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茶经新解》读后感锦集

《茶经新解》读后感锦集

《茶经新解》是一本由杨多杰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茶经新解》读后感(一):有关于茶

文/河北小珊 评《茶经新解》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无须花。

品一壶好茶,读一本好书,幸事,乐事!

说到茶,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说熟悉是因为从小喝到大,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这种发苦的“饮料”,和老爷一起喝他的茉莉花茶,用大茶缸泡,几元钱一包,但是那个香气弥漫了整个童年。后来慢慢长大,茉莉花茶买不到了,也稍微讲究起来,喝的茶也相对高档一些了,有了专门的茶具,个人偏爱普洱和大红袍。说陌生是因为虽然茶没少喝,也只是懂得最浅显的烹茶泡茶程序,对于茶叶的种植、制作等茶文化却知之甚少。

陆羽一生嗜茶,精通茶道,对茶叶有浓厚的兴趣长期实施调查研究,熟悉茶树栽培、育种和加工技术,并擅长品茗,被奉为“茶圣”,《茶经》一书让陆羽闻名于世,更是世界上关于茶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新解》出自茶圈痴人杨多杰之手,结合本人多年研究所得,以一种更为有趣、生动的方式说《茶经》。

品一壶好茶,读一本好书,泡上我爱喝的茶,躺在摇椅上,一个人听着音乐,读《茶经新解》,是一件很享受又涨知识的事情,书中内容以《茶经》为魂,结合当下传统文化的热点、难点和疑点,梳理种茶、采茶、制茶、泡茶、饮茶等各方面知识、标准和时代特质,介绍了茶饮文化相关的茶人、茶事,让读者轻松汲取经典的智慧,提升日常生活的品位,好书,推荐!

《茶经新解》读后感(二):茶经新解-在读

个人觉得非常值得看的一本书。爱喝茶总归是想学茶,对茶对茶文化有些了解后,喝同一杯茶品出的幸福感是完全不一样的。要学茶,茶经是一定绕不去的基本课程。可是我们这些常年不和古人对话的人,茶经放在那,只能看不能读。网上也有不少关于茶经原文的解释,但多数只是翻译了原文大意,读起来只是简单的信息摄入少了韵没了味。之前在喜马拉雅听多杰老师的茶经课程就觉得很有意思,终于等到纸质书的出版。拿到书的时候,有感,期待已久不负所望,从字体,排版,印刷,插图,处处都清爽而精致,这些都是当下盛行的电子书所无法替代的。 书的内容更是有趣,茶经新解以茶经的布局谋篇,内容却没有局限于原文成书的时代性。1000多年的岁月变迁沧海桑田,不仅是茶的生长环境,种植方式有了变化,自然环境有了变化,整个社会的心态,对茶的认知, 商业化的程度都有了巨大的改变。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在那个对茶还没有统一命名的时代,茶经不仅系统介绍了茶更是后来中国茶文化的基石。1000多年后的今天,茶虽然已经是家喻户晓,喝茶的人很多,可是真正了解自己手中那杯茶,了解它背后承载的千年文化的人并不多,可是于此同时茶的商业化和信息爆炸把茶业甚至茶周边产业的发展渐渐带入了一个值得大家警惕的方向。

茶经新解,一方面厘清了我们读茶经很多望文生义或者是是而非的地方,另一方面,也许也有着借着茶经的视角来看看当下这个时代的意思吧。这一片树叶启动的乾坤,经过长长的千年岁月,中间有传承,有发展,有今非昔比也有今不如昔,有自然环境的改变也有人心的日趋浮躁。这些内容确实值得一看,也值得更多的人看。学茶识茶,看这本书也会少走很多弯路。最后想说的是,作者行文也痛快,看了让人神清气爽很是开心, “有时我想,哪些热衷吃穿山甲的人,家里估计都能翻出不少野茶吧?市场上的“野茶”,不妨也就留给他们吧”。

《茶经新解》读后感(三):当茶经遇上互联网

喝茶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事情。从古至今,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谁人不饮茶呢?茶是文化与生活的媒介。人们从茶里能够喝出健康,喝出文化,喝出风雅……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逐渐发现茶叶中蕴含许多营养物质,比如茶多酚,并根据茶多酚的多少可以控制茶叶的营养成分和口感。于是喝茶这件事流传至今,而且是发扬光大了。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8世纪的时候,“茶圣”陆羽就写出了举世闻名的《茶经》。可是《茶经》对于现代人来说,始终有点晦涩难懂。以前有人讲解《史记》、《资治通鉴》,现在有人讲解《茶经》,而且有趣又实用。这本讲解茶经的书就是《茶经新解》。

