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单读09读后感1000字

单读09读后感1000字

《单读09》是一本由衷声 主编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单读09》读后感(一):朋友说,别读

撕开封塑的一瞬间,朋友说,啊,你买了单读。

是啊,性价比不高,不是么。这么轻,这么薄,但是我看见“耐心”二字,就觉得,我需要。

翻开的第一眼就吓了一跳,什么鬼,耐心与高潮?!

最近最不匮乏的就是各种虚妄的刺激物,终于下了狠手从许多无谓的团体中退出。有时候人的不自主已经到了一种忘记不自主的地步,你得往后平躺,让脑袋撞到地上,才明白,哦,其实没什么比自己来掌控更重要。尽管被绑架有被绑架的好。

因此耐不住看《看电影》,至少在白天耐不住。带去乡下的书就是那么适合乡下,与《漆蓝书简》一样,放入床头柜的抽屉,等到下一次去,再相遇。

这就是一种耐心了。将书作为情人,作为床伴的我,如果对心爱之书拿起还能忍住一时暂缓再读,那就是在体验相思之苦。没必要的,每一本都狼吞虎咽,又不是没吃过浮皮潦草的亏,好书,可以等,有些东西,别一次吃光。

想想阿乙,以鸟的目光看这世界,也有一种秃鹫般的残酷。百忍成钢,最后内核里炽热地将什么熔化为钢水,冰凉与火红,多难触碰。

所以耐心不止指向外部,困居斗室时与自我缠斗,也有招数,也有胜负。

很喜欢望向窗外雨后电线上的雨珠,会觉得那是一种礼物。为何偏偏是这一颗而非那一颗留驻。为何它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会有密与疏。为何我在此时抬头发现了这一幕。为何清醒嫌日长,沉睡恨夜短。为什么白天睡觉就会明显获得好皮肤。为什么现在不觉得折腾是苦。

关于虚荣和否定词,都是一时的乱想,谢谢特意来开解我的人。我有耐心,希望你们也有,希望你们不要走,陪我一起,等到结束的结束。

那时候,依旧笑笑,也就会走。

《单读09》读后感(二):进入

4.28《单读09:耐心》

在单向空间,看到了这本单读,一翻便翻到了张新颖老师的访谈,果断买回来。读完张老师的访谈,脑海中总会出现“进入”这个词语。那长河一般的生命中,自有浮沉和摇摆,需要极大的气力,才能沉潜、进入其中。而张老师用十多年的时间,去阅读、了解一个人,在外人看来需要极大的耐心,但其实他自言是“琢磨”,“常常是过了一段时间再去想,又想明白了一层”。我十分佩服这样的精神,看起来很平常,无非是常读常新的老道理,但这每一层的“新”都是层累式推进,需要综合式的体悟才能达到。这也和张老师本身的性情有关:“我是个不会一下子提升的人,有变化也是很缓慢,很自然的”。处在一个时时刻刻要效率和提升的时代,这样的坦诚,让我动容,引出了共鸣。

但张老师也不局限于一处,确立明确的沈从文研究“边界感”,而是将其视为“敞开着各个朝向的窗子”。研究求精,但过犹不及,反倒是从研究之处出发,触及更大的世界,才是“比做一个专门家更好的事情”。

在访谈的过程中,有些问题可能会有一点导向性,比如某一阶段的经历是否会对你未来的学术道路产生了影响。我读到这类问题时,往往也会有一个读者的期待,心想老师的这段历程也许有重大意义。但回答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比如文集未能出版,猜测是碍于敏感问题,但张老师猜想是由于经费。设想过这场访谈,张老师也许就是静静坐在那里,将自己对老沈的研究如实表达出来,脸上也许毫无波澜,没有那种夸张的“放出光”。不知道假设是否正确,但姑且在脑海中是这样的一个片段。

