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矢志不渝读后感100字

矢志不渝读后感100字

《矢志不渝》是一本由卢苇菁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2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矢志不渝》读后感(一):不单纯的“礼教吃人”

虽然不用再对这本书做更多的介绍,但我还是想强调一个问题:清朝的剃发令大家都知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男人们选择了“留头”,但当时除了剃发令,还有对女人缠足的禁令,虽然没到违者必杀的严厉程度,但处罚力度也足以使人望而生畏。女人没有屈服,反而是清政府无奈退让了,禁令只针对旗人女子,但即便如此,汉军旗的女人也一往无前地继续缠足。

我们可以在上述背景下尝试理解清朝的贞女现象——以下援引书中段落:“对清初很多汉人知识分子来说,满族的征服不只意味着改朝换代,而且意味着‘夷狄’征服文明的华夏。清朝很多民族歧视性或侮辱性的政策(集中体现在命汉人男子效满人而留发),也加剧了清初士人对明亡的追思。周启荣指出,满人征服激发了一种‘汉人感’,儒家知识分子通过实践儒家传统的核心道德,表达自己不同于‘蛮夷’的华夏身份。清初文人对推广贞女形象的不遗余力,与他们的民族身份感亦密切相关,贞女作为极端忠诚的象征,有助于文人阐扬汉人道德的优越性。”

这样看来,汉人当中有知识、有文化的男性把自己的羞耻感投射到贞女身上,并且把贞女当做一种远程武器,使自己可以在安全地带尽情开火。“礼教吃人”的问题,并不是那么单纯。

转自 熊逸

《矢志不渝》读后感(二):一本好书。

震撼,真的很震撼。 作者明显是沿着高彦颐的路子走的,意图打破五四以来的女性受害论,意图说明明清时期的女性可以通过“贞女”的身份展现自己的权力——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殉父、守丧、服侍公婆、深锁深闺...我实在佩服贞女们的人生抉择。 作者在第三部分还写了明清文人对贞女问题的讨论,并且以此为线索,勾勒出明清知识分子的群像,思想史的脉络可以这样串联起来,真的让我意想不到。翻了翻作者用的史料,文集、书信、实录无所不包。翻看之余我还去资料室找了原始史料阅读,愈发佩服作者的解读能力。无论如何,这都是一部优秀的历史著作。但是,作者似乎还是没有明确指出女性们选择成为贞女的源动力,而是放在一个模棱两可的框架里。不过,瑕不掩瑜,绝对值得五星。

“在20世纪的新时代,理想主义、道德、情感都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很多年轻女性投身改革或革命事业。在她们的勇气、自我献身与决心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与贞女类似的追求精神。她们都坚信自我牺牲,有很强的道德信念,都不顾父母的反对和舒适安稳生活的诱惑,全身心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在这中间,存在着过去与现在的一线联系。”

好的历史著作能让我们在阅读过去的同时审视现在,这本书,做到了。

《矢志不渝》读后感(三):摘要

“贞女”这一理念只有到了明清时期才吸引住了年轻女子的想象,最引起公众的注意。

贞女父母对他们所做的选择的反应基本相同,都反对女儿成为贞女。

儒家从不反对未婚女子再次订婚。

本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贞女现象的升级,与这一时期的民族和政治危机、对极端行为的文化兴趣,以及儒家有关忠贞的道德话语的强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

在异族侵略和蛮夷文化污染的时代,成为贞女也许是精英家庭的女儿用来将汉民族与野蛮民族区分开来,捍卫汉族文化和家学的至高无上性的一种途径。党忠臣烈士与佞臣邪党激烈斗争时,为未婚夫守贞表明了儒家女性相应的道德品格。女性贞节的道德实践,在这种强调个人道德修养的极强的意识形态氛围中得以发展。

对于有强烈道德原则的女性来说,为夫守节和为国尽忠代表着履行同一道德信念的两种方式。

儒家文人利用贞女形象进行政治道德批判,为贞女现象发展提供了能量。贞女以剧烈的形式将统治阶层所提倡的公与私两种品德集于一身。赞美贞女,为深受精神创伤的儒家精英宣泄明亡的伤感、绝望和政治信念,提供了独特的渠道。

女性节烈与男性政治忠诚之间并非彼此排斥,而是相辅相成,两者共同构建了明清时代的道德内涵。

作为贞女而获得的独特道德资本可以转化为影响力甚至权力(非制度性权力),从而削弱传统的性别等级、辈分原则对她们的限制,扩大自己对生活的控制力。国家给予贞女立嗣特权。

我们必须从当时的文化和社会经济语境中加以理解,语境包括:儒家对道德行为的褒奖,表扬贞洁寡妇的象征环境,对奇特道德行为的文化推重,对佛教和通俗宗教中的来世和命运的信仰,父系的家族制度,女性受到的道德教化,以及童年订婚的习俗等。对身份的自我界定和她们在主流文化、社会、宗教价值影响下产生的尊严观和羞耻观彼此互动,使她们除了守贞外,不可能做出其他选择。

她们都把二次订婚看成品格的污点和对自身归属感的冒犯。她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把自己的利益认同为未婚夫的利益,在承担母亲、妻子的角色,为夫家服务中,看到了生活的意义。正统价值观与“情”“义”纠缠在一起,也影响了她们的生死选择。

