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这是我最好的爱读后感锦集

这是我最好的爱读后感锦集

《这是我最好的爱》是一本由[英]王尔德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93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0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是我最好的爱》读后感(一):“真正美的东西都是让人忧伤的”

“真正美的东西都是让人忧伤的”,也许吧,我读王尔德的童话,于是梦里虽然五彩斑斓,但有很多的忧伤……

这些故事,是要告诉我们学会通过悲伤寻找美,还是告诉我们,那些美的东西是那么难得?

那个忧伤的“快乐王子”,因为不再熠熠生辉,而被人遗弃。鸟儿死在了王子身边,人们感叹他们的丑。世人被表象所迷惑,真正的美是孤独,却最见真纯。

《这是我最好的爱》读后感(二):唯美的残忍

文/文小妖

巴金先生的译本,再加上是双语版的,毫不犹豫买下这本书。很小的时候就看过王尔德的《快乐王子》,插画式的简体版,以图为主,文字很简单。那时我并不喜欢这篇童话,因为跟我所看过的大多数童话与众不同,结局是忧伤的。

童年时代的我,无法承受童话世界里悲伤的重量。

时光飞逝,童话永远都停留在那些或梦幻,或幸福,或美好的文字里了,而我们却随着时间推移慢慢长大,开始从童话世界里走出来,一点点认知世界,接受现实。再次读王尔德的作品,是《自深深处》。当时一直在反反复复确定,是那个写《快乐王子》的作家吗?是他吗?是他。此后,随着对他的文字深入了解,我爱上了他的所有作品。

书的扉页上写着一句“献给正在长大和已经长大的王子、公主们”,带着预见性,看完王尔德写的所有童话,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从来,我都认为王尔德的童话不是给孩子读的,寓意太深,他的童话从来都是唯美之中暗藏残忍,这残忍反映出很多社会现象以及人性的特质。

对于童话,王尔德从不吝惜丰富且华美的字眼来对它们进行装饰,他对于很多场景和人物的描写都非常细致,文字与美学的完美结合,使之画面感非常的强烈。能写出那么高贵精致的故事,与王尔德的出生有着莫大的关系,也正是这样的环境成就了他特立独行的故事风格。

至善,至美,是所有故事的核心,中间贯穿着微妙的哲学,散发着浓厚的理想主义。乐善好施的快乐王子、用鲜血培育红蔷薇的夜莺、把花园让给孩子们分享的自私巨人,吃亏无数却还不停帮助别人的小汉斯都是“善”与“美”的化身。

而第二部分《石榴屋》里的几篇故事,寓意太深,比起第一部分的几篇故事,读起来稍显晦涩,人性以及社会的复杂性都糅合在故事里,让读者感受唯美的童话故事的同时,也能从中了解当时的社会的形态,人性、阶级等等一切都含蓄的包含在故事里,因而也会让心情有些压抑不快。正好也印证了王尔德的那句“真正美的东西都是让人忧伤的”。

这些童话是王尔德早期的作品,那时,他生活优渥,享受着锦衣玉食,对底层民众的怜悯、贪婪人性的批判都带着含蓄的优美。后来,他不再写童话,生活也起了变化,起起伏伏,从入狱,爱人的背叛,破产中更深刻的体会到人间冷暖。后来,他不再写童话,于是这九篇童话成为了世界经典,成为了“世界上最美的童话”。

我爱王尔德的童话,因为唯美,因为残忍。

《这是我最好的爱》读后感(三):被Mr.Wilde的自深深处引过来看他的童话

这本书是中英双语的,中文插图很像童话书,给我这种二十多岁的人拿在手里有点尴尬,但是英文插图是黑白色的,英文词汇量还够看,巴金先生的译本,我很放心他的翻译。

第一页写着:献给正在长大和已经长大的王子、公主们

心下一阵温暖,王尔德先生不愧是浪漫主义作家。其实心里何尝不曾呼出一声轻轻的叹息。

《快乐王子》你快不快乐?

我在看的时候,脑袋里一直响着纯正的英伦腔,the Happy Prince,happy的重音、爆破音,点在似有还无的快乐,留下说不清道不明的怅惘,只有一片黑色无垠的夜空。

燕子似乎没心没肺,似乎又贴心贴肺。“燕子,燕子,小燕子,你不肯陪我再过一夜么?”“我要永远陪伴你。”最后王子的雕像被毁,小鸟也死。美与丑并存。美的手拉着丑的手,紧紧相依。我有一种想哭却又哭不出来的感受。

王子的铅心碎了,却无法融化。这一处起初让我不解,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后来再回想的时候,想起来上帝要将王子带上天堂,铅心就是王子的心。这个时候,王子的死亡又有基督教宗教上的意义,死亡之后便能升上天堂。虽然不信基督的我不认为为上天堂而死比活着更重要,但总算是理解王尔德先生安排的情节。这样的安排在《自私的巨人》(《the Selfish Giant》)的结尾也出现了。

《夜莺与玫瑰》,夜莺你值不值得?

夜莺为学生的爱情而死,爱情价高,但最终学生没有得到爱情,并且他的爱情在爱慕虚荣的少女的拒绝之下片刻便消失殆尽,为这样的人的爱情,夜莺你值不值得?

在你决定用自己心头血去染红玫瑰的时刻,学生只愚蠢地听见你凄厉哀怨的歌声,厌恶你的歌声毫无用处,夜莺你值不值得?

“恋爱是多无聊的东西,它的用处比不上逻辑的一半。因为它什么都不能证明,它总是告诉人一些不会有的事,并且总是教人相信一些并不是实有的事。总之,它是完全不实际,并且在我们这个时代,什么都得讲实际,我还是回到哲学上去,还是去研究形而上学吧。”

这段结尾看得我又难过又生气!

待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