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俄战争读后感摘抄

日俄战争读后感摘抄

《日俄战争》是一本由查攸吟著作,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4.00元,页数:4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俄战争》读后感(一):诚意之作

说实话,这本书先不说内容如何,在几个方面就已经很有意义了。这也许是近年来唯一一本对日俄战争作出详细阐述的著作,这场战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事实上是当时世界上“诸帝国的重组”;这场战争规模宏大,场面壮观,对马和奉天都是当时规模巨大的战役;这场战争应该被中国人记住,它发生在中国,激起了一轮改革,酝酿了一场革命。但正是这样一场战争,多少年来却没有相应的著作问世。另外,这本书开创了一个新的系列——《经典战史回眸·近代战史系列》,期待更多的关于一战和近代战争的作品问世。

关于战争背景的部分写的很好,主要部分在于海战,详述了俄国两大舰队的覆灭经过,而对203高地、辽阳战役、奉天会战着墨不多。期待其他关于日俄陆地战争的作品。

《日俄战争》读后感(二):一段国人近乎陌生的近代史

想必《日俄战争》这本书的读者十个里面有八个都是通过大河剧《坂上之云》或者是宗泽亚的《清日战争》或是俞天任的《浩瀚的大洋是赌场》《有一类战犯叫参谋》对日俄战争产生兴趣后才会阅读此书的吧.......

一场发生在我们的土地上的战争,国内的民间对其研究评论的出版物近乎为零。不得不概叹某些人宣传洗脑的成功和国内大众认知的狭隘。或许国内自欺欺人的愤青们和只知道“之乎者也”的老顽固们永远不愿意静下心来去了解同为东亚文化体系中的小国日本是怎样靠自己努力一步一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完成脱亚入欧的近代化过程的。理工男们愤愤和之乎者也们动不动就搬“我堂堂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狭隘的世界观出来显摆,拥有如此奇葩的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必然理解不了也不会去理解明治维新后日本那么复杂的近代化历程。对于战争的胜利,那些只知“师夷长技”的器材党们,全然不知明治时代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先杰们引入西方优秀制度也是日清战争日俄战争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怨妇心态的他们对于未知的东西永远是不求甚解甚至无视谩骂,以至于看见国内研究讲述评价这段历史的人他们边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给人扣上“汉奸”“国贼”帽子的进行谩骂攻击行为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基于国内这种名为“爱国主义”实为“极端民族主义”的奇葩背景,日俄战争这段历史在以前国内出版物中几近空白的现象,便有了合理而无奈的解释.....

回顾那段不太为国人所熟悉的历史,即便是明治维新后也算得上贫弱的日本通过这场战争战胜了外表强大却内部腐朽顽固的老牌俄罗斯帝国,着实让当时的国际社会舆论一片惊叹。日本的胜利标志着日本已经通过明治维新成为当时唯一一个完成近代化的非欧裔国家,更是终结了当时国际社会上臭名昭彰的所谓“黄祸论”。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时代,不得不说日俄战争的胜利阻止了多年来俄国人在远东扩张的步伐,对于以后远东的历史进程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反观国内那些天天鼓吹着怀念着苏维埃老大哥们还哭着喊着要苏维埃复国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小白们,断然不知当年毛子们杀黄猴子杀得究竟有多酣畅......日俄战争日本的胜利让完成近代化的欧裔国家不敢小看黄种人东亚文明,黄祸论失去了市场,即便是当时中国各报章也纷纷称颂日本战胜俄国,开黄种人战胜白种人先例....

“ 春秋无义战”二十世纪初的国际社会确实是一个充满着弱肉强势丛林法则的世界。仔细研读这段历史,不难发现日本的胜利也绝不仅仅是“骑兵联队机枪比例”“七段击”“丁字战法”上的胜利,整个战争过程中更是处处体现了明治政府先进制度对尼古拉二世腐朽官僚体系的全面胜利。“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抛开极端民族主义思维模式和不求甚解的井底之蛙心态,日俄战争的经验不仅仅是日本跟俄罗斯的,同样也是我们的.....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793962/

《日俄战争》读后感(三):书倒是不错啦,但是作者的文风让我有点不爽

其实针对国内军事史和战争史的现状,只要是研究二战以外的战争的著作,我都是很欢迎的。如果是研究20世纪以前战争的作品,那我更加欢迎。没办法,国内的军史作家们似乎完全被二战迷住了,每年出版的各种二战史著作数以十计,可我至今为止也没有看到一本专门介绍克里米亚战争的书籍........

