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高跟鞋帝国》读后感锦集

《高跟鞋帝国》读后感锦集

《高跟鞋帝国》是一本由[美]洛朗•戈尔德施泰因•克罗 / 萨格拉•马塞拉•德罗森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280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高跟鞋帝国》读后感(一):周仰杰的奢侈鞋

几年前第一次知道周仰杰这个奢侈鞋品牌,以为是中国人在温州或者福州一带制造出来的“伪名牌”,后来才晓得人家这个周仰杰是Jimmy Choo,它虽然一直被欧洲的绅士们蔑视,却始终被明星们追捧。前年秋天我才第一次见到这种鞋子,但看得上,买不起,所以买本书来安慰一下自己。

《高跟鞋帝国》读后感(二):不一样的世界

对于刚开始了解奢侈品的我来说,很不错。刚看了前面奢侈品并购之前的所有内容。作者就像讲故事一样,很有条理的给读者讲述了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Jimmy Choo虽然没有像传统的奢侈品品牌一样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但是Jimmy Choo的创建过程也是很辛苦的。如果没有周仰杰的设计才华,塔玛拉以及汤姆等人的资源,他们的社交才能、眼光、魄力等,Jimmy Choo不可能如此成功。我很是佩服塔玛拉和蔡珊卓的前瞻性,总是有办法在竞争中保持领先;总是在有危机的时候,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转危为安。之前看美剧中的富家小姐各个都是穿梭在各种酒会中,各种攀比,真的不是很能理解那样的生活,觉得有什么意义呢。我觉得塔玛拉的生活很有意义,很是佩服,她的眼光、魄力,可以想象她是一个很有魅力的女人。很期待下半部分关于奢侈品并购的篇章。

《高跟鞋帝国》读后感(三):关于公司出售、奢侈品行业被资本市场估值的那几年

这本书是两个作者合著,所以内容其实也就分两个部分。其一是Jimmy Choo的几位创始人的八卦和公司发展故事,其二是Jimmy Choo作为一家公司的几次出售经历,最近一次是2007年出售给陶尔布鲁克(TowerBrook)公司,出售价1.85亿英镑,当时的年利润大概是2500万英镑。

第一部分的作者应该是洛朗,她是《时尚》等杂志的专栏作者,报道奢侈品行业十余年。所以八卦和发展史是她的专长。另一位的作者是萨格拉,她是摩根大通伦敦分公司的高级股票分析师,专门研究奢侈品股票,几次公司出售,私募基金的买卖和交易方式都是她的专长。除了Jimmy Choo这一家公司外,她还分析了02-05年三大奢侈品集团的并购、IPO以及奢侈品股票的上涨。

公司故事和人物八卦中,有意思的是塔玛拉以奥斯卡颁奖作为主要的Marketing阵地的故事。她如何怀抱60双白色的各种款式的Jimmy Choo飞往颁奖地点的各家酒店,反复游说、修改、推销她的鞋给红毯女王们。(之所以全部拿白色是因为方便染色。)最佳成绩是有一年让50位女星穿着Jimmy Choo上颁奖礼。之后的Marketing举措包括专卖店,美国市场,精品百货的门店等等。这个市场是我完全陌生的,所以这些Marketing方式对我来说很新鲜。

公司交易的部分非常精彩。你可以看到Jimmy Choo的销售额是怎样在3年内翻了三倍,而又每三年易手一次。每次PE会收购,向银行举债,这些钱会记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然后再次易手,哪些股权应该剥离,出售给战略投资人如何变得不可能,而哪些是一笔交易中最重要的因素。这中间作者会讲述整个奢侈品市场的发展,LVMH、巴黎春天等奢侈品集团是怎样在中间收购品牌及建立王国,IPO奢侈品品牌的股价如何一路飙升,中间的关键人物要怎么样打牌的。是的,写得过份像一个品牌和资本的游戏,从而看不见消费者和设计师,或者说,无法看到商品本身对于“人”的价值。但奢侈品也许本身就是使用价值的Exception. 这也是作者的特长和角度,作为一个市场和股票分析师,她看到的奢侈品市场本来就是如此。

这一部分类似《说谎者的扑克》中的垃圾债券(我就是读了这本所罗门公司故事知道垃圾债券到底是怎么出现以及怎么估值),你能从Jimmy Choo的几次交易中了解收购的一些知识,精确、简洁。如果愿意你还可以Google中间的人名和重大事件。这本书有一种资料史的自觉,这体现在时间、钱数的详尽记载以及对各种参与方(各家PE,公司总裁、中间人)背景的彻底讲述上。

这是一本花了功夫的书。他们做了足够的案头功夫,也力图让读者明白奢侈品市场的游戏玩法。下了功夫的结果是作为一个毫无知识的读者,我读懂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