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光之子》的读后感大全

《光之子》是一本由[日]角田光代著作,青岛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元,页数:2023-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光之子》读后感(一):一个,又一个。

本书由几个短篇故事组成,一环扣一环,读起来有些无奈——太真实了。有时候真的应了那句“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在上一感情中的胜利者是下一段感情的失败者,接受别人付出的人终究也会付出自己的真心。先动心的那个变得卑微、小心翼翼。一切都以对方为中心,有时候甚至失去自我,然而被爱的那一方呢?对对方毫不在乎,直到感情走到尽头,也许得到的是放松。例如第一个故事里的苑子,爱上了一个梦想成为艺术家的无业游民持田英之。她拼尽全力走进他的世界,带他去做他想做的一切,而他最后却故意失踪…这样一个“胜利者”,在他的下一段感情中却是失败者。

持田英之为了友里绘改变了之前和苑子在一起时候的坏习惯,努力改变自己找到了固定工作,只因为想好好与她在一起。然而他的感情被精心设计出来的“放手协议”所击垮,对幻想未来的他无异于五雷轰顶,可能也是对他上一段感情的报应吧。而这样的女人在遇到了她所爱的男人的时候,变得患得患失,不像自己。为了让自己不成为“输家”,她主动提出了分手——宁可分手,也不敢去确认两人之间的感情。

整本书都是如此,阴差阳错、不可思议,甚至“狗血至极”。“我喜欢上了别人,我们分手吧”,很多人都被这句话伤害过,因为这些话而怀疑自己,让人在下一段感情中越来越不像自己。甩人的终究成为被甩的人,这算不算一种报应呢?曾经对待真挚的感情不负责的报应。但是大概没人会在意吧,因为首先在乎的都是自己,因为自己受伤了,所以才在意失恋这件事。至于因为TA而失恋的别人呢?永远不会被想起。

书中最厉害的应该是所有的故事连了起来,变成了连环失恋,结束连接了开始。被甩固然会心痛,爱也会痛,不爱亦是如此,但是爱和被爱都需要勇气。尽管人会沉浸在回忆中不可自拔,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但是——我们终究会重新站起来。没能和别人相处好,没能和自己相处好,但是都无所谓。因为都会继续去爱别人,一个、又一个。

《光之子》读后感(二):爱就是,爱就爱了不爱就真不爱了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问答,爱与被爱,哪一样更幸福? 有人说,其实在于选择的人如何去对待,不要因为已经追到手,就减少对她的爱,也努力去得到对方的爱,学会去爱对方,才会真正的拥有幸福。爱一个人可以得到心灵的归宿,而被人爱又可以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爱与被爱欠了哪一半都是一种遗憾。正是因为人生中的某些遗憾才让我们得以遇到对的人。 最近在看电视剧《十六个夏天icon》葛晴深爱着方伟德,却被他甩了,多年后葛晴找到了能够与她携手一生的男人,她说自己要感谢方伟德,谢谢他当初甩了自己,让她现在如此幸福。 在我看来,这世间所有的失去,遗憾都会以另一种形式补偿。 让我想到缘分二字,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连结;它是某种必然存在的相遇的机会和可能,包括所有情感。爱情中,二人相爱的缘分是由很多巧合、很多阴差阳错、很多突然、一些偶然、一些必然组成的。 最近在看短篇小说《光之子》这是一本特别好玩的书,连环爱连环失恋的书。共有7个故事,比如《小熊》中女主人公古平苑子爱上了艺术家持田英之,她努力地走进他的世界帮他实现梦想,却发现他的世界里根本就容不下她,持田失踪了,古平苑子被甩了。 《偶像》中持田英之喜欢上了友里绘,他为她放弃梦想为友里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开始打工挣钱却被友里绘甩了,友里绘其实根本就不爱他,她爱上了自己崇拜的歌手。 看到这里我突然想骂持田英之你活该啊,你不配拥有别人对你的爱,所以你也不配值得别人来爱你。 可是在感情这场游戏中,谁又能真正认识自己呢,往往很多时候你爱得死去活来别人却懒得看一眼,爱情就是这样: 爱就是真的爱了,不爱就是真的不爱了。 我想《光之子》告诉我们的是一段不完美的爱情结局并不能定义我们的人生,这个地球离开谁都能转,曾经以为过不去的日子等你回头看时,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并没有那么不堪,每个人都有追求爱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一颗对爱不灭的心。 日剧《坡道上的家》在播出之后,引发很多女性的共鸣。角田光代icon的名字也渐渐被国人所熟悉,从《粉色巴士》到《光之子》她笔下的女性离我们很近很近,她可能是孕期的你、也可能是处于身心焦灼的新手妈妈、也有可能是正处于情感迷茫期的你,在她们身上照鉴自己,让你不再迷茫与徘徊,更笃定自己脚下的路。 这本书强烈推荐所有女性朋友看看。

