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没有人可以不说谎读后感1000字

没有人可以不说谎读后感1000字

《没有人可以不说谎》是一本由乌特·埃尔哈特 / 威廉·尤能著作,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1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没有人可以不说谎》读后感(一):今天你说谎了吗

谎言,说话人在知道事实的前提下,通过刻意隐瞒并提供与事实不符的语言信息的行为。

这个词肯定没有人会喜欢,如果你的朋友经常对你说谎,你肯定选择不再要跟他一起玩耍了。那么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谎言被我们接受了呢,是我们都糊涂了,是社会变了,还是整体的道德底线在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对谎言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然我们都不能保证自己不说谎,那么我们是不是该重新认识一下它,这位从生活中挥之不去的朋友呢。

这本书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方向,让我们从另一面了解谎言,认识谎言,合理的运用谎言。当我们了解到谎言的真相,也许就能体会到它带来的另一种幸福感。

有时候,谎言很美丽,就好像一个虚幻不真实的梦,我们都不愿打破它,心甘情愿让这份不真实保留在梦里。生活中有太多类似的情况,就好像“善意的谎言”,不是居心叵测,不是故意伤害,有时还会给人一丝的希望,让人重拾自信,甚至还能救活一个即将精神崩溃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以上所说全部不包括故意的说谎,刻意的伤害,不可否认很多谎言还是对很多人带来了一定的伤害,所以我们痛恨刻意的说谎者,这与本书所要提倡的行为是不同的。

珍惜身边的每个人,用真诚的心对待每件事,不去做伤害人的事情。就像这本书上说的,日常的人际交往、工作学习、与家人与爱人,谎言可能无处不在,怎样重新认识谎言,从而破解它、驾驭它,才是让事业更成功、家庭更美满、人生更幸福的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没有人可以不说谎》读后感(二):现实总是这样打脸

关于谎言的一本小书,意外的收获了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作者开篇提到了谎言的本质,既包括言行不一,也包括了我们日常做的隐瞒全部信息的行为,算是为狭隘的谎言行为扩充了一下,这样可以讨论的点也会变的更加的全面。

在我看来,社交行为中的谎言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个人自由与社交平等的冲突,纯粹的坚持自我必然会伤害到其他人的利益,那么谎言便是我们发明出来协调的工具。

作者列举了一些传统道德对于谎言的“谎言”,而这些谎言都是经不起推敲的。比如“爱说谎的人不受欢迎”、“爱说谎的人都是没有内涵的”、“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等等,非常好玩的几个思考角度,相信大多人对于谎言都有这样的误区。

感受最深的两个点,成功的谎言背后通常需要强大的知识背景作为支撑,这样才可能编织出完美的谎言;坚持真相的人通常会面临无边的孤独,因为没有人会喜欢同这样的人交往,看到这里的时候会有“我就是说话比较直啦”的既视感,相信大家都对这种人避之不及。

谎言本身便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了可以促进爱情幸福、家庭和谐、事业完美。积极幸福学认为,人本身的幸福感需要复杂的自我调节,而谎言可以很好的承担这样的任务,通过谎言构建成熟的防卫,有效的处理冲突和矛盾带来的负面情绪,适当的自我欺骗可以减轻自身生存的压力。

心理学家兼幸福研究者马丁·塞利格曼建指出,当我们遇到不愉快或惹人烦的经历时,可以找一些理由,将其转化为极有可能再也不会发生的“偶然现象”或“特殊情况”,这能减轻我们的心理压力,尽快摆脱悲观情绪。

而消极的一面便是拖延症、不负责等,在给自己找放弃借口的时候,自我欺骗也是极其擅长的。

生活中那些看似如沐春风、长袖善舞的人群,都是谎言利用的好手,看待事物永远能看到积极的一面,算不算对现实认知的欺骗呢?看似挑选他人优点进行的鼓励,是不是对全面认知的不负责呢?但是这些却符合我们这个生存的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能做到这些的也是极其优秀的。

《没有人可以不说谎》读后感(三):真假难辨,心安就好

从小,我们父母都会教育我们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说谎的话鼻子会变长。记得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考得特别不理想,母亲在考试过后的一周不断询问我试卷发了没有,我一直说没有,从那天起每天起来照镜子的时候我都会摸摸自己的鼻子看有没有变长,好像也没什么变化,虽然最终考试的事情穿帮,说明真相后,少不了挨打,但是心里却痛快了很多。