本书资料参考女性自己写的诗,来弥补传统叙述中女性视角的缺失。

贞女现象在明代以道德为名追求极端行为的文化迷恋中生成。其兴起与儒家精英对所谓道德堕落的焦虑以及政治领域中的道德英雄主义相互呼应。

“贞”的核心是坚决、顽强、始终如一地坚守道德准则,或者坚守根据这些准则而做的约定。贞女就是具有深刻道德操守的女性,她把原则看得高于生命,拒绝向恐吓与威胁低头。明清时期贞的适用缩小到了婚姻忠贞领域,贞女基本上指为第一个未婚夫守志的女子。

旌表是通过教化来规范社会的一种措施。

有的贞女把守贞看作履行个人责任,有的认为自己的选择是在实践儒家原则的道德使命。“义”不是男女有别家的。

贞女与未婚夫未必是没见过面的,也未必是没有情的。“伴侣婚姻”强调夫妇的精神融通,以学识衡量,读过未婚夫的诗文心生爱慕。

贞女最开始出现在精英家庭,这样家庭的女儿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受到儒家文化熏陶。

清朝统治者用儒家思想重新阐释寡妇自杀,旨在掩盖其蛮夷历史。虽非华夏出生,被视为蛮夷,满族妇女的道德成就领先于其他各族妇女。

贞女可以选择在夫家守志,但是也会遇到各种问题,如难以立嗣、家庭财产纠纷。在娘家守志也会拖累自己的兄弟。有些贞女选择自杀并非是情绪化的或未经深思的。

《矢志不渝》读后感(四):极端道德主义之下的贞女现象

卢苇菁老师的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具体历史事件与宏大时代背景相结合的佳作。

其中集中讨论了明清时期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现象及这种现象引发的社会争论——这种现象就是贞女现象。

贞女是指在与未婚夫订婚但是还没有完婚之时,未婚夫突然去世,女子选择仍然以妻子的身份终身不嫁,且很多情况下仍以儿媳妇的身份到夫家中去履行一个妻子应尽的义务的身份。这种现象在宋代首先出现,在明中叶后开始集中式的爆发并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和现象,引发了相当多的学者的争论。在这里我们不妨虚构一个贞女的一生,来看看贞女的生命历程。

我们来假设一个多人格重叠的贞女,来看看她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丧夫的遭遇的时候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而国家、家庭、社会又会对此做出回应,我们就叫她贞女甲好了。

贞女甲出生了,她的家庭可能贫穷也可能很富裕,但是她的父母从小就给她订了一份婚约,从她的生活就在某种程度上与另一个她可能素未谋面的男子联系在了一起。从此她生活的重心就转向了准备一些结婚用的物品,为了之后的那场结婚,她耗尽了心血。在此期间,她可能听说过远近贞女的故事;可能阅读了很多书籍,接触到了《列女传》之类的书籍;可能通过“三姑六婆”和其他的女帮闲、书信与未婚夫进行过一些接触。

之后可能在婚礼举办之前甚至举办之中未婚夫突然死去。这时贞女有两个选择:殉夫或者守节。如果贞女选择活下来,那么如果她要成为贞女,她就要仍然以男方妻子的身份来生活,她可能会在娘家守节,而更可能去往夫家履行作为一位妻子应尽的义务。在这个阶段,她往往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父母的不愿意、夫家的拒绝,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一部分贞女又选择了死亡,另一部分说服了父母、克服了夫家的困难,前往夫家生活。

在进入夫家的生活之后,她可能会和舅姑相处的不错,但也有被婆婆虐待的例子存在。之后她会将嗣子作为人生的另一个重要的希望,为此,甚至会劝劝婆婆给公公纳妾。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她成功的得到了嗣子,那么她又会面对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即是有可能其他的兄弟因为财产继承的问题而与之发生冲突。如果以上的以上她都熬过去了,那么在她达到一定的人生年龄或者有文人知道她的事情之后,那么她就有可能被上报而得到旌表。

而卢苇菁老师此书的学术增长点就是将其放在了明清社会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的语境下考虑。而其中最有趣的就是卢老师提到的明代极端道德文化,“关于忠贞的严苛的道德话语,崇拜奇异道德行为,为忠贞而殉死的文化”也就是“道德英雄主义”。这种极端的文化现象在整个晚明的社会蔚然成风。在极端的政治文化和激变的晚明社会的冲突下,极端文化更是通过各种途径渗入民间,以至于整个社会都在这个过程中变得充满“戾气”。而最极端的道德行为就是死亡,这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主题,如果能对明人的生死观做一个研究,想必会很有意义。

摘抄:明清时期跨阶级的意识形态和文化整合程度

明清社会道德实践的极端性:压制或摒弃自然的情感

今天读者也许会把贞女看成是一则抗拒包办婚姻的故事。恰恰相反,贞女违抗父母,为的是恪守父母给自己定下的婚约。贞女如何接受贞女这一理念、如何选择自己的应对办法等问题,给我们新的角度,以探索她们的身份、情感,以及她们与家庭和社会关系。(p256)

本书表明:贞女信念和情感深深植根于她们赖以成长的广大的文化和社会经济体系中。道义责任、情感吸引、宗教信念,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她们为未婚夫守节的决定。幼年订婚,漫长的聘婚礼仪,父系的家庭制度,社会对极端道德行为的崇尚,社会精英对女性贞洁的广泛赞扬,政府通过旌表制等举措对家庭和个人行为的干涉,印刷和书籍的日益普及,以及弘扬情、义、宗教信息的通俗戏剧的繁荣——这一系社会和文化因素都影响了明清时期的年轻女子,塑造了她们的心智。(p257)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