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包法利夫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包法利夫人》经典读后感有感

《包法利夫人》是一本由[法]居斯塔夫·福楼拜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7.9,页数:4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一):《包法利夫人》不仅是对一个女人,更是对全人类欲望的映射

花了三天时间读完了《包法利夫人》,文笔细腻优美,字斟句酌,浑然天成。虽然是译本,但是经过许渊冲先生的译介,丝毫不怀疑原著语言之精美。这是浪漫与现实写作的融合,是西方现代小说的经典范本。主人公艾玛的欲望映射着全体人类的欲望,渴望爱情不过是满足幻想,欲望的延伸无穷无尽,它早已侵蚀了爱情,最终也吞噬了自我这个本体。克制、压抑、冲突、释放,都是人类诉诸欲望和伦理束缚之间的纠葛,当代社会更是如此,我们渴望着、幻想着、焦虑着,直到精疲力竭……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二):夏尔逼死了艾玛,艾玛也逼死了夏尔

还好现在这种对对方不尽了解就结婚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中间一段,夏尔治跛脚失败的那个手术,他害怕又失落,艾玛表现的对夏尔极其厌恶与不耐烦,这是让我对艾玛最失望的地方。就连前后艾玛出轨都没让我对她如此失望,这个事件是让我唯一感到艾玛自私又冰冷的时刻

通篇并未觉得艾玛的多情浪漫应该批判,这就是人性,多面,复杂,夏尔表现出来的是另一种人性而已

邋遢木讷的丈夫,多情美丽的妻子,即使放在现代社会,不也是不适合结成一对的组合吗?勉强不会幸福,不切实际不会幸福,胡乱结婚不会幸福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三):精雕细琢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技巧,了解法国人的不二法门… 要找最省时间、最值得一读的文学名著,它算一本。

如果说《堂吉诃德》是讽刺男人不切实际的武侠梦、骑士梦,那么《包法利夫人》就是讽刺女人的言情幻想有多么虚妄。 在快节奏的当下,要啃《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追忆似水年华》这样大部头的文学名著,的确是太消耗时间成本了。从时间投入产出的性价比而言,《包法利夫人》绝对是个中翘楚,不长的篇幅,但如诗歌般字斟句酌、精雕细刻。许渊冲的“二次创作”也将这种语言的味道翻出来了,实在难能可贵,当代读者务必先睹为快。 福楼拜的技法也非常丰富,对于后辈作家也颇多启迪:交响乐般的多声部交叉叙述,“作者退出作品”的冷静客观(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体现),精到准确的比方(钱钟书《围城》可见),次要角色引出主角(金庸《神雕侠侣》、《笑傲江湖》用到)。

巴尔扎克将小说称为一个民族的秘史,的确如此,因为教科书上的历史都是干巴巴的,怎样把它变成鲜活的场景,如何了解人物当时决策的心境,获得陈寅恪所说的理解之同情,读小说是不二法门。

想了解北京人,读《四世同堂》。想了解上海人,读《长恨歌》。想了解陕西人,读《平凡的世界》。想了解美国城市人,读《了不起的盖茨比》。想了解法国乡村人,读《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四):当代女性未来婚姻的欲望参考书

非常巧,读这个的同时也在读《面纱》,两者在女性欲望上有十分相似之处,看到包法利夫人前部分,以为这是个加长版的《面纱》。但是看到后半部分,我觉得这部作品比《面纱》要好看很多。

包法利夫人并不风流,只不过是一个见过了奢华有趣的生活后再回看自己平淡的生活顿感无味。她是一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女人,嫁给各方面条件都非常一般的包法利先生,但她依然从生活一些小细节上展现生活乐趣,导致婆婆觉得她很败家婆媳关系也就非常一般。谁不想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呢?包法利夫人虽然出轨,也是因为渴望爱情。 包法利先生对她很好,可是与一个三观不合聊天话不投机半句多的人生活,心里肯定是空落落的。这时候来个会聊天的情郎来调节她的情绪,也就陷进去了。