没有人可以不说谎,这的确是个事实。

书里面说了在很多方面的谎言,感情上的,事业上的,生活上的,这些种种的谎言无不是为了希望事情可以变得不那么复杂,说谎者心安理得说出这些谎言,更有甚至有些人会主动去相信一个假的事实,只是为求心安。

自然,书里罗列的大部分谎言都是我们平日里说的“善意的谎言”,可是站在客观的角度来说还不是谎言嘛,我们在前面加上“善意的”三个字,让这个谎言听上去情有可原,也是为了让自己可以说服自己——我这个谎值得说。

我们学着说谎,这个无需置疑,也不要装清高的说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谎,不管你把这个谎言装饰的多么好,剥丝抽茧还是脱不了谎言的本质。既然这是个不争的事实,那么就学着把谎言说的好,之前还没有步入职场的时候,父母亲戚都在说你要做一个圆滑的人;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之类的云云,耳闻目染自然也熟谙说谎之道,就好比领导问我PPT做好了没,我会很镇定的说整体已经好了,但是还需要再完善一下,其实我根本就还没有开始动手。

我有时候自我安慰或者是什么样的谎言让我自己都信以为真。但是事实上有些时候正视自己的时候会特别鄙夷自己这样的状态,然后会朝着自己谎言中优秀的自己靠拢。

当我们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谎言的时候,自然而然就要学会去甄别谎言,自然也会知道身边的人谁是真心,谁是假意。众所周知,谎言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上的变化,从而通过大脑会体现在我们行为和语言上。在书里也为我们介绍了如何去识别谎言,通过心理学家的实验和日常的实际情况,帮助我们去判断谁在说谎。

所以,由不得你不承认,我们周围被谎言环绕,我们又会为了圆谎说更多的谎言,环环相扣,但是并不是说要提倡我们说谎,书中也说,过度的谎言和谎言揭穿后所要承担的后果是我们的所不得不要考虑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之下,说谎之前就要思量清楚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必须衡量清楚。

这个世界真假难辨,真真假假分也分不清楚,没有人不说谎。不过不管怎样,我们在说谎这件事情上还是要谨慎,毕竟最终落得个“谎话精”谁也不想,把握好度,自己心安就好。

《没有人可以不说谎》读后感(四):谎言,让生活更美好

《没有人可以不说谎》从“揭开被掩盖的真相和谎言”开始,娓娓道来,教我们如何在不诚实的爱情中相爱,如何发掘谎言中的幸福力,怎样做个正直的说谎者,最后告诉我们为什么会说谎的人混得更好,为什么我们常常骗自己。

书中列举了很多有意思的案例,比如俄国一贵妇与仆人私奔,一辈子过着清贫的生活却从未后悔过,因为仆人的奉承让她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作为旁观者,也许会觉得可怕或者荒谬。如果是当局者,我们自己又何尝不喜欢美誉之词呢?

再比如,通过对出轨的成本进行分析,指出出轨是一项投入多而受益少的“亏本生意”。因为出轨而分手并不划算,“当弄清伴侣的个性和怪癖后,我们在情感上需要承担的风险和面临的不确定性,远远小于做一个新的选择。”这就是为什么新欢会觉得前任是洪水猛兽的主要原因,当下被炒得火热的“锋菲复合”也是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从粉丝的角度来说,“锋菲复合”比起两人各自另结新欢更皆大欢喜。

“过吊桥的人把过桥时那种战战兢兢、心跳加速的感觉误认为是激情的表现,而通过吊桥后的兴奋和激动则被认为是恋爱带来的。这就是所谓的吊桥理论。”它让我想起赵又廷和高圆圆。媒体曝出他们在一起是在电影《搜索》放映之后,在这部电影里,已经有同居女友的赵又廷爱上了与自己相处了一个星期的高圆圆,片中有一个两人相拥蹦极的片段,之后两人的感觉就变得不一样了,很符合吊桥理论的说法。现实中,他们究竟因何相爱,也许与那次蹦极不无关系。

为什么两个人相爱的时候,我们喜欢听甜言蜜语,而吵架时,会指责对方曾花言巧语?其实,我们知道谎言的存在,只是我们更愿意接受我们喜欢听的话。谎言比真相更重要。“因此,吵架时,不必急于证明那个毫无意义的真相。聪明的做法是,选择合适的语言——哪怕是谎言——安抚对方。等一切过去,事情平复,矛盾也就缓和了。”

