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亲密伴侣经典读后感有感

亲密伴侣经典读后感有感

《亲密伴侣》是一本由[美] 麦琪•斯卡夫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44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密伴侣》读后感(一):关于不婚主义

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人奉行不婚主义。他们或许是因为不愿意忍受生孩子的痛苦,不愿意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不愿意为其他人做出改变,生性凉薄不愿意付出。

也有许多人在抨击不婚主义奉行者。虽然说结婚的观念自古就有,但是不结婚就一定是错的吗?

显然不是。

结婚与否都是个人的事情,没有违法,没有破坏社会,这都是不婚主义者自己的选择,外人都是无权干涉的。

而且,我觉得,其实现在这么多抱有不婚主义思想的人,实际上这些人是发现自己不适合婚姻的。可能是因为不想和别人一起共享生活,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但是他们的选择,对他们来说是明智的。因为他们避开了自己已知的荆棘,减少更多的麻烦。

但是有些人奉行不婚主义,只是随波逐流追赶“潮流”。我奉劝他们,应该有要独立的思考,做些适合自身个体情况的决定,发表独立的感想。

(352字)

《亲密伴侣》读后感(二):生活是两个人的事 ——读《亲密伴侣》

生活是两个人的事

——读《亲密伴侣》

《亲密伴侣》读后感(三):警惕婚姻里的 投射性认同

这是一本让我又爱又恨的书。结论让我爱,但是阅读体验让我抓狂。 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因为看到评分很高,但是读起来并非享受,不是指认识真相的残酷,而是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 这本书如果要归纳一个中心词,毫无疑问就是:投射性认同。基本上全书都是围绕着这一个在讲。如果再加上一个就是,家族谱系图。 投射性认同这个看法,的确对我有很大的触动。 简单说就是,一个人本身的性格假设可以分为a,b面,a是好的,b是坏的,夫妻中的一方可能不太愿意承认自身上的b面,于是就把它投射到伴侣的身上。本来是自我的内在矛盾,这样一投射就成了夫妻双方的矛盾。投射性认同还有一个坏的影响是,你把不好的b面投射到伴侣身上,给他贴标签,这种行为会在潜意识里把伴侣塑造成标签的样子。就是说,有时候你觉得对方懒,可能是因为不想承认自己的懒,于是指责对方的懒,这样一来对方会被你贴上懒的标签,久而久之,可能真的就懒了。

家族谱系图 大概意思是说,在婚姻中出现的问题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在男方和女方的家族中总会找到相似的模式,也就是说婚姻里的问题,或者婚姻里双方的相处模式,总是会在各自的家庭里找到相似的。也可以理解成比较热门的“原生家庭的影响”。 虽然我承认这些结论的确很有启发作用,但是有时候也感觉作者在有意往这个上面引导,这就有些牵强附会了。 这本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个人认为有两块: 第一,投射性认同的理论以及针对此的行为练习(第十一章),感觉真的非常实用。 第二,对性生活的分析以及性行为练习(第13-15章)。 第19章介绍了夫妻相处的五种模式,也可以看一下。 虽然书也分了几部分,也划分了章节,但我依然觉得有些混乱。结论的阐述和人物的访谈都混杂在了一起,阅读体验很不好,最后收获也很零碎,不系统。 这本书有很多章节是人物采访片段,这些部分读起来真的不是一种享受,很费力气,文本不通畅,而且经常出现破折号,还会夹杂一些评判和心理描写,读起来磕磕绊绊,一点都不顺畅,不知道是不是也和翻译有关。

