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作词家的读后感大全

我,作词家的读后感大全

《我,作词家》是一本由陈乐融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作词家》读后感(一):一份不会错过的美丽

识得这本书不是谁谁的推荐,也不是有心关注,是命中注定的相遇,是你需要她就在那里等你。对于一个乐痴音盲的我,几乎不知道书中所有的名字,但我依然遇到了她,且享受了她的美丽。

“我最大的感觸就是:如果有人要寫一部台灣流行音樂史,可以從頭到尾一個字都不提對岸,一樣很完整;但如果內地要寫一部華語流行音樂史,沒有大篇幅提到台灣,簡直無法成書,我想這是台灣音樂人最值得驕傲的部份。也謝謝樂融老師辛苦地為台灣流行音樂留下一些記錄。”

《我,作词家》读后感(二):2011.6.20

看过很多采访集

这本一看就放不下

因为很真实

因为我们青春岁月的那些歌曲

很多歌曲名我不熟悉

比我生的早

然后在百度里找这些歌

当前奏响起时

才恍然

原来是这首歌

听过喜欢

只是不知道歌名

只是过去从来没有关注过作者

想起小时候

资源匮乏(与现在相比)

从同学那借来磁带

急急忙忙的赶回家

反反复复的听

那欢乐的心情现在还记忆犹新

现在似乎已经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让自己那么莫名的开心了

最夸张的一次是

整个暑假只有一盘磁带

反反复复的听

好像是风中奇缘

现在想想怎么不腻呢

磁粉应该都掉光了吧

还有就是张学友的情网

现在每当听到

就会回到那时的场景

无他

只有音乐

书中的音乐人个个都不简单

很多都有自己的主业

然后顺手写词

真是工作的极致状态

羡慕不已

当然也有的专注于写词

一样的引人侧目

台湾啊台湾

然后很想知道大陆的词人是什么样的

谁能写写呢?

《我,作词家》读后感(三):相逢不相识:那些歌词 那些人

翻开这本书之前,对它的希望不过是一本台湾文艺圈内的对话与互相调侃,不过是一次让歌迷掏腰包的时尚读物,不过是打着“怀念”牌的歌词本;只在捧起书的一时间,无论在嘈杂的地铁、午后的咖啡馆,还是夜深人静的床上,我一次又一次被他的细节吸引,不夸张的说,它不仅是歌词本,还是对词人的重新认识,能轻松唱出的熟悉旋律,能倒背如流的琅琅歌词,青葱岁月的记忆奔涌而出。

相逢不相识

也许,你并不了解陈乐融,甚至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但你不可能不知道《潇洒走一回》,“我拿青春赌明天,你用真情换此生,岁月不知人间多少的忧伤,何不潇洒走一回。”这样的旋律一响起,双唇就好像有了自己的意识,不自觉的就把歌词一字不漏的唱出来。他,就是这首流传大江南北的经典歌曲的作词人。《感恩的心》、《再回首》、《天天想你》等耳熟能详的歌曲使创作者与歌迷在歌里相逢,但却因默默无闻而不曾相识。

那些歌词 那些人

专业的作词人会承认,为了配合市场的需要,交出去的歌词被拼凑与被迫改动,与原先期望的美感或者意境差别太大,但他们还是卑微、勤奋、欢欣、丧气地一路走来。毕竟,歌词对于他们来讲,不止是工作,不止是专业,他们命名它为“艺术”。有些艺术,甚至成为议题、历史与集体回忆。《我,作词家——陈乐融与14位词人的叛逆创意》这本书,邀访的十四位作词家,最资深的杨立德,至今仍活跃于两岸创意界;最资浅的方文山,也已经进入第十一个年头,仍属当红炸子鸡。

马世芳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提到:“在任何行业,即使以压榨脑浆为常态的广告界,我都难以想象如此大手笔,如此华丽,如此残酷的“常态性才华浪掷。”他们得有一双洞灼人事的利眼,数十年的江湖阅历,外加几捧热血,三分傲骨,才能在作词界有一些声音。”那些歌词,辈辈传唱;那些人,在灯火阑珊处回望。

如果它只是记忆的一部分

如果它是你青涩记忆里,最重要的一块;如果它在你日记本上,大段大段的代表着你的心情;如果它曾帮你传递爱意;如果它在寂静黑夜安抚你的心情;如果你现在已经不像当初那样关心它,别忘了那段时光,别忘了那时的自己。它不止是一本谈话的集子,而是十四位作词人心灵的碰撞。创作了抚平你情绪的词人,如今在做什么?

