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风雨流亡路》读后感100字

《风雨流亡路》读后感100字

《风雨流亡路》是一本由范小梵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的309图书,本书定价:24.00元,页数:2008-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雨流亡路》读后感(一):很值得一读

作者曾与卓琳和张瑞芳同学,为爱情离家出走,丈夫留法,一去八年,她在战火烽烟中浙江流亡到昆明.其间与许多名人擦肩而过......

这是那一代人的青春岁月:爱情,理想,背井离乡,颠沛流离......

是根据抗战日记所整理的,文笔优美朴实,生动地记录下了那个大时代里一个普通人的遭遇.很值得一读.

《风雨流亡路》读后感(二):矫情

还是在“三味书屋”买的呢,当时看了书名“一位知识女性的抗战经历”,觉得应该属于励志类吧,也可以了解一下当时的历史和生活。

读了内容,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作者满篇的矫情——无休止的自我辩白、自我吹捧,什么特别善良、特别单纯、工作能力特别强、特别吃苦耐劳,见过自夸的没见过这么直接自夸的。伴随着自夸,还要数落这个那个的不是,什么对她冷淡啊、误解啊、冷嘲热讽不友善啊、动手动脚偷东西啊,以至于长的不好看也成了她眼中的大缺点。

实在不能理解,一个那么大岁数,号称也是受过高等教育(还冒充过北大毕业生到处求职屡屡被发现后辞退),最重要的还是总标榜善良大度的女性,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怨毒从字里行间透出来,让人想相信她都做不到。

看了整本书,没发现她对日本鬼子的狠有多深,倒是对身边婆婆、小叔子、同事和流亡过程中偶遇的一些人怨气更重些。当然最恨的还是时期把她打为“上饶集中营女特务”的人,这倒是能体谅。

莫非旧社会经历过抗战磨难的的所谓“知识女性”就是这样?失望。

《风雨流亡路》读后感(三):真实人生

“这本书胜过迄今我看到的,以抗战为背景的任何文学作品。作者在战乱的年代,经过多少磨难和生死大关,终年不缀,以平实而生动的文笔,为这段历史作证。在她的笔触下,文化的多重性得以再现,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民国时代,抗战中百姓的困苦……”

—— mjs

《风雨流亡路》读后感(四):范小梵的青春梦

(一篇旧稿,兹录于下)

最近在读《风雨流亡路》。素不相识的新地(范小梵长女)托人捎来此书已有两月,一直没机会看。昨天偶然打开,读到第八页,便被彻底吸引住。女主人公范小梵是民国时期一位普通知识女性,《风雨流亡路》是她根据抗战流亡日记编写的回忆录,却比一些名人回忆录还要精彩和传奇。

十九岁刚结婚她就开始逃难

少女时代的范小梵笑起来一口整齐的白牙,有种让人过目不忘的刚健之美。她出身安徽桐城世家,胞兄范希衡是著名翻译家,时任北平中法大学教授。还是一名高中生的范小梵,和哥哥的穷学生朱锡侯谈起了恋爱,并不惜和家庭决裂,私奔成婚,此事在当年曾轰动一时。而替两人传递书信的仗义邮差,日后成了范小梵的妹夫,也算一段佳话。

婚后仅几个月,丈夫朱锡侯远赴法国留学,因战争阻隔,两人一别就是 八年。为躲避战乱,年仅十九岁的范小梵不得不跨越大半个中国,开始万里流亡,先是和婆婆、小叔子从杭州逃到绍兴,又独自辗转至嵊县、丽水、温州,再至福建、江西,最后经广西、贵州到达昆明。一路饥寒交迫,为求生计,她做过中学教师、话剧团员、播音员、家庭教师、记者各种工作,不断失业,不断四处谋生。

无论走到哪里,装有日记与书信的小皮箱总是不离不弃。那是她的心灵寄托,写日记是准备重逢时给丈夫看的,“为了让他知道我是怎么生活、怎么走过来的”。范小梵如实记下一切,真挚而坦率,甚至别的异性对她的表白。但范小梵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千里之外的丈夫,八年中对这份感情始终没有动摇过,今天听起来几乎像个童话。

“不管什么破房子,苦生活,再困难艰苦,我都喜欢把自己小小的一块生活空间装扮得淡雅整洁且富有生机。不管是一张破桌子,一只木板凳乃至一块木板当桌子,我都要用杯子也好,瓶子也好,乃至瓦罐子也行,采几枝野花插进去。这样,会觉得生活虽破旧艰辛,但心里是充满了生机的,何况这后园的月季花开得正好呢!”