言归正传,这本《日俄战争》个人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作者文笔非常流畅,整本书我是一口气读下来的,几乎跟读小说一样。但是,作者在字里行间里透漏出来的那股调侃的态度让人感觉真的很不爽,比方说像偶尔枪毙几个教授对国家也有好处这种话之类的。联想到本文的作者还写过一本叫做《血腥的民主》的书,不得不让人对作者的政治态度有所怀疑;同样,日俄战争是发生在中国领土上的两个强盗的战争,毫无正义性可言,不过从作者的字里行间似乎可以看出,貌似作者是比较倾向日本一方的?最后,本书的最后几页对那些所谓的“爱国的”群众讽刺更是让我浮想联翩,联想到本书是在2012年末截稿的,莫非作者是在讽刺当时群众组织的反日游行?

当然,上面那些都比较隐晦,也许真的是我想多了。下面我说一说不那么隐晦的,本书一开始应该是在杂志上连载的,所以每一章开头都有一段简短的前文回顾,本来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当这些文章集结成书出版后再保留这些就毫无意义了,只会让人觉得作者罗嗦;本书只写了日俄战争中的海战部分,陆战部分只是简短提了一下,希望作者再接再厉,再写一本关于陆战部分的著作;最后,作为一部严肃的军事历史作品,作者你就不能按照学术著作的要求,列出参考文献并且严格地注解吗?

========================================================

关于日俄战争中的运气问题。

以下内容摘自俞天任的《浩瀚大洋是赌场》:

“人们经常会好奇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敢于挑战强大的美国?特别是从在战争结束几十年后的今天,这个问题更加被频繁提出。不但中国人提这个问题,连日本的战后一代也经常会提出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其实很好回答,只要看看日俄战争就知道了,日本这个落后的东方小国照样挑战了发达的西方庞然大物俄罗斯帝国而且取得了胜利。日俄战争时日本和俄国的国力差距虽然没有太平洋战争开战时日美两国的差距那么大,但也是十分惊人的。俄罗斯的陆军兵力是日本的十倍以上,海军兵力几乎几乎是三倍,国家预算是日本的十倍,考虑到日本国家预算的一半是军事开支,俄国的经济实力几乎是日本的20倍。在日本人还只能造驱逐舰,战列舰必须向英国人购买的当时,俄国人所保有的号称当时最先进的战列舰除了采用了法国人的设计以外,都是自己建造的。

这是一场实力相差过分悬殊的战争。所以和开战前还作了上中下三种准备的甲午战争不同,日本在日俄战争开战前根本就没有一旦失利怎么办的准备,因为没有办法准备。陆军在满洲失利就意味着保卫日本本土的任务就只能依靠这支小小的联合舰队,而联合舰队如果在日本海失利就意味着日本亡国,这是毫无疑义的。所以这是在举举国之力进行极端危险的赌博,东乡平八郎在日本海大海战前升起的Z字旗中所含“皇国存亡在此一战”就充分表现了这个意思。

但是日本人还是赢了这场看上去不可能胜利的战争,所以一定要说近四十年后日本军部挑战更为强有力的美国是完全疯狂的蛮行的话,当时的日本军部可能不会这么认为,如果现在有人能穿越时空和东条英机们去讨论这个问题的话,东条英机们为他们的疯狂计划辩护的理由肯定是:“我们不也战胜了俄国人吗?”。

在讨论日本的胜利到底是什么原因的时候,不妨听听号称“日本海军两参谋”之一的佐藤铁太郎的总结。

一次佐藤铁太郎在海军大学校讲课时回答学生提出的“日俄战争的胜因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时,思考了半晌才说:“40%是运气”。

学生又接着这个回答发问:“剩下的60%呢?”

