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小说少年读后感100字

小说少年读后感100字

《小说少年》是一本由刘云飞著作,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元,页数:3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小说少年》读后感(一):有梦的少年

有梦的少年,总能看到最美的梦的模样。

一个16岁的少年,辍学,漂泊,敏感也脆弱。

可他热爱学习,不放弃梦想,用自己的热爱和灵魂写了一篇动人的故事,故事里有青春,有回忆。

是否,我们也在梦想开门之前,欠一份坚持和热爱?

《少年小说》哀而不伤,娓娓道来一个也许有你影子的故事……

《小说少年》读后感(二):又翻到这本书

突然又翻到这本书,只能说在不让带手机进校园的时候,很多东西慢慢都忘记了,每次翻起这本书就想起自己的高中,感谢....

突然又翻到这本书,只能说在不让带手机进校园的时候,很多东西慢慢都忘记了,每次翻起这本书就想起自己的高中,感谢....

就是又看到这本书了,想来说一下,怎么就非要说到140字呢,书里面主角又不是我,反正就是看见就想起自己每天做题,背书,吃饭的日子了,那会就只用看书背书做题,还有做不会看不懂的数学题,到现在数学也看不懂。

《小说少年》读后感(三):没有方向的错误旅程

很不情愿在豆瓣写这篇推荐自己写的一本小说的日记,如果愿意,玩豆瓣像是可以隐藏掉身份、性别、年龄、生活,等等一切不想示人的,尽管这样有时可能还是会暴露缺点和内心的匮乏空洞。从开始盲目瞎混豆瓣,经常有些泼皮地和谈不来的吵两嘴;到现在习惯了每天来挖点知识,标记一下看过的条目,成了一个怪老实的“半潜水党”,也打算一直这么半潜下去了。在这里能发现无尽的好书,好电影,岂不足矣。