不光是对恋人,就是对父母、朋友、同事,甚至包括周围所有的人,我们也常常挑选那些更容易让人接受的话来说。所以才会有“善意的谎言”、“委婉的拒绝和批评”这样的说法。

“你这辈子就是吃了太老实的亏!”不管这句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至少它击中了我。太老实的意思就是不擅长说谎。小时候因为煮饭水放多了,把饭煮得太湿,骗父母说当时的水位大概在哪个位置,不想被父母当初识破,并扣下“说谎”的帽子。懦弱又胆小的我,此后自然不敢再说谎了。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对自己诚实,可是这世界不能没有谎言,很多时候,我们甚至要靠说谎才能混得更好。书中每一节内容前引用的名人们关于谎言的各种言论也证明了这一点。

“善意的谎言,可以为生活增添色彩。”(莎士比亚)

“发明善意谎言的人,热爱和平甚于真相。”(詹姆斯•乔伊斯)

“当所有人都直言不讳时,地狱将降临人间。”(让•伽本)

……

心直口快、直言不讳并不受欢迎,可见这世界不能没有谎言。谎言,让生活更美好。

《没有人可以不说谎》读后感(五):做个正直的说谎者

做个正直的说谎者

赵青新

爸妈说:“好孩子不可以说谎。”看,因为说谎,小木偶匹诺曹鼻子长了,放羊的孩子被狼吃了。后来,我们发现,世界根本不是爸妈形容的那样诚实。原来,从一开始,爸妈就对孩子说了谎。

说谎真的很不好吗?为什么人们不停地说谎?乌特·艾尔哈特和威廉·尤能,“德国最励志的交际心理学传播者”,通过著作《没有人可以不说谎》,夫妻俩为“谎言”正名,系统阐述了谎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爱情需要坦诚以对。事实上,爱人之间的谎言也许是最多的。她其实不爱听歌剧,却假装感兴趣;他早就等在约会地点,却说自己刚到不久;她化妆用去几小时,只为了让自己光彩照人;他原本很邋遢,但在约会前把自己打理得干净清爽。从技术层面上,作者把这些都归类为谎言。说谎并非仅限于“说”,关键在于表述、表达和表现的方式。显而易见,这类谎言在爱情中多么重要。它们同样也是婚姻的润滑剂。当她为自己的身材烦恼时,他说:“亲爱的,丰满的你真可爱。”她在床上有时会伪装高潮,这其实也是谎言:“亲爱的,你实在太棒了。”作者经过统计调查,那些能够长期维系的婚姻,并非没有波折,更不是始终坦然,而恰恰是出于彼此适度的隐瞒和谎言。

说谎这件事,在东西方的观念里,一直都认为关乎个人品德。作者并非鼓励说谎,而是希图克服社会大众对于谎言的偏见,更好地认识谎言、破除谎言、驾驭谎言。对于“诚实”,作者引用法国演员让·伽本的话:“当所有人都直言不讳时,地狱将降临人间。”笔者想起鲁迅先生讲过的一个故事:婴儿出生。贺客说:“孩子将来长命百岁。”主人家欢天喜地;贺客说:“孩子将来富贵荣华。”主人家喜笑颜开;贺客说:“孩子将来会死。”于是被暴打出门,尽管他说的是千真万确的事实。鲁迅说的故事和该书灵犀相通,隐含一个道理:“谎言不可或缺,不是每个时间点、每个场合都适合说出真相。”比真相更重要的是积极的能量,比如医学谎言中的“安慰剂效应”。

两位作者是资深心理治疗师,多年来致力于心理治疗的实践,因此书中有很多有趣的案例和科学实验。通过重影画、基因研究以及众多生活实例,作者揭开被掩盖的真相和谎言,指出“说谎比诚实更贴近自然”。书中的很多建议都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比如,职场谎言司空见惯,找个好借口真是一门技术活。迟到了不要说“堵车”,就算那是真的也很难让人信服;如果有事早退,抱着一大堆文件,用一种压力巨大的语气说:“我带回家去做吧,可以更集中精神。”老板一定很欣慰。当然,这样的谎言不能频繁使用,该干的活儿你也得干完。过度的虚假会最终丢失信任,所以作者提出“做个正直的说谎者”,在适当的场合说适当的谎言。作者还提供了很多识谎术,让读者体验一把抓谎的快感,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敏锐,识破对方的谎言并把握住谎言背后的真实意图,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的谎言。

回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爸妈们一边抵制说谎,一边不停地说谎,面对孩子的迷惘和追问,大人们要如何圆这个谎?与其如此,还不如“教给你的孩子真相,但也要让他们准备好面对一个充满谎言的世界。”当我们承认世界充满谎言时,我们开始走向诚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