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奥黛丽•赫本传读后感锦集

奥黛丽•赫本传读后感锦集

《奥黛丽•赫本传》是一本由(英)亚历山大•沃克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黛丽•赫本传》读后感(一):窈窕淑女

借用那一部著名的电影的片名,作为对奥黛丽的印象。

出生于战争年代,塑造了一种对苦难的坦然和对他人的爱;工作中兢兢业业,严肃认真,就仿佛一位真的修女在磨炼自己。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不随意迎合也不随意妥协。有句话“一只手帮自己,一只手帮别人”,恰似奥黛丽人生的写照。

三颗星的评分是奥黛丽本人和这本传记本身的一个平均分。这一本传记我个人觉得可能更像是一本老友的回忆录,里面出现的导演、演员等人物,如果对当时的电影界不了解,容易出现混乱。我无法下定论说这样写一定好或者不好,不过我个人觉得如果是初读,可能还需要勤查资料,了解那些出现的人物和奥黛丽是什么关系。

《奥黛丽•赫本传》读后感(二):She deserved all.

因为上周出差,路上有许多空闲时间,所以就选了几本休闲性质的书带在身边,《赫本传》是最先读完的一本。 之所以带这本,有许多巧合。以前听过很多次奥黛丽·赫本,也尝试打开过《罗马假日》、《蒂芙尼的早餐》,但只看几分钟便看不下去了,上上周突然想看《罗》,一下子着了魔,接连又看了其他几部。出差前收拾办公室,在书架上意外发现这本传记,仿佛冥冥之中有安排。 读之前我比较好奇,这本书会改变多少我从电影和世人评价中对赫本的认知,我能从她的人生轨迹获得什么关于如何做一个女人的启示。简言之,不是因为爱想要了解,而是通过了解判断是否值得爱。 这本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电影之路之前,电影之路,退影之后,从篇幅来看前两部分是重点,但我觉得这样不好,走向第三世界是赫本人生重要的转折,或许值得更多的描述。第二部分以电影拍摄时间顺序讲述,感情线路穿插其中,迎合人类嗑八卦的本性,我欣赏她对婚姻和爱情的忠诚,但不喜欢处于感情状态中的她,如何说要从她身上学习做女人的精神和品质,那一定单指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她。 童年及青年时她坚韧,事业期的她奋进低调,老年时她优雅善良博爱,因为自己经历过痛苦和受到的帮助而对他们共情、感恩回馈,我希望我能像她一样守住本心。

《奥黛丽•赫本传》读后感(三):奥黛丽赫本传读后感

本周阅读完的是鲁中石的《奥黛丽·赫本传》,又跟着这本书把赫本主演的电影能找到的都看了一遍,年轻的时候确实都很美,衣服也好看,虽然电影的男主角都很老看起来很别扭。 当初也是为了凑单买的这本书,明星八卦也算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本想看一个大明星的多面人生,但看完之后只觉得这本书写的比较表面,而且都是单纯的夸赞,更像是粘贴复制了各个杂志的娱乐报道一样。 知道她名字的人应该有很多,毕竟《罗马假日》是经典影片,让她成为很多男生女生心目中的女神。 如果要作为赫本的传记,感觉这本书内容不够系统和全面,但若只是想对她多些了解的话,这本书也可以看看。 作为优雅时尚的代名词,从小练习芭蕾舞的形态,加上“站直,坐正,对喝酒和甜食要有节制”的自律,让她气质这一块确实优雅到极致,虽然很多人模仿她,但是很少有超过她的。 事业一帆风顺的她,情感路上不太顺(不知道娱乐明星是不是都这样),书里只写了她的两任丈夫和晚年的男朋友,对于纪梵希却是一笔带过,其实最想了解的恰恰就是她跟这个一生知己纪梵希的故事[破涕为笑] 对于她息影后一直致力于公益慈善的活动,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莫名的让我想到她ru华和恶魔晚宴的新闻[裂开],但不管这其中的是非真假,至少她做过的公益能够救一些被疾病带走生命的无辜孩子,也是值得称赞的。 总得来说这本书可以看,但是没有必要买回来。最后用文中的话结个语: 我们不能掌握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它的深度。

