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走出童年情感忽视:如何与伴侣、父母和孩子重建亲密关系经典读后感有感

走出童年情感忽视:如何与伴侣、父母和孩子重建亲密关系经典读后感有感

《走出童年情感忽视:如何与伴侣、父母和孩子重建亲密关系》是一本由著作,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走出童年情感忽视:如何与伴侣、父母和孩子重建亲密关系》读后感(一):不成熟的父母,被忽视的童年

1 童年情感忽视,就是指在你的童年里,你的父母未能充分回应你的情感需求。以至于你必须学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克制自己的情感表达,并且努力不要有情感需求,成年后的你就缺少了建立有意义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条件——与自我情绪的沟通渠道。 2 童年忽视会影响择偶观。 第一,你自然地寻找童年时父母给予的那种爱。 第二,过早的承诺源自你对填补空虚感的强烈需求。 第三,你因害怕面对或表现出对他人的依赖而无法作出承诺。 第四,生活在乏味世界的你,选择跟一个情感强烈的人结婚。 第五,欲求过少的人会吸引欲求过多的人,你会跟一个自恋者结婚。 3 童年忽视在亲密关系中的5中表现。 一,避免冲突。 二,在亲密关系中感到孤独或空虚。 三、谈话大多停留在表面。 四、缺少情感上的亲密。 五、缺乏激情。 4 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得拥有4种技能。 自我认知能力。对自己的每个方面、不同层次的了解能力。 情绪觉知力。觉察自身情绪和伴侣情绪的意愿和能力。 情绪能力。能够正确获悉、理解、回应你和你伴侣的感受能力。 沟通能力。你能在考虑伴侣接受力的情况下,表达自身情绪和情感需求,并且倾听和理解伴侣信息反馈的能力。 5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 6 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可能没有一对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完美的。没有一对父母能用最健康的方式,满足孩子所有的需要。也从来没有一个孩子,在做好了完美的准备之后才不如成年。 7 走出童年情感忽视,我们应该和我们不完美的原生家庭和解,与过去的情感忽视和解。 8 设置边界的权利。 我有权为你的伤害、剥削行为设置边界。 我有权中断任何让我感到压力或胁迫的互动。 我有权在筋疲力尽之前制止任何事情。 我有权终止任何我不喜欢的互动。 我有权拒绝且无须给出充分的理由。 9 不受情感胁迫的权利。 我有权不做你的拯救者。 我有权要求你向别人求助。 我有权不解决你的问题。 我有权让你自行处理你的自尊问题,而不加以干涉。 我有权让你自行应对你的痛苦。我有权拒绝感到内疚。 10 情绪自主与精神自由的权利。 我有权拥有任何情绪。 我有权拥有任何想法。 我有权捍卫我的价值观、想法和兴趣不受任何嘲讽或嘲笑。 我有权为自己所受到的对待感到烦恼。 我有权不喜欢你的行为或态度。 11 选择关系的权利。 我有权知道自己是否爱你。 我有权拒绝你想给我的东西。 我有权拒绝仅仅为了让你舒服而背叛自己。 即使我们是亲人,我也有权结束我们之间的关系。 我有权不接受任何人的依赖。 我有权远离任何让我感到不愉快和疲惫的人。 12 清晰沟通的权利。 只要我用非暴力、不伤人的语气,我就有权说任何话。 我有权要求被倾听。 我有权告诉你我的感情受到了伤害。 我有权直言自己真正的喜好。我有权要求你告诉我,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而非假定我应该知道。 13 自主做出最佳选择的权利。 如果时间不合适,我有权不做任何事情。 我有权在任何时间离开。 我有权拒绝参与任何我不喜欢的活动或聚会。 我有权做出自己的决定且不怀疑自己。 14 坚持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 即使你不认同,我也有权采取行动。 我有权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我认为重要的事情上。 我有权信任自己的内在体验,认真对待自己的愿望。 我有权充分利用我所需要的时间,不受催促。 15 平等与受尊重的权利。 我有权与你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我有权过自己的生活,不受任何人的嘲笑。 作为一个独立的成年人,我有权受到尊重的对待。 我有权拒绝感到羞耻。 16 优先考虑自身健康与幸福的权利。 我有权茁壮成长,而非勉强度日。 我有权花时间去做我喜欢的事情。 我有权决定我要给予别人多少精力与关注。 我有权花时间把事情想清楚。 我有权照顾好自己,不管别人怎么想。 我有权利用必要的时间和空间来滋养我的内在世界。 17 关爱与保护自我的权利。 当我犯错的时候,我有权关怀自己。 当自我概念不再适合我的时候,我有权改变自我概念。 我有权爱自己、善待自己。我有权不批评自己、为自己的个性感到自豪。 我有权做真实的自己。

