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青春之歌》经典读后感有感

《青春之歌》经典读后感有感

《青春之歌》是一本由杨沫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59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春之歌》精选点评:

●“对‘革命’本身的否定性评价,导致其无法讨论革命与女性之间的互动关系。” 可能有点这种因素,但是还是很鄙薄这种叙事方式。把女性的解放,表现得极其肤浅,与其说是天真,不如说是愚蠢。 随着时间,更加不喜。

●林道静主角光环太亮了……

●通过林道静与三个男人的故事来表现一位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变为无产阶级党员的故事 书中的林红 卢嘉川的事迹总让我联想到《红岩》还是会被感动 不愧是“教育”人的一本读物

●革命固然热血,也有其正义性。但建国之后的此种革命题材小说中的阐释总显空洞,革命化的爱情本来就是附庸,但刻画上还可以更具深度一些,本读者不是太适应显豁的宣告。林道静由小布尔乔亚蜕变成无产阶级战士的过程还是值得探讨的。可能之后会看看苏联革命爱情文学。

●特定时代的产物。我相信那个年代的人的思想是单纯的,对革命信仰是忠贞不渝的。但以身处2020年当代的我来看,这活像一本洗脑实录,我没有完全相信的东西,没有什么信仰,对很多事物都持怀疑态度,唯一觉得言之有理的可能就是确实要珍惜当下和平安稳的生活。 更新:看完作者杨沫生平,我更觉得这是一本美化的洗脑实录了。作者有明显的人格缺陷,作品文字也平平无奇,毫无艺术价值,这样的作品一文不值。

●文学艺术性不强,但确实是那个时代的畅销书,十七年文学必刷书籍…

●和沙家浜有着模糊的镜像对应关系,农村工作也合理了。出现了托派描写。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也请珍惜现在。比较惊喜的是出现了四五处对靡靡之音的描写与看法。

●一个时代文章的代表,不生于那样的时代是无法理解,也无法切身体会的,没有更多的感慨,有的仅仅是对广大爱国学生的同情与敬佩!

●十一看了我和我的祖国以后,找出来看的,很值得一看,很能看得进去,这是我自己没有想到的。从改编结合上来说,电影里的短篇章,似乎没抓到这部作品的魂,但具体要如何做,我也没有深想过。但小说好看,人物很勾人,大时代是背景是矛盾上演的基础。

●国庆前夕,窗外红歌放个不停,在这样的氛围下看完了《青春之歌》,相较于“加入我们,热爱祖国,买面国旗”的程式化爱国,这部小说里有一种对共产主义的纯真信仰,因真挚而真实。 娜拉出走后投向了共产党的怀抱,林道静是鲁迅笔下子君的另一种结局。她始终有小布尔乔亚气息,人物因此而生动,但作者和作品也因此没能逃脱批判的命运。卢嘉川是“白月光”式的人物,全书我最爱他,他写给道静的信有苏联风味,“你的忠实的朋友热烈地为你祝福……”,好在他没有活下来,仍具有悲剧力量。看了这么些革命小说,整理一本《革命(左翼)小说情话集》也蛮有意思。 不可否认,一写到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作者便政治老师上线,背景没有与人物结合,一刹那以为自己在复习考研政治。

《青春之歌》读后感(一):人物随想

重读《青春之歌》,文学性确实不高,人物刻画比较扁平,情节太多但太简单,有一种粗糙的颗粒感和拼贴感。人物流水一样出现又流水一样消失,但其中很多人如果能详细写写还是挺有意思的,比如那个自杀的陈蔚如。

当然,在着墨较多的人物当中,我觉得最立体的除了主角,竟然是那个叛变的特务戴愉。他从一个地主家庭如何参加革命、如何被动摇和策反、如何爱上晓燕、如何在晓燕和反革命之间挣扎,包括最后被女上司在疾驰的轿车上匆匆勒死的结局,都有一种颇为真实的悲剧感……但很可惜杨沫处理他的方式还是流于扁平化了,这个人设明明可以被写得更出彩,当然这对于被意识形态话语秩序牢牢笼罩的《青春之歌》也是一件注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青春之歌》读后感(二):一些感想

值得一看。卢嘉川、江华和林红这几个人物形象塑造得很不错。主角道静也还可以,前期不断学习新思想的时候特别让人热血澎湃,在后期的实践工作中也的确是比较幼稚,但还算真实,毕竟缺乏经验。个人认为她和江华感情部分写得比较不严谨,这段感情线前期铺垫略微欠缺,稍显突兀了。可能她和江华之间更多的是革命情谊吧,又或者是作者更想突出一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感觉。

