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香水之书》读后感锦集

《香水之书》读后感锦集

《香水之书》是一本由[法] 让娜·多雷/主编 / 法国 Nez 团队/编 著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324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香水之书》读后感(一):一本书揭开香水的前世今生|《香水之书》

当你偶然间路过某人,闻到他/她身上淡淡的香味的时候,有没有让你不禁回头驻足?

当你决定购入第一瓶香水的时候,有没有在众多的品牌和香味中手足无措?

当你渐渐喜欢上香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香水是如何产生、发展的,它又有怎样的故事?

作为一本香水科普书,《香水之书》告诉你答案。

《香水之书》是法国NEZ团队为大众创作的一本香水科普书。Nez团队致力于传递香水和嗅觉文化,旗下拥有网站、期刊、图书等产品,并提供香水行业的创意咨询服务。在过去几年的发展历程中,已逐渐成为全球香水文化的领导者。该书的主编让娜·多雷也是Nez杂志的主编,她一直大力支持面向更广阔受众,推行香味文化与香水批评分析。

该书一共十一章,从嗅觉的机制讲起,直到香友指南,即如何选择、使用储存香水。内容涵盖了香水的发明、配方、创作、分销、调香师等各个方面。

该书彩页印刷,配以色彩丰富线条简洁的插图,裸脊锁线内封,方便平铺阅读欣赏。

裸脊锁线内封

作为奢侈品,香水既不能传承给下一代,又不能像华服那般可穿着数次。香水用完即消散,为什么人们还那么喜欢香水呢?

读了这本书中关于香水历史的叙述,我才理解。其实,在遥远的过去,人们认为,神明的显现会伴随着令人愉悦的味道。于是,为了祭拜神灵,人们会点燃芬芳的木材和树脂。在研究香料的过程中,人们又渐渐发现某些配方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至此,香味、香料就这么铭刻在人类的DNA中。

书中内页实拍

随着时间的推进,香水逐渐产业化,随之而来的就是调香师这个职业。

如果你认为调香师是天生的,全靠天赋,那么你就错了,调香师也需要后天培养,且需要学习化学知识。

调香师也有不同职位,有调香创香师,调香分析师,成分专员和调香技师。每种职位负责的项目不同,创香师负责配方。分析师负责研究市场上各种产品。成分专员负责原料采购和检验。调香技师负责调整现有配方。不同职位互相合作,创造出我们购买的各种香水。

创造新的香水配方,则需要从一张白纸开始,确定香调,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经过调香琴台配比,评估配方,最后才能完成。

书中内页实拍

一瓶小小的香水到我们手中的时候,经历了设计,开发配方,选择原料,生产分销等众多环节。面对琳琅满目和各种味道的香水,选择一款适合自己的香水,也是大众需要完成的功课。这一切,这本《香水之书》都可以告诉你背后的故事和方法。

如果你喜欢香水,如果你对香水的历史感兴趣,如果你想了解香水的方方面面,不妨翻开这本《香水之书》。

《香水之书》读后感(二):它撩拨的不止是你的嗅觉

曾经一度,工作压力巨大,我在万能的淘宝购买了三十多种香水的试管香,每天换一种不同的香水喷。虽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压力巨大的问题,却着实让我每天睡前对明天都多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期待。

试管香一般都是正规香水做的正规分装,1ml-3ml的容量,价格10-40元不等,每一管大概能够喷7-10天。就这样试了大半年,我熬过了压力巨大的那段时间,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终结香——Narciso Rodriguez 的 Muse EDP Intense款。这款是木质香,最大的特质是不张扬,且离得很近才能闻到。

可以想象,作为一个“嗜香如命”的人,看到《香水之书》这本书有多兴奋多快乐。

(图中左边这款就是我最喜欢的那款香水)

说起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这五感,最具有“情绪价值”的必定是嗅觉了。闻到某种气味的第一瞬间,浮现在我们脑海里的必定是“好闻”、“难闻”、“喜欢”、“讨厌”这样的直观感受。嗅觉是刻在DNA里的,每个人对是否“好闻”都有不一样的判断标准。

《香水之书》从嗅觉机制开始讲起,在引申到香水的历史、原料、研发、生产方面,这个部分的内容让我们准确知道了香水“从何而来”。

随后,时间轴拉到现代,《香水之书》又从整个香水产业着手,给我们讲述香水的分销、主流香水与独立香水的定义以及示例,非常完整地阐述了香水的生命周期。

最可爱的是,在书的末尾,还贴心附上了“香友指南”。

看了《香水之书》才知道,我最最喜欢的麝香,原本是来自于动物的一种天然香味,直到19世纪末人工麝香的诞生,使得合成麝香不断演进。

香水行业是一个极其讲求“精准”的行业。每一种成分的配比、先后,都是极其有讲究的。香料是否天然?冷榨还是冷压?蒸馏还是萃取?每种不同的工艺背后,都是截然不同的嗅觉感受。