《走出童年情感忽视:如何与伴侣、父母和孩子重建亲密关系》读后感(二):相亲时出现的怪人,很有可能是童年情感忽视的可怜儿

每个人都想拥有一段水到渠成的完美爱情,但其中有不少人不得不经历一次或多次尴尬难捱的相亲。

提到相亲,奇葩相亲对象都成了一个高频词,因为各种各样能想到的想不到的怪人都会出现,以至于让身处世外的人不禁感叹:这到底是哪里的人?同是地球人,思维的差距为什么那么巨大呢?

笔者最近在阅读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乔尼丝·韦布所著《走出童年情感忽视:如何与伴侣、父母和孩子重建亲密关系》一书,对在婚恋关系中的种种乱象,算是有了一种比较科学的认识,应该说,童年忽视或多或少会影响择偶观。

具体是怎么个体现法,笔者给大家举几个例子,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有的人喜欢找比自己大很多的人谈恋爱,也就是俗称的“恋父”或“恋母”,如果深究起来,童年时期一定是缺少了父母給予的爱,这也就成为长大后要去寻找的方向。

有的人会对恋人做出各种承诺,即使两人的关系并不到那个阶段,因为他的内心非常空虚,急需通过承诺来填补。

还有一种人是截然相反,无论在爱情的哪个阶段,他都不会做出承诺,因为他害怕去面对,或者说害怕表现出对他人的依赖,也就把自己的真实情感隐藏起来了。

有的人明明自己是个闷葫芦,却喜欢找特别外向、情感强烈的人交往,虽然性情上格格不入,却能够对自己的乏味世界进行一定程度的慰藉。

最后一种就是,人人避之不及的自恋者,却是某些人理想的结婚对象,原因就是欲求过少的人会吸引欲求过多的人,这其实跟童年时的情感忽视没办法分开。

这样的基础自然没法结出完美的婚姻,而在接下来的夫妻、亲子相处中,童年忽视的阴影还是挥之不去,具体有这些表现形式:避免冲突、在亲密关系中感到孤独或空虚、谈话大多停留在表面、缺少情感上的亲密、缺乏激情,简直就是一个木头人啊。

这样的模式会影响自己的生活品质,更会持续伤害到身边最亲近的人,作者乔尼丝·韦布对此也提出了修复亲密关系的意见,那就是要从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觉知力、情绪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着手,让自己的情感重新恢复。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美好的人生,而婚姻和家庭是非常重要的支点,《走出童年情感忽视:如何与伴侣、父母和孩子重建亲密关系》这本书运用丰富的案例和练习,让曾经在童年遭遇情感忽视的人,能够直面自己,与父母建立更加健康的关系;同时也会预防自己的孩子遭到情感忽视,终结代际恶性循环,抚育出情感成熟的孩子。

《走出童年情感忽视:如何与伴侣、父母和孩子重建亲密关系》读后感(三):走出童年情感忽视,重建亲密关系

世界范围内的调查发现,有 18% 的人经历过童年期的情感忽视。

童年期情感忽视会给个体带来短期和长期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问题。比如说抑郁、焦虑、爱无能、假性亲密关系、社交回避、边界感缺失等,甚至这种影响还会延续终身。

那么如何能够走出童年情感忽视的阴影呢?今天介绍的这本《走出童年情感忽视》或许能帮助我们重建与父母、伴侣、孩子的亲密关系。

什么是童年情感忽视?