《奥黛丽•赫本传》读后感(四):揭秘奥黛丽·赫本坎坷情史:一生嫁人三次,只有他待她始终如孩子

1993年1月20日晚上7点,奥黛丽.赫本因患阑尾癌于家中去世,享年63岁。去世之前,她留给了世人一封临终遗言:

据说,奥黛丽·赫本下葬那天,为她抬棺的共有六人,其中三位分别是她的三任丈夫梅尔.费勒、安德烈.多蒂、罗伯特.沃德斯,还有一位是她的人生挚友纪梵希。

奥黛丽.赫本一生共有五次被提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并被美国电影学会评为“百年来最伟大的女演员”,晚年的她又投身于慈善事业,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代表人物。可以说,在好莱坞的世界里,没有哪个明星能比奥黛丽·赫本更闪亮,更迷人,更优雅,更善良。

这位人间天使在世时,曾多次有人邀请她写自传,并开出了丰厚诱人的条件,允诺她可以写任何想写的话题,但却被奥黛丽.赫本一一拒绝了,她觉得自己生活平庸,不值得一写。不过,即便奥黛丽自己不愿写,还是有无数人为她“歌功颂德”。其中一位作者亚历山大.沃克,实地走访了奥黛丽·赫本的生前住所及亲人密友,收集了数万份第一手资料和150副独家照片,最终为世人铸就了一部《奥黛丽.赫本传》。

这样一位可爱的人,相信没有谁会不爱她。然而事实上,她的情史之路却一直比较坎坷。尽管她说:“如果我选择婚姻,我会想要全身心的投入”,但在前两段婚姻中,她还是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打击和伤害。奥黛丽的儿子曾评价母亲说:“她的感情世界很简单——如果你全心全意的爱一个人,照顾一个人,那么他也应该同样地对待你,但是现实中的世界并不是这样的......”

奥黛丽嫁给梅尔,很多人都不解:她到底看中他什么了? 梅尔,一个35岁的老男人,二三线小演员,曾经有过两段婚史,并生育了两个孩子,与奥黛丽相遇时,正在经历第三次离婚。

外人给梅尔的评价是:一个工作狂,有点精于算计和作秀。当然,他也有一些优点,比如:博览群书,多才多艺,是话剧和电影、电台的导演。

不过,俗话说得好,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奥黛丽赫本看来,梅尔就是一个极具魅力的男人。当她第一次从电影中见到梅尔时,她觉得他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王子。

1953年,他们合作了第一部戏《翁迪娜》。从那以后,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用书里的一句原话说:“就像《翁迪娜》中的海洋精灵,她被遇见的骑士迷住了,现在他想娶她为妻。”

当奥黛丽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由于父母离异,加上父亲的出走,给她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疤。成年以后,梅尔的出现,或多或少弥补了她关于“父亲”的缺憾。

梅尔就像父亲一样,深爱着奥黛丽,时刻保护着她。陪她上台谢幕,阻挡媒体的跟踪,送她去环境宜人的地方调养身体,为她的职业规划提供合理的建议。

而奥黛丽也深爱着梅尔。1954年,她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和梅尔举行了婚礼。结婚以后,为避免两地分居,即使不能拍同一部电影,他们也会找一些拍摄地点比较近的影片。

为了迁就梅尔的工作,奥黛丽不得不跟着他东奔西跑。可在奥黛丽心里,她始终渴望能有一个稳定的居所,而不是不停地跟着梅尔换酒店。她认为,要想生儿育女,必须得有个家。

除了家,奥黛丽还渴望能有自己的孩子。可是,继上次流产之后,因为一次坠马事件,她再次失去了做母亲的夙愿。直到与梅尔结婚六年后,她才如愿诞下了一名男婴。他们为孩子取名为西恩。

