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1000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1000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一本由斯蒂芬.茨威格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页数:4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一):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上大学的时候,对于感情懵懂而又理想。和朋友都有暗恋的男生。没有课和考试的某个下午,在图书馆各个角落都留意到这本书的存在。于是通篇读了下来。故事的绝美和纯粹,理想和彻底,让人不再敢直面再读第二遍。

转眼八九年过去了。经历少女时代,从未经历的,体验了曾经梦想的,也切身地感受过梦想在现实的碎裂。总在忙碌以后,就想一个人躺在沙发上或者床上大哭一场。也不算为了什么,总是怀念那种纯粹、热烈和不知疲倦的新鲜。想到,自己已经离这些远去太久了,而悲伤,而哭泣,而不断挣扎,把自己折腾地精疲力尽。好像内心对美好、希望有着无穷无尽的欲望。

就像加班以后的初夏晚上,买了一盒奶油号角,因为仅剩一些对甜品的熟悉的喜欢,准备回家细细品尝,路途中却被旁人无意打翻,四支奶油号角,都从漂亮玻璃纸盒子里跌落出来,于是遗憾地去了离家近些的蛋糕店,结果非常这家蛋糕店也出了一款类似的新品,兴致盎然地幻想这是一场设计完好的美丽相遇,于是买来就在店门口咬上一口,味道、口感以及被奶油的包裹氛围却远远不如印象里的那样甜蜜,那种失落感。

所以因为这样的偶然,又看了一遍这部作品,却发现自己依然记得白玫瑰、玻璃瓶以及初读这部作品时对此类爱情的震撼心情。

曾被热爱过的岁月,尽管已经过去,纵如彩云琉璃,依然值得被反复记起。尽管这样的纯粹入世全然不适用,却可以或让人休憩,或让人沉思,或让人观赏,成为一点一点的光尘,悬浮在每个时空。

每一只白玫瑰,都值得被用心对待。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二):读后感

第一眼看到就喜欢的人,怎么甘心只做朋友。

旧邻居搬走了,新邻居搬来了,极其平常的生活琐事。对新邻居——男作家的惊鸿一瞥,一个女孩的人生轨迹就此改变,是劫难,却是女孩甘之如饴的劫难。从见过男作家的那天起,女孩心里有一场海啸,但是她表现地镇定自若,仿佛她还是从前她。

有些疯狂只有自己才懂,女孩疯狂地想要了解他的全部,只是看一眼他的卧室,她欣喜若狂的同时,又有怕被发现的惊慌失措。

女孩原以为自己可以这样一直默默存在,即使他不知道她的存在,即使作为邻居的他甚至都没有注意过她,即使他一辈子不知道,仿佛做他的邻居也是恩赐。

可是,女孩的母亲再嫁了,要搬家了。事后回想起来,女孩都回忆不起来自己是怎么离开的,因为那时绝望的女孩满脑子只有一件事,她还有再见到他的机会吗

童年的爱是纯洁的,后来女孩成为了少女,对男作家的爱有了更大的欲望,她渴望与他交集,她特意在原来呆的地方找了一份工作,去他的房子旁边散步,希望可以遇见他。她懂他的多情,她懂她自己的美丽。她奉献了她有的一切,却只是他众多风流韵事其中之一。像飞蛾扑火,可她只觉得无比幸福。

她还为他生下了一个孩子,却从不提起,并且消失在他的生活里,直到她的孩子死了,她也命不久矣,她写下了一封信告诉了他,她对他的痴迷。

爱情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它让人为它生,也为它死。

一个悲伤又浪漫的故事,只因在人群多看了你一眼,也许只是一秒钟的时间,却耗尽了我一生,幸福是你,难过是你。即使到最后,我也不愿意过多地打扰你,我最后的自私,也只是单纯地想让你知道,曾经有个女孩不顾一切地爱过你。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三):心理描摹大师茨威格

第一次读茨威格的小说,没想到一读倾心,瞬间爱上了这位大师。

大师以细腻真实、准确生动的心理描摹著称,他像一位手艺无比精湛的外科大夫在聚光灯下沿着病人的肌肉纹理细细切割,只不过他用的是笔,描摹的是人心。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不仅清楚地了解一般人的内心,更加深谙女性的复杂心理,被高尔基称为“最了解女人的作家”。

在很多篇章里,能见到大量大段的心理活动描写。这些描写如此逼真细致,每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每一丝情绪的微妙转折,或激烈,或委婉,或沉郁,或躁狂,总是深深地拨动着读者的心弦,震颤不已。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那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了,利用书信的方式,几乎全篇都是女主人公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心灵低语,诉尽了一个少女终其一生的暗恋悲苦。在《夜色朦胧》中,大师将一个15岁的少年对朦胧的爱情和情欲的渴求、迷惑、痴惘和痛苦的心理描写得波澜起伏,令人心潮澎湃。而在《贵妇失宠》中,大师又将一位曾经权力在握的贵妇失宠后的虚荣、骄傲、失落、仇恨、嫉妒和绝望的心理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觉得可悲可叹。