无不浓缩着人类多彩多姿的审美偏好。

香水是一个看似“表面”的消费品,但实则又是与时间关联极为紧密、极其需要优秀审美能力的产品。

懂香水的朋友都知道,在你把香水喷向耳后、手腕等地方之后,散发出的香味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产生变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把香水的香味分为“前调”、“中调”、“后调”。

有些香水的前调非常隐蔽,可能是淡淡的花香,可能是清新的水果香,但一段时间过后,这种清新、淡雅可能会从“好闻”进入到“耐闻”的阶段沉淀出麝香、木质香的味道。

你必须要有耐心,且足够细致,才能发现在喷香水之后的1小时、2小时、3小时内,香味所产生的微妙变化。

当然了,调香师的本领、购买者的品味,在香水的生产、售卖环节中都是同等重要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独立香水。书中也有提到,独立香水品牌的创立、调制、生产、销售,一环扣一环,极其成熟,需要各个环节都达到平衡才能成功运作的。

多年混迹香水爱好者聚集的地方,我发现每个人的偏好都非常不同。有的人喜欢花香,有的人喜欢木香,这自然不用说。有的人喜欢香水瓶的独特设计,有的人喜欢香水品牌背后的感人故事,有的人甚至仅仅是因为喜欢的人用了某款香水而对这款香水情有独钟。

归根结底,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门生意,与其他产品没什么不同。

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我们人类天生就需要的,某种安抚剂。它运用各种方法、途径,出现在你的生活里,撩拨你的嗅觉,也不仅仅是嗅觉。它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你的品味、你的想法、你的未来——只是大部分时候,我们从未察觉它的存在。

《香水之书》读后感(三):开始寻香之旅,做“有香”之人

一缕幽香,一份相遇,一种态度,或者是一份情。香水宛若“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一切显得神秘又魅惑。你对香水有什么认识呢?香水是不是少数人才有的爱好?各式各样的香水、男女性别的不同香水,该怎么去选择呢?香水是怎么制成的,是否都安全呢?香水是怎样潜移默化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的?

关于香水,我们有很多香探寻的方便,《香水之书》这本书中,带着我们一起揭开香水的“真面目”。

一.主要内容

这本书有着强大的“香水”专家团队。主编让娜·多雷(Jeanne Doré)、编者Nez(法语“鼻子”)团队、译者贾季超,都是资深的香水爱好者,常年致力于传递香水和嗅觉文化。透过他们专业的解答,我们知晓了“一款香水是如何诞生的?”“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香水?”“调香师是一种什么职业?”“如何训练嗅觉?”等和香水息息相关的、有趣生动的香水多面知识。

二.亮点分享

看到封皮,你就会被深深吸引。封面是很干净的淡粉色,其上一瓶打开盖的香水图案,宛若一个穿着裙子的少女的背影,整体看来有着少女般初恋的感觉,像是你的第一款香水,充满了新奇和真挚。

新奇的角度

本书,通过介绍香水,让我们知晓了和其相关的各种知识。比如:是什么决定了气味的好闻或难闻?当你凑近一朵花,鼻子闻到味道,传给大脑,触发出“真好闻”亦或“我不喜欢”。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背后有着接受信号、记忆识别、情绪反应等部分。又比如:调香师是不是需要一定的天分啊?原来,与大众认知相反,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识别气味的能力其实相差无几。我们都可以通过培训提升能力,只需些许指导和练习,我们就能培养对于气味的感知,也有机会成为调香师。还有啊,大家最关注的怎么选择香水啊?你一定想不到,编者居然给出了传统香水的谐调配方,详细揭秘香水的内在,让我们去选择。

精致的内容

复古色泽的纸张、错落有致的大小字体、卡通趣味的插图、香水专业从业人员的建议、拓展阅读......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各个细节都精益求精。在色泽上,整体颜色以复古色调为主,各个复古色交替出现,就像琳琅满目的各种香水,绚丽多彩。在字体上,传统字体与艺术字体交替出现,不同大小的字体对内容的主次进行了诠释。在插图上,整体以卡通趣味为主,很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想要表达的内容。书中还有大量香水专业从业人员的建议,整体模拟采访的方式,以问答的形式出现,贯穿在香水从生产、研发到销售、创新等多个方面。拓展阅读部分,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各大香水品牌起家的情况、知晓香水的历史,更涉及到香水的销售、新型香水的研发等核心内容。除此之外,还列出了香水的专业术语,给出了拓展阅读的参考文献,全方位对香水相关内容做了补充。

这本书,可读性很高,对于从事香水行业的专业人员来说,这本书有着香水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这本书全方位介绍了香水的情况,可以让人更多了解香水的知识。

三.香味与人

从拥有一款香水,到寻到能代表自己的香水,每个爱美之人都会对“香水”产生一份情感。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鼻子闻到的味道决定了我们与人的亲近远疏。可见,香水与人之间有着很深的联系。我国传统文化里,一般把人的德行与香结合起来,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里馨香的德行,吸引着志同道合的好友。再比如屈原借“香草”来表达志向。“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里香代表着自己高洁的德行,一颗赤子之心。他们都是“有香”之人。

开始寻香之旅,做“有香”之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