奥黛丽如愿有了家,有了孩子,多么幸福美好的日子。但是,梅尔却突然出轨了,他们的婚姻开始出现裂痕。从小经历过父母离异的奥黛丽,不愿孩子同样经历这种毁灭性的失落感,于是干脆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直到奥黛丽经历第三次流产后,终于决定与丈夫分居。奥黛丽后来回忆说:“婚姻的破裂对我来说是一件可怕的事,甚至是一个彻底的失望。我认为两个善良、可爱的人的婚姻一定会走到最后,直到死亡将其分离。我无法告诉你,当时我的感觉是多么幻灭。我再三努力过。我知道与世界名人的婚姻十分困难。四处被人认出,在银幕和真实生活中频遭揣测。我理解梅尔的痛苦,但是,请相信我,我始终是把工作放在第二位的。”

由这段文字我们也可以看出,奥黛丽有多么重视她的婚姻。对于这份感情,她真的是尽力了。

在一艘游艇上,奥黛丽结识了她的第二任丈夫安德烈.多蒂。多蒂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他的出现,适时慰藉了离异不久的奥黛丽。多蒂的专业性建议,给她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持。

其实,早在14岁那年,多蒂就被荧幕上的奥黛丽深深吸引了,他观看了她的全部影片,视她为心目中的女神。两个人一见如故。1968年,在奥黛丽离婚不久,他们就秘密闪婚了。

结婚以后,奥黛丽选择了息影。她全身心享受着家庭主妇的乐趣,认为这才是一个女人该做的事,至于辛苦拍电影,只是义务性的职业。她始终都把家庭视为第一位。为了维护丈夫的自尊心,她的生活开始变得简洁,尝试着穿其他牌子的衣服,而不再是价格不菲的纪梵希。

可是,尽管奥黛丽喜欢妻子这个角色,但多蒂却没有给予一个丈夫应有的肯定与鼓励。多蒂是一个爱浪漫的人,他爱那个《罗马假日》中放飞自我的公主,他希望奥黛丽能继续发展事业,保持那个光彩夺目的形象。

只是多蒂忽视了,电影中的奥黛丽不等于现实中的奥黛丽。用原书的一句话说就是:多蒂娶了一位电影明星,但对他来说,看着奥黛丽变成一位平凡的罗马主妇简直就像看着买来的宝贝褪去了光华一样。

结婚以后,奥黛丽迎来了她的第二个孩子,卢卡。为了躲避罗马暴乱,奥黛丽不得不带孩子离开了这座城市,丈夫多蒂则继续留在这里担任他医生的职务。也就是在分居这段期间,多蒂跟奥黛丽前夫一样出轨了。据说,意大利男人不认为结婚后就该终止他们的性自由,他们的老婆也都对此习以为常。可奥黛丽却无法接受这所谓的传统。

当婚姻再度面临破裂时,奥黛丽坦诚说:“刚开始只是一段浪漫的感情,但是考虑到我们之间9岁的年龄差距,我从没有想过会走进婚姻。我们结婚后我下定决心不能重蹈覆辙,为此我放弃了事业。卢卡的降生更坚定了我的信念......”

在前两段感情上,奥黛丽反思的永远是自己。尽管多蒂的出轨给奥黛丽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奥黛丽仍然给予了对方最大的宽容,面对比自己小7岁的丈夫,她认为:一个男人在年轻的情况下,犯错误是无法避免的。

这段感情的仓促结束,可能错就错在他们,一个喜欢风花雪月,一个向往家庭生活。这样的一对走到一起,注定就是一场悲剧的结局。

经历了两场婚姻失败后,可怜的奥黛丽·赫本,终于遇到了她生命中的灵魂伴侣罗伯特.沃德斯。在一次好莱坞晚宴上,他们邂逅了彼此。当时,沃德斯刚失去心爱的妻子,沉浸于伤痛中无法自拔。而奥黛丽也正忍受着婚姻破裂带来的痛苦。他们的相爱,多少是有点同病相怜的意味。