童年情感忽视是指在你的童年里,你的父母未能充分回应你的情感需求。你缺少了建立有意义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条件——与自我情绪的沟通渠道。

在你的童年,父母也许给了你充足的物质条件,但是未能充分回应你的情感需求,因此你开始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筑起了一道心墙。当你一部分情绪被心墙隔离,你的生活会是痛苦而又艰难的。

本书运用丰富的案例和练习,让你了解童年情感忽视对成年生活有哪些隐形影响,教你识别和治愈童年情感忽视,培养本应在儿时培养起来的情绪感知和情感沟通技巧,在与伴侣、父母、孩子的交流中修复童年的伤痕,收获更加有质量的亲密关系。

为人父母可能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复杂、要求最多的工作,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长大后,会发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如此复杂。

童年情感忽视,缘起是我们的原生家庭。了解了原生家庭,也就了解了我们为什么会是现在的自己。原生家庭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这种影响在你幼小的心灵种下难以磨灭的种子。

从出生起,我们就强烈地渴望从父母那里得到关注和理解,这是我们人类的天性。这种情感需求很强烈又很真实,它也驱动着我们度过一生。当我们童年的情感得不到回应、满足甚至拒绝的时候,我们开始怀疑自己,开始慢慢将这种情感需求最小化,或者干脆不让这些需求出现。可事实上,没有人能够摆脱这些需求。你可以压抑它,排斥它,你也可以欺骗自己,可是这些需求不会自我消散。因此,在你的成长过程中,那些不被父母看到、知道、理解和允许的经历会在你的心里留下印记。

经历过童年情感忽视的人对父母有很多矛盾的感受——爱与愤怒,感激与匮乏,亲切与内疚。你所需要的是照顾好自己的情感,并停止对自己反复的伤害和忽视。

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父母所处的年代、社会环境会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他们或许是工作狂而疏于对你的管教,他们或许是追求成就、追求完美而对你严苛要求,他们或许离异、丧偶而对你期许太多,他们或许是自恋型、有成瘾行为、有反社会倾向而完全把你视为累赘、负担......

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可能没有一对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完美的。没有一对父母能用最健康的方式,满足孩子所有的需要。也从来没有一个孩子,在做好了完美的准备之后才步入成年。

走出童年情感忽视,我们首先应该和我们不完美的原生家庭和解,与过去的情感忽视和解。只有我们真正放下过去的情感伤害、放下过去的感情负担,我们才能与父母的原生家庭重建关系,进而与伴侣、孩子建立更加健康持久的亲密关系。

童年情感忽视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它影响你的内在情感和自我认知。

童年情感忽视的影响,不仅影响你和父母的关系,当你长大成人,会影响你的择偶标准、教养孩子的方式方法,进而影响你的一生。

有过童年情感忽视的伴侣,他们无法发现另一方的想法、情绪或做事动机;他们无法理解对方的行为;他们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他们无法和伴侣建立亲密的关系。

有过童年情感忽视的父母,他们空虚、内疚和羞愧,自律能力差,很难滋养自己和他人;他们不知道如何与孩子沟通,对孩子的情感和情绪不敏感;他们无法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做出合理的回应。

而为了走出童年情感忽视,我们需要建立情感联结,与父母、伴侣、孩子建立亲密的情感联结。

建立情感联结的四种技能:

1.自我认知能力,指你对自己的每个方面、不同层次的了解能力。

通过运用自我认知能力,你将理解自己的反应和感受,预测自己的行为,并且做出正确的选择。

提升自我认知能力的最好途径是学习如何练习正念。正念会将你的思想集中在当下,并且对你的身体状态保持觉知。你当下做什么?你当下体会到什么感受?你为什么在此时做这些?你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

2. 情绪觉知力,包括你觉察自身情绪和对方情绪的意愿和能力。

童年情感忽视的一个特点是过度关注外界环境。别人在做什么?别人在想什么呢?为什么?这些外部觉知消耗了你的精力,而且它让你远离了真正重要的事物——你自己。

通过运用情绪觉知力,你可以观察到自己的行为和对事物的反应,以及理解相关的情绪。我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我刚才为什么那样说话?当你能够觉察到对方的情绪,了解对方的情感需求,以及对这些情绪和情感需求做出富有同情心的反应。情绪觉知力会带给我们一定程度上的温暖和关怀,加深对自己和对方的理解。

