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经典读后感有感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是一本由(英) 安娜贝尔·阿布兹(Annabel Abbs)著作,中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页数:3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一):烹饪与友谊

本书是通过改编自英国第一位现代烹饪作家的故事,讲述了一段跨阶级的女性励志友谊,再现了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美食带给人们的超然乐趣与慰藉,是一部历史文学小说。“维多利亚时代”在英国历史上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之前也读过有关维多利亚时代的书,如《君临天下》和《病人、医生、江湖郎中》,对维多利亚时代有一定的了解。维多利亚时代,前接乔治时代,后启爱德华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和大英帝国的峰端。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年~1901年,即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这个时期的大英帝国走向了世界之巅,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 本书叙述的起始时间就是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刚刚登基,以此来揭开序幕。当时英国正处于繁盛时期,伦敦这个大都市有着很多的新食材,让人心驰神往。正在此时,一位36岁女诗人伊莱莎·阿克顿,也就是本书的主人公,她因为家庭突遭巨变,不得不出来工作。她接受了出版方的委托,通过多种渠道开始收集食谱,自己跟着食谱研究并自学烹饪。当然,她也雇用了一个小女孩来帮助她打下手,她就是年仅17岁的安·柯比,虽然很年轻,生活贫困,但她始终心怀梦想。随着她们两个人对烹饪的研究,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出版了一本有关烹饪的书籍,在当时的社会引起很大的反响。然后随着两个人交流的深入,安在无意间发现了伊莱莎过去的秘密,两个人的友谊从此开始出现了变化。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看似讲烹饪,实则讲爱的书。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的各种美食,又优质柠檬奶油、藤条叶烤鸽子、清炒脆欧芹鲈鱼片、鱼蛋燴饭等,各式各样,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美食复古画卷。当然,从中不进感受到食物的盛宴,更是她们之间友谊的滋润。泰晤士报是这样对此书进行评价的“书中的两位女性对食物和友谊的探索是动人的,我们支持伊莱莎追求人生的独立和写作的梦想。这部小说中附有伊莱莎的一些食谱,我认为巧克力蛋糕就和这部小说一样美味!” 当然,我们更应该从书中看到女性的独立,她们不是逃跑着躲进厨房里的,而是凭借着对食物的珍视,她们愉快地站在了厨房里,在其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她们写诗和烹饪,都是自己的热爱与追求,是她们热爱的收获。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二):高明的厨师必然也是出色的诗人

一口气看完这本书,特意去搜索了一下“伊莱莎·阿克顿”及其诗歌作品,没有找到太多内容。书中引用了伊莱莎小姐诗集中的诗句,但是中译本为了阅读效果,并没有保留英文原书的文献信息,有点可惜。作者在写作缘起中提到,书的灵感源于家中收藏的一本19世纪的“古董级”烹饪书。这本烹饪书出版30年内销量逾12万,伊莱莎小姐也备受后来烹饪作家和厨师的推崇,但时隔多年,如今知道她的人已经寥寥。以普通读者的印象,烹饪书充其量是操作指南,最多摆放在厨房的边边角角,跟“阅读”和文学实在沾不上边。至于烹饪书作者,大概更近似今日的网红博主。这部以小说形式写成的半虚构类型的传记,不仅赋予烹饪和烹饪书以更高的地位,也以对食材和美食诱人耳目的文字书写,描述了19世纪英国女性对家庭、婚姻和自我的思索与为之做出的努力。 食物即一切 全书总体构架十分清晰,采用一人称视角,在两位主人公之间来回切换。每一个章节都以一种食物来命名。有时是精心炮制的美食,奢华而美观,象征着上流社会的享受,或是烹饪家的匠心;有时是简单的家常果腹之物,譬如“调味稀粥”和“一片面包”,前者写出了安在困顿的家境中为家人费心劳力的操持,后者暗示着她站在牧师太太门外的屈辱,让她觉得自己“比甲虫还小,被耻辱所吞没”。开篇的“鱼刺”,是与出版商的商讨,诗稿被拒,令伊莱莎如鲠在喉。食物体现人物的生活处境、心情状态、遭遇和感受。 食物是贯穿全篇的主线,也是每个人物出场的引子。披着上层社会面纱的上校夫妇、热爱犹太传统美食的蒙特菲奥里女士,以及深谙香料和美食之道却对庖厨敬而远之、迷信法国大厨的阿诺特先生,他们每个人的食物都折射出其个人的特色。在伊莱莎那里,每个人都有特定的食谱构成,婚姻和家庭也是一种食谱。 食物既是意向,是隐喻,也是逃避现实的天堂。抛开神志不清的精神病人、酒馆里的醉汉、将自身意志强加给子女的父母和恶意骚扰的客户,一头扎进厨房里,各种食材以其丰富多样和芬芳的气息给人无上的安慰:安·柯比在这里找到避风港,伊莱莎在这里避开外界纷扰,醉心于简洁、整齐的诗歌秩序之中。她甚至会在不愉快的会话中将思绪抽离出来,全心去品鉴食物、思考食材搭配。在她看来,用餐时本该怀有“沉思或敬意”。而作者也借书中人之口,公然宣称“做饭和吃饭”是“生命的两大乐趣”。 诗歌与食物 伊莱莎热爱诗歌,她将女诗人兰登视为知己,并在一切她所热爱的东西中寻找诗意。她以诗歌来抒发内心的伤痛——骨肉分离之痛。母亲不赞成她写诗,忌讳承认她的诗人身份,一方面因为这不符合当时对淑女的身份界定,但更主要是因为她的诗歌过于直白地泄露了个人隐私。安在第一次读到伊莱莎的诗集时,感受到其中流溢出的悲伤而惊慌失措,恍然觉得窥见了女主人的秘密。在她的回忆中,母亲最初出现疯癫状态,正是始于父亲撕毁母亲珍惜无比的那本书。贫穷的家境一点点蚕食了安的母亲生活的信念——书中没有太多明显的描写,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对于一个在贫苦环境中也要坚持教女儿读书认字的母亲来说,诗歌意味着什么。那大概是女性在追求精神自由的仅存空间吧。 伊莱莎以诗人的眼光发现,食谱的条理、精确,本身也带有诗歌的意味。以语言无法表达的,就用食物来寻求安慰。安对食物的理解,与伊莱莎可谓同声相应、同气相投。对她来说,食物象征着母亲的爱,是母亲留给她的生活中最后的诗意。 伊莱莎的抗争,既体现在她不愿意顺应大流去承担家庭的重负,成为一个母亲,做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好女人”,也体现在她对饮食潮流的反思:当上流社会对所谓的大餐和法餐趋之若鹜、新发明的便利食物让人们自以为从厨房中解放出来时,她敏锐地意识到,家常的才是最好的。

