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四郎读后感100字

三四郎读后感100字

《三四郎》是一本由夏目漱石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四郎》读后感(一):你是画,你是诗

如今,对于中年的我来说,读《三四郎》这样的故事,已经很难再像从前那样,有着强烈的代入感了。不过,某些消逝不再重来的往日时光,倒是又不断地浮现于眼前,惹人怀想。

小地方青年三四郎,高中毕业后,到东京念大学,接触到了与家乡所完全不同的现代文明、现代女性与生活方式,三四郎由此而经历了他彷徨迷茫的心路历程。

文中有两处地方,我个人非常喜欢:

一处是,三四郎还钱给美弥子之前,看到了她所喜欢的云朵,而美弥子也让他闻了之前他随口推荐的香水。

另一处是,广田先生梦见20年前邂逅过的一名女子 。女子容颜未变,而自己已苍老不堪。从而引出“你是画”和“你是诗”的对话。简直让人拍案叫绝啊!

《三四郎》读后感(二):随记

整篇读下来非常的惬意,并且书中描写的主人公与自己处在相同的人生阶段。虽然三四郎是迷茫的,不知道该走进哪一个世界,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但是三四郎有在思考,思考的过程是积极的。

村上的评价是:“而《三四郎》里的主人公却不同。他在纷杂异位的环境中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但他从未把这异常的环境视为自身内在的问题,他以年轻人特有的坦然,相对自然地接受了这种环境,并把它当成纯粹的外部存在。'哦,事情就是这样啊!'他似乎如此说道。

······三四郎认为自己被生活轻轻拂过,就如同白云从空中飘过一般。在我们清醒之前,就几乎已经被他的'自由仰望天空'所吸引,甚至忘了以批判审视的眼光来观察他。”

这段评价十分的贴切。三四郎对于自己人生的新阶段——来东京上大学这个时期里所有的事情就直接接受,没有多余的问题问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那样。新的生活方式,遇见的新的人,新的人际交往,新的世界就在眼前,轮到三四郎选择的时候,究竟该选择哪一个呢?“第一个世界是遥远的,那里的一切都平静安宁,但又朦胧恍惚。第二个世界中,有着布满青苔的各式建筑,有宽敞的图书馆,一眼望去,就连人的脸孔都无法看清。第三个世界宛如春光乍泄,耀眼夺目。有欢声笑语,有发泡的香槟酒,有电灯银匙,更有美丽的女性,堪称万物之首。”第一个世界代表着故乡,自己的过去,第二个世界代表着以后专心搞科研,做学问,第三个世界则是放飞自我,年轻无极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得等到以后再来回答了。

《三四郎》读后感(三):像三四郎那样就挺好的呀

这本书看完有几天了,我觉得以后还要看几遍,就像前言里村上的推荐说的那样。今天中午突然间心情起了变化,打乱了自己复习的节奏,想起了三四郎。

情绪的变化其实很简单,规律吧也很容易摸清,其实无非是睹物思人、睹物思己而已。当一个人开始慢慢感知自己的情绪的时候,我觉得他才真正开始用心体会这个世界了,才成熟了点儿。这个过程我经历的比较漫长,或许这是从小被当做优等生留下的痼疾吧。

H是我在高一的同学,算是前后桌,总是叫我“姐”,或许是我当时性格或者说长相上比较女性化?我自己并不这样觉得啊……她是那种大大咧咧的女孩儿,高中阶段谈了个男朋友,他确实又高又帅,要我说和胡歌很像,但是后来分手了(我其实并不是很清楚这件事)。她和我的关系很好,总是互相开玩笑那种,曾经阿蒙把我叫到操场台阶上跟我说,她是个好女孩,我们挺般配的。可是,我当时其实并不想谈恋爱的,囧……

我们一直保持联系,大学以后曾经跟我说——她也跟大学里的一个男生叫姐,可是没有我好。她曾经想要考研,要考我的学校,我很热心的给她打听,为她找复习资料——她说她喜欢武汉。但是最后没有考,我不清楚为什么,难道是因为我后来离开了?她后来在本省另一个市找了个工作,还找了一个新的男朋友,会做饭,挺好的。这是我知道的关于她的事情。

她今天在空间发了一条很伤感的动态,一个人要结婚了,眼看着婚期一天天的临近,她纠结着是否要参加婚礼,但是真诚的祝TA幸福。我猜哈,应该是那个她以前喜欢过的男孩子,不过我们的关系一般般,并不知道他要结婚了还是怎样。

流水账一样的说着上面的事,也许是情绪太有感染力了吧,她的说说让我有点恍惚。我并没有感伤自己的青春,我对高中生活其实没什么好遗憾的,但是我挺可惜自己的内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实缺少触感,参与了才会触动,可是参与的过程中我又总是会迷失。