3. 情绪能力,包括能够正确获悉、理解、回应你和你伴侣的感受的能力。

情绪能力让你能够识别和接纳你的感受,容忍和管理你的感受,并将你的感受用语言形容出来。

4. 沟通技能,指你能在考虑伴侣接受力的情况下,表达自身情绪和情感需求,并且倾听和理解伴侣信息反馈的能力。

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糟糕的沟通方式很多,比如消极对抗型沟通、攻击型沟通、嘲讽型沟通。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有效的沟通技能呢?在处理冲突时,最有用的方法就是培养坚定自信的沟通能力。这种能力的复杂程度超乎想象。因为它要求你同时使用三个方面的技能,包括:控制你的愤怒;组织语言表达你的感受;使用他人能接受的表达方式。

当我们走出自己童年情感忽视的影响,当体会到自己的情绪时,你会感到更有活力、更有动力。当你更了解自己时,你会发现你有愿望和需求,并且知道它们具体是指什么。当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么软弱或“残缺”时,你会开始为拥有更多存在感而感到愉悦。你开始发现自己跟别人一样值得肯定,开始发现你的重要价值,开始感到跟身边的人更亲近,开始期望从他们那里得到更多的情感支持。

我想每个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情感忽视。

有些人选择隐忍、逃避,有些人选择面对、改变。

不要让童年情感忽视的阴影,笼罩在我们与父母、伴侣、孩子的亲密关系中。

我们需要直面童年的情感忽视创伤,让认知能力、情绪觉知、情绪能力、沟通技能帮助我们重建健康的亲密关系。

-End-

《走出童年情感忽视:如何与伴侣、父母和孩子重建亲密关系》读后感(四):成年后不会处理伴侣间亲密关系的人,或许在童年遭遇过情感忽视

人们常夸“这孩子真懂事”,但早早“懂事”对一个孩子来说真是一件好事吗?其实越懂事的孩子内心越压抑。小小年纪承担了所有,大人只看见他们的付出,却没有看见隐藏在他们内心的苦楚。这样的孩子真让人心疼。小的时候,我也是这样一个孩子,上学从不让家里人烦神,门门优秀,放学回家还要做家务、带弟弟。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但我不敢向妈妈说,怕她生气。长大后,我的叛逆心理彻底爆发出来,狠狠地吵架,一度弄得跟父母的关系很僵硬。

即使现在已经成年,为人父母,但说实话,我还是不会处理跟父母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想起来都觉得头疼。这也连带着影响了我和爱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一直不知道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这两天我读到美国临床心理学家乔尼斯·韦布博士写的这本《走出情感忽视:如何与伴侣、父母和孩子重建亲密关系》才明白,原来童年时我是那个情感被父母忽视的孩子,这份忽视让我的内心充满愤懑和忧伤。

来自网络

《走出情感忽视》其实是乔尼斯·韦布写的《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的姊妹篇,乔尼斯·韦布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帮助那些童年有被父母忽视经历的成年人疗愈身心,学会与自己的情绪沟通,不再把这种痛苦延续下去。书中运用丰富的案例和练习,让大家了解童年情感忽视对成年生活有哪些隐形影响,以及如何识别和修复这种伤痕,从而收获更加有质量的亲密关系。

现在的留守儿童,有不少孩子沉迷手机无法自拔。根源就在于遭遇情感忽视。父母在外打工,只想着给孩子丰富的物质生活,用金钱来弥补孩子的内心缺憾,却跟他们少有沟通,把孩子丢给祖辈照顾,一年半载不回家。这样的孩子内心是孤独、空虚的,爷爷奶奶只能管他们吃喝却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于是孩子就把网络当成寄托。

昨天网上看到一个真事,很吓人。15岁男孩沉迷网络,每天不吃不喝玩手游,最厉害的有玩24小时不停手。妈妈抢夺手机,他就跟妈妈打架,甚至扬言要“杀人”。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他跟着妈妈生活,但妈妈在外地工作,把他留给家里人照顾,结果孩子给毁了。妈妈欲哭无泪,现在只好休学,把他带到一个偏远的大山里,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希望能断了网瘾。但孩子像疯了一样,到处打砸,弄得妈妈几乎崩溃。可以说每一个手机上瘾的孩子背后,都有一段被情感忽视的过往。“如果不能守护亲情,挣个金山银山又有什么意义?””这发自灵魂的拷问,真希望每个家长都记住。