这段告白可以看出,性格纯真的范小梵和当时环境显得格格不入,她的“人格、人性与自尊”在颠沛流离的年代根本无法顾及。更不幸的是,她身为女性,又说着一口流利的京片子,浙东乡村的愚昧村民竟视她为怪物,她只好尽量不开口,不少人还真以为她是哑巴。流亡到嵊县崇仁镇时,她惊讶地发现,这个尚未被战火波及的临海小镇居然夜市兴隆,一派升平。与宏大的历史相比,如此活生生的私人回忆,无疑更贴近普通人的内心。

九十岁病榻缠绵 流亡日记终于出版

范小梵的日记,也无意间记下了历史名人的一些侧影。比如卓琳(那会儿叫浦琼英)、张瑞芳都是她的同窗好友,私奔还是卓琳的主意。范小梵和朱锡侯的婚礼上,来了两位日后的学术大师:朱光潜和金克木。抗战逃难到丽水,她遇到孙多慈姊妹,在范小梵眼里,出身名门的孙家三姐妹,都是名副其实的美人,而“多慈的美虽在三人中居末,但她的文化素养深些,显得最有风度”。

在龙游,范小梵遇到朱锡侯的大学诗友覃子豪,覃后来去了台湾,和余光中一起创立“蓝星诗社”。贾植芳曾写过《忆覃子豪》和《老友朱锡侯》两篇回忆文章,朱锡侯假若不弃文从科学,在文学上也会很有造诣。他是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双料留法博士,回国后致力于心理学科的建设。1979年“”平反后,朱锡侯转聘杭州大学心理学系,在杭州有了一个比较安详的晚年,直到2000年去世。

听朱新地说,她母亲的日记在战乱中保存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中被抄走,又失而复得,更属侥幸。早在十年前,范小梵便整理好了此书,但这样一本普通人写的回忆录,出版社要么拒绝,要么要作者自费。后来朱新地投给出过《老照片》系列的山东画报出版社。双方达成协议:作者不拿第一版首印5000册的稿费,书可以出版。

今年春节前,两本刚印好的样书冒着风雪来到朱新地手里。病榻缠绵的范小梵已九十高龄,她自己也没想到,七十年前写给丈夫的那些流亡日记,有朝一日还能成书。

载于2008年7月《都市快报》独立书评版

《风雨流亡路》读后感(五):非凡的小梵

18岁,她还只是北平第一女子高中的学生,与兄长的学生谈恋爱,拼着与家庭决裂的后果,偷跑出来与恋人结婚。新婚未几,丈夫远赴法国留学,临别嘱托她照顾老母幼弟。于是,还只是个大孩子的她,去到杭州尽那为人媳嫂的职分。抗战烽烟起,她与婆婆和十几岁的小叔逃到绍兴亲戚家,因为没有工作,只得寄人篱下,而长于北方的她与丈夫的两个亲人缺乏了解又难以沟通,于是,不得不忍受冷遇及心灵的孤寂,默默地做那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忍耐饥寒病疲。此间的精神寄托,便是对丈夫深深的爱与思念,投诸笔端便是那一封封厚厚的书信。

