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夜色温柔》读后感摘抄

《夜色温柔》读后感摘抄

《夜色温柔》是一本由[美]菲茨杰拉德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9,页数:43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夜色温柔》精选点评:

●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不要跟精神病患谈恋爱;痊愈了的也不行。迪克一开始多么光彩照人啊,最后还是不停地被消磨——以至于光彩尽失。他特别像一个我在生活里遇到的男孩——能组织起一大群人的聚会并且周到地安顿好每一个人的情绪,又让一大堆女生倾心。尼科尔在我的想象里是第一幕出现的样子,黑皮肤,珍珠项链,头发在烛光里像泡沫,跟年轻娇嫩的罗斯玛丽比起来像达芬奇的画。这本经典能出这么一个靠谱的新译本真是太棒了。周嘉宁译的相当好,通顺又带着原作文字风格里的浪漫。比起《了不起的盖茨比》更喜欢这本!

●No 50 of 2019一部五彩缤纷的、悲剧性的书;一个人在颠簸,他累了,却还想维持有教养的优雅,直到被夜色吞噬。

●写得真好啊,被作者的节奏带着滑翔,好像非常入戏地看一部张力十足的电影。可是看得我太难受了,一度难受到读不下去,可能短时间都不敢再看他的书。

●全程昏昏欲睡,shit

●菲茨杰拉德也是那位迟早会重读的作家

●没有人比菲茨杰拉德更明白拥有后的失去,也没有哪本小说比《夜色温柔》更懂得热闹后的散场。

●好书值得一读再读,没有重读或许会让第一次的阅读显得不那么值得。也许下次再读才能品出菲茨杰拉德九年十八次修改的心理历程。菲茨杰拉德的现实生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创作和作品角色,可为什么他会给以自己为原型的迪克赋予一个精神病医生/学者的身份?马修·J.布鲁科利的评价可以作为参考——“写作《夜色温柔》,成了他的一种尝试,尝试去理解自己是如何失去了一切曾经赢得的东西,一切想要得到的东西。”

●越是美得无以复加的事物,其破碎和毁灭越彻底。现实如此真实残酷,幸而发现了它。温柔细腻,是一本可以在夜晚陪伴的书。说起菲茨杰拉德总会想到盖茨比,其实更该读读这本。因为主人公距离我们更近。那种梦想的破灭 情感的挫折 悔恨失落 剥开给人看 反倒得以在一个残缺的世界里找寻淡淡的安慰。

●《夜色温柔》真是温柔到无以复加啊,勾魂摄魄的力量!村上春树真的一语概括了这本书的魅力!

●很喜欢菲茨杰拉德的文字,这个版本的《夜色温柔》我觉得挺不错的,翻译出了菲氏的精髓。

《夜色温柔》读后感(一):《夜色温柔》

菲茨杰拉德描述的幻影必须发生在光鲜、昂贵、高端的人群之中,与这群人相配的特定景色共同营造成纸醉金迷感。但是,或俯或仰、场景的转换,人物的出现都是那么丝滑,有时跳跃太快甚至会让人莫名其妙。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战争带来的破碎感时隐时现,精神病人般的独白能让人轻触被揉搓后的细腻,都需要我慢慢品味。

迪克,一开始我期待完美英俊的他冲破道德束缚,和浪漫美丽的罗斯玛丽发生一段邂逅,慢慢地,他开始衰老,开始落潮般不可抑制地堕落,我已然不期待,但是闻到了他身上的腐朽味道,我也感到同样的难过。

《夜色温柔》读后感(二):迪克人物评析

我没有办法控制住自己不去想这本书。

我无法不去想迪克玫瑰色的温柔但悲哀的人生。我想在之后的日子里,在每一滴酒精进入我的身体,每一点悲哀流出我的眼眶的时候,每当我想要去摒弃多余的感性,每当我要去献身给某种鼓动我的激情的时候,迪克就会出现在我的眼前。