情感忽视的后果不仅仅在童年时会显现出来,成年后的你依然会被影响,伴侣关系、父母关系和亲子关系都算不上和谐。书中乔尼斯·韦布对这三种关系的修复都给出了各自的方案,下面我们着重来看看伴侣关系这一部分。

来自网络

1、童年忽视会影响择偶观

选择什么样的人共度一生,跟我们的童年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童年忽视对择偶观的影响有以下5种:

民国女作家萧红短暂而悲催的一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幼年丧母的她,因为是个女孩,在父亲眼里也不受待见,继母对她更是刻薄。她小时候唯一能给她些许温暖的人只有爷爷,爷爷去世后,她对这个家庭再也没有任何留恋。

离家出走后生活困顿的萧红,只好跟未婚夫同居,谁知渣男在她怀孕后,不辞而别,连饭都吃不饱的萧红抱着一线希望给《国际协报》写信求助,由此结识了萧军。

萧军是一个情感十分强烈的男人,萧红疯狂地迷恋他,甚至在他动手家暴、出轨时依然放不下。有一次,萧红被打后,脸红肿起来,别人问她怎么回事,她掩饰着说:“是不小心摔的”。站在一旁的萧军却毫不客气地骂道:“别不要脸了,明明就是我打的。”

萧红只活了31岁就因病去世,她这一生文学成就丰富,才华洋溢,但在爱情和婚姻方面却是非常凄惨的。作为一个女人来说,可以说幸福指数超低。一个从小没有感受过温暖和重视的女孩,长大了遇到爱情就会不管不顾、飞蛾投火,直至将自己烧成灰烬。

来自网络

2、童年忽视在亲密关系中的5种表现

童年遭受过情感忽视的孩子长大后恋爱结婚,在与另一半相处时,会有一些障碍。比如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情绪,习惯靠回避来处理问题,天长日久两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书中作者举了奥莉芙和奥斯卡夫妇的例子。奥莉芙和奥斯卡周日坐在桌边吃早餐,“还有更多咖啡么?”奥莉芙问。“她为什么老是问我?她太会操纵别人了,她就是懒惰。”奥斯卡在心中挑剔道。但还是给奥莉芙续上了咖啡,而后叹口气埋头看报纸去了。奥莉芙看着丈夫的模样,心里沉思:“他怎么了?是工作压力太大吗?”这样想后,奥利芙决定这一天回避奥斯卡,给他一点独处的时间。晚上吃晚饭时,奥莉芙只是问了一句:“今天工作怎么样?”“不错!”于是,两人饭后又开始各忙各的,刷剧玩游戏起来。

你看,奥莉芙和奥斯卡彼此心里都有话,但谁也没有说出来,只是猜。两人的谈话从没有触及核心,只是流于表面。现实生活中,不少夫妻也是这样的相处模式,两颗心越来越远是必然的结果。

来自网络

前面我们了解了童年情感忽视的基本概念以及对成年后婚恋的影响,下面我们来听乔尼斯·韦布讲讲如何修复亲密关系吧。

乔尼斯·韦布说,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得拥有4种技能,想要修复亲密关系,就要从这4方面入手。

提升自我认知能力的一个好办法是练习正念,建议参加冥想课程。冥想时,你会将思想集中在当下,并且对身体的状态保持觉知。你在做什么?想什么?感受到什么?帮助你拥有更敏锐的身心。

提升情绪觉知力,建议你试着练习说出“我感觉”、“我伴侣的感受”。可以用笔记录下“我感觉”的次数,同时记录你眼中伴侣的感受。这两项能力提升后,试着在当下去回应对方。比如:“你看起来很恼火。你是不是被我刚才说的话弄得心烦了?你好像不太喜欢那样。我能看到你压力很大。……”当伴侣接受你的回应是,你们会体验到一种联结的幸福感。

提升沟通能力,建议你练习固定沟通时间。每天固定一个特别的时间来与对方交谈,试着从较短的时间开始,慢慢增加交谈的时间。比如两人每天饭后一同去散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更容易敞开心扉。在彼此间发生冲突的时候,请练习带着慈悲的真诚来同理对方,耐心认真地去倾听,只有真正听懂了,才能加深理解。

