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禁色》读后感锦集

《禁色》读后感锦集

《禁色》是一本由三岛由纪夫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47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禁色》读后感(一):绿子的摘抄

《发端》

艺术家不得不伪装真情,和普通人不得不伪装真情,两者的目的可以说恰恰相反。艺术家为显示而伪装,普通人为隐蔽而伪装。

他的生活一概不需要逃避……最佳的逃避方法是尽量接触对方……唯有在他渴望被伤害的时候,俊辅才需要一流的逃避。就是说,他需要将那伤痕清晰地烙印在自己的身子上。

还没读完 一边读一边记了

《禁色》读后感(二):人生赢家,莫过于此。

一个同志大帅哥在一个老作家发动的对女性的复仇计划的驱使下 把一众少女 少妇 贵妇 少年 外国人 还有达官显贵们迷的神魂颠倒 并且和一个少女结了婚生了一个小孩 不过他只和这一个女人做了爱 但是却和上百个男性发生过关系 并且都是玩玩就甩 他还依附达官显贵上位 捞了一笔钱然后把别人甩了 最后老作家也爱上了他 但老作家选择了自杀并把一千万遗产全部赠予他

人生赢家,莫过于此。

《禁色》读后感(三):评《禁色》

对于悠一对于自我官能美的认识和顺水推舟的利用让人不适……然而虽然是雕塑意义上的但确实是最实在的,并且也许因为还在青春的范畴里,显得无辜而可爱……相比于老作家自我辩解式的内在美来说。结合人物事迹,总觉得就是三岛本人对于前者求而不得(btw明明已经练得走火入魔了!),因为这些关于嫉妒的描写是如此真实。 随便一个句子都美得眩目: “这风真舒服呀!”他想。 “这样的风使人无暇思考。” 两个男人,既不会大扫除,又不会干家务,除了相爱,就是整天价在一起过着吞云吐雾的生活……烟灰缸立即填满了……

《禁色》读后感(四):过分陷于精神之时,便会寻求官能的拯救。

正如三岛君在禁色中说的一样,青春之完美在于无法拥有与完美肉体及官能所匹配的完全精神。

青春对世界的第一认知来自于官能,或者说,人对世界的第一认知来自于官能,只不过随着肉体的腐朽及愈加生长地根深蒂固的精神对认知的阻挠,官能的体验变得不再如青春时一般清楚明朗又自然。三岛对如此的天生造物似乎带有丝毫抱怨,为了追求‘死’一般存在的所谓最高点的缘故。然而,最高点之难得正来自于这种宿命般的错位。肉体如果实般丰满鲜嫩之时,精神尚在探根。而当精神终究缠绕根植之时,官能的体验已被腐蚀得难以辨认。或许那个最高,桧俊辅穷尽一生的错位再利用并塑造,抑制,抹杀其鲜活青春素材而造就的 美 的像。就是这个方法论的最好证明.

《禁色》读后感(五):美是表现与行为同步的自我毁灭

翻书评感觉很多人曲解了本书情节的内在意义,以下是我的理解,欢迎讨论!

美是不可到达的此岸。美在生命中同时成为表现与行为的唯一方式即是自杀。 俊辅一生都在追寻美,他想要在现实中亲手创造一件美的作品,即创造自我毁灭。选择悠一作为载体,正是由于悠一未曾意识到自己的青春美,由此便可以将表现与行为分离开,实现创作者(表现)与作品(行为)的共同毁灭。 所谓青春,是精神的对立概念,一直被观察的纯粹的青春美因精神的觉醒逐渐具有了观察他人的能力,伴随着原本作为客观的作品发展出了主观性,作品得以独立于创作者存在。 最终,创作者的自杀象征精神的死亡,作品回归世俗生活象征青春的消逝。当青春的行为与精神的记述共同毁灭,便抵达了此岸。

在此基础上,作者融入了两位主人公自身的现实因素:俊辅对女人的憎恨,以及悠一的同性恋倾向,由此形成全书的架构。青春的破坏力和创造力两者的平衡这一暗线也表现了三岛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