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超级无聊的一天》读后感锦集

《超级无聊的一天》读后感锦集

《超级无聊的一天》是一本由[美]彼得·史比尔著作,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016-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超级无聊的一天》读后感(一):让梦想自由飞翔

步入小学阶段的孩子总是厌倦大人把自己当作不懂事的小朋友。他们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骄傲,因为掌握了新的本领,这有助于他们建立自信。孩子的幻想游戏常常折射出他们希望像所崇拜的大人那样,有驾驭现实世界的成就感。彼得·史比尔谙熟儿童成长期的这种普遍心理。在这本图画书里,两兄弟决定一起“造个东西”,并且马上付诸行动—制作一架飞机,不是飞机模型,而是一架标准尺寸的两座螺旋桨飞机。

六七岁的孩子不正喜欢干这样的事情吗?史比尔用连续性的场景、细腻的水彩线条,完美呈现了这两个聪明的男孩制造飞机的整个过程:带上一个普通的工具箱,从一辆婴儿车上拆下了两个轮子,解下晾衣服的长绳,还从篱笆上弄来了铁丝。接着,他们拿出储藏在谷仓里的木条,从自行车和老旧的汽车上找来各种各样的零件。这架飞机看似做工简单粗糙,还有些摇摇晃晃,就像是用橡皮圈杂乱地捆绑起来、煞费苦心才做出来的舞台道具。但是,当这两个男孩转动钥匙之时, 发动机轰轰作响,飞机随即飞上了天空。每个孩子内心深处的梦想就这样得以实现了。

史比尔在飞行梦想和现实感触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如实刻画出这两个男孩的父母是多么担惊受怕:他们凝视天空,竟然无意间看到自己的孩子驾驶自制的飞机纵情翱翔。当两个男孩着陆以后,大人让他们把所有东西归位:玩具马车、自行车……同时,他们的父母不得不承认,这两个孩子其实挺聪明的。作为读者,我们不禁期待,下一次,这个冒险二人组没准儿能造出一架登月的火箭呢。

(美国著名童书研究专家 伦纳德·S. 马库斯)

《超级无聊的一天》读后感(二):超级无聊的一天

什么是无聊?如果你问一二年级的娃娃们,他们会说:“就是什么也不能干,只能看手机!”原来看手机是因为无聊,虽然现在电子产品在娃娃群体里有泛滥之势,但他们的内心并不是真心亲近的。同样的,在大人的世界里,我经常在十字路口看到低头族,甚至有看到过“马路杀手”们边开车边玩手机的样子,这也是因为他们无聊吗?用前面孩子的逻辑来看,那是大人的世界已经无聊到只能玩手机了吗?

如果无聊,你会做些什么事来改变这种状态?同样的,如果你问一二年级的娃娃们,那回答可就不是大人所能臆测的了。大人一般都认为在孩童的世界里,没有不可玩之东西,没有不可改变之物,无聊?“那是因为大人们不准我干这个,不准我干那个,我只能看手机。”言下之意,一旦你们不再限制我们,哈哈,那可干的事真是太太太多了,电子产品可不是第一选择。真的是这样的吗?事实是班里有一半的孩子不是这样想的,他们觉得无作业日是无聊的,什么?这回答令我震惊,就象绘本《超级无聊的一天》中妈妈对两男孩所说的话:“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时,可从来不觉得无聊。”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会在无作业、可肆意玩耍的日子里觉得无聊?真的只是因为大人限制太多吗?不是我杞人忧天,我真的生怕他们失去了自我娱乐的能力。

周末,我领着8个五年级的孩子去公园,我只负责安营扎寨,他们负责自找乐趣,一个漏网、一根水枪、一个塑料袋、一个纸袋子,没有任何一个电子产品,他们疯玩了二个多小时,中间只在补充养份时来找过我,早上刚被小娃们打击的内心又恢复了点信心。

