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盲刺客读后感精选

盲刺客读后感精选

《盲刺客》是一本由(加拿大)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5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盲刺客》读后感(一):悲剧的爱情故事

这部小说,我想不出具体的什么吸引了我,可能是复杂的故事情节,和那种注定是悲剧的氛围吧!

看到最后才知道原来小说里的《盲刺客》不是劳拉写的,原来那个“她”是爱丽丝。两人相爱,却注定不能在一起,看着让人揪心。但是,更难过的是,劳拉为亚历克斯付出那么多,我觉得要比爱丽丝付出的多得多,最后却没有任何回报,而她姐姐,我个人觉得她什么也没做,就是不停地装傻,和亚历克斯好了这么久。。我总觉得是爱丽丝背叛了劳拉,这可能是后来劳拉自杀的一个原因吧!她对不起劳拉,但是爱情很奇怪,有时候不见得你付出的和你收获的有什么正向关系,看着真是感觉阵阵遗憾和凄凉。

《盲刺客》读后感(二):故事里的故事

已经有一段时间不想写稍微长一点的书评了,但觉得这本书值得花点时间。

书很厚,有500多页。这本书的故事的核心其实是平庸的,姐妹与两个男人,但作者对写出这个故事所使用的技巧非常惊人,整体架构,以及组成部分之间的嵌套、映射和对比,让这个故事呈现一种形式感,就像一出歌剧,也许故事都是烂俗的才子佳人,但在听到女高音唱出花腔、颗粒音、装饰音时,你仍然为这个故事感动,感动的原因是因为她在一出台上台下都明白的故事里,还能奉献出自己真的感情,那种感情在形式的框框内,仍然是美的。仿佛一个标本。是死的,却是美的。

翻译得很好,上海译文是品质的保证。译前序里讲到作者是诗人兼小说家,所以笔触诗化,也许这也是整个作品读来很美的原因。

小说是2000年的布克奖得主,布克奖不能再多说了,老在讲它,被它打个标签,确实就是你“应该去读”的权威认证。我想再买几本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Atwood)的书来看,但扫了一眼,好几本都是南京大学出版社,译林出的书,又开始犹豫,怕倒了胃口。

工作太忙碌了,生活也没什么可记录的。

《盲刺客》读后感(三):笔记

笔记:

再好的地方,倘若我们出不去,那也是地狱;

在这样的沉默中、这样的黑暗中,我们都无视自己。我们仿佛在跳一曲彼此都熟悉的舞,两个人盲目而又坚定的走向对方。

我们使用语法的口令——我说、你说、她和她说、它、另一方面、没有说——使用流通的货币以及约定俗成的语意思购得清醒理智的权利。

是不是这些姑娘鲁莽之极或狂妄之极,认为把自己奉献给某个理论祭坛,就能阻止这些事情的继续?或者这是一种验证?如果你钦佩执着的信念,那么这种行为就是令人钦佩的。同时也是勇敢无畏的。然而,这完全是徒劳的。

不要触摸偶像,以免金漆沾手。

同亲人告别的痛苦令人心碎,可归来的痛苦却有增无减。

我的父亲和母亲就这样重逢了。他们如何为自己如此大的变化而补偿对方呢?——他们俩都无法符合对方心目中的形象。他们之间怎能没有怨恨呢?有怨恨也只能委屈地默默忍受,因为谁都没错,也没法去指责谁。战争又不是某个人。

可能开头在百慕大,后来在英国,他都抵挡着诱惑,一直到艾迪和珀西阵亡,而自己也受伤之后,他的防线就奔溃了。从那时开始,他就紧紧地抓住生活——无论什么,来着不拒。她怎么能不理解在那种情况下他的需要呢?

她希望由她独自照顾父亲——不辞辛苦、忠心耿耿地照顾他,直到康复。这是无私的另一面:无私的专横。

她有一种雷达系统,可以探测父亲的情绪。

她年轻的丈夫可能会因此丧命。他的身体可能会被毁灭;可能会被撕碎,可能会成为战争的牺牲品——看来,现在不得不做出这样的牺牲了。伴随这种意识而来的是绝望的恐惧。不过,我相信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凄凉的自豪。

《盲刺客》读后感(四):两生花

如果没记错,艾丽丝和劳拉都是金发碧眼,Blonde,这是个刺眼的字母,胸也是B,亚历克斯的故事里的姑娘也是个金发的B。我也记得blonde在英文里的言外之义,“你的头发金黄金黄的,太惹眼了。金发女郎就像是小白鼠;小白鼠只能关在笼子里。它们在自然界的生命不长。它们太引人注目了。”亚历克斯为她们忧虑。连沃尔特都说。“当然啦。她们都傻乎乎的。特别是金发姑娘。”我虽然不了解西方男人这种认为的根据,但似乎能明白那种不堪一击的美的诱惑,纯洁善良可爱的小羊羔,天生是让狼来吃的,心底泛起血腥的欲望。维多利亚时代的淑女注定只能成为祭品。作者冷眼看着,难道她也是金发碧眼的吗?