总的来说,作为描写一部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探索人生道路的小说,《青春之歌》在勾勒人物形象的同时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让人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也明白了生命的意义。 写得看起来有些红有些专了。但我觉得这种探讨青年人生道路的书籍在今天依旧不过时,共产主义的信仰和理想也应该真正植入心间。看书的时候心情很澎湃,很激动,在那个马克思主义被不断打压的时代,他们不仅接受了它,还让它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这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他们是永远的中国青年。

《青春之歌》读后感(三):青春之歌

初读《青春之歌》,我是十分喜爱这本书的。 在前半本书中,干共产主义闹革命的人一直认为道静是值得争取的小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林道静的身份和小资产阶级的本质是一样的。林道静作为地主的女儿,是依附于自己的地主父亲母亲长大的,但从小受到虐待,被送去读书也是因为母亲认为送她去读书比散养着,能在未来给家里带来更多的利益;由于自己贫苦农民身份的母亲,林道静又天然地与劳苦大众有着紧密的关系。小资产阶级也是这样:介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存在少量剥削或少量被剥削。林道静的性格也与《小资产阶级的通病》这篇文章中写的类似:“见花落泪,望风伤感”,一心沉浸在自己的文艺世界。随着道静逐渐被引领到革命中来,道静也逐渐成熟起来,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天真文艺女青年,变成了为国为民坚毅奋斗的女战士。 我在微信读书上读这本书时,一边读一边看其他读者的评论。厌恶林道静、厌恶这本书的评论之多着实让我意外。这样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这本书的政治色彩较重,加上许多人都是因为要完成课堂作业才被迫来看这本书,让人先入为主地就心生反感;其二就是上帝视角给人的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上帝视角固然能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所有的故事脉络发展,但许多读者处于上帝视角是很少能够理解主角的遭遇、共情主角的痛苦的。 在林道静的第一段感情中,读者可以看到余永泽的自私自利、虚假伪善,于是大骂着渣男叫着林道静为什么还不果断离开;但道静大部分时间只能看到余永泽伪装好的部分,只能看到余永泽对自己的浓情蜜意。尝试将自己代入林道静的经历,从小被家里人虐待,大学还没毕业就听到自己被父母卖给讨厌的男人的噩耗,身上只有一点点钱,投奔表哥无门又听到被陌生的人卖给别的老男人。一重接一重的打击,举目四望这世界上没有一个能够依靠的人,谁能不产生绝望?这时来了个看起来积极上进的男青年帮忙解决了工作问题,解决了职场性骚扰,还能和自己谈天说地愉快地聊天,搁谁谁不陷进去?有了这里的感情基础,道静本人属于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摇摆性,才会让她在余永泽身上耽搁这么久,毕竟她还不是新时代独立自强的女性。 再说一下很多人反感的众人都爱女主论,确实有点玛丽苏。客观来说,道静思想上积极上进,经过许多事件的洗礼也越来越有勇有谋,外貌也十分突出,接人待物格外真挚,是值得被这么多人喜爱的。“人人都爱主角”这种模式被近些年的偶像剧给妖魔化了,才给人们带来这么多反感。但是《青春之歌》这本书是50年代写的,就算是玛丽苏也是玛丽苏的祖宗,因为后来者的同质化被讨厌确实是无妄之灾。 经过了这卢嘉川、江华、林红以及其他革命者的教育,道静的成长真是看的我心潮澎湃。道静回到北大工作的那段剧情简直是女主逆袭爽文(虽然我心里也十分明白那段历史有多少流血与牺牲),以江华、道静为代表的地下工作者在白色恐怖中为还未觉醒的、或已经醒来但十分迷茫的人们撕出一道道口子,让他们看到希望的曙光。

《青春之歌》读后感(四):林道静的青春之歌是我的悲歌

读《青春之歌》是带着目的性与随意性的,读的时候也挺敷衍,快三十八万字的书六七个小时就看完了。只能说是快速浏览了一遍,大概了解故事情节,没有特别深切细致的去体会书中主人公内心情感的流动。因为一开始就带着满满的嘲点去阅读,所以在后面的叙述中也难免会带有主观情绪,做不到公正公允。

既然被载入文学史,作为十七年的经典书目,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客观上讲,《青春之歌》真切的反映了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之中的选择与走向,也完全符合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成立不久人民群众的心理状况。可以说《青春之歌》是给那一代人的记录与馈赠。记录他们曾经为了革命艰苦奋斗的那一段岁月。说是馈赠,则是因为这本书是对那些革命热血青年的赞扬与称颂。作为后人的我们,即使不曾经历过那一段岁月,但这本书无疑也向我们讲述了那一段历史。