迪克和盖茨比都是悲剧式的人物,但是却非常不同。我瞧不起迪克,却又深深地同情迪克,盖茨比迎来人生的反转,像航海家一样获得自己的大陆,而迪克却趴在别人的船板上,遥望着远不可及的极光。

但是为什么迪克会这样?我们不能得到答案,也不该得到答案。对于他的人生而言,这只是一条顺理成章的道路,道路通向哪里,在此身此时立足之地,根本不可能看清。每一个人都可能会站在这样的困境中,都可能会从高高的悬崖上摔落下来,都会被某种触手可及的幸福所诱惑。

他出于纯粹的爱和责任奔向了和尼克尔之间的爱情,也住进了这座属于金丝雀的牢笼。他忍受着书中没有去重力描写的与精神病人毁灭式的相处,一点点付出爱和自我,却没有得到足够的滋养和回馈。他所努力汲取的知识和以此获得的酬劳,在沃伦家巨大怪物一般的财富面前不值一提,悄悄地被吞没了他的才华、创造和自尊心。

一个勤奋的、才华横溢的、机敏的、充满魅力的青年人,一点点滑落,如同沉坠的落星颓阳,变成了一个酗酒的、失态的、自我怀疑的中年人。

对金钱社会的抨击和反思,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和这本书共同的主题之一,他们都塑造了拥有浅色眼珠的美丽薄情富有的女主角。但是当故事走入尾声,夜幕落下,盖茨比依然是那个坦荡的、富有牺牲精神、鲜明的、善良的、最特别的盖茨比,迪克却变成了我们捕捉不到的一个游魂,带着他的忧郁的往事隐入夜色。

在他的背影中,在他的残曲里,没有某种富有教义的启示,没有荡气回肠的情节和感情,没有深刻的总结和可以借鉴的残光暗影。

这只是一个人,温柔而疲惫的一生。

《夜色温柔》读后感(三):了不起的菲茨杰拉德

看完菲茨杰拉德的书有些忧伤,不管是迪克还是盖茨比,都是内心怀抱纯真信仰的人,无论是对事业还是对爱情,最后却在现实里疲惫,失意,陨落。怀抱纯真信仰的人也许更容易遭遇挫败,但是他们身上的一切却是那么打动人。这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打动读者的原因。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内核也许是忧伤的,悲观的,但是他确实对这种纯真和乐观是赞颂的,肯定的。他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炉火纯青。尤其喜欢那种角色自我剖析或者作者冷静剖析角色内心活动的段落。他的小说也是承前启后的,既有十九世纪优秀的叙事能力,又有当代作家写作笔法的大胆尝试。他把自身经历,所有的人生观察以及自己敏锐的人生洞察有机的融合到小说里,每一个人物都是那样的生动,鲜明。

在《夜色温柔》中,戴弗医生在少女罗斯玛丽的视角里出现:阳光、帅气、才华横溢、温文尔雅。对于罗斯玛丽的迷恋,戴弗医生表现出一种自我克制。

在第二章中,戴弗医生和妻子尼克尔成为绝对主角。作者用梦幻般的笔触描写了一个美丽的精神病人与医生的不可思议的恋情。戴弗医生作为一个心理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被爱情与拯救别人的愿望征服,而二人不对等的关系必然为日后留下隐患。

第三章中,爱情伴随着日渐的繁琐和失望陨落,事业被感情的消耗拖住后退。戴弗医生在日渐衰弱中为自己逝去的理想,奋斗的力量叹息。再见罗斯玛丽,她也不再是对他花痴的少女,而是有多段情感经历的“过来人”了。有一段医生的内心独白对人性描摹挺好的,他讲了迪克一直为尼克尔自我克制,当感情日益破碎,他才想到,曾经有那么多女人爱慕自己,有些怅然若失。另一面,尼克尔也爱上了别人。尼克尔的内心活动也很精彩,她的出轨更像是要脱离迪克掌控的自我宣言。一切无关道德评判,只有真实的角色感受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盖茨比从人生巅峰到人生失控是像过山车般快速的,猛烈的,戏剧化的。而迪克.戴弗从充满理想抱负的阳光少年到失意颓败的落魄大叔却是缓慢的,轻柔的,生活化的。比起前者带给读者的冲击,后者是更为绵密的忧伤和失落。