战事不利,不得不继续流亡。先后逃到嵊县、丽水、温州,又辗转到福建、江西,最后经广西、贵州到达昆明。陆续做过中学教师、话剧团员、播音员、书记员、家庭教师、记者等工作,不断地失业,不停地托人帮忙寻一份事做,以求在乱世维持生计。这期间,结识了一些真诚热情的朋友,一边认真做事,一边努力自学。对丈夫的爱与思念不曾淡薄,反而愈加炽烈。明知邮路不通,信还是厚厚的、一封又一封地寄出。这一路上可谓饥寒交迫,贫病交加,几度与死神擦肩,亏得她乐观坚毅的性格,加之路途中结识到相知的朋友扶持,才算是捱得一条命在。

她对丈夫的爱如此坚定执着,八年间独自支撑着自己和丈夫家人的生活,独力应付各种困难。一个他在借酒浇愁地苦闷中写信给她:“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我完全听你的,你教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另一个他惨然地笑着对她说:“你这个家伙,假如我能变成一堆黄土,一定把你和我一起埋起来!”这是她在艰苦历程中患难与共的朋友,在艰难时势下心意互通的知音。刻骨铭心的相遇相知,她冷静而坦诚地面对。她的爱都给了重洋之外的丈夫,所能给予的,只剩友情。放在今日,莫说是隔着大陆海洋,便是分在城市两端,时日稍久,也已然各奔东西,另投怀抱了。

我惊讶于她的生机勃勃,即便身处乱世,看尽不平与丑恶,她并未灰心沮丧,坚信爱情永恒,坚信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坚信良心和正义。用心做事,诚心待人。不放弃希望,不惧怕苦难。照片中的她,永远都是露齿的笑容,眼中的热切与真挚,一览无遗,毫无保留。

这位非凡的女性名叫范小梵,记载她抗战经历的《风雨流亡路》是历时七十年,由当时的日记整理而来的个人记录。这是一个女性的人生片断,亦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或许流于琐碎,也缺乏开阔的眼界和深刻的反思,但却提供给后生晚辈一个未经演绎的真实文本,去看看那个已然逝去却不应被忘却的时代,去触摸那个年代生逢困局却依然灿烂的人生。

=====================零碎的题外话=======================

1) 由于涉及人物众多,附上年代、地点与人物对照表的话,有助于读者理顺流亡历程。

2) 流亡温州时,这个尚未被战火波及的临海小镇一片富庶景象,犹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皮具制造业已初具规模,民风轻浮,与嵊县、丽水迥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略就是此意。

3) 在危难时刻能解人危难,忠人所托,不失信于人的,可谓上上之德。这一路上,有不少亲友相帮,很多本是陌生人,乱世相逢,相互扶持,一段同行后各奔东西。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就是这个意思。

4) 走到哪里,不离不弃的是装着日记与书信的小皮箱。这让我想起装着《法兰西组曲》手稿的箱子也是随着作者的女儿辗转流亡,几十年后才得以面世。范小梵的箱子运气不太好,中被抄走,拨乱反正后好不容易讨回来,已然面目全非,部分散失了,好比人心上生生剜个洞,这份伤痛,永远不会愈合。

5) 读到范小梵做中学教师的记录,联想到Ugly Betty,海玛·莎耶克饰演的撰稿人说Betty与MODE杂志其他工作人员的区别在于,别人是用脑工作,而Betty是用心工作。范小梵其实只是高中毕业,在北大旁听过历史系的课,凭着出身安徽桐城世家的功底,用心教书育人,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敬,并结交为朋友。用心做事或许很累,除了智力的付出还有心力(情感)的投入,智力的付出或许有报酬,而心力的投入也许就是“沉没资本”,白白丢到不值得的地方。可是,我们这个时代多么需要人用心工作啊。

6) 这两个人,隔着大陆与重洋,一个在日寇的追逐下流亡,一个在纳粹的铁蹄下偷生。一边忍饥挨饿,困境求生,一边还要抓住机会,努力学习。始终不曾放弃对爱情,对建设美好生活的理想。原以为分离四年,谁知一别竟八年,鸿雁难传,却能始终如一。今日看来,如同神话。是太多的诱惑让我们难以坚守,还是内心对孤寂的惧怕让我们变得脆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