最后的最后,该当以陈乐融老师的《勇敢的人都应该握手》作结,向在这个行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付出的词人致敬,他们明白彼此,理解彼此,在彼此的眼中看见自己:“我不必在你眼中找寻一个我,你何必在我眼中找寻一个你。虚伪不一定让彼此更加满意,坦白也未必就会伤痕累累,我喜欢阳光,就像我也喜欢黑夜,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美。”

《我,作词家》读后感(四):为肉体创意灵魂的人们

我初听说台湾这个名字,是因为另外一个名字。是的,她叫邓丽君,她的歌声那时被称作靡靡之音。小时候,我家有一台小三洋的单卡台式录音机,形状就跟个小饭盒似的。哥哥每次听靡靡之音时,就把声音开得响响的,小院里的每个人都以为邓丽君真的只在乎他。有一次不慎,录音机把磁带给卷了,邓美人在走调的曲线声中罢工了,结果是老爸花了五十块钱,买十盘索尼空白带,赔给了老妈的同事。这盘带是她在香港的小姑子偷偷地翻录来的,好像她以后都没有机会再去香港了,从此小院里的靡靡之音也绝版了。

上大学时,突然流行起了小虎队、红唇族和飞鹰三姐妹。台湾的流行音乐就像添加在青春里的甜味剂,将我年轻的世界粉刷成蜜糖色。后来陆续接触了罗大佑,还有那个众所周知的有关龙,有关传人的音乐人,发现台湾音乐不仅有糖衣,还有炮弹。那时,吃糖衣可以,炮弹一定要吐出来,我要么是没吐出来,要么是没吐干净。罗大佑和那个人的歌,我至少仍然喜欢。

什么也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步履,台湾的歌和歌手,忽如一夜春风来地响彻我们的大街小巷,颠覆着听者的感观与精神。歌是由词和曲组成的,旋律好像总是万变不离其中,反而是歌词随着不一样的心性始终蕴藏着千变万化。最近台湾作词家陈乐融有一本访谈录《我,作词家》,汇聚了当代华语乐坛14位顶尖的作词人。其中,有我喜欢的许常德(许茹云:如果云知道)、姚谦(王菲:我愿意)、厉曼婷(周华健:花心)、陈乐融(张雨生:天天想你)、十一郎(张宇:用心良苦)和方文山(周杰伦:青花瓷);还有不算陌生的娃娃(张学友:想和你吹吹风)、杨立德(邓丽君:爱人);但陈克华(苏芮:尘缘)、林秋離(刘德华:谢谢你的爱)、丁晓雯(林忆莲: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廖莹如(孙燕姿:作战)、邬裕康(张惠妹:原来你什么都不要)和何厚华(迪克牛仔:有多爱可以重杰)是我完全不熟悉的。我不知晓的那几位作词家,也许是因为歌手实在太红,风头压过了他们,又或许是没到大陆公干过,媒体的曝光率真有限。

孤立于海中的台湾岛能涌现如此众多的顶尖作词家,着实应该感谢台湾别类的文化氛围。正如书的副标题所写,陈乐融的对话是基于14位作词人的叛逆创意,创意需要一种叛逆的力量。有了包容的阳光与水土,叛逆创意才能够生根发芽。有人说台湾肯定出不了崔健,那么我想大陆也很难找出一个胡德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从单纯工作的角度讲,作词人的自由度是有限的,不能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一定是一个组合的空间,曲与词融合,才称得上完整作品。陈乐融说得好,“旋律是肉体,歌词是灵魂”,这是一群创意灵魂的匠人。

