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k》的读后感大全

《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k》的读后感大全

《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k》是一本由Robin Williams著作,Peachpit Press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34.99,页数:2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k》读后感(一):浅见

1. 此书的Book level定位是:Beginning和Intermediate。所以,作者用生动具体形象的方式有效传达了设计理念,是本非常不错的设计科普书。

2. 探究本书设计原则之后的理论支持是格式塔心理学。

3. 比较喜欢她的这么句话: “I am giving you a number of rules here, but it is true that rules are made to be broken.”

《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k》读后感(二):四大原则的笔记

设计4大原则:Contrast Repetition Alignment Proximity

在作品中使用这4大原则,就会有设计感

【Proximity】

规则很简单:内在有关联intellectually connected的信息elements,视觉布局上就应该靠近visually connected。

反之,内容上没关联的信息块,就应该分离开摆放,离得远远的。no spatial relationship。

最终,information grouped into logical clumps.一坨一坨的。

当在设计时,发生clear communication和amateur design冲突时,即设计影响了intellectual内容的传达时,永远选择clear communication!design是为内容服务的!

Proximity是各种设计原则中的第一。首先把关联elements聚合在一起,不关联的elements分开。再考虑其它对齐等。

proximity的目的是organize,像生活一样,经过organize的信息,就更易读,更容易让人理解和记住