《茶经新解》的作者杨多杰,是茶叶历史文献学研究硕士出身, 主要研究方向为历代茶文献及茶文化课程教学。杨老师的名头一大堆,比如中国茶人联谊会”特约茶文化讲师、中央电视台《味道》栏目顾问及嘉宾、北京电视台《生活面对面》《生活2017》等节目常驻嘉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吃喝玩乐大搜索》常驻嘉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月吃越美》常驻嘉宾、微信北京同城大号“掌上北京”特约撰稿人等等。可以说是集生活与文化于一体啊,会吃会喝会玩,这里绝对是褒义哦。

因此,本书的专业性完全可以保证。书中所有内容皆是作者杨多杰查阅相关资料,实地走访而得。另一方面,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统一,让读者觉得《茶经》这本文著作不再高不可攀。全书根据《茶经》的内容设置了相应的十个章节,分别是: 一之源 、 二之具 、 三之造 、 四之器 、 五之煮 、 六之饮 、 七之事 、 八之出 、 九之略 、 十之图 。

在书中,杨多杰根据自身在茶园走访的经历,向我们道出了茶人辛苦的真相。原来古往今来流传的许多诗句中优雅美丽的采茶女只是诗人笔下的理想形象。真正与茶叶为伴,整天在阳光下曝晒的采茶女多是皮肤黝黑的中年妇女。不止采茶不容易,制茶的过程也是非常艰辛。十几道工序下来,茶人的辛苦可想而知。从这里,我们也更加明白采茶之不易,今后对待茶叶也就多了一份珍惜与感恩。

《茶经新解》读后感(四):以喜心饮茶,就有禅意

——评《茶经新解》

回家的火车上,坐着靠窗的座位,一边喝茶,一边读这本《茶经新解》。自己读过《茶经》,却没有作者对茶的领悟之深,其贯通古今地品茶、悟茶让人佩服。

小时候喜欢喝浓浓的绿茶,喜欢绿茶的清苦味道,不讲究茶的好坏,不讲究冲泡方式,只是“牛饮”。开始“有文化”的饮茶是在大学,读书会里结识了一位“老茶人”姐姐,听她讲茶,在人人、微博、朋友圈里发布关于茶的点点滴滴,采茶、茶艺、饮茶、茶的故事、茶的意境,耳濡目染地对茶文化有了兴趣。看过各式各样写茶的书,有结合人生阅历,有文人诗酒茶的故事,有很学术的研究《茶经》的著作。

这本《茶经新解》的独到之处在于,按照陆羽《茶经》原书结构的基础上,介绍现代生活中的饮茶知识,不但可以一边对照《茶经》,理解《茶经》,还可以从现代生活中的饮茶知识悟到怎样去寻找一种好的生活状态。有故事、有匠心、有体验,是对这本书最简短有力的评价。更有诚意的是,在每一章的结尾处,都有一句既有茶味又带人生哲理的话,诸如“应天顺人,才是制茶爱茶之道”“想泡好茶,先要有敬畏之心”“饮茶,要走心”等等的语句,既是对所写篇章的总结,又具发人深省的意义。

说说本书内容之外的感受。茶与佛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赵朴初老先生说:“以喜心饮茶,就有禅意。”古人喜欢喝茶,并且禅茶相通。

茶不同于任何一种饮料,它有情感、有生命。它懂你,你的喜怒哀乐,只需在眼前轻轻地摇一摇茶具,当清苦的醇香溢出,一切便复归于淡然。依然爱喝茶,于是,在内心的一隅盛满了一袭的清苦;于是,在某些日子那一袭清苦在暗夜里泛溢开来,让我想起并不轻狂的少年;于是,在熟睡的夜里,清醒的失眠。

我的茶,不仅是那些树叶子,我也喜欢咖啡,果汁等等的饮品,这些算广义的“茶”,我爱上了喝着茶,冥想的时间,发呆的时刻。我喜欢这样的日子安闲而又舒适,慵慵懒懒得可以像一只猫般生活,贪恋着阳光的温暖茶的清香,播放一首轻缓的旋律细嚼着阳光,躺在沙发上小憩一会,等着吃过午饭的鸟儿把我叫醒。

古人参禅悟道,外人看来极是清苦,其实自有其乐趣和令人着迷的地方。朴老说,品茶和学佛虽然皆是宽性宜情之举,但两两相比,与其空洞的学佛持偈,倒不如品茶去。从古至今,很多人为酒狂,为茶痴,不外是对一种境界的向往,一种无我的境界。当我们过分纠结于一些事情的时候,什么样的理由让我们放开呢?沉浸于无我的境界里,眼前的客观世界就会变化。在这个境界里,忘却喧嚣,忘却压力,去享受当下,融入自然,回归本心。

2017-8-3,星期四,大雨,7:45,于大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