三四郎不是这样,就像村上说的那样,他能清晰地感到外边世界的新奇还有随之而来的内心的触动,不过也只是把这些情绪体验当作一种思想的借鉴,他欣赏广田君、佐佐木、野野宫,还有生命中出现的女孩儿——良子、美弥子。他不追求,只是随遇而安,看着人物景色的流转,觉得很有意思而已。(当然其实也没这么夸张……)

一直以来,我其实都太把自己囚禁在内心的监牢中了,研一我打开了一些,但是因为受到了挫折,险些关上且永远也不打开。我现在的年龄和三四郎的年岁相仿,我内心也有值得抓紧的梦想,也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努力的过程中内心的成长。在接受外来刺激的同时,认清自己,这是最重要的事。

对的时间读到对的书,其实是很神奇的。像三四郎那样,其实挺好的。

《三四郎》读后感(四):如果能够勇敢一点,结局能否不一样。

会读这本书,是因为村上的小说里出现了这本书的名字。

从打开第一页看到村上的代序,到看完全书只花了一天。看村上的长篇时我总能在脑中构造出画面,但这本书大多数场景我只能浮现个大概:有林荫道和红房顶屋子(有一个钟)的大学,三四郎一张床一张书桌的小寓所,广田先生租住的二层、可能中间有个小天井的木制老建筑等等……很多也只是基于自己的经历和想象。可能1906年的日本还是太遥远了。但是思维进入故事后,切切实实地关心着主角三四郎的走向:火车站的艳遇他会如何处理,能不能再次和美弥子相遇,和良子的关系有没有可能有进一步的发展,会不会和野野宫来一场火拼,还是最终只能奉母命回老家结婚。我只看了一遍,留在脑子里的都是围绕着三四郎的感情发展;至于乡下孩子进城、学生运动之类的,没有太多实感吧。

三四郎是个初到大城市的傻小子,在来到东京之前,世界可能只有故乡那么大。来到大城市接触到了各式各样的新鲜事物,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遇到了不同于故乡的阿光、真正令自己心动的姑娘。几番接触,有机遇也有人为的巧合,和自己喜欢的姑娘越走越近。隐隐觉得姑娘对自己也有类似的情愫,但是周围似乎又总有各式各样的人和姑娘走得更近、更为暧昧。抚着团扇的美丽姑娘啊,你到底是倾心于我,还是只想捉弄我,又或者我只是你众多中的一个呢?就在这样的纠结中,姑娘就这样突然地嫁了一个不相识的人。三四郎呦,这叫人如何不心疼?你要是嫁给野野宫倒也罢了,但却是这样一个不相知不相爱的陌生人,美弥子小姐你是就这样作罢的女人?良子没有你这样的聪慧,但是似乎可爱多了。

读完后我在想,如果三四郎能再勇敢一点,结局是否会不一样,能否来个童话般的逆转。这恐怕是不容易的。这是1906年的日本,一个封建和现代文化的交融点,但仍是一个兄长之命不可违的年代。如果三四郎能够表达自己的爱意,美弥子的哥哥能否将自己的妹妹交付与他呢?就如(令人惊喜的)村上的代序中所言,三四郎是个还未真正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与重担的年轻人,一个还未成熟的男人。他没有与次郎那样的主动与积极,有一定的抗争但更多是温吞吞的妥协,因此他的命运更可能是回家乡继承父母的田地,娶一个阿光那样的姑娘。

小说让我有共鸣,因为我觉得自己和三四郎一样怂。面对火车站女人怂得下不了手(其实这倒没错);面对喜欢的姑娘怂得无法说出自己的爱慕;脑中想得再多,大多数时候也只会舒舒服服地静待事情自己发展。这样看来与次郎是个更了不起的角色:尽管有些无赖,但总是积极地在推动事物;良子也是个了不得的姑娘,敢于对硬加给自己的婚事说不(当然也得益于有个宠爱自己的哥哥)。就如村上的序中所说,一个世纪过去了日本人依旧腼腆,所以三四郎仍然在触动日本人的内心。可能在中国也有大量这样的不敢搞事情不敢追女孩子的内向孩子吧(哈哈我也算一个),所以我想也可以触动很多国人。非常适合20出头刚上大学的小朋友们读一读。

《三四郎》读后感(五):相似的“迷羊”

关于人生的“迷羊”

代序里,村上春树说他第一次读《三四郎》是22岁,“对即将迎面而来的重任鲜有认识。”

意外地看到村上为此书做的序,从中可看出他是多么推崇这部小说。可惜,因为翻译的原因,呈现在我面前的效果差强人意,而且看完后越发觉得迷惘起来(除了叙述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外,翻译还为这种模糊性添上了多余的外衣,出现不少错字、漏字等等……)。共鸣是有的但总觉得还有什么没有能够满足。