菲茨杰拉德是一位杰出的天才型小说家,他对于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对于情感的敏锐感触,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小说的精巧的结构与诗意的语言,都有鲜明的个人特质,在文坛是独一份的。

难怪那么多人那么爱他。

《夜色温柔》读后感(四):读完本书感受到彻骨的寒冷

这本书我起了三遍头,直到最近这一次才终于看完。永远不会对菲茨杰拉德失望,他的书只要耐心熬过开头,接下来的每一段描写都能带来感官上的享受。这时候情节对我来说已经不再重要了。

菲茨杰拉德选择以罗丝玛丽的视角起头,带着我们用第三视角去观察迪克:风趣,迷人,学识渊博。戴弗夫妇,小交际圈子里的顶层人物,而迪克是这个小世界的视觉中心,为所有人带来能量的太阳:他帮助所有人进入一个更迷人的世界里,他把他的眼睛借给他们,把他的风趣借给他们,这群无趣的人、找不到自我的人。他帮他们找到自我。这时候迪克是正确,是标杆,是迷人的范本,是无可挑剔的美国男人代表。然后——?罗丝玛丽迷上了他,她十八岁,她不爱他。迪克会怎么选择?他会不会偏离他的正确?很显然他拥有远远超出普通美国男人的自持。但他还是瞒着尼科尔和罗丝玛丽发生了一些关系。这时候叙事视角开始渐渐地从罗丝玛丽转移到迪克,转移到他的矛盾上。青春的罗丝玛丽,美而病态的尼科尔。看到这里我开始有点不耐烦,而这时候尼科尔对我们来说还是很神秘的。

然后或许是从第二章开始吧,迪克和尼科尔的故事从头开始叙述。尼科尔,漂亮的小女孩,她的一部分自我被埋葬了,不知道是否能正常而完整地度过这一生。直到迪克来到了她的身边。接下来发生的情节让人感到多么绝望,迪克原本是没有与她结合的打算的,但所有人在设法使他跳进这个坑里——像一种献祭。这时候我想起了受到同样蒙骗的羊脂球,虽然前者是有一点受到诱惑的成分在里面的,但他所受到的诱惑不依然是一种阴谋吗,尼科尔多么狡猾!她知道她病了,她想痊愈,她多么精明地为自己谋划!她引诱他,使他成为他的祭品,从他身上吸取生命和力量,最后她好了,而他却干瘪了。她试图用金钱牢牢圈住他,用金钱使他堕落、屈服,这样他就永远是她的了。迪克却保持节俭的习惯。

看到这里,我开始想,迪克到底从尼科尔身上得到了什么?他为什么要任她索取?但后来,我可能慢慢懂了。或许迪克生来就是奉献者而不是索求者,给予别人力量让他更热爱自己的存在,他习惯做太阳,做标杆,但他忘记自己并不是宗教式的源源不断的光芒般的存在,他会疲倦、会恼怒、会狼狈不堪。尼科尔就这样牢牢地吸附在他身上,当她得到的力量终于足够唤醒她另一部分沉睡的自我时,当迪克光芒不再让她感到无地自容和厌恶时,她像扔掉一块瘪掉的氧气袋一样把迪克扔掉了。珊尔达式的女郎,多无情。