《面纱》标榜女性独立,但是事实证明狗改不了吃屎,又滚回同一个渣男怀抱,而且她从始至终不爱自己的丈夫,即使丈夫对她很好丈夫也很优秀。丈夫死后,她拿着丈夫死后的家产回了老家。没让我看见真正的独立。而包法利夫人写的就现实多了,把女性的欲望从幻想到实现到丢失的情绪展现的淋漓尽致,里面所描述的女性欲望,无论是爱情还是金钱或是家庭观念,与当代女性并无出入,我觉得女性读者非常适合看这本书可以提前规划下未来婚姻到底想要什么。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五):葬身于爱情的女人

“首度将女性欲望纳入文学主题,塑造了文学史上一个人类典型。首度确立了现实主义小说典范,开创文学史上新的纪元。首度将艺术的完善,情节的真实和人类的典型结合到相当高的境界。 ”蜗牛读书在详情页这样写到。 笔者在此并不想谈《包法利夫人》的各种成就——带有“首度”字样的文字在今天已经不再具有开创意义了,仅仅谈包法利夫人的爱情。本篇题目是葬身于爱情的女人。无论各种缘由,被爱情蒙蔽了双眼,做出种种蠢事实在是不可取。 作者在最开头直白的描写包法利夫人的爱情观时,提到包法利夫人读过《保尔和维吉妮》,读过许多关于爱情的书。“结婚以前,她以为自己懂得爱情,但现在却没有得到爱情应该带来的幸福,于是她想,是不是自己搞错了?艾玛竭力想要知道:幸福、热情、陶醉,这些在书本中显得如此美丽的字眼,在生活中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作者明确地写到包法利夫人在婚后对爱情这个概念产生了迷茫。 迷茫的包法利夫人在糊里糊涂的状态下和可怜的夏尔结了婚。可是她不快乐,现实将她对夏尔的爱一点点消磨,她以为自己不再爱着夏尔。她渴望爱情,就像沙漠里的鱼儿渴望水源。所谓的言情小说害人不浅,让每一个少女都误以为自己能够拥有最纯洁最美好的爱情。当她有幸短暂地接触上流社会,她迷醉了,继而又痛苦了。强烈的理想与现实的对此,让她不得不痛苦。她和莱昂暧昧,和罗多夫偷情,再和重逢的莱昂成为情人。她仿佛是在抓住一切机会抓住爱情,哪怕这危险的爱情正套住她的喉咙慢慢的收紧,直到把她勒死。 在她的世界里,爱情大于一切。她像书中的女主角一样,等待着属于自己的爱情,世俗的伦常渐渐对她失去了效用。她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她在婚姻期间出轨。她也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她把女儿视作私奔的累赘。她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误把肉欲当作爱情。她的每一段出轨都是那么短暂又岌岌可危。这是爱情吗?当然不是。这仅仅是一对男女摆脱寂寞的方式。包法利夫人追求的爱情是纯洁的,但这样的爱情并不存在。所以她一直在追逐着,一直未得到。 借用一位网友的评论,《纨绔》中写到“世间纵有千般万般求不得,平平淡淡未尝不是幸福。”包法利夫人太相信书中月,却忘了眼前人。是生活磨灭了她对夏尔的爱意?不如说是她对爱情的盲目追求摧毁了她的婚姻。历经人世浮沉,看遍千帆过尽,最爱艾玛的人一直陪伴着她。 前段时间偶然浏览到一段TED演讲,题目是《为什么看言情故事太多会毁掉你的爱情》,还没来得及看,暂且谈谈标题。言情故事大多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充满梦幻的爱情。在言情的世界里,爱情是至尊。但真实的世界中,不是这样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爱情珍贵非凡但不是必不可少,最多是一段生命中难以忘怀的旅程。看太多的言情小说会腐蚀原本健康的精神世界,扭曲人的爱情观念。包法利夫人深受其害。所以,趁年轻,多读书,读好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