这本是个极其有趣的世界,别让我们变成一个无趣的人。《超级无聊的一天》里,作者彼得•史比尔给我们展示了两个因为无聊而决心做架飞机来玩的小男孩,他们扯妈妈的床单、卸弟弟的婴儿车轮子、拆家里的电线、搬爸爸汽车的发动机,就为了做一架飞机,就为了过一个不无聊的一天,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从中见证了从无聊到不无聊的过程,大家争相讨论要把这本绘本改个名字,《不无聊的一天》、《造飞机的一天》、《造飞机就不无聊》等等,虽然最后因为乱拆家里设施、自驾飞机上天,吓晕了妈妈、气坏了爸爸、引来一顿胖揍,但结尾妈妈与爸爸的私聊,却暴露了成年人的心理:“他们还是蛮聪明的!”虽然你们破坏了一些东西,制造了一些麻烦,但也创造了一些东西,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些变化,这大概是所有成年人的世界对孩子世界的喊话吧,对于你们制造的麻烦、对于你们创造的新世界,我们又爱又恨,但又不得不佩服你们的创造力。而这才是一代更胜一代的阶梯、是一个孩子该有的状态!而不是你们拿着电子产品的样子!话说连乔布斯都是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的噢!

我喜欢肆意玩耍的你们,而不是无聊的你们!愿你们永没有一个超级无聊的一天!又或者,愿你们总有办法将超级无聊的一天变成超级不无聊的一天!共勉!

《超级无聊的一天》读后感(三):那些对付无聊的有趣事

彼得·史比尔是我喜爱的图画书大师,他最擅长的就是用图画讲故事,让图画中的细节说话。《超级无聊的一天》不仅讲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更展现出家庭教育的真知。

故事显然不是从封面开始的,但也不是从第一页开始的,而是从衬页开始的,而且书名页、版权页都在讲故事。否则,我们不会明白在第一页妈妈为什么会略带不满地说:“去找点事做!我在你们这个年纪,从来没觉得无聊过!”

答案就在衬页和书名页上。我们可以看到,哥俩似乎把家里能玩的都玩了个遍,排球、高跷、自行车、足球、网球、孔明灯、弓箭、篮球、船模、门球、羽毛球、滑板、轮滑、飞盘、曲棍球、皮划艇、钓竿、潜水器、棒球、乒乓球、橄榄球……还要加上哥俩坐在屁股下的推车和秋千,这些项目可都是男孩喜欢玩的啊,数量之多足够开一场运动会了吧!

可是,他俩对妈妈说:好无聊啊。于是,好戏就开场了。

他俩来到了仓库,看到一个螺旋桨。然后,他们决定自己制造一架飞机。书本上可以查到工作原理,他们需要轮子、木头、座椅、钉子、油漆、胶水、布料、铰链、绳子,还有挡风玻璃、螺丝、电线……可是材料从哪儿来呢?对他们来说,小弟弟的婴儿车、爸爸的汽车、院子里的晒衣绳、家里的电视机……通通可以当作飞机零件。老天,这不是闹着玩吗?

是的,正是闹着玩!

有趣、好玩,恰恰可以用来对付无聊。在无聊的时候,孩子们有机会去重新打量熟悉的事物,发掘观察现有环境的新角度—这正是开发创造潜能的开端。通过学习处理自己与外在世界的关系,能够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不过,许多父母听到孩子说“好无聊”后都会主动干预。有些父母会建议或者命令孩子“看书去”“做题去”;有些父母估计更加简单粗暴,让孩子玩手机、平板电脑或者看电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把孩子推向了更加无聊的事情。而且,这些做法不利于孩子们学习有效管理时间。前一种父母的干预方式使得孩子的时间经常被大人们控制,他们没有自己的空暇时间,更缺乏自己决定做一些有趣的事情的良好体验;而后一种父母的行为,使得孩子们过于依赖电子设备,相比之下,那些亲子活动,或与同龄人一起玩耍就显得“毫无竞争力”。更不利的是,这两种做法让孩子们无法安静下来,去思考自己内心的需求。

有时候,孩子嘴上说“无聊”,其实是需要父母的关注。因此,爸爸妈妈们需要停下手中的事情,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共读一本书,玩一会儿游戏,请孩子一起做家务,哪怕就是和孩子一起聊聊天,他就会觉得受到关注,内心自然充满正能量,无聊也就不复存在了。