开始说重点……我出版了一本书,新人,绝对没有人听说过的新人,内容篇幅种种原因所限,几乎不会有任何宣传,目前也仅在当当一家网店有售。故而不情愿归不情愿,还是得试试喊一声。 将写下的文字出版,是有所图,不愿“敝帚自珍”,想收获更多读者的意思。可不得想尽办法卖力吆喝,招徕过路的读者。却总心虚,看每年出版的多少优秀作品被冷落忽视,无人翻阅,有什么脸面挤进市场,碍人眼目呢?说不出的害怕批评,害怕嘲笑,也怕作品根本不达标,不合格。是没自信吗?不骗人,有一点,但不确知,自信是不是难以顾全狭隘的盲目。 那问什么缘由致使这本书出版的呢?不能说是闲情逸致、启迪他人的目的。若分成几份,一半是想成为一名作家的儿时残念(如今竟还有)。剩下的混杂着,为了送给某个人作一份成长的礼物,为了抚平一块青春缺失的伤痕。献给家人,曾并肩前行的朋友……多换几个说法,差不多也可以笼统来说是想替更少选择的同龄人、故乡贫瘠的似乎注定平庸了此一生的发声。还有自身的一些状况,有幸生在类如王童电影《红柿子》般的多子家庭,更幸运有一个童年形影不离的双胞兄弟。这些都促使曾经的我想对世界发出微小的声音,和它谈谈,哪怕它永远听不到。也可能任何原因都不是,仅“自私”二字成全了它。 书是一本小说、回忆录,记下的是十五六岁大的一群孩子,他们的梦想,青春的模样,琐碎之物。既是回忆录,有大半是从现实截取转化的,推荐给人,是很不合适而奇怪。那我也只能坚强勇敢些,迎接读者各种看法。一个没文化(它怎样解释?)、没学历(户口填小学)、没背景、没经验(有一点,自己琢磨的,可能完全不可行)作者的一本书。 但有一个道理,作品和个人应是分开的。不能因为某位导演人品不好,而轻视嘘起他的影片。学历并不能说明什么,我时常安慰自己的卑怯虚娇之心,就当赶上动乱、上山下乡了呗,日后珍贵经验财富呢!还是你自个挑的,抱怨怕个什么!看人不得瞅瞅他的作品再开腔不是?腆着脸来吹嘘了,讲讲这本书的故事,诸位有时间不妨听会儿。 这本书朋友以后若是赏脸读到了,觉得不好,稚嫩啰嗦,还是有谅可原一原。但真的糟糕无比,读不下去,那也当称罪孽深重,不是写作这块料,赶快转行腾地方,去祸害别的行当。书的初稿,大约13年末完成,那时17,在北京晃悠,写的很快,也不急马上有着落。18成人了,问到一家台湾出版社,三审过了。意见是太长,要求删三分之一,遂吹黄了。这也使我反省到这部小说跑题严重,摇摇晃晃,没有重心。便只好继续对稿子小规模装修,砍除杂芜太私人化的枝节。但基础框架动不了了,上漆润饰,来来回回弄了五六遍,基本有了个能看的样子。等18过了,不敢再修,一大堆缺点问题,不是看不到,知道清楚,但继续修下去,当时的情绪会被年龄的认知榨干,涂改的面目全非。就定下来,开始骚扰出版编辑。 想18岁写回忆录,谁听起来都是件搞笑荒唐的混事,此人太浮。这不是该等老眼昏花、小有成就时做的吗?普通人的回忆录有什么可写,什么可看?小屁孩的经历,简单浅显的文笔,可有值得读的地方?不知道,我没能劝服那时那个总想用文字寻找意义、拯救自己的傻小子。他写下去了,现实四面楚歌,他感觉不到,也不绝望,满含热情,挺没救的自信,去写这份回忆拼凑的“自传”。 纳博科夫在《玛丽》的前言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许多作者,处女作总是会把自身经历(安排一个类似人物)投射进去,这种行为可能是他为了尽快摆脱自己,从事更宽广有趣的事情上面。”这本书可以说是因这种说法写成的吗?不全是,也绝非自恋,当时觉得值得一写,没细考虑,写了。其实那大概是有关每个人,当童年渐行渐远、迈进应当成熟稳重的青年时期,有段时间或许都能感受到一种猛然不适,无法接受小时候幻想的世界转瞬陨毁。所以扯了一个圆滑理由,找寻变化的可能原因,安慰自己。我写的第一个小说,不是它,是另一部长篇。只不过现在被我封印在一个文件夹,想等老时再翻出几章读读,瞧瞧那个混小子当时到底在想些什么。 这部小说便是围绕着书写“另一部长篇”展开串联的,11年秋,我在读高一,开始写,妄想几个月写完,抖身成了大作家,退学混上笔墨潇洒的岁月。常用伎俩是对创造的人物,残忍地下毒手,不断杀死他们,企图以此赋予它深刻的主题。到了12年,小说没写完,没退成学。只好又顽念着读了半年书,每日以咒骂教育、取笑同学为乐,不用功混点钟。临近毕业,仍没写完,想到“破釜沉舟”的古训,怕继续读下去,小说总是这样耽搁,没了热情,半途而废,终于不顾劝阻死志逃脱掉了。在外漂了几个月,对抗父母,希望他们成全我的打算。父母拗不过,没有太逼,下赦令移回家住了,便再刻苦、无为一事地写了半年,写好了,找不到出版社。一个旁逸的爱情故事,同时发生,急速又结束。 事情发展也有它背后的大环境,例如中间部分(总觉得这段写的黏黏糊糊,不懂取舍),弃绝了体制,在家干这件没根由的我感染了这个年纪不该有的乡愁。我吃惊看见了家乡的破败、恶化,原有乡村符号的消逝,放眼望去尽是凄凉枯灰。隐隐约约觉察到了,我牢骚着一段接一段写出来:写气候恶劣,新年习俗的废弃,荒谬政治的阴云密布。其实我何尝还不够幸运,童年的风景里仍有清澈山水,四季分明。有更早的乡村,恐怕在八十年代已开始了现代改造。人们的故乡都不在了,我们又没积什么功德凭什么保留?白发老人不知如何安置晚年,零丁几个幼童四处奔跑。孩子长大成人后,学习若不好,不到高中,命运分派给他们能做的唯一选择,可能真的只会是外出熬日子。 我也未能幸免,很快抱着完成的稿子走出去,进城混生活、穷嘚瑟了。背弃家乡,不再过问半句。不停换工作,争取狭少的写作时间。走到失望,走进没有光的死胡同。 13年夏天,好像微微意识到两年来的执迷,不过是天真开的一个挺严重的玩笑,若是顽固走到天尽头,这个故事只会以凄惨收场。前不久看了纪录片《人生七年》,那里面就有一个这样的倒霉蛋,28岁后生活陷入一片混乱,靠政府救济,仍抱打字机不辍。抱怨寄来捐款的好心人:“你们可怜我,可是你们谁知道,我可怜的是我敲下的字,谁来关心关心它呢!”看的心有余悸,那可不正是曾经痛苦的我呀。好在我很狡猾,在他人的帮助下,及时扭了一个依旧错误的弯,把破碎的过往,黑淤,一块一块,染成光的色泽。努力发现美,看见诗意,收获。回望它,可不也是一段自由,快乐的日子。 它现在被印成了铅字,还是开心不起来,缺点问题也像随之放大了,我暂时没有更校错误的权利了。幼稚,无病呻吟都被放大,不敢翻开看。一点芝麻小事是那个年纪的天大的事,以为再走不过来了。装帧也极糟,有错别字,编辑不咋负责。印字稠密,白边少,省纸的缘故。三十万字,很可怕。努力争取,还是没足够的权力要求更多,有可能争取再版,不知道值不值,有没有希望。 就写到这里吧,这些显然还是不能很清晰说明书的内容, 就写到这里吧,这些显然还是不能很清晰说明书的内容,推销自产的东西,内心切切,胆战心惊,也说不到要点。只能说它对生活蛮诚实,苦中作乐的心态还不错,有些地方极其无聊和自我。

