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里尔克和女性经典读后感有感

里尔克和女性经典读后感有感

《里尔克和女性》是一本由[德]海默·施维克著作,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2016-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里尔克和女性》读后感(一):里尔克似乎是典型的人格分裂症

1、第一次看到对里尔克的介绍是来自冯至的译本《给青年诗人的信》,读完当时觉得好感动,看完此书才知道人真的可以这么表里不如一!

2、也许我再也不会想都里尔克的书了,书的封面上他的头像就极其猥琐,很理解他的第一任女友后来谈论起他,无限厌恶的表情。

3、里尔克偏爱强壮的女人,比如那个“米兰的歌唱家斯卡拉,已经一把年纪,有一头海牛那么重,后背宽得像内衣柜,从她强有力的脖子里faculty的声音能压过一个整个乐队,里尔克偏偏就爱她,因为她能让他平静,这一点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地方,她拥有里尔克始终欠缺的体质。

里尔克的灵魂是不健全的!

《里尔克和女性》读后感(二):我们就这样爱慕着并不断告别

文/夜灵眸

深夜,你尽可把自己放在沙发里窝着,或者去看看窗外车来车往的立交桥。忙碌的工作与碎片似的生活,最使人疲惫,现在不是我们在做事情,很多时候是事情在推着我们不得不往下走。每个人缓解的方式不同,有人恋爱,有人喝酒,有人掉眼泪,挣扎着嘴里喊着寻找内心,或者义无反顾地做一个仅仅三五天的背包客,来暂时停止这种被鞭笞的生活。忘记了曾经我们读书时候的心境。一本书也许全篇都引不起你的兴趣,但在你随意翻动的某一页,只那么一句,有时会影响你的一生,它值得被爱,你值得被自己依靠。我最近偏爱读诗歌,短小的文字,字字直指人心,它的力量往往出乎意料,瞬间将你带入到诗人的世界,释放了面对生活的所有不安。

当 “灵魂没有了宇宙,雨水就会滴在心上”。

勒内·马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奥地利诗人,他早期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西米亚民歌风味。诗歌充满孤独、痛苦和悲观虚无的思想,从字里行间中体会他的那份敏感与细腻。追溯其根源,与他的童年经历有着巨大的关系。父母亲不但给他取了马利亚这个女性的名字,而且到五六岁时还把他当做女孩来打扮。在他的《一九〇六年自画像》中,仍不加隐晦地说他的目光中有着“女性的卑怯”。也正是这样的成长历程,使他具有女性一般内向和敏感的特质。他热爱自然,同情和崇拜妇女,关心社会上的一切弱者和不幸者;他对充满激烈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和物欲横流的大城市异常反感。宁可浪迹天涯或者隐居在乡间的古堡中,享受他沉思默想的孤独。

《里尔克和女性》读后感(三):一半在烟火里打磨,一半在诗意里嫣然

文/夜灵眸

里尔克说: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就像遭遇爱情一样,认出了那种疼痛又能如何,还是主动迎向,像飞蛾扑火,明知灼热、明知疼痛,还是一往如前,因为我们真的很需要那种爱情,激烈、纯净、尖锐,于是疼痛。

诗歌不只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它的形成贯穿于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它会赋予我们一双细腻的眼睛,是一种情怀、一种诙谐、一种浪漫,甚至是一种力量。

勒内·马利亚·里尔克是我很敬仰的一位奥地利诗人,他早期的创作具有鲜明的布拉格地方色彩和波西米亚民歌风味。他的诗歌充满孤独、痛苦和悲观虚无的思想。

在经过世界战争的严重摧残,欧洲抒情诗的天空黯淡了。浪漫主义的夜莺不再歌唱,现代性的荒原渐次展开。

里尔克诗歌的孤寂情绪基调体现为其焦虑心理、恐惧心理和抗争心理。

我在读过《里尔克与女性:挚爱诗心》这本传记后,对里尔克的作品有了一个新的剖析。

首先,造成他的诗歌中孤寂情绪基调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原因、文化原因等客观原因和自身的主观原因。里尔克通过自己的诗歌,实现了个体形象的自我塑造,在孤寂的背后也隐含着里尔克的焦虑、恐惧心理和反抗意识。

其次,他用“物”表现自己的孤寂情绪,用“物”去唤醒人们对除人类以外的生命或者非生命个体的重视。孤寂,是里尔克通过诗歌向读者传递出的一种情绪,他在表达孤寂的同时,也对诗歌本身的创作技巧进行了突破,在创作的同时进行着对人类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追问。孤寂的最后指向就是万物皆可入诗,并达到超脱孤寂、超越孤寂的生命体验。

但是,传达孤寂的情绪却不是他最终的目的,他诗歌体现的是诗人对死亡、对生命、对人的存在的一种深层次的思考,他以一种孤寂的姿态游走于个体的生命中,以一种无意识的存在主义的方式对诗歌进行诗性的阐释,并将自己对生命真实和存在的感悟用诗意的方式表达出来。

里尔克的诗歌赋予世界以秩序的力量。当中心隐遁,世界成了一片荒原,时代也变得贫困。于是他通过对伊甸园的隐喻表达,借上帝与诸神之名暗示着世界应有的样子。但在这种虚幻的肯定中,隐藏的是深层的否定,当他否定了上帝以及诗人自己对自己的欺骗后,他们回到了人类及自然本身,期望通过对语言、对生死关系的还原,对自然及人类童年与爱情的赞美与歌唱,从而树立一片果园,在这片果园中,人的生活与万物都在牵引下像树一样生长。尽管这在纷杂的时代中无非也是诗人另一类的幻想,但诗人对存在的思索、对理想的追求却为人类的精神世界举起了一面旗帜,也体现了海德格尔所说的诗人作为黑夜时代的神圣道说者的职责。

喜欢里尔克的诗歌,绝不仅仅在于揣摩他背后的意图,而是在咬文爵字后的释然,抛弃所有对他文本的研究,全身心地做一个“流浪者”,游荡在他的字里行间,时而温婉、时而尖锐、时而迷茫,我沉迷于这样的“意外”,毫无防备地体验文字的冒险,这才是最大的享受。

我总会在一身疲惫后,一个清净的夜晚,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生活与文字,与他一同前往他曾游历过的巴黎,住过的庄园与小木屋,与那些我们曾经爱慕着却因各种原因而分别的人,来一场郑重的告别仪式。

里尔克沉默地将那最柔软的人类的手,执着语言这种工具,向石头投以肃穆的触碰。他轻声地向围观的人、向他们当中表露出向往之情的人说话,让他们知道他注视的眼睛也曾在他们身上停留。

随着他的文字再去回想那一段青葱的韶光,好似秋风吹落叶,寂寂无声,是一场场青春盛大的花事,却又匆匆葬于秋风。

他那烁烁的风骨早已雕刻在千疮百孔的生命里,它沉淀出一缕暗香,却在时光中不带有一丝薄凉。

在很多个冰雪融化的清晨,我都在想,我的生活因你而璀璨,因诗歌而柔软。它让我愿意与这个世界,一半在烟火里打磨,一半在诗意里嫣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