“还是运气”,这次佐藤铁太郎回答得十分干脆。

合着一场日俄战争,日本人仅仅就是靠着运气才战胜了俄国人?这种回答似乎不能令人信服,所以接下来佐藤铁太郎对他的“40%的运气加60%的运气”做了解释。

“前面40%的运气是纯粹的运气,比如马卡洛夫司令官刚上任就触雷身亡,黄海海战那一炮不偏不倚就正好击中太子号战列舰的司令塔等等,发生这几件直接影响战局的事件,仅仅是单纯的运气。后面60的运气是俄国人的失策或是日本人的努力得来的运气,不管怎么说,日本海军在日俄战争中确实运气很好。”

日本海大海战的当天,海上一直有一层薄雾,这层薄雾给了双方一种距离尚远的错觉。错觉使得东乡在完成敌前大回头以后离俄国舰队的距离比原来预计的近,从而炮击的命中率更为增高,而同样的错觉则使得罗杰斯特温斯基放过了可以开始炮击的时机,如果罗杰斯特温斯基提前那么极为宝贵的五六分钟开炮的话又会是个什么结果就很难预料了。

再来看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东乡平八郎中将给军令部的总结报告的头几个字吧,这份报告秋山真之起草的,头四个字赫然是:“天助神佑”。一场日俄战争打下来,秋山真之受不了这种精神重压,成了个怪人。看过戴季陶的《日本论》的人肯定会对戴季陶笔下的那个成天满脑子封建迷信,成天神神叨叨的海军中将秋山真之很有印象。秋山真之本质上是个文人,他是被他哥哥秋山好古愣弄的从了军,其实他不适合这种充满杀戮的战场。日俄战争以后秋山真之一再要求退役去当出家当和尚,可是那样做了大日本海军就很没面子,所以秋山的要求得不到批准,不但不批准,反而还给秋山不断加官进爵,最后成了海军省最重要的军务局局长,海军中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第二舰队司令官任上时患了腹膜炎,坚决拒绝医生治疗而去求神拜佛,50岁上就病死了,遗嘱是坚决要儿子代父出家当和尚。

陆军的儿玉源太郎大将在战争结束后的1906年死去,享年54岁,日本人都认为是因为日俄战争而累死的,也算烈士。这位秋山参谋,其实也是被日俄战争累疯的,有这么一句话:“日俄战争要去了儿玉源太郎的肉体,要去了秋山真之的精神”。

但是除了海军上层的极少数人之外,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些实情。人们所被让知道的是“圣将”东乡的英明指挥,“天才”秋山的出谋划策,日本军人的英勇善战。”

其实一开始我还真不信运气这东西,毕竟,习惯了机械决定论的我对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的认识无非就这么几个:双方的兵力多寡、武器装备的精良程度、士兵和下级军官的战术素养、上级军官的战略战术等等等等,如果再深层次挖掘甚至可以说是“体制问题”之类的都能挖出来了。至于说运气?怎么可能,这种难以捉摸的东西纯粹只能是那些败军之将的接口托词罢了。

但是日俄战争中情况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与我们以往所了解的不同,至少就海战这方面来说,日军的指挥官并没有表现得比俄国军官们高明的地方,东乡平八郎也只是个一心要在海战中抢夺“T”字头的人,而罗吉斯特文斯基也绝对不是一个像我们以往了解的那样是一个无能之辈。对马海战中罗杰斯特温斯基并没有烦什么错误,只是纯粹的运气差而已。日本人确确实实只靠运气就打败了庞大的俄国巨人。

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那么建立在日俄战争上的很多推论都站不住脚。类似“日本因为制度上的先进而打败了俄国人”诸如此类的话,我不能说它错,但是至少,讲这些话的人并没有拿出足够硬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

“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直到今天还依然有效。很多人依然会选择那种“以论带史”的方法,为了宣传一种观念而特意去研究历史。如果人们没有那种纯粹的“为了历史而研究历史”的精神,只怕我们的历史研究会变得越研究越糊涂,这也是我们需要警惕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