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宝贝,宝贝》读后感精选

《宝贝,宝贝》读后感精选

《宝贝,宝贝》是一本由周国平 著 / 贵图子 绘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7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宝贝,宝贝》读后感(一):你说那只是爱

其实能看完这本书,只能说是恰逢适宜的时刻,不得不说,这本书让我想起来我年仅一岁的妹妹。

她很可爱,甚至在我心里远比这世上上的任何一个孩子可爱,所以看着这讲些小婴儿地部分,就多多少少有些共鸣。

但,实心而论,若不是为人父母,或家里有个婴儿时期的孩子,这本书的可读性就会大打折扣。

不太喜欢周国平写文章的态度,更加不能够理解他对自己女儿的过度推崇,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总之,这本书,个人觉得可读性仅限于部分群体。

《宝贝,宝贝》读后感(二):读周国平《宝贝宝贝》

本书作者记录了女儿从出生到小学毕业期间的成长细节,同时也从一个父亲的角度阐述了自己对爱与教育孩子的想法与观点。

尤其是中国教育,有太多的父母想把自己的抱负强加在孩子身上。虽然,孩子从某种程度上继承了父母的基因,但绝对拥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不是拉着孩子成长,也不是推着孩子成长,而是顺应自然规律,让自然天性牵引孩子成长,与孩子并肩并行,学会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思考、创造,培养自己的思想。

孩子拥有超强的好奇心,好奇心促使他们经常会发问,父母切不可不搭理,更不可随意甩个结论搪塞了事。一问一答之间,第一,能够鼓励孩子养成积极思考,探根究底的好习惯;第二,能够营造问答两者之间的平等交流的氛围,如此更有利于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宝贝,宝贝》读后感(三):宝贝,你是我前进的动力

今天终于看完了《宝贝,宝贝》这本书,其实这是第二遍看了。大学的时候看过一遍,满是新奇和幻想,想象自己有孩子的那一天。脑海里,都是浪漫美好的幻想,对自己孩子的幻想,对教育子女的幻想。好吧,女人总是这么神奇,连个对象都没的时候就开始考虑怎么教育孩子了。 如今再看,却是不同的感悟。更多的是理解,是同感,更有自责和反思。大学时看完,就暗暗发誓,等有了孩子一定要详细记录孩子的成长。这些誓言都还记在心里,但是,孕期日记没写几篇就搁下了,孩子会说话前就买好了记录的小本,却也没记上几次。再读此书,除了后悔就是对之前的信誓旦旦啪啪打脸! 你是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拥有什么样的孩子。第一遍看的时候满满的都是羡慕,为什么人家的孩子都会妙语连珠极具思想,如果老天赐给我这样一个孩子就好了。但是,这一遍读就没了这样的想法,那都是人家父母的培养,真不是靠老天赐的。 所以,更需要努力提高自己了,父母的层次决定孩子的教养。最好的教育,就是做一个像样的自己!加油!

《宝贝,宝贝》读后感(四):随 记

2018.5.5于哈尔滨的夜读毕周国平的《宝贝宝贝》。出行带一本书算是一个习惯了吧,原想带的是村上村上的《1Q84》(7~9)的,但是在逛图书馆时被《宝贝宝贝》吸引了,大一时幼儿教育学老师也有推荐过,便改了书单。

有关周国平,大一的有个阶段内心特别浮躁,总是风风火火,坐立不安,做事也总是差强人意,那时唐景瑞说你去读周国平的书吧,也就许好一些。在知乎上也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大学校园里流传一句话:男生不可不读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读周国平,一说。”之后也有幸拜读过周老师的散文集《灵魂只能独行》,只是粗略一读,那时的心境着实无法静心阅读并无故事情节的散文之列的书籍。不过人的先入为主的观念还真的是令人生畏,时隔近一年,我对周老师的印象还停留在讨论宗教,信仰,及灵魂,学术严谨的学者、哲学家的人设上。(看过豆瓣评论有人说是一碗典型的鸡汤,但是人嘛,还是得接受不同的世界观和见解,自己喜欢就好)。但《宝贝宝贝》让我看到了周老师的另一面,看到的是一位平凡、普普通通的父亲记录自己女儿啾啾从出生起的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些细腻朴实而又生动的描写,字字句句透出一位慈父无微不至的关心,及浓郁的爱女情感,同时寄于最平凡的初衷,愿啾啾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最喜欢那个观点:希望你成为一个珍惜自己生活经历的人。

《宝贝,宝贝》读后感(五):父母也需要培训

养育孩子,也需要父母具备良好的素质。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也不是父辈的承继物,子女是独立的个体,在孩子具备完全自助决定自己人生能力前,父母的角色应该是引导、启发、指正,协助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自主意识,心智健全,价值观端正,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主体。

周国平和读者分享了自己的一些育儿新得,值得我们借鉴:

家庭环境熏陶比单纯的言传更有教育意义,父母通过身体力行某些优良习惯,对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周国平夫妻的嗜书,让啾啾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进而自小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突出。

兴趣为王。和很多抱着功利心态要求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不一样,周国平培养孩子艺术相关能力的依据是孩子的兴趣,不强求,以孩子的自我感知为导向,当遇到孩子逆反想要放弃时,及时和孩子沟通,适当引导,宽严相济。

再乖巧的孩子都有吵闹,叛逆的时候,幼儿时期孩童往往无法自我控制脾气,硬碰硬的处理可能适得其反,但是放任不管也不是合格父母的做法,父母态度统一,坚决,非暴力的应对方案被周国平所推崇。

在中国现有填鸭式教育体系下,如何最大程度的顺应孩子的天性,平衡德育和应试教育是周国平重点探讨的问题,为了追求高成绩,名校,而牺牲掉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独立思考能力,是很多父母都在践行的方案,但从经济学角度讲,此方案的收入投入比未必就令人满意,毕竟高分低能的学霸比比皆是,所以在不违背现有教育体制下,培养孩子的心智,适应社会的能力是不可忽视的教育成分,而此部分的培养应该从婴幼儿开始重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