这里的14位作词家,人人都是落入凡间的精灵,都能身兼数职,才华横溢,且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旺盛的创作生命,支撑华语音乐,最长的杨立德达到三十年,最短的方文山也有十几年。如果把歌词创作放在音乐产业链中,追求个性谈何容易?恰恰是这14位作词家的瑰丽绚烂,让我们捕捉到自由的光翼。许常德不仅写词,还著书,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婚姻观;陈克华是诗人、摄影家,还从容地拥有一个同性恋的身份;十一郎毫不隐晦自己性格的缺欠,也是唯一的拉上老公张宇,共同做访谈的作词人。他们都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华语乐坛的地标式人物。如果旋律是一道河湾,那么歌词就是一只只轻点之上的蜻蜓,人类的肉身何其相似,只有灵魂才可各不相同,每个灵魂都不缺乏想要抵达自由的渴望。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在四周静谧的夜晚,在漆黑的房间一隅,倾听凄婉的歌声,细数内心伤痕的时刻。与你一起疗伤的,正是那些创意灵魂的人们。

《我,作词家》读后感(五):旋律和文字两端的纸短情长

刊载于12月2日《音乐周报》

“歌词”这个字眼,在从六零到零零后的耳朵里无不有着很深的意味。走在街上,每每一首熟悉的流行歌曲传来,我们心头总会有一连串朗朗上口的歌词浮现,有时对它们熟稔程度甚至超过了语文课本里的背诵篇目。

可细想一下便会发觉,“歌词”的地位实在是委屈得紧。论文学性,它没法同诗歌比,且用字量更为苛刻;论效益,一般的商业创意文案一呼百应,想看回报快得多;就连与歌词匹配的音乐本身,都是它的依存根本,而它再怎么走红好像顶多也只是件“衍生品”,毕竟在流行领域,大多情况是作词家拿谱填词,而非作曲家依词作曲。

作词家身份之尴尬,可见一斑。 然而本书编者陈乐融却不这么看,在他眼中,作词家凭借着一股“自律”和“自负”,皆能在大众心灵与市场定位间反复叩问,慧黠地穿梭于旋律和文字两端。

书中受访的“词人”有十四位, 本书宣传语说得挺实在:近三十年来华语词坛里像样的访谈纪实几乎见不到,而这是本土作词家第一次抱团结集,袒露心声。毕竟在华语流行歌坛,哪一位呼风唤雨的大明星不需要一位优秀的作词家站在身后?

很有趣的是,这些优秀作词家回忆,自己最早的一批歌词大多都出自机缘巧合,如社团、同学、朋友喊来帮忙,又或者是在唱片公司实习,写了几首后被上级发掘出了才华,更有甚者,一开始是在其他无关公司里负责文案,突然歪打正着写了那么一次,就被唱片业界大佬惊呼:“是个人才!”

口头说得轻巧,坚持这一行当那么多年,没有一些高超禀赋怎么混得下来?最重要的就是超强的观察力与想象力。有些人有美术功底,如杨立德做影像出身,脑海里总会掠过许多画面——当他看着你时,马上会想这道光在脸上会是什么样子,反光效果如何等等,他笑言“变成一个照相机”了,而这一点恰恰对于“用歌词讲故事”帮助极大;有些人虽无美术功底,如周杰伦的作词伙伴方文山不太会画画,但对“美学调性”有着敏锐的体触,还特地去学习了编剧——“因为编剧要用影像思考。”

有了这一层足以“自负”的思维基础后,他们开始考虑作词这件事的”自律“一面。观点自然是各异的。陈克华说:“歌词不像诗,你想表达的东西不能太自我,要去揣摩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情境”;而兼任放射科医师的作词家姚谦表示:“要写对自己心情诚实的东西,因为一旦发表就无法修改。”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心理纠结,来自曾给张雨生、张惠妹写过许多词的邬裕康:“出国以前觉得自己不会写商业作品,觉得那背离了自己,因为文字的感情跟旋律的结合,好像不是别人能懂的境界。但回国之后我又觉得可以做了——因为心里有个开关打开了。”

读了这本书,你可以发现”作词“二字里的丰富内蕴,它不光与这个时代所讲究的金钱、效率或影响力有关,更可以折射出不少别样的生活小情趣。自然,有人以此谋生,也有人另有主业,不过从最资深、出道了33年的杨立德,到作词11年的方文山,莫不有一个共同点:在最初的荣誉感与成就感淡去之际,他们迷上了自己在短短数字之间所构造出的“画面感”,以及用此画面感使更多听者触景生情的喜悦,“成为了你我体内一颗颗充满氧气的红血球”(阿信的话),如此一来,终有那么一群人在长长的岁月流变里,替我们大家守住那些“字数框框”里的纸短情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