那次晚宴之后,他们开始互通电话,交流彼此心中的想法,对对方的好感也越来越浓。不久,两人便同居了。奥黛丽的邻居亲切地称奥德斯为“奥黛丽女士的朋友”。

但是,结婚的想法却始终没被他们提上日程。由于各自经历了情感创伤,所以他们一致认为,只要在一起开心就好,没必要通过婚姻将彼此束缚在一起。

当被记者问到是否有再婚的打算时,奥黛丽回答说:“我们已经拥有了彼此,仪式并不会增加什么。我们从未想过这是在罪过里生活,相反我们是在爱里生活。”

奥黛丽与沃德斯的结合,与其说是出于炙热的爱情,不如说是两个空虚的心灵之间的相互取暖。他们的结合不似电影中那般浪漫,倒更贴近生活中的朴实与平淡。对奥黛丽来说,爱情已经不再是生活中的必需品,她需要的是一个真正能懂自己的人。而沃德斯正是那个好男人。

1993年,63岁的奥黛丽身患阑尾癌晚期。在余下的日子里,沃德斯一直守护着她,陪她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很多人认为,纪梵希和奥黛丽才是天生一对。但是,我们以为的始终只是我们以为的。他们用自己的一生,给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友谊地久天长。

纪梵希与奥黛丽,并非是一见钟情。在跟奥黛丽第一次相遇时,纪梵希的内心其实是失望的。原本,纪梵希一直期待着另一位大名鼎鼎的“赫本”前来试装,结果等了半天却等来了当时还在跑龙套的奥黛丽·赫本。

在奥黛丽的再三请求下,纪梵希才不太情愿地答应让她试装。结果,当奥黛丽穿上纪梵希设计的衣服时,纪梵希彻底惊艳了:这简直就是为奥黛丽量身打造的!

从那以后,纪梵希便承包了奥黛丽的所有服装。随着友谊的加深,他这样评价奥黛丽: “记忆里的奥黛丽,我们俩之间有一种难以言传的黏合剂,她的踔绝之能总是为我的设计增加了新意与多变,而她的建议往往行之有效。每当脑海中浮现出她的翩翩倩影,我总能挖掘出新鲜的奇思妙想。她对于自己的需求了然于胸……”

而作为回报,奥黛丽也写了一首诗歌颂纪梵希的友谊: 他的友谊的根,总是那么深厚强大。 关爱的坚固臂弯,庇护着那些他爱的人。

奥黛丽曾说:“穿着纪梵希设计的衣服,我有种被人保护的感觉。”在《蒂凡尼的早餐》中,他为她设计的小黑裙,一度成为了时尚界的经典。后来她结婚,他为她做嫁衣。让她成为了世上最美的新娘。

为了向奥黛丽致敬,纪梵希还推出了一款专为她设计的香水“禁忌”。这款香水一开始只有奥黛丽能用,后来奥黛丽·赫本建议将它上市,并为纪梵希免费代言。

在奥黛丽晚年饱受病痛折磨时,她想回家,再看看瑞士山上的皑皑白雪。纪梵希知道后二话不说,派私人飞机将奥黛丽接了回来,还在飞机上摆满了她最爱的山谷百合。奥黛丽为此感动得泪目:“只有他,还始终记得我的喜好,把我当成小女孩来宠。”

奥黛丽去世之前,曾将纪梵希唤到身旁,指着装在盒子里的大衣说:“你知道吗?每当你悲伤的时候,你就披上这件大衣,就像我拥抱着你一样。”

她去世以后,他亲手为她抬棺,护送她生命的最后一程。

纪梵希这个1.89的大个子男人,帅气又有才,但却终生未娶。孤独地活了91岁,直到2018年去世。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他用一生的守护向奥黛丽默默表达了自己的爱:我一直都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