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超人·去国》读后感摘抄

《超人·去国》读后感摘抄

《超人·去国》是一本由冰心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人·去国》读后感(一):是怎样冰冷地心会觉得人生的情感,皆是虚无

是怎样冰冷地心会觉得人生的情感,皆是虚无?

何某向来喜欢独处。几乎与人不交谈、不相处,只有房东程太太才会简单的聊天。

他睡眠不好。常会梦到相同的、奇异的场景,一母亲穿一袭白衣他的身边,又离去。

他帮助一个不相识的小孩看病,却只因小孩夜里咳嗽使他心烦,也拒绝小孩的感谢。

直到他要搬走前夜。小孩偷偷地将自己种的花送他,并写了一封信给他,信上说:然而我有一个母亲,她因为爱我的缘故,也很感激先生。先生有母亲么?她一定是爱先生的。这样我的母亲和先生的母亲是好朋友了。

这封信深深地触动了他,他因信报以感谢及悔过——我先要深深的向你谢罪,我的恩德,就是我的罪恶。

你说你要报答我,我还不知道我应当怎样的报答你呢!

你深夜的呻吟,使我想起了许多的往事。头一件就是我的母亲,她的爱可以使我止水似的感情,重要荡漾起来。我这十几年来,错认了世界是虚空的,人生是无意识的,爱和怜悯都是恶德。我给你那医药费,里面不含着丝毫的爱和怜悯,不过是拒绝你的呻吟,拒绝我的母亲,拒绝了宇宙和人生,拒绝了爱和怜悯。

《超人·去国》读后感(二):有时候人也需要刻意的温柔

在看冰心《超人》的时候,我嘴里含着根糖,可是粗粗读完《超人》后感觉文章比我嘴里的糖还腻歪。然后就不由得和身边人抱怨几句,冰心比不得郁达夫之类,写的太具小家碧玉情调了。可是睡了个午觉起来,忽地觉得这小家碧玉也有几分柔软人心味道。我们有时候在阅读文学作品,太注重这个作品传达给我们什么思想,让我们有什么样的提升,或是写作技法是如何出彩,如何新颖,然后往往忘记了这部作品成书后自带的氛围与色彩,这虽与作者笔法有关,但是在成书后与作者就不再有任何牵连,而是自成一体,一个个体。所以在抛开《超人》的思想性以及写作技巧后,关注到该作本书的温柔,也是给我带来一种小确幸。

冰心因为个人成长经历写出来的文字都是带着一尘不染的清透,即使是写人间的事也是带有世外清境的氛围。书中何彬是个如冰一般的人,厌恶一切带着热气的生机,可是最后被禄儿的呻吟声柔化了内心,最后内心的冰化开。故事情节一般,里面最具思想性的尼采哲学与爱的哲学也不够深刻,对环境的描写也离不开繁星春水之类,但即便如此,这部作品依旧可以传达出一种诗化的温柔,简单的情节里藏着真挚的感情,简单勾勒的几个人物互相映衬,特别是以程姥姥对何彬的反应转变来写何彬性格转变这一情节也别有意味。

我之所以在一个午觉前后,对《超人》这一作品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是因为我在半梦半醒中发觉现实生活的残忍与带着血水的真实,昨晚刚刚看完《何以为家》,电影整体因为真实而显得格外残忍,战争,难民,家庭,孩童,这一个个字眼一旦组合便显出一股凄凉。我们的世界太残酷了,我们太需要一个可以遥望的温柔彼岸了,而冰心的作品可以为我们勾勒出这彼岸大致的模样,虽然只由爱为整个彼岸的支撑点显得有些天真与幼稚,但是我仍然愿意相信有这么一个可以让我,让天底下所有不幸的孩童可以宁静栖息的地方,可以优游快活度过完童年的地方。

由此想童年阅读冰心也算是一种幸福,特别是那些不幸的孩子,由冰心的作品可以理想世界上有一个可以一直爱他们的地方。当然我这不是对现实的摈弃,对美好彼岸的盲目讴歌,只是我希望孩子可以不那么早的看见世界残忍的一面,可以相信世界上还有一个值得爱的地方,只是我希望成人可以在忙碌完生存后可以看见一个似乎幼稚但可以短暂放下一切包袱歇一歇的地方……我认为这便是冰心作品最大价值所在。