走进一个那么鲜活的人,走入那么具体的生命长河,是一件辛苦但又幸福的事情吧。又想起前不久在微博看到的一段话,应该是张老师学生在课上的摘句吧。“要珍惜生命里种种的经验,将它们保留在自己的身体里。长久以来的教育都教我们概括、提炼故事,其实就是在抛弃故事。你概括出意义以后,故事就变得不重要了。它就被抛弃了。在生命里面,我们应当记住具体的事情、具体的人、具体的感受,然后慢慢让那个东西生长出来。”

《单读09》读后感(三):“一个人总得做点什么”

最近迷上一本名叫《单读》的读物。

名字有些普通,但书中的内容,怎么说呢,有种仿佛遇上了知己的欢欣。

书有些贵,但我都是从实体店上一本一本原价地买回来。对于一个穷人的我来说,既有些心痛,也十分甘心。

以上都不是重点。

重点的是,书中的文章时常不经意地启发了我的思考。甚至说,引导我的思考。

买的第一期单读,主题是关于现代性焦虑的思考。记得当中有篇文章《速度与激情》,是回顾现代发展以来,人们为什么感到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纵向分析。文章读完后,直接导致我决心远离无聊的朋友圈。

实体书买的第二期,是关于耐心。序言中提到了耐心的另一个变态形式,无聊。

“(无聊)代表了纯粹的、未曾稀释的时间,她闪耀着时间那全部的重复、冗余、单调的光华。“

单读的编辑部更把这一概念延伸,”只有坦然热售生命中大量的无聊,才有可能体验那真正高潮的一刻。“

翻开目录,对当中有关沈从文与题为”一个人总得做点什么”吸引。

一个人总得做点什么

文中并没有以此展开论证。其实对于一个道理的阐述,最好是置放在小说的土壤中(嘻嘻,这是因为我的思维是小说思维,对于哲学书心理学书的语言仍处于一种重构状态)。云也退(文中作者)只是写了他去拜访一个友人,melhavia的老居民拉菲。拉菲过去是个剧作家,现在开始写小说。虽然写的小说销量不怎么样,但是,其实这个melhavia村庄,有一半以上的人都在写书!

他们不在乎书写得如何,能不能卖出去,因为——“一个人总得做点什么”。

天黑。拉菲并没有邀请云也退吃饭,而是开车送他回去。

坐在车上的云也退对他们方才谈到的以色列国际级作家,阿摩司 奥兹,使用了一个词“snobbish”。

“人一旦成了名,都会变得很……snobbish吧。”

不料,拉菲对那个,曾因他的一份读书笔记而回信,却又拒绝见面并为他的小说做序的阿摩司 奥兹辩解:

“不——怎么能这么讲呢?你看,”他拍拍仪表板,“奥兹已经七十三岁了,他必须计算他精力的分配。我还能开车送你回家呢!我才七十岁!”