写于2016.1

PS:此书出版后,完全不愿面对它,也基本放弃再写作。直到今日,才再打开了这本书的豆瓣页面贴上这篇文章。几年之中的悔恨、自我否定,让我迫切逃离文字,但其实又折返而归。

《小说少年》读后感(四):描摹一张梦中的图画

如果世界上有另一个我,他会在做什么?

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 《两生花》里有两个长的一模一样的女孩维罗尼卡,但一个生活在法国,一个生活在波兰,两人一生中仅有一次短暂的相逢,她们同样患有心脏病,同样热爱歌唱,歌唱会带来危险。但却有着两种不同的性格——压抑和奔放。

波兰的维罗尼卡在一个高音中突发心脏病离去,在最耀眼的舞台中央结束此生的驻足;法国的维罗尼卡知道自己的病情,选择做一个小学老师,让细流涓涓流淌。

这世上也有一个和我长的一模一样的人,双胞兄弟。很戏剧性地,我们也在一个道路的分岔处走散,在各自的视野里发散模糊。看不一样的风景,见不同的人。渐渐明白,他经历的其实也是我可能经历的,我们曾经多么相似,又多么了解。他选择了一条荆棘铺地的小径,遁于迷雾;我留守原地,偷听他的颠沛流离。

也没必要说的惨兮兮了,让人恐惧的是充满未知的未来,过去的危险都成了另一种幽默。

2011年秋天,他开始写小说,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是初中就做好的打算。下了晚自习,他总是开着灯写到大半夜,那时嗜睡的我没少因这件事和他吵嘴打架。他早早地放出了狠话,想离开学校,以能尽快写完那部抨击教育体制的小说。后来有不少人知道了他的打算,他可能想若最终不离开很丢面子,借此生生把自己逼出无限坚心。

到了我们高二开学的那天,他的小说已经前后写了一年了,改了两稿,仍有长路要走。因为家人坚决不同意他退学,他骗着母亲大人和我一起去上学,路到一半,他下车,买了一张长途汽车票,离开。

他自己是这么说的:

半路逃跑这件事,开始让我觉得有些虚幻和不真实。回想到一位老师曾这样说过:“我们离自己太远了,也许有一天你在找寻真正的自己时,会发现一切是那么的梦境,会怀疑真实发生的,究竟是不是确有其事。没有错,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我迈出了一步做自己。

这件事我反觉得引以为傲,真厉害,说走真走了,我就做不到。后来他玩的也一直很绝,和一直要拉他回来的班主任闹掰,还让几个惦念他的小姑娘伤心,也让那些大失所望的人再也不想提他。还六亲不认地准备自杀,一副一个人对抗全世界的架势。

开学我回到我们以前住的房间,他的那部分都还在,显得不伦不类,我一件件地收拾他的“遗物”,看到他在作文本里写着“不自由,毋宁死”。可是他那时候究竟理解什么是自由,又在对抗什么呢?

“每个人都会经过这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后面是什么。我很想告诉他,可能翻过山后面,你会发现没什么特别。回望之下,可能会觉得这一边更好。”

那时候,他还不懂人生。

对了,那年我们15岁。

退学后的半年时间,他打着“自学”的名号居家像位老作家一样用钢笔写小说,为他写的故事做第三稿。写了几百张,弄的手指皲裂。他也看到凄凉家乡的逐步解体,凋落,人们被世俗命运包裹,童年寄居行将消散。待到春寒料峭时,磨难才刚刚开始。字迹消融的纸稿投诸无门,欲返无计。