如果说全书之中有打动我的地方,那应该是王教授夫妇示威游行那一段。当你看到一个年过半百、 半生严谨治学的老学者因为心中的正义像个年青人一样去游行示威,内心里还是会有触动的。这是书里不多的一个没有被批驳的知识分子。就像书里讲的那样,在决定去游行示威前,王教授不无矛盾。可是当他想到,在他看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还有那么多的热血青年为了革命抛头颅洒热血。他个人就不能不为之震动。毕竟人是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情怀的。其实有时候我也在想,如果我身处那个年代,我也是会很容易地跟随着社会潮流走向革命之路的,不是说我现在作为一个后人提前得知了百年前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而是说我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情怀的年青人,如果我生存在这样一个落后破败的国家,目睹他被欺凌被侮辱,难道我心里就一点不气愤,一点都不想为国为家做一些事吗?不是说不计较个人得失,只是在国家大事面前,这些东西都不值一提了。但是,在说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之前,我们首先还是一个人,一个有着自我意识的自由人。书中的时间线刚好就是五四运动后的十来年,想必当时的民主与科学,独立与自主还盛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或许他们怯懦,苟且,贪生怕死,但是说实在的,他们也只是一群小老百姓。其实在这样的情境下,只要他们无害国家人民,缩起头来做乌龟,我们也不能说什么。就像余永泽,这个兼具骑士与诗人风范的北大学子,一心埋首故纸堆。难道他做的事情就没有意义吗?不然,或许百年后的今天,他的研究就成为我们的瑰宝了。只是身处那个年代的他,作为一个陪衬与烘托的人物,他就带有一种嘲讽性的悲剧色彩。这是作者笔下自私,怯懦的余永泽。再说,虽然革命存在渲染的情节,但如果自身信念不够坚定,也是很容易成为叛徒的,例如书里的戴愉。经过一点点的诱惑与劝说,就立刻弃械投降,害人害己。

除了王教授这一个形象之外,对我而言,最值得赞赏的人物无疑是卢嘉川。这个完美,正直,光明,勇敢,坚韧的青年,这个为了革命真正抛头颅洒热血勇于献出生命的青年。他是完美的人物,他是理想的人物。他的存在象征着光明的意义,可以说是他指引着主角林道静走向革命的道路,并且永远的活在了女主的心中。或许卢嘉川只是一个象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确确实实又是许多优秀革命者的缩影。有时候,不得感慨一下,幸好他在那个灿烂光辉的年纪早早的献身于革命。

不过,我还是不喜欢这本书。就像前文说的那样,因为一开始是带着目的性去阅读的,在读过程一度不曾尽心尽力,或是愉悦自得。毕竟我不是林道静。我身边也没有林道静这样的人。我生活的年代和林道静完全不一样。我尝试着去理解30年代的林道静和50年代的作者,可毕竟我生活在21世纪。一部文学作品固然逃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性,但如果单单是为了时代而创作,那么,这部作品在文学意义上是失败的。即使《青春之歌》是载入文学史的,但对于我们这些后来的读者来说,它失去了被亲近的机会。

这本书过多的无美感无艺术性的环境渲染与口号般的政治宣言一度让人生厌。虽然文学史上说这是一本革命加爱情的书,但革命与爱情的联和在书中未免有点牵强。虽然讲的是女主的进步历程,但给人的感觉是女主不是主动的向前迈进,而是一种凌霄花般攀缘式的依附。从余永泽到卢嘉川再到江华,感觉每个人都是林道静向前的一个跳板。再说,除了林道静以外,书中其他那些与林道静理念不和的人物,无一例外都是悲催结局。这种极致的对比与烘托,根本不存在意义。《青春之歌》虽然说是探索的是民主革命时期青年知识分子人生道路问题的小说,但总感觉作者在书写过程中过多的贬损了知识分子,例如被黑的很惨的胡适。但是事实上,从长远的目光来看,胡适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无与伦比。这种带着目的性的贬损不具备让被烘托对象升华,反而让人怀疑和探究。而且,这本书着实是语言粗糙,内容空洞,简单的故事情节却运用了大量重复琐碎的语言。对于除了林道静以外的人物,作者在描写的时候,不是选择和而不同的模式,而是不同则多加贬损,例如王晓燕、李槐英还有王校长等。为了过多的烘托出女主这个白月光的美好形象,作者对于其他人物的描写都过于失真。

《青春之歌》完全就是时代的产物,意识形态模式化。它就像摆在神坛上的点心,地位尊贵,但却让人难以下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