这几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值得去努力。最后想要告诉你的是,遭遇童年情感忽视不是你的错,不必内疚和自责。如果你需要更专业完善的指导,乔尼斯·韦布的这本《走出童年情感忽视》能够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字皆为原创,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走出童年情感忽视:如何与伴侣、父母和孩子重建亲密关系》读后感(五):《走出童年情感忽视》:克服内疚,照顾好你自己的情感

豆瓣评分8.2的青春题材影片《狗十三》,讲述了一个花季少女李玩的无奈成长史。不同于其他青春题材电影,《狗十三》里没有太多青春靓丽的画面,也没有令人沉重的校园霸凌,取而代之的是真实而又无力的情感束缚。

当李玩想在物理和天文兴趣小组中选择一个时,她父亲却粗暴地替她决定报名英语兴趣小组,完全不顾及她的感受;

当心爱的狗狗爱因斯坦走丢了之后,所有人都只是想办法把这件事圆过去,却根本没人关心过李玩的情绪变化和内心感受;

当李玩终于和假的爱因斯坦培养出感情之后,那个不懂事的弟弟却惹怒了狗,以至于父亲想要把狗送到屠宰场,这让李玩更加绝望了。

自始至终,没有人注意过她的情感,每个人都在嘴上说着“为你好”,却从未在心灵上关怀过自己。更可怕的是,为了避免遭到爸爸的打骂,她不得不“承认错误”低头,并由此产生了本不该有的内疚情绪。

美国的一位临床心理学博士乔尼丝·韦布,在2012年曾出版过一本畅销书——《被忽视的孩子:如何克服童年的情感忽视》,书中详细介绍了童年情感忽视的概念,让很多读者了解到了什么是童年情感忽视,以及这些情感忽视对自己造成的巨大影响。

所谓童年情感忽视,简而言之就是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情感需求回应不足,所导致的成人之后在表达情感、控制情绪上的问题。

童年情感忽视,并不是在说父母对孩子做了什么,而是父母没有为孩子做到的事情。就像在《狗十三》里,大人们只顾着“为你好”,却根本没关注过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奶奶只知道牛奶很有营养,却毫不考虑有人对牛奶是过敏的。

2017年,乔尼丝·韦布博士出版了第二部畅销书——《走出童年情感忽视:如何与伴侣、父母和孩子重建亲密关系》,书中给那些因为童年情感忽视而遇到亲密关系问题的人带来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现在,这本书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学到。

这本书一共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介绍了童年情感忽视和伴侣之间的问题、和父母之间的问题、和孩子之间的问题,并分别给出了解决对策,让那些深陷童年情感忽视的人,能够找到切入点去处理让人头疼的关系,培养本来在年少时就该培养起来的情感能力。

书中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作者提到的内疚管理。

书的第二部分,作者写到一个人与父母关系中可能体会到的感受,这些感受往往是互相矛盾的,可能是爱与愤怒、感激与匮乏,也可能是亲切与内疚。

就像“觉得你冷”一样,我们可以感受到妈妈关心自己时的爱与亲切,但同时因为自己的真实情感被忽视,被迫穿秋裤时的愤怒、拒绝穿秋裤时的内疚感也油然而生。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参加一些家庭聚会,去面对那些没有共同语言的亲戚、父母的朋友等等,有时还要被迫当众表演个节目。自己想要拒绝,却因为一直以来都在参加聚会,父母也希望自己这样做,于是就硬着头皮参加。如果真的有一天因为什么原因未能出席,就会产生深深的内疚感。

内疚对我们的影响就在于,每产生一次便会更加强化我们原有的行为。就像这次没有出席家庭聚会产生的内疚感,会让自己在下次聚会时,为了避免内疚感而强迫自己必须参加。

但是不论我们有多内疚,对于改善自己的情况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首先,你的内疚除了自己没有人知道,这无形中给自己增添了更多不必要的压力;其次,内疚感对于改善现实情况毫无益处,它无法让你在家庭聚会上化尴尬为轻松,或是把那些难缠的亲戚变得更加亲切。

内疚的本质是让我们停止对别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而不是要让我们停止保护自己。如果是一个经历过童年情感忽视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就更加重要,因为他们往往在想要突破内心的束缚时,感受到强烈的内疚感。

正确面对和处理对父母的内疚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议题。

对内疚管理的前提,是我们能够体会到这种复杂的情绪,这就要求我们时刻在关系中关注自己的感受。当产生内疚感时,不妨按照4个步骤去尝试着管理这种情绪。

1.评估内疚强度

尽可能地量化情绪强度,如果1代表最低程度的内疚,10代表最高程度的内疚,那么你的内疚会是在哪个层级?