《亲密伴侣》读后感(四):探究婚姻伴侣

《亲密伴侣》是一本寻求伴侣间如何相处的书,作者通过六个部分:1.结为夫妻:过去的力量;2.伴侣们和第三方:情感三角;3.婚姻中的夫妻:婚姻问题,婚姻的解决方案;4.性生活;5.孩子离家;6.孩子离开父母后的岁月:夫妻间的重新整合。每一个部分都有具体的案例分析,作者通过对200对夫妻的访谈,以及对32对夫妻的深度访谈基础上,以大量的具体的案例和通俗易懂的语音,解释了亲密关系是如何形成的,从而得出成为亲密伴侣的法则。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值得研究,我们都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者“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你身处婚姻中,很多事情你是看不清楚的,遇到问题,由于理智不是很清醒,所以容易做出很多不符合常理的事情。而作者能够通过理智的分析,得出符合事件本身,而且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方案,从而让夫妻间亲密起来,真是做了一件好事。她的这把钥匙,能让夫妻们理解婚姻为什么经常失败以及如何取得成功。

麦琪•斯卡夫——杰出的婚姻心理学专家,本书为所有在婚姻徘徊的人,打开了一扇大门,以时间阶段为节点,从初入婚姻至携手步入暮年,各阶段所会发生的各种状况,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读后你有茅塞顿开之感。尤其是经历了二十多的婚姻生活,而且婚姻还出现问题的人,读这本书,更会有遇见知音之感。同时可以通过本书的案例,对照自己的经历,进行有效地修正自己的婚姻生活。

婚姻生活,开始都是比较快乐的,但当有第三者出现,婚姻生活遇到瓶颈,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困扰了很多夫妻,而且每一对夫妻情况都是不同的。还有的危机出现了性生活上,还有的婚姻问题是孩子的问题,还有双方家庭问题等,不过当很多经历走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第三者、性生活都成为过去式的时候,年龄大一些的夫妻开始重新过起二人生活,婚姻的幸福指数再次升高。

本书中蕴含着重要的人生智慧,婚姻,既要和自己深爱的人保持亲密,又要抱有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真正的完整和独立。

《亲密伴侣》读后感(五):“与子偕老”原来是经营而来的 ——读《亲密伴侣》

文/岸晓风

作为一名80后,我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理想之一就是有一段美满的姻缘。君不见我们小时读到的童话故事,公主和王子经历了种种磨难后,都“有情人终成眷属”,“从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君不见那时候大热的《新白娘子传奇》、《射雕英雄传》、《红楼梦》都说到了真挚、美好、单纯的爱情和婚姻。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逐渐发现,日常生活婚姻关系中却有很多不和谐的声音。比如楼下邻居的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比如同村的谁谁谁又搞外遇了,谁谁谁又离婚了……等等,这些事情让我们对于婚姻,对于两性关系又有了新的思考和看法。

的确,过去几十年中国离婚率呈上升趋势。上世纪70年代离婚率为2%左右,90年代已经上升到14%,而2013年的离婚率高约27%。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不同年份的《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可见,2003年到2015年间,中国结婚率有升有降,但是离婚率只升不降。有媒体称,离婚率正在中国各地快速上升,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离婚最容易和成本最低的地方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来认真品读美国杰出的婚姻心理学专家,耶鲁大学乔纳森•爱德华兹学院的研究员麦琪•斯卡夫女士的这部曾经多次再版,风靡全美数十年的《亲密伴侣》时,肯定会有相见恨晚、醍醐灌顶,甚至有“怎么才读到这本的追悔莫及”之感。

的确,这本书最早在80年代就出版了,这次北京联合公司新出的版本是在吸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的再一次“提升”。当然我们知道,“万变不离其宗”,两性的亲密关系绝对不会因为有二三十年的变化而“面目全非”,相反,而是更加清晰和深刻。

这本书共分为六部分,分别从结为夫妻、伴侣们和第三方、婚姻中的夫妻、性生活、孩子离家、孩子离开父母后的岁月等方面详细的告诉读者亲密办理的“经营之术”。这本书采访了200多对夫妻,并对32对夫妻进行了深度访谈,它以不容置疑的理论、数据和事实纠正了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的一个误区,即:人们对婚姻有一个普遍的看法,认为在如何和亲密伴侣构建满意的婚姻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学习的必要,要么你很自然的做到了,要么你完全无法实现这个目标。这本书就明确的告诉读者,婚姻关系是完全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更多的了解,达到更高的满意度。

那么,究竟如何改变,如果营造亲密的关系,就让我们从阅读开始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