护所,新移民会永远在构建家的过程中感到疲惫不堪,也无所作为。

譬如谈论爱,爱是一种将两个漂泊的人连接起来的关系,性本能借助人们的想象力和记忆力将欲望变成爱。由此,爱必然与欲望联系,与性相联系。潜意识是否是?没有性的连接,爱的连接是否可能就是空中楼阁?!

再譬如艺术与现实的联系,伯格认为梵高不是试图超越现实,而是让画布上的现实和现实本身无限接近,构建势不可挡的感同身受,那就是敢于走近,再近一点,看现实如何运转,看花朵绽放时的汁液飞升,看星空运转成漩涡的过程!

谈论卡拉瓦乔画中的黑暗屋子和画中人物的面孔,有一种特殊的面部表情弥漫在卡拉瓦乔的画上,他在动物身上看到类似的表情——它们交配前和被杀前,一种奇特的表情,专注,恐惧,热切,可怜?种种混合在一起。表情才是人物画的密码。

这一面孔,与伯格反复谈论的绘画的静态艺术有联系,观看这些静态的画作,亦或是摄影照片,就是理解某种被暂停的可持续的时间,由此艺术语言的永恒性在于照耀出生命中的一刻,镜头一刻,童年一刻,过去的一刻……很多的一刻,很多的时光。

感受伯格,大概就是感受他对生活的描述和讲述,我们的确需要讲故事的方法,才知道如何讲述我们的所感所知,如此才可能等到心有灵犀的时刻和人。

《简洁如照片》读后感(四):简洁如照片

这本小书的主题是个体存在于时间和空间的意义,很薄的册子却涵盖了诗歌散文数学美术哲学思考等等内容,按照我们从小接受的阅读理解套路来说叫形散神不散。

1、

恰好这段时间放暑假又赶上疫情,许多计划搁置,深居简出。

傍晚时分会窝在阳台边儿的沙发上看书 ,没有开灯,室内昏暗,书上的字刚好能看得清楚。

对面的高脚凳上摆了盆绿萝,无风,纹丝不动,如同石化。

虽说立秋了,依旧热浪滚滚。窗外响起急促的蝉嘒,又暗哑下去,其间夹杂着啾啾的鸟鸣、汽车驶过的声音以及不用上课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呼唤彼此的吆喝。

暮色渐渐压下来,高高低低的声音都混进这暗沉里去了……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觉得时光漫长,有时候觉得时光飞转?

就像此时的感受不同于前几个月毫无规律忙碌时的感受。时间客观存在,个人主观体验不同,积累的经验越多,存在感会越强烈。作者说:“普鲁斯特理解这一点。”

2、

我第一次知道这句话是在雷蒙德·钱德勒的《漫长的告别》里,“Tosaygoodbyeistodiealittle”,是一位法国诗人的原创,雷蒙德钱德勒之所以屡次引用,一定有刻骨铭心的体验。

网络上有人把法文翻译成英文,粘贴一下: To part is to die a little

To die to what we love

One leaves a little of one's self

In every hour and in every place

It is always the mourning of a wish

The last verse of a poem

To part is to die a little

To die to what we love

And one leaves, and it's a game

And until the final farewell

With one's soul one makes

One's mark at each goodbye

To part is to die a little 我们的一生中告别是常态,不过是体验不同而已。有的告别转瞬即逝,有的告别延绵不绝,就如同书里写的“当你不在我身边时,你仍然无处不在。你的存在有多种形式:无数的图像、片段、意义、已知事物、地标。然而这些因为你不在而尤其突显,弥漫开来。你无处不在,我却永远也无法与你相见。”

“每一次告别,都是死去一点点”,这句话被后来者无数次引用。意大利导演贝托鲁奇在离开欧洲前往美国之时在他的纪录片《一个世界旅行者》中说过这句话;约瑟芬约翰逊在获奖的《十一月的此刻》里也有用过;而最让人震撼的还是雷蒙德钱德勒,这句话仿佛血液溶化在他的生命里,他的苦难与孤独,他的“始终活在虚无的边缘”,他的孤零零地客死异乡......

3、卡拉瓦乔,书里提到的画家。

卡拉瓦乔是异端画家,是底层社会的画家,并不受当时教会的待见。就连本名米开朗基罗因为和那位著名的米开朗基罗重合而被人淡忘。

放两幅卡拉瓦乔的画:

//这幅画是卡拉瓦乔受委托为献给天使长米迦勒的新礼祭台而作,它被安放在圣彼得大教堂的教皇脚夫礼拜堂中,但交付一个月后便被移了出来。这幅画被移出教堂的原因尚不清楚。

圣母、圣婴和圣安妮

//卡拉瓦乔笔下的建筑的描绘非常精准,这些元素与前景人物的空间布局之间有明显的几何呼应。

约翰尸体上披风的红色代表殉道者的颜色。

施洗者圣约翰被斩首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