好吧,读到这里,忽然有一股力量传入了我的身体。

以上。

便是我喜欢《单读》的理由之一。

《单读09》读后感(四):写个读后感

#阅读变奏曲#20190627 渣渣辉 书目001 《单读》09耐心 许知远/肖海生 大伙们迷许知远的时候,我信息闭塞根本就没有接触过“单向空间”。 去年在网上听了一节许知远的直播课程,他反复唠叨,“这样的直播方式我还不适应,总是我在说,可不可以大家问,我来答?”,后来知道了“十三邀”,他问,嘉宾答。 得来这一册《单读》,我也没有想到许知远在一个抢购活动里,库存多是只有一本,手快就有,我看到“读”字,不管三七二十一,抢了再说,这是我得到的第一本《单读》。 能使读者回味无穷甚至还有下一步行动的,自然是好书,而绝不是多抓鱼或者那个平台回收你的图书的价钱来判断。 在《单读》里,我知道了微博上有点眼熟的微博“阿乙”是作家 ,他的肥胖是因为他需要吃激素类的药物来抵抗疾病,而这个病阿乙说,也是因为焦躁,想功成名名就,写一个长篇,像巴尔扎克,莎士比亚,托尔斯泰一样,最后急火攻心。 我向来喜欢坦荡的人。虽然最近看了很多%国内的新闻,觉得真实的故事直接就打败了中国的作家,可我还是想找阿乙的作品看看。 《沈从文的后半生》,我计划着看沈从文的书时,再翻阅一次,沈从文年轻的照片,这张还真是第一次看到。钱理群的小架,房子得要有承重力才承受得起书的重量。 《重走梁思成之路》,“失忆的李庄”:再来在林徽因眼中,儿子梁从诫曾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再在梁间呢喃”,几年之后,他却长成了“一个晒得黝黑的乡村小伙子,脚上穿着草鞋。在和粗俗的本地同学打交道时口操地道的四川话,”不知林徽因有没有想起《呼啸山庄》里的哈里顿,命运如此阴差阳错。 梁思成写信给费正清:“从重庆坐一艘破轮船到李庄,上水要走三天,回程下水要走两天。没有任何办法可以缩短船行时间或改善运输手段。然而我还是要给你一张标出我们营造学社位置的地图,以备你万一在李庄登岸而又没人在码头接你时之用。” 梁思成的体重降到四十七公斤,他的背比从前更驼了。回望北平的时光,时常有恍若隔世之感,他在信中写道:“有时候读着外国杂志和看看现代化设施的彩色缤纷的广告真像面对奇迹一样。”看到这里,想到他六十岁的病弱之躯再娶妻,这位妻子也是“保姆”的角色,所以可以理解,后妻不但把前妻照片取下,后来还反复改写林梁的故事,图书反复出版,梁思成留下的物品,能卖钱的多被她卖了。当年因为“运动”就能果断和前夫离婚划清界限,阻断子女和前夫联系的人,选择梁思成难道是因为爱么? 当年离开李庄以前,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同仁凑钱刻了一块石碑,这次学者重返李庄,没能找到那块碑铭。据说,1966年 一个姓田的社员将石碑背走,抹平旧日的字句,去凿刻毛泽东语录。石碑从此下落不明。 相比各种破坏和遗忘,林徽因被网红文体整成“绿茶”,又算得了什么呢? 本来极速阅读不应该写这么多字,显得浅薄无知。还好,大部分文字都是抄书,去年看了一年的《红楼梦》,也只能是看到自身的不足而已。

《单读09》读后感(五):外省幻想下的县城经验

在未开化的小镇,不乏有一些愚昧无知的青年,他们与安享天伦的即将入土为安的老年人辞行,忘记生活中陪伴着他们的妥协和诉苦之后,最大的理想不是克制这种贫乏,而是在对死无对证、逝无波澜的世俗生活恨之入骨之后,成为对外省临时起意的歌颂者。无常的世事经常让我卷入这群青年所煽动和鼓吹的狂热理想之中,由着对现世生活错杀一百的嚣张气焰熊熊炙烤不知所措的我的内心。于是,盛夏深夜,每一朵被蜜蜂垂涎的花在风中摇曳,一副心不在焉样子的时候,我常思考着在所不辞的远行是怎么发生的。

我一度以为自己可以是过来人的翻版,按照祖先垂涎却尚未达成的方式一辈子,然而故事起步就有了偏差。要生存,必须是粮草先行。迁徙的历史无论是从非洲先民漫无头绪的争取开始,还是从云雾萦绕的山里隐居开始,而我却没有决心完成最后一步,从小镇去国际大都市旅居、城居。起初我的外省幻想是,夏天的流窜的蚊子只叮四肢,冬天的路边的积雪是白色的,父母年老的时候我有足够的积蓄治疗他们身体的顽疾,我可以读到世界最好看的书。

不知道世界从什么时候开始变的不一样,我的外省幻想不再是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而是现在在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和其他爱好写作的人不一样,我很少点开网络狗血新闻,更别说打开电视看新闻联播。我身边的人,和我一样生活于支撑着外省幻想的时代焚烧厂。外省幻想,更像是一个需要人去参悟预言的讣告,让人在虔信遥远却精致的时代假想面前呈现一种最深的无力感。在过去,经典是一个专业内行的神圣仪式,而今天却成为一种生于陈词滥调的摆拍。大街小巷都在试图将那些充满隐私的小情绪、小挣扎和小暧昧做旧,让它们混迹于践行的宿主之中,竟然成为了时代最无法克制和无法取代的敏感部分。