《超人·去国》读后感(三):《超人》冰心随记(含书摘) 孤独的人自成一座花园

恰逢六一,读这短篇,倒是颇为应景。2月有读冰心的《繁星·春水》,文风清丽而忧伤。 “一角的城墙, 蔚蓝的天, 极目的苍茫无际—— 即此便是天上一人间。”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对于当时的冰心而言,是可怕的,无家可归的。可一想到母亲,总能得到慰藉。 《超人》创作于1921年,正值“五四”落潮期,青年们从积极救世转为悲观厌世。 而她创作此篇,也是为时代服务,意义在于唤醒。 读完全本才隐约觉出各中联系,起初读时,更多的是被何彬的冷感和疏离吸引。 程姥姥对他是另眼看待的。但也会为他拿出一张钞票给禄儿治病而惊愕。 禄儿几次叩门道谢,他都不为所动。起初,我以为他只是厌倦煽情,觉得这不值一提,也并不想与人有过多牵绊,建立联系。 直到,读到禄儿的信。我确乎是明白了,母亲的离世,时代的阴郁,内心的彷徨,让他陷入了困境。所以拒绝宇宙和人生,拒绝爱和怜悯。 大抵同样皆为冷感之人,因而,起初读时,对他更多的是好奇和欣赏。 文中多次出现的,关于幼年时期,慈爱的母亲,那些美好的回忆,不失为一种隐喻。因共同的牵连,天真的话语,才愿意接受他人的善意或关心。 “关上门, 不是为了幽禁欢乐, 而是为了解放悲伤。” 算来,此前的推断,倒也不全算误读。 并非超人,也没有天生冷感,只是暂时幽闭心门。孤独的人自成一座花园。 20210601 以下为分界线

无意把之前的书摘误删了,这条备份。

“何彬是一个冷心肠的青年,从来没有人看见他和人有什么来往。“ “凡带一点生气的东西,他都不爱。” “世界是虚空的,人生是无意识的。人和人,和宇宙,和万物的聚合,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 “与其互相牵连,不如互相遗弃;而且尼采说得好,爱和怜悯都是恶……” “这一夜他忽然醒了。听得对面楼下凄惨的呻吟着,这痛苦的声音,断断续续的,在这沉寂的黑夜里只管颤动。” “他的脑子累极了,极力的想摈绝这些思想,无奈这些事只管奔凑了来,直到天明,才微微的合一合眼。” “给那禄儿罢,叫他请大夫治一治。” “他好像忘记了似的,冷冷的抬起头来看了一看,又摇了摇头,仍去看他的书。” “这里有的是卖花的,不知道先生看见过没有?——这篮子里的花,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名字,是我自己种的,倒是香得很,我最爱它。 我想先生也必是爱它。我早就要送给先生了,但是总没有机会。昨天听见先生要走了,所以赶紧送来。 我想先生一定是不要的。然而我有一个母亲,她因为爱我的缘故,也很感激先生。先生有母亲么?她一定是爱先生的。” “何彬看完了,捧着花儿,回到床前,什么定力都尽了,不禁呜呜咽咽的痛哭起来。” “小朋友禄儿: 我先要深深的向你谢罪,我的恩德,就是我的罪恶。 我这十几年来,错认了世界是虚空的,人生是无意识的,爱和怜悯都是恶德。我给你那医药费,里面不含着丝毫的爱和怜悯,不过是拒绝你的呻吟,拒绝我的母亲,拒绝了宇宙和人生,拒绝了爱和怜悯。 我要用一缕柔丝,将泪珠儿穿起,系在弦月的两端,摘下满天的星儿来盛在弦月的圆凹里。我只感谢你,小朋友,我们永远是牵连着呵!” 摘自短篇小说《超人》 冰心 20210601

《超人·去国》读后感(四):2022年第33本,超人·去国

#阅读打卡#《超人·去国》冰心 计划阅读300min ,实际阅读363min,完成率100%

摘录:

何彬偶然答应几句说:“世界是虚空的,人生是无意识的。人和人,和宇宙,和万物的聚合,都不过如同演剧一般:上了台是父子母女,亲密的了不得;下了台,摘下假面具,便各自散了。哭一场也是这么一回事,笑一场也是这么一回事,与其互相牵连,不如互相遗弃;而且尼采说得好,爱和怜悯都是恶……”程姥姥听着虽然不很明白,却也懂得一半,便笑道:“要这样,活在世上有什么意思?死了,灭了,岂不更好,何必穿衣吃饭?”他微笑道:“这样,岂不又太把自己和世界都看重了。不如行云流水似的,随他去就完了。”

感悟:

这本书是冰心的一个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不同时期的42篇小说。看到前几篇的标题时,突然想到以前家里有过一本冰心的小说,《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雨秋风愁煞人》都是读过的,封面是冰心标志性的老年形象,小说集的名字好像就叫《斯人独憔悴》。当年对于冰心的小说其实没有太多感觉,总是模模糊糊地认为不够有“小说”的味道,如今重读终于知道为何了:冰心的语言太“干净”,人物多少还是有一些温柔的特质。或许冰心的内心真的住着一个胖胖的小天使,无时无刻不散发着纯净和温柔的爱。

