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囚笼里的红玫瑰:民国女子的爱情读后感1000字

囚笼里的红玫瑰:民国女子的爱情读后感1000字

《囚笼里的红玫瑰:民国女子的爱情》是一本由冯雪著作,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囚笼里的红玫瑰:民国女子的爱情》读后感(一):这些爱情

读起来很是舒服,行文如水,每一段爱情都能称之为奇遇。从第一篇的张爱玲与胡兰成开始,就喜欢上这本书的风格了。买到以后大致翻看,在民国时期居然有这么多的奇女子,为了爱情奋不顾身,连张爱玲在爱情面前,也不那么清高了。值得推荐!

《囚笼里的红玫瑰:民国女子的爱情》读后感(二):觉得孟小冬真是不值

以前看过梅兰芳的电影,从那里才知道有孟小冬这个人。

说孟小冬年老的时候她只唱梅兰芳的戏,唱的还特出神入化,自己的反而不唱。房间里面挂着2张照片,一张自己的,一张梅兰芳的。

贵为冬皇,她终究还是逃不过身为传统女性的桎梏。梅兰芳能够理解生命中有比爱情精彩得多的许多东西,但是孟小冬不能。毫无雌音,却真是败在名旦手中,不得不令人扼腕。

《囚笼里的红玫瑰:民国女子的爱情》读后感(三):包办婚姻幸福的可能性

江冬秀和胡适,按照当今的观点,无论从哪个方面都不能说是相配。二者都是善人,阴差阳错和和睦睦过了这么一辈子,在当时人眼中是幸福,在现在人眼中,却是悲剧。

没了爱情就什么都没了吗?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抛的又是什么?

今日提倡所谓婚姻自由,却是将爱情的成分过于夸大,就仿佛只要两个人相爱就有了能够一起生活的资本。虽也是不赞同包办婚姻的现代人,但不得不说,在组成稳当的家庭这一过程中,包办婚姻功不可没。至少门当户对是绝对有道理的。

结婚这事,说白了就是在一起过一辈子,有人照应等等和许多法律上的程序,然后是解决生理需要和繁衍后代(现代观念下此条可选)。私以为,胡适和江冬秀的婚姻,虽不及胡先生“可能”会遇见的益友,但也能算是十分幸福的了。即使是所谓的没有爱情,到最后这些情感不都会转换成亲情吗?

《囚笼里的红玫瑰:民国女子的爱情》读后感(四):提不起兴致

想看,没有理由。。。。。。。。。。。。。。。。。。。。。。。。。。。。。。。。。。。。。。。。。。。。。。。。。。。。。。。。。。。。。。。。。。。。。。。。。。。。。。。。。。。。。。。。。。。。。。。。。。。。。。。。。。。。。。。。。。。。。。。。。。。。。。。。。。。。。。。。。。。。。。。。。。。。。。。。。。。。。。。。。。。。。。。。。。。。。。。。。。。。。。。。。。。。。。。。。。。。。。。。。。。。。。。。。。。。。。。。。。。。。。。。。。。。。。。。。。。。。。。。。。。。。。。。。。。。。。。。。。。。。。。。。。。。。。。。。。。。。。。。。。。。。。。。。。。。。。。。。。。。。。。。。。。。。。。。。。。。。。。。。。。。。。。。。。。。。。。。。。。。。。。。。。。。。。。。。。。。。。。。。。。。。。。。。。。。。。。。。。。。

《囚笼里的红玫瑰:民国女子的爱情》读后感(五):时间走了

时间走了,谁还在等呢?

越来越多人写爱情了,很多种桥段,很多种结局,但最后却发现,那就像今天的速溶咖啡,虽也有些味道,不过也是刹那惊颤。转过身再去看的时候,心在问话:时间走了,谁还在等呢?

穿过岁月疾驰而过留下的褶痕,我想探寻足够深刻到时间也无法抹平的刻骨铭心,想感知一个时代里最令人动容的爱情,于是,我翻开《囚笼里的红玫瑰:民国女子的爱情》。本书的开篇很吸引我,关于才女张爱玲此生完整的爱情,我从未读得如此详尽且深感动容。

“你到底是不肯。我想过,我倘使不得不离开你,亦不致寻短见,亦不能够再爱别人,我将只是萎谢了。”张爱玲在分离的雨中对胡兰成道出这番话的时候,已是心灰意淡了。再想到后来的她孤独病终在异国,且是数日之后才被人发觉,亦能感受到她内心孤独的能量源,将她与俗世之间筑起了无法逾越的高墙。对于这样的女子,只能是一次爱用尽一生。倘使最终不能够如此,也只是如花般萎谢了。书中对情感的描写很细致,对事情发展的描述也是极为尊重的,但凡有当事人原话的地方,均不会妄自更改。正因如此,通篇读下来才让我觉得自己是真真切切体悟了一把张先生一生只为一人盛开的孤傲姿态,对待爱情,她竟没有一丝脾气。

或许是真的因为爱过,所以才能宽恕胡兰成的背离,因为真的懂得,才能不究过错地原谅。

这本书里的徐志摩与林徽因也是被许多人感叹的,对于这段爱恋,大多数人都是从徐志摩的角度出发去解读,认为多情的徐志摩对林徽因用情也是一往而深,不可自拔。而此书却是以同徐志摩痴缠一生的民国女子为眼界,讲述她们各自因为这个男人而修得的结果。且不说张幼仪与他不幸的婚姻,最终好歹应着自己的见解和学识成就了一个独立而现代的新女性。徽因与他已是不用多谈,最令我感到意外却是陆小曼。她和张幼仪、林徽因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却与徐志摩个性相投,坦诚,率真。几经辗转在一起之后,却因为二人不同的生活习惯所形成的消费观令生活混乱又紧迫。书中对陆小曼与徐志摩之间的叙述,颇有平叙却又有撼动心灵之效,因为多情才子落得最终为钱财奔波而意外身亡,着实是个不够浪漫的结局。

民国时期说自由也不自由,却是新思想涌进的黄金时期,所以这时期勇敢去爱的女子比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也都要热烈。虽然阮玲玉因为不堪人言可畏而在时代中倒下了,但在这个为生活和爱情不得不挣脱束缚时代,就算最后是优雅地用鲜血祭奠了这短暂的一生,也不枉此生活过。

我如今坐在这里,深知那个时代过去良久良久。换做是今天,一杯咖啡都要打包带走的时代里,她们还愿意穷尽一生只为情字煎熬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