另外,这本图画书中的父母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当孩子做了危险的事情,需要惩戒时—爸爸先是狠揍了一顿屁股,接着勒令他们把所有东西都物归原处,最后让他俩回到自己的房间反省。这三个步骤都很重要,一个都不能少。而母亲的担心(差点儿晕了过去)、安慰(给被体罚的孩子拥抱和亲亲)、分担(换洗衣服),以及她与丈夫立场一致的做法,也给了妈妈们很好的榜样示范。

当然,他们对孩子的评价—“这些男孩儿啊!”“倒是挺聪明的。”—正是他们这种教育行为下的成果。

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教育自媒体“一慢二看”创办人 李一慢

《超级无聊的一天》读后感(四):无聊激发创造力

无聊的时候,你们会干嘛?喝茶、逛街、听音乐、看电影? 我有个群里,某个朋友说某天她老公闲着无聊,把略有问题的油烟机拆开修,然后,没有然后了。只能换个新的了!

看来拆东西是许多人的爱好,并不分年龄。 我小时候无聊也是拆了家里的闹钟,闹钟当然是好的,并无毛病。而我只是一时兴起,想看看里面的零件,然后,和那个朋友的老公一样,拆开了就傻眼了,最后勉强组装好,还多了几个零件!

我们这些估计在美国作家彼得史比尔眼里,就是小打小闹了,他笔下的两个小鬼,可是无聊激发创造力,干了一票大的!

这两个男孩可能十几岁左右,这个年龄段最麻烦了,满脑子的自我,加精力旺盛无法发泄。于是,在被老妈的一通责骂后,他们看着仓库里的螺旋桨,动了自己做一架飞机的念头。

怎么做?书里有!材料怎么办?家里有! 于是,两个人简直犹如日本鬼子进了村,在家里进行了大肆扫荡。门、窗、栅栏、床单、电线、晾衣绳、车子的发动机、就连小弟弟的婴儿车,统统都拆了!更搞笑的是飞机居然真的造好了!真的可以飞!

而直到父母需要看电视,才知道家里已经一团乱:门窗不见了,篱笆不见了,床单不见了、家具都拆了、电线也拆了、车子也被拆了、连婴儿车都不能用了。而那两个捣蛋鬼正开着飞机,在他们头顶开心地飞来飞去呢。

爸爸怒不可遏,喝令他们赶紧降落,而妈妈几乎晕倒。只有一直在关注整件事的小狗开心的跳来跳去,放在被拆的不能用的婴儿车上的baby手舞足蹈的。

两个男孩只好下来,在爸爸的责备,和妈妈的亲吻中,将一切又回归原位。时间又仿佛回到了之前什么也没做的时刻,他们在卧室里,玩遍了所有的可以玩的东西,无聊透顶。

这本书真的是太搞笑了!作者的脑洞大开,揉和着我们每个人曾经经历的青春时光,在这本小小的书里,像电影一般,高潮迭起,惊喜不断。

一个孩子等于500字鸭子,这家的一个孩子简直抵得上一架轰炸机了!还两个孩子呢。关键是,还是个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练枪扫射的轰炸机。这本书中父母,也是够崩溃了。但父母的最后态度,很耐人寻思,父亲负责唱白脸,让孩子把东西都放回去。母亲负责唱红脸,又去亲吻他们,安抚他们。等他们都回房间去了,父母坐一起,又忍不住表扬道:这些男孩啊,倒是挺聪明的。责备,只是觉得他们太过了,太危险,而夸奖却是能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我家小朋友听我念这本书,也是震惊不已,她没想到连飞机都可以自己做的,一个劲“唔……”。虽然这事作者太过夸张,但小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是不容小窥的,尤其是,他们比大人有更强的想干就干的实践能力。虽然这件事被父母责备了,但很难说,通过这件事,他们会更干劲十足。毕竟,梦想一旦被证明是可以实现的,那么,再大的阻碍,也不会熄灭心中的火焰。

欢迎关注公众号:爱上wei旅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