《光之子》读后感(三):分手不是世界末日,只是彼此不再需要了

爱情是令人最捉摸不透的难题之一。人们渴望爱情,却又害怕爱情。它是如此的难以捉摸,又难以预料。

如果说恋爱永远是未知的,那么失恋也是如此。

看似美好的未来,一瞬间变为了泡影,过去的所有都化为无意义的存在。

《光之子》是一本讲述失恋的小说,同时它也是一本讲述爱情的小说。在这本书中,上一段恋情里轻松甩掉别人的主人公,在下一段恋情里却变成了爱得卑微,被甩的一方。

这种设定在现实生活中被戏称为人品守恒定律。

为什么爱与被爱总是不能同时发生?为什么看似甜蜜的爱情却会突然被一方叫停?为什么对自己的所谓原则却能那么轻易的在另一个人身上打破?

在《光之子》中,作者角田光代就用7个故事进行了回答。实际上答案很简单,那就是需要。

在这场连环失恋中,主动爱上的一方都是因为对方有自己需要的东西。并非是简单的物质层面,更是于自己精神上的需求。

如第一个故事中的苑子,她爱上了穿着幼稚小熊图案的英之。并非是简单的颜值吸引,而是因为英之身上有着她已经没有了的活力与自在。曾经的苑子也是那么一个随心所欲的人,凭借着自己的爱好而活。

但如今的她,深陷于工作之中,再也不能和过去那样放纵而肆意。

英之就好像过去的自己,凭借着自己的心意生活。

与其说苑子爱的是英之,不如说她爱的是曾经的自己。

英之爱上友绘里,是因为她做到了自己无法做到的事情。英之感到自己随波逐流没有方向,而友绘里很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为之拼命的努力。

他想要成为友绘里这样的人,他爱的是想要成为的自己。

友绘里爱上槙仁是因为自己年少的梦。在少女时期,她就爱慕的偶像。即使是在一起后发现他与公众面前完全不同,她也并不在乎。

那毕竟那是友绘里少女时期的梦啊。她爱的是那个梦,自己少女时期的幻想。

槙仁爱上希麻子,是因为她是自己不可能成为的人。

希麻子爱上久信,是因为她想利用已经是成功人士的久信,改变自己一事无成的现状。

久信爱上文太,是因为他因为文太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想要超越文太。

爱本身是需求,又是期望的投影。当对方满足时,就会不顾一切的去爱,甚至于主动改变自己去迎合另一个人。

正如友绘里为了槙仁,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也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曾经坚定、开朗的她,变得小心翼翼,患得患失。

又如槙仁为了希麻子,不惜直接断掉与青梅竹马的关系。而这是曾经最让友绘里感到威胁和痛苦的存在。友绘里不敢说不敢问的,却被希麻子简单实现了。

正如现实生活中那样,很多人坚守的原则实际上是因为不够爱而已。如果真的爱,那么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只有在不那么爱,又或者说是对对方没有那么多需要的时候,才会有那么多的借口,那么多的理由。

爱没有借口,不需要理由。

但产生爱,却需要理由。

每场分手的潜台词并非是,你不好,你不优秀,你有问题。而是不需要你了。

就像是这本书后所说的那样:其实,每个人都在自己需要的时候,和需要的人,谈了场自己需要的恋爱。分手并不是世界末日,而只是彼此不再需要了而已。”

《光之子》这本书可以说是揭露了爱情的真相。虽然这真的很残酷,但是也能为很多失恋的人解开心结。

当然,还是祝福大家可以找到双向奔赴,相互需求的人,拥有美好甜蜜,永远不会分手的爱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