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阅读浪漫小说》读后感1000字

《阅读浪漫小说》读后感1000字

《阅读浪漫小说》是一本由[美国]珍妮斯•A. 拉德威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3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阅读浪漫小说》读后感(一):第二章

“她们的这些选择完全契合于她们所持有的阅读浪漫小说有疗愈身心之效的信念。悲伤的结局意料之中地名列厌恶特征榜单的前列,因为它的出现会消除浪漫小说与日常存在的区别和距离。后者充斥着时不时就会出现的小小失败、微型灾难以及持续不断的失望。此外,没有了美满的结局,浪漫小说就无法再负载男女关系可成功经营的乌托邦承诺了。”

为“微型灾难”鼓掌!

《阅读浪漫小说》读后感(二):幻想的温床

由于女性在现实生活中自知不可得的近乎完美的爱人想象而由此转向文学中的一种幻想,一种建立于传统父权制与宣扬回归家庭与婚姻之上的女性的部分而不成熟的觉醒,

因为大体这类作品的结局仍是找到“完美”爱人之后回归家庭,极少涉及此段婚姻缔结后的本质上回归平凡与程式化的生活。

可能是稍看了与之相关的新闻及影视剧,我深知这是幻想中的温床:

只能使读者得到短暂性的美好与愉悦之后再度回归日常的家庭生活,但却依旧是那么沉醉而越发不知餍足,进而渴求下一本的酒精般的滋养

——明知只是描摹的谎言,却因为展现了心中渴求的幻想而不得自拔,这便是迷醉在这温床中的一个理由吧。

《阅读浪漫小说》读后感(三):补标

一部地基扎实的学术研究。第五章尤其精彩,对于失败的浪漫小说与暴露父权制问题的关系揭示得非常漂亮,我最喜欢这一章节。其中涉及到一些文学理论的概念,但是化用得很好,我认为非文艺理论专业得人应当也能接受。 20世纪80年代的浪漫小说和现今的浪漫小说已经有所不同了,比如Bad Ending也成为一种特别的不算非常小众的偏好,比如当今的读者更加注重“双向奔赴”、注重女主人公不要“恋爱脑”要“搞事业”。所以拉德威在本书中也非常注意学术研究的边界性和适用性。 但是核心问题——“女性在父权制的压迫下,已经感受到不适、不满、不公平,女性应当何为?”这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女权主义崛起至今,世界上千万女性仍然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浪漫小说只能是温柔乡和乌托邦,研究它可以让我们明白我们心中真正的感受与想法,我们还要继续投身于与现实长久的战斗中去。

《阅读浪漫小说》读后感(四):3月第三本

唉,每个字都认识,可连在一起却又不懂得它的含义了!第一遍已经结束,正想着要不要看第二遍!

1.钟爱看浪漫小说的女性,实质上是对于父权制度的不满,希望能够改变女性地位。

2.阅读浪漫小说,并不能解决问题,它们只是会把复杂的现实问题简单化,阅读它们的女性,害怕在书中重面现实,对于她们来说“好”的浪漫小说,不应该涉及让她们现实里感到苦恼和害怕的事,追求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圆满结局,只是为父权制做解释,那样能够让她们依靠与依赖。

3.浪漫小说中优秀的男主,对待女主的态度必须是温柔的,她们对于男主的吸引不能是出于性上的,而是需要出于才情或者态度。这本质上代表着女性需要男性的尊重。他对于她们的依赖与关注,是女性对于母亲俄狄浦斯似的依恋。

4.女性在家庭中,养儿育女、过分的被需要,让她们觉得自己被掏空;掏空的她们又没有办法补给心灵,于是选择逃避进浪漫小说里。

《阅读浪漫小说》读后感(五):懒得想题目

浪漫、言情小说实质是一种补偿性文学,由女性作家和女性读者共同建构出一个“想象的异域”用以弥补因父权制社会下长期被忽视的真实情感需求,而阅读浪漫小说成为了对抗和逃避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规训和压迫的一种方式,有非常正当存在的合理性。正是浪漫小说具有这种补偿性机制,可以发现言情小说大多是he(毕竟生活已经够苦了还要看be,男主人公以一种近乎“全知全能”的形象出现,典型就是“甜宠文”“霸总文”。虽说浪漫小说的出现反抗了父权制,但是这些小说在塑造女性形象的时候,始终又跳不出由父权制婚姻和它的性别劳动分工所创造并要求的女性符号化肖像。该书成书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书中所述的问题,现在依旧存在,浪漫小说依然盛行,可以说这几十年父权制主导下的社会依然没多大进步。延伸来说浪漫小说、追星文化的存在有其现实的意义,不应该被“污名化”,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背后所反映的复杂社会问题,女权还是任重道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