四十多个短篇里,个人比较喜欢同时也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去国》《骰子》《最后的安息》《超人》《我们太太的客厅》。《两个家庭》写的是两个曾经一同读书、一同出国、一同回国、一同入职的好朋友,只因为家庭不同而生活渐渐变得大不同的故事。其中一人陈先生的家庭里,妻子不很会持家只顾着享受,最终闹得他病逝;另一个人三哥家里有活泼的儿女,贤惠的妻子,最后幸福美满。和《去国》里的主人公英士一样,陈先生也是从国外回来,却进入了一个只发工资没有任何实事可做的单位(放到现在应该是大部分人的梦想了吧),这让他们觉得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和才能没有施展的地方,十分地苦闷。陈先生又因为家庭混乱,更生一层苦闷,而英士下定决心再次出国,希望把自己的研究产品做成功之后,再决定是否回国。那个时代的年轻人们,内心还是有一番抱负的,是真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推动国家的进步,让国家变得强大,这种理想主义精神,在那个时代是现实主义的。

《斯人独憔悴》写的是一个短篇版本的《家》。兄弟两人在学校接受了新思想,反对日俄战争后中国的反应,公开进行游行来反对政***府的种种行为和政策,抵制日货支持国货,但是最终两人被封建势力的大家长所禁锢,乃至不让继续读书。他们的故事如果写下去,想必也是会和觉民、觉慧一般的,“大表哥”则是他们的姐姐,而整个大家庭一样会在新时代中慢慢被瓦解。《骰子》讲述了一个老奶奶生病了,但是特别封建迷信,在一次算命抽签中抽中了下签便觉得自己的病不会好。实际上老奶奶的病很容易被治好,只是她受了这封建思想的影响,心病影响了身体的病,久久不能痊愈。在再一次的算命中,孝顺的孙女帮奶奶掷出了全红色的骰子,奶奶的病很快就好了。这个故事给我最大的触动是,孙女没有去反对奶奶的这种迷信行为,而是顺着她的想法去尽量帮她解决问题。掷出了全红的骰子很可能不是运气,而是孙女使用了什么小把戏。不禁想到了最近看的一部电影《瀑布》,贾静雯饰演的母亲有精神病,产生幻觉,医生给她女儿的建议是不要去否定母亲的幻觉,而是要进入她的世界,慢慢地帮她解决那个世界里的困难,进而让她逐渐正常。天底下真正爱自己家人的人,可能都会如此吧。

《最后的安息》本来可以是一个很“边城”的故事,最后却成了一个悲剧。“我”到乡下过暑假,遇到了一个女孩特别投缘,两人每天在河边聊天。但是女孩是一个家庭里的童养媳,婆婆和弟弟妹妹们对她特别差,经常打她。女孩唯一的希望变成了让我带她离开。同样年幼的我,尽管向父母提出了想法,却终不得行。女孩最后被婆婆打死。而她最开心的,是我教会了她认识了一些字,还有死去时候那一小段平静的时光。这个故事冰心写得很惨,尤其是前半段美好愉快的景色、人物、事件,更加衬托后面的悲。真是以喜衬悲,其悲更悲。《我们太太的客厅》则比较轻松有趣,以仆人的视角写太太生活中文艺沙龙的一幕,这位太太的朋友们有诗人、作家、外国人等等,颇有斯泰因在巴黎的味道。

《超人》应该是冰心的名篇了:一个被尼采深深影响的青年,在母亲去世之后几乎对生活失去了任何希望,最终在帮助隔壁一个小男孩看好病并收到他的一封感谢信之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冰心属于“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中规模最大的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中的一员,这个1921年兴起的派别,是和鲁迅的”留日派“创造社,徐志摩、胡适、闻一多、梁实秋的英美派都不太相同的“本土派”。在《超人》里,即使再多的孤独与苦闷,最终还是能获得温暖和希望,这便是冰心和其他作家所不同的地方,在她这里,永远是可以微笑着憧憬未来的。“超人”我们在电影、电视剧里见得很多了,他们往往要么拥有神奇的法术,要么拥有巨额的财富和高级的科技产品,而一百年前我们本土的“超人”,不过时拥有自我救赎的能力。但是这就足够了,现实中的“超人”,也断不是那些拯救他人的人,而应该是那些能先拯救自己,超越了本我,去到超我成为“超人”的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