整本书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种深深的无力、疲惫,是清新的景色中弥漫着的忧郁的烟雾,是迪克的沉思,还有很深、很深、很深的悲伤。在所有的句子里我都看到了悲伤,乃至于我经常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本书为什么这么悲伤?不是叫夜色温柔吗?在临睡前看这本书,书页的哗哗声会使人联想起夜晚大海的悲鸣,苍白的浪花冲击孤独坚硬的礁石,还有岸边沉思着的迪克。悠扬的萨克斯在孤寂的灯光下演奏,人群散去,只有夜色依旧温柔。

自己的一点感受,欢迎讨论交流。

《夜色温柔》读后感(五):这里没有光

隔了十来年再看夜色温柔,一再忍不住要哭出来。

难以避免得要想到菲茨杰拉德跟泽尔达的故事,难以抑制自己被那种几乎是贯穿全书的伤感给冲击到,太让人唏嘘了。

夜色温柔......但这里没有光。

爱上自己的病人或许显得过于没有职业道德了的,但是迪克就那么一头扎了进去,尼科尔也是义无反顾得一心想嫁给他。其实一直到最后,我都觉得他俩是相爱的,只是真的太累了。菲茨杰拉德也跟迪克一样,爱上了与之地位悬殊的泽尔达,当触不可及的女神成为了妻子之后,困扰也随之而来。

其实我觉得尼科尔一直在好转,从未痊愈,精神类疾病即使是现在也棘手得很,更何况那时。她美丽,脆弱,敏感而又固执。而沃伦家族只是觉得给尼科尔买了个丈夫,买了个监护人,管理她的情绪,她的健康而已。

迪克一方面是很有思想很有能力的年轻人,热爱工作,也深切爱着尼科尔,但他们却越走越远。爱在慢慢消磨,当第三者挑衅说他俩只剩下亲情之时,也只能弱弱回击。一方面,囊中羞涩而又有些虚荣的他,也爱着沃伦家族的富有。

比起之后长期的痛苦煎熬,他俩在一起的美好而又短暂的蜜月期更加显得梦幻起来,富有责任感且觉得依旧深爱尼科尔的迪克,更加愁苦无法自排,转而求助于酒精以获得短暂的麻木逃避。

当他遇到罗斯玛丽,注定是会爱上这个可爱的过于天真的女孩儿的。在一段无助又无法脱身的婚姻中,让人觉得哪怕些微有些令人心酸的出轨都更加增添了深深的无助感。

“这是我的秘密——我甚至不能和任何人谈起你,

因为我不想让更多人知道你有多出色。”

这场情事,总让我想起来菲茨杰拉德最后一次的出轨,那时候他跟泽尔达已经各自分开居住,他跟一位女记者相爱同居,甚至想到了结婚,可是那时候,他还有对泽尔达的责任而没有走开。直到死于他俩共同居住的小公寓里。我记得在《天才的编辑》里稍微提到了一下这件事,描述得也是令人落泪,女记者在他死后,多次找铂金斯请他帮忙出版菲茨杰拉德生前写的最后一本书,无法去他的葬礼,只能默默悲痛。这是少数的,恨不起来的婚外情。

代入到书里,每次他跟罗斯玛丽见面而不可及,就更显得伤感而又绝望。

“我并不要求你一直如此爱我,但是我希望你能记得此刻。

心里的某处始终有一个今晚的我。”

我相信,迪克跟菲茨杰拉德一样,一直爱着尼科尔,哪怕在十多年的岁月里,他们相互折磨,互相消耗,他们依旧是彼此最重要的人,只不过,这场恋情实在是太累了,实在是太消耗彼此了。以至于有时候我会想,最后他俩的合葬,是他俩想要的吗。

他最希望自己勇敢善良,但是他也希望,甚至更希望自己被爱。

过去如此,未来也是如此。

谁都想被爱,谁都有爱人以及被爱的权力。爱过迪克的两位女子都离开了,最后,迪克什么也没有。我不知道菲茨杰拉德最后写的这个结局是不是他自己潜意识里想要的。也许,他也曾想过,离开泽尔达,重新找回自己。

可是,一切都太晚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