《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读后感(三):记忆中的味道

小时候常吃的一道菜,是土豆炖豆角。我妈会做的菜不多,这道是最拿手的。现在我的厨艺要比妈妈好很多,会做的菜种类也很多,但唯有这土豆炖豆角,怎么做都觉得没有妈妈做的好吃。

自拍封面

食物的味道,有时候是刻在记忆中的。即使脑子忘记了,但身体会记得。只要熟悉的味道出现,记忆就会瞬间被勾起。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属于自己的食物记忆。一本《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像是一个秘密花园,随着一道菜一道菜的制作,故事慢慢的展开。

读这本书时,我时常会有恍惚,仿佛被带进了伊莱莎小姐的厨房,鼻尖传来黄油的香气,能听见锅子里咕咚咕咚的煮沸声,舌尖仿佛能感受到布丁的滑嫩。

自拍内页

故事是用两个视角展开描述的,一个是伊莱莎小姐,一个是伊莱莎小姐的厨房帮佣——安。伊莱莎小姐是一位大龄未婚女子,家道中落,和母亲经营一家租赁来的旅店。因为需要撰写一本食谱,也因为要节约开支,曾是大小姐的伊莱莎开始下厨。仿佛是天分如此,书中描述的伊莱莎没有任何笨拙的过度,直接可以胜任厨房的工作,可以做出特色又美味的食物。

自拍内页

做为帮佣的安,身世更为凄惨,有得了精神病的母亲,有瘸腿嗜酒的父亲,她的生活不是简单的“贫困”两个字可以概括的。虽然书名是《伊莱莎小姐的厨房手札》,但贯穿始终的却是女佣——安。

书中对食物的描写很细腻,引人遐想。

自拍内页

书中对故事的展开,轻重结合的也很好。对于女佣妈妈在精神病院的遭遇,作者没有花费太多的笔墨,仅仅是提及几个点,看门人的闪烁,护士僵硬的动作,二楼玻璃窗后的影子,这些已经可以让人脑补出女佣妈妈在其中的遭遇。

食物的温暖和治愈,对比着故事中人物的命运,一冷一暖,恰到好处。书中的伊莱莎小姐,最常做的事,就是在面对冷酷的现实时,躲避到自己的小厨房中,做着温热的食物,撰写着像诗歌一样的食谱来治愈自己。

自拍内页

我喜欢在夜晚,盖着厚厚的被子,在并不太明亮的灯光下,阅读这样一本装帧古典的书籍,红色的硬质壳外皮,烫金的英文字,丝质的书签带,手指划过书页,静谧中仿佛置身在故事之中,感觉到时间的倒流,时空的转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