2.找到内疚的真正原因

尝试问自己几个问题,如下图所示:

这些问题也许是你从来没有想过的,就像你因为拒绝了妈妈让自己穿秋裤的要求而产生了内疚,中间可能包含着对妈妈的直接内疚,因为这会让妈妈失望;可能还有对自己反抗妈妈的后悔而产生的内疚;也可能还有对妈妈愤怒的内疚等等。仔细觉察下来你就会发现,这里面有一些情绪成分对自己是毫无作用的。

3.评估内疚的强度,分析原因并做决定

每种情绪都有强弱之分,内疚也一样。当你找到了内疚的真正原因之后,便可以对内疚情绪进行评估,以此去管理自己的内疚。

如果是强度比较低的内疚,管理起来也比较容易;如果是中等强度的内疚,那就需要你经常关注自己的情绪;如果是高强度的内疚,那么最好找到一位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和他聊一聊。

4.管理你的内疚

《走出童年情感忽视》的作者给出了5条建议,帮助我们管理自己的内疚:

归根结底,作者希望遭遇过童年情感忽视的人们,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情绪上。我有位朋友曾经去上过一次舞动治疗的课程,她和我说当自己在老师的鼓励下尽情舞动释放时,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因为她从未照顾过自己的情绪,以及在情绪压抑之下被“封印”的身体。所以在迈出舞动的第一步时,她发现自己太委屈了,她对自己太不照顾了。

所以,就像《走出童年情感忽视》的作者说的一样:我想让你去拥抱所有的情感,因为你最真实的生活体验都在这些情感之中。

当你能够接受父母对自己的情感忽视产生的愤怒,而不会因为这种愤怒产生对父母的内疚时,你就可以分辨愤怒的含义,也许它是在告诉你:父母似乎越过了你的边界,你要维护好才行。相反,如果你对父母产生愤怒的同时,由于对他们的内疚转而压抑了愤怒,那么你将永远无法理解愤怒的真正原因,自然就无法解决情感忽视的问题。

对内疚的管理是很必要的,但我们也不能因为想要战胜内疚感而“用力过猛”影响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和感情,所以乔尼丝·韦布博士在书中还提到了两个处理对父母感情的小方法。

1.识别你的情绪

在生活中,有很多人是无法准确描述自己情绪感受的,尤其那些有过童年情感忽视的人,他们也许很难分清楚什么是难过、什么是失望、什么是沮丧。分不清楚,自然就无法准确地表达。

作者在书中给了一个练习,可以帮助我们识别自己的情绪:在和父母接触之前,通过想象实际场景的方式,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反应并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自身感受。当真正面对父母时,也要尽可能关注自己的感受,并找到最为贴切的形容词。

2.使用你的情绪

使用好情绪,就是善于发现情绪背后的原因。

一个人只要有情绪产生,就一定有原因,即便有些时候我们对父母的感觉连自己也不太理解,但却是合理的。所以当我们积累和体会了各种情绪之后,再产生内疚时先不要去评判,而是分析这内疚背后究竟是什么,用它真实的原因去取代内疚情绪。

如果你在某个时间点上,希望通过行动让自己获得成长,并且这种行动是健康的,那么就要去实践,而不是又被内疚情绪所牵制。

当然,如果你觉得这些所有的方法对你来说都很复杂或是很难付诸行动,那么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可以是咨询师、治疗师,也可以是家人、朋友,社会支持系统仍然会帮助你处理情绪。

情感赋予了我们生活的色彩和意义,它帮助我们建立更深层次的关系,但很多人从小就不知不觉学会了忽视或是压抑、贬低自己的情感。

愿我们都能走出童年情感忽视,拥抱这个美丽的世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