可能大师年轻时出道于抒情诗人,他的小说语言也带着诗一样的意境美和韵味。这一点表现得最为突出的仍是《夜色朦胧》,少年经历了三个神秘、晕眩而迷醉的晚上都是发生在花园里,经了大师的笔一描画,这个深夜的花园黑暗幽静,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花香,银白色的喷泉水,月亮的清辉,还有那细雨般的窸窸窣窣声,仿佛一幅印象派大师的画,充满意境,而这样的美竟无端端地叫这个少年既快意又忧伤。比如在《马来狂人》中,大师对海上夜晚星空的描绘尤其令人印象深刻,读者仿佛也躺在甲板上,银白色的月光温柔地倾泻流淌下来,耀眼的星星像钻石一样钉在黑丝绒般的夜空上,随着轮船的轻轻晃动,似乎天上的星星也跟着一起飘荡,而读者也跟着一起随波逐流,飘荡到世界的尽头。

大师的作品多数是通过心理和情感的变化来刻画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可能有人会觉得格局小。但我就是喜欢这样的作品,能获得共鸣,能带来灵魂上的震颤,那些情感是全人类共通的,也是永恒的。当然作者也有一些揭露现实、反抗黑暗的作品,比如《象棋的故事》、《里昂的婚礼》、《看不见的珍藏》和《日内瓦湖畔的一个插曲》,特别是《象棋的故事》,通过B博士高深精湛的棋艺和他离奇异常的经历,痛斥了纳粹法西斯对人心灵的折磨和摧残。不过,相比较而言,我还是更喜欢他那些因为情感的驱动而使人物命运发生变化的小说。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四):写作者的风格

很久没有带着问题去读书了,尤其是读小说,以前几乎是快速地浏览故事情节,以求看明白故事,很少去细读或是研究作者的语言特点、语句风格。这本书读了一半后,突然有了这个想法,这时候才发现,细细读过的故事情节很深刻地印在了脑海里,而那些一掠而过的章节却模糊不清了,即便记得也只能是一句话概括这个故事。我想这应该不是所谓的读书吧。

于是乎,想写写最近对于读书的感悟,想起去年写的那篇游记,才恍惚发现,已经很久没有系统地成文了,难怪我会如此惧怕写一篇文章、塑一篇稿子。相对来讲,去年的读书量要比之前多的多,但为何仍旧惧怕写字呢?我由读本书的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心境浮躁。相比前几年在学校,现在考虑的事情多了,很难静下心去构思、去沉淀、去记录一些东西。就像写日记,以前会将脑子里的东西一一写下来,现在很多时候脑子里想了很多事情,但是却懒得动笔,可能也是不知该如何开始。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兴趣并没有很大,即便是小说,一天也就只能翻个一两页。没有办法融入到一个故事里面,心就被抓痒了,无处安放的手机呀,该如何是好呢?后来,找到了浮躁的原因,然后也找到了解决办法, 每天都被安排的满满,所以情绪也被带得安静了很多,于是,就有了《贵妇失宠》的细细品读,这样一个经历过繁华、在灯红酒绿里生活惯了的女人,移居到偏僻乡村,即便这里环境再优美、生活再新奇,在短暂的适应新鲜感后,还是会落入寞落孤寂的深渊,可能现在人的思维会觉得,去了新的环境,去适应去感受生活的美就好了,但人不可能那么理智,尤其是宫里的女人,她们只在乎身边的追求者和珠宝。这个可怜的女人,在被驱逐出宫的那一刻,人生就已经发生了变化,结果只能是被人遗忘。

第二,信息杂乱。现在的时代是碎片化的时代,接收信息的渠道被大大扩展了,在能接触到海量信息的同时,也接收到了很多杂乱且不成系统的东西,这些东西无疑占据了大量的时间与脑洞,由此也挤走了那个想读书的瞬间。但是时间越久越会发现,很多所谓的鸡汤文或者是励志文章,都是再拿同一个素材不同角度的解析,加上一些符合现在人需求的语句,轻轻松松就变成了10万+的热文,可是读了这么多热文,到底学会了什么呢?可能更多的是蒙蔽了那颗学习并接触新事物的心吧。记得那个《象棋的故事》和《日内瓦湖畔的插曲》,一个自大且智力缺陷的象棋冠军最终还是赢了那个背了无数遍象棋的可怜人,因为自己与自己下棋,无法战胜自己的心魔,所以无法再下棋,像极了现在人在这种自我催眠里沾沾自喜,不知何时,发现自己与这些信息无法分离的时刻,就会知道,原来当初不应该这样。还有那个逃兵,一味地想回家去,却不听别人劝阻,一个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没有其它感情寄托的人,回家与家人相聚就是最大的期盼,那一刻,哪怕死亡也在所不惜,活着,或许痛不欲生。

第三,想与不想。有时候很多事情是我们自己无法控制的,但是更多的时候,是自己想不想的问题。人生中有很多选择,专业、毕业、工作、结婚等等,很少有人说一辈子做得选择都是正确的,但是选择应该要做得无怨无悔。这时候,想与不想,才是决定选择的根本。就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个女人写这封信的时候,就是脑海里的“想”战胜了“不想”;《灼人的秘密》里的母亲决定不再贪恋外遇,也是“想”战胜了“不想”,还有最后一篇《偿还旧债》说与不说都可以的秘密,玛格瑞特选择说出来,也是“想”,就像我此刻写这篇文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