不是被封底的内容简介误导了,就是被作者绕进去了。看到戴安娜甜品店时,我差点惊叫起来,感觉自己就像被骗了。原先切割得多么整齐,艾丽丝做她的洋娃娃,扮演着人们认为的傻姑娘,劳拉负责个性和叛逆,刺激和偷情似乎该是属于她的。虽然小细节有些疑惑,比如站在窗前看栗子树,比如难道艾丽丝真的傻到家了?,作者也在刻意模糊着那些细节的归属,也许她乐意看到读者为她的巧思折服,也许艾丽丝和劳拉本来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本来就是一体的。仿佛各自生活在不同的空间,但却同时有意无意维护着对方,姐姐牺牲了婚姻,妹妹牺牲了肉体。为什么艾丽丝要把自己的故事用劳拉的名字出版呢?除却现实的考虑,那是对劳拉的回报,她的付出和牺牲,她的美丽身体保护着的艾丽丝和亚历克斯的爱情,这浪漫的故事就像沙漠里的玫瑰弥足珍贵,艾丽丝把这个故事献祭给劳拉。或许还带着她对劳拉的一丝忏悔。

不要小瞧了羔羊的力量,我们只是不知道我们的底线在哪里,会做出怎样的事来。不管为了什么,爱情也罢,理想也罢,如果非要选择非要让步,那务必要做好心理准备,因为往往我们的让步会让我们的付出比预想的要多得多。

PS. 如果是Iris,那么我反对把这个名字译成艾丽丝,不忠于发音。我也不同意用俄罗斯套娃来比喻小说的故事结构,哪部小说不是故事里有故事的?,历史就是个什么什么的老太太,不是吗?作者只是把倒叙装在了一个美丽的银盒子里特别吸引我们来看。至于封底的介绍,还是不看为妙。

《盲刺客》读后感(五):一场叙诡的爱情罗生门

首先必须吐槽下,这书的封底真是透了一手好剧,作为一本情节本不复杂的小说,编辑剧透到这个份上真的呆胶布?

只要你看了封底加前面一点点内容,基本就能了解全书的大致内容了。本书讲了三个故事,一个是蔡斯家姐妹艾莉丝和劳拉的感情纠葛,这个故事由晚年的艾莉丝讲述,第二个故事是一本名为《盲刺客》的小说,讲了一个富家女和在逃赤色分子的爱情故事,第三个故事是这对年轻人虚构出的发生在遥远星球上的一个相当cult的科幻故事。作者之所以能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写成一部五百多页的小说,靠的就是有技巧的将这三个故事相互切换,每个故事的讲述者都只透露一部分真相,吊足读者的胃口,知道最后几十页真相大白。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小说爱好者,那么对此种写法一定不陌生,这种写法在侦探小说中非常常见——被称为叙跪。

叙跪,即叙述性诡计,通过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变换人称,模糊讲述等一系列手段,让读者对真相产生误会,最后才揭开谜底,而且一副“我早就告诉你了,谁让你自己误会”的无辜欠打样。叙跪就是明目张胆的骗人,但读者往往就喜欢看作者是怎么骗人的,骗的越巧妙越能博得读者的喝彩。

《盲刺客》不得不说是一部骗技高超的小说,要不是无良超级封底剧透,我不至于看了不到一半就猜出真相。这种故事套故事的写法在侦探小说中也很常见,火过一阵子的《爱的成人式》就并行讲了两个故事,不过那本书弯子绕的太大,不仔细看到最后根本不知道作者想干嘛,《盲刺客》就巧妙多了,各种细节穿插出现,作者把真相隐藏的很巧妙,但又不至于巧妙到你根本看不出来。不过看到最后我也没明白作者写那个外星人的故事到底想表达啥,我简直错觉最后要跑出来个侦探出来揭开那个故事其实隐藏了第三重真相:劳拉其实是艾莉丝杀的,亚力克斯其实是艾莉丝告发的,因为亚力克斯其实喜欢劳拉,《盲刺客》这本书也是假的,那个外星人的故事才是真的,盲刺客就是亚力克斯,劳拉就是哑巴女。。。。。。不过这故事如果这么扯就真成了侦探小说了,要不是这书文笔那么文艺,我都差点以为是岛田庄司写的了,要不咋外星人都整出来了。

虽然这是一本叙诡的故事,但并非叙跪就只能是侦探小说。其实所有叙诡都有个老祖宗——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但人人都说的不是真相,这是因为人本性爱撒谎,还是因为人本来就只能看到自己主观中的世界?那么客观真的存在么?在《罗生门》里最后连死者都没有说真话,那么《盲刺客》里垂死的艾莉丝所讲的是否也是假话呢?也许《盲刺客》就是这个彻头彻尾的谎言?

不会有一个侦探出来解释这一切,而这也正是一部书的魅力所在。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