理想在现实的路上跌了个大跟头,他反正是越来越沉默寡言了,家里人以为他半生已定,要为他建房娶妻,他反抗不起,在命运的角落里死磕。

很久很久以后,他却突然决定放弃掉那个小说。那时他已经为它耗费了两个年头,全文五十多万字。他说那个小说表达的情绪太消极,内容太阴暗了,他想写一些美好的东西,或许学生岁月算一个。

他便开始动手写这个小说了,现实的情况一如往常没任何好转。他渐渐远离人群,不想和任何人联系,而最不想与之交流的恐怕是我这个当哥哥的。他动不动全方位多角度屏蔽我,让我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他是死是活。最长的一次,他对我制裁了几个月,音信全无。他可能只是不想把这个哀伤的故事内核,讲述出同一个基调,又无法苟作笑颜。

时间已然逝去了几年,我们完成了各自寂寞的成人礼。

写下的文字,其实是自己的“孩子”,生的好则好,坏也罢,都要养活。更多的时候它是个累赘,压的人喘不过气。

这个故事,大概是他停在北京,利用工作外的时间写成的,后来又不断修改增删。写的是他在高中校园最后的弥留,有那些相处过的可爱同学,和离开后那令人有些绝望的漂流。当初他愿意写还有些我的主意,我建议他写个十几万字,可以虚构出一点讨好的情节,有点青春爱情元素。

结果他写了三十多万字,除却记录不详,不得不虚构的段落,几乎完全是从现实中投射过去,他这个偏执鬼,尽干这不讨好的事。

前年春节,我问了他一个挺残忍的问题:“你要是最终,还是一无所获怎么办?”

他说:“什么都没有,其实也是赚到了,等咱们都老了,呆在家里,读这个故事说不定会很好玩。”

哦,这个故事,是一段时光,是一些真诚的人,更是他自己,对过往的握手言和。

〖“那你要送我什么礼物呢?”

“就是……就是这个。”我“写”道。

一个故事。〗

文字的结尾,是这么三行话,是的,这本书还是特意给一个人的礼物,给女主角的一份特别的礼物。这个青春故事,爱情元素其实淡到令人发指,更多是呓语般的思考自白,连“故事”都接近不存在。

离开学校后,他才发现喜欢上了故事的女主角,所以描写女主角的素材少的可怜。他离开了学校,和她还能有什么故事呢,只有聊天记录、别人的转述,到最后,“他们还是没能在一起”,“做不成女朋友,就认妹妹。”这点他倒是认真的,毕竟,很多东西都比“爱情”活得长久。

他说自己不能变。失去本心的他没有办法也再不能见这位女主角,所以他一直磕到了这本书出来。

小说停格在2014年的春天,但现实并没有结束,毕竟我们都还活着。

最后他出书的愿望也不再是单纯的想逞逞能,而是唯有如此他觉得才有资格在我们毕业之前回来看我们一眼,和那些没来得及道别的人好好说一声再见。 局外的他一直幻想着存在着一座城堡,一座让局内人厌倦的城堡——昔日校园。他遗留了一段时光在里面,这时想看看它斑驳的、城堡未崩塌时最后的模样。

2014年6月1号,学校于这天放了毕业假。新的书稿在寻找肯出版它的地方,他还在外界工作,之前他一再向我诉说想回学校看看,但到这天假没能请掉。

其实让记忆中的城堡一直留在那个15岁的夏天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最后他还是想尽办法赶回来了,可惜我们那时候我们班级已经解散,留在班里的人还剩下自愿补习的。他惦念的那些人,零零散散,转班的转班,离开的离开。不知道最后的一瞥,对他而言是成全还是破灭。

他又回去工作那天正是高考的第一天,路过我住的地方,站在阳台上可以看到学校。我们望着学校。再言不起恨,只等校园冷漠着脸色把我们推搡出去,推向未知的彼岸。

让他魂牵梦绕的高中也不存在了。

走出考场的时候,阳光还很明媚,我走在在陌生的校园里,时间空间都不真实,那个时刻像在做梦,蓦然也会觉得之前发生的一切都是一场梦。

他后来却对我说:“我以为你们毕业了,我的城堡也就崩塌了,后来才发现它其实还在,那些人还一直在里面。”这大概这个小说的奇特功效,它把一段时间定格了。

我想,一个人一生有很多条命,到了一个地方就要丢下一段魂魄,躯壳离开了,那段魂魄还是会在过去那段蔓延到无穷时间里嬉笑打闹,躯壳再看不到它,它却能隐隐给人启示,让断魂人后知后觉地回味那曾经没参出的话,没懂得的人。

就好像前生一个美到迷幻的梦。

曾有具迷惘的躯壳,记下了那梦里的样子。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