我不知道外省幻想什么时候变回了贫乏的一部分,像是在耗尽家财的选择面前逢赌必输,最后在时代充满摆拍意味的定位中失态,异乡人就是这种摆拍的殉道者。于是,我更加渴望进行一次不期而遇的旅行。在这场充满挫败和风险的旅行之中,风景不是天马行空的夭惑,也不是不可逾越的宿命,它是一场有气无力的镇压,最后在过来人的风凉话里掩埋。所幸我能看到那些浅显的设计背后,一切幻想都已经实现。科学家虽然都不去研究如何让蚊子不在晚上去啃咬没洗澡人的皮肤,但他们宣称不日将克服癌症;冬天的雪下的再厚再黑,已经和我无关,毕竟我已经是一个怕冷不闹的成年人,早起能让我在冬天看到无人踩踏的积雪之路;药虽然越来越贵,但是父母有了医保,住院慢病都可以按需抵消;尽管言论是有界限的,但大多数的书都是可以免费下载的,保证了外省幻想的素材。当这些幻想实现的时候,我突然变得很惭愧,这些时代对我的反馈式的唤醒和救赎,却无关我的努力,似乎就在恍然大悟的时候全部轻而易举的获得了。

世界上所有的做旧几乎都可以以假乱真,但当它乱入到不着边际的喜欢里,我还是能够一眼就能分辨那些充斥野心的伪装。我在外省幻想里采风,不知道下一丧失时间的克服时刻我又能得到世界怎样的答复,有始有终吗?可有可无吗?还是亦正亦邪的脆弱感。我禀赋的才华,无论多么的不合时宜,无法企及那些临危受命的社会责任,更无法让自己参与到与世为敌又全知全觉的进程中去。但是,才华不是让我目前出尽风头或者出尽洋相的,它会陪伴着我的外省幻想,度过最漫长最黑暗的岁月,它不是道听途说的审美,也不是形同虚设的治愈,它是哀愁掩饰下的善良,充满人情味的靠近。

世界上存在着很多羞涩地带,其中不得不承认世界上大多数的人比我经历复杂,思想通透,他们又那么善于表达自己即时的感受和情绪,在他们理解中,我只是个腼腆的外来者,鲁莽手拙。我说的消息既陌生又生硬,失去了表达应有的本分。而事实上是,即便生来不具备即兴表演的天赋,我逐渐舍不得去浪费掉写作的时间,花在每一个尴尬的时刻;即便我不是一个记忆力超群的读书狂魔,也不是一个穷游四海的精神流亡者,我也愿意把苟且活着的决心用一种最真实的方式表达,表达那种在最贫乏最无力感的状态下的决心,像是我活在小时候,我的外省幻想从来没有实现过。

此刻我想表达的是,最烂的一部电影都要花掉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最好的舞台剧位置需要1000块钱,它们把别人的故事,把过去的事件以有偿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的感受之中,而将来也有人会不计成本的表演我们的生存状态,我们的精神状态,我们的世俗幻想。问题是,我们今天所有得到的一切发生,和存亡一样,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那我们为什么不去珍惜呢?我们何必以所谓的好高骛远,所谓的卓尔不群用一种今生今世的幻想取代未来投射在今天的幻想呢。我们为避免蒙羞和受苦,那些婉言谢绝的不幸和枯燥也许被时间做旧了以后,变成最具冒险的跨时代意义,只是我们尚未察觉。在包吃包住又管病的外省幻想里,我们与世俗缔结的友谊,或许是一种蔑视情结。或许我们都该后悔,一度的记仇心切,一度的嫌弃无术,让我们与活着的灵感和老去的骄傲失之交臂。因为,只要活着,或许老去,我们都在好莱坞无删节大片里,爱无止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