而我,恰逢适合阅读此书的年龄,同样的是22岁,普通大学的一名刚进入大三的文学系学生。身边同学纷纷确定下目标,而我还处于不断在思考未来出路的烦恼中,没能确定方向。

读这本书时,多数是利用临睡前两个小时躺在床上的时间,但,或许,我应该以更轻松、简单的心情,在“洒满日光的阳台上阅读”这本小说,才有机会看到刚刚路过的云是什么样子。

虽然与三四郎的时代已经相隔许久,三四郎式的迷茫多少与我们当代同年的年轻人的心理有出入,但不可置否,你仍能从这个涉世未深的青年身上找到一些共鸣。

从乡村小镇挣脱出来的质朴目光,处于传统与现代、乡村与都市、西方与日本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汇中,不断思考如何自洽于新世界的问题。有一点不知所措,但更多的是坦诚。面对新鲜的事物,尝试着理解接受,就算不能懂也没关系,也只把它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出现。大概这也是大多数年轻人适应新环境的最初的模样吧。

关于三四郎想象的三个世界

第一个世界:遥远安宁。代表纯朴美好的家乡,是“过去”,是心灵的慰藉、港湾;

第二个世界:远离尘嚣。代表广田先生和野野宫君一类人的纯粹的学术世界,他们有专心致志的事情,面对生活即使潦倒也有从容的气魄,令三四郎崇拜、愉悦。

第三个世界:繁荣发达。代表融入现代的新时代人们的生活,那里丰富多彩却最格格不入,三四郎心神向往却难以接近,充满挑战。但无疑是世俗的理想。

对我来说,早在小升初时便已感受到第一个和第三个世界的差异,从一个小农村来到城镇上学,环境转变之冲击更甚于后来从三四线城市到省会城市上大学的感受。如何自处、如何选择的问题,曾在那段时间不断地困扰着我。慢慢地被磨平了心性,当然,更多是受到了环境的积极影响。到了大学,才有机会接触到第二个世界。可惜,已没有三四郎那种天真质朴,一下子能够取舍到最理想的结果。

大概,这是每个三四郎在曾经、以后都会遇到的抉择路口。

关于爱情的“迷羊”

说实话,更喜欢《后来的事》中描写的爱情,细腻成熟。当然,三四郎的爱情因其青涩反而更惹人怜惜。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张敬轩的《樱花树下》:“还记得樱花正开还未懂跟你示爱 / 初春来时彼此闭着眼渴望未来”。

以三四郎的视角叙述他所看到一切,因此也让美弥子这个形象在读者面前扑朔迷离起来。她到底喜欢谁,她对三四郎是怎样的感情?看了一些评论的理解,我在这里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美弥子喜欢的人是野野宫君吧。在三四郎眼中,每次美弥子和野野宫君的互动都会令他不快,可能这就是所谓“情敌”的直觉?而且,从现实层面上来说,野野宫君有所成又一表人才还是兄长的朋友,亲上加亲,自是理想的对象。再结合之后美弥子和三四郎看画展时,遇见野野宫君,美弥子故意贴近三四郎说话显示亲密,很明显是想引起野野宫君的注意吧?虽然三四郎视角下的美弥子那一刻的眼神中是“为了我”?——对于此处始终存疑……

然后,对于三四郎,美弥子其实挺享受对他的“戏弄”?或者说异性的追求。美弥子相貌出众,又受现代中西文化的影响,清高成熟、个人意识强。不过也许在一步步接触中,美弥子发现三四郎的自然秉性的可贵(或某种可爱),然后也慢慢开始正视对三四郎的态度。前有借钱风波,后有肖像画事件,颇耐人寻味。原口先生画美弥子的肖像结束后,美弥子向三四郎解释自己选用团扇遮脸姿势的原因,因为那和与三四郎初次见面的姿势一模一样啊……也许美弥子对三四郎没有确切的情意,也没有什么现实的期待(因为身份家境悬殊),但美弥子多少还是挺珍惜这段邂逅吧。

最后,至于美弥子嫁给了不是自己所爱之人,倒让我想起了《后来的事》的三千代,同样有着某种无奈。加上野野宫良子的订婚状况,可以看到明治时期的女性对于婚姻自主权的无力,她们只能依托父兄来完成对人生后半生的安排,实在是可悲之至。

三四郎和美弥子都是爱情里的迷羊,一个猜不透人心、朦朦胧胧,一个能读懂人心却无自由自主的权利。一切在可预测的结局到来时提前结束,那些尚在天空不知忧愁的飘飘云彩,那些清澈苦涩的青春滋味,在某个瞬间戛然而止。

一如,广田先生梦中始终是十二三岁模样的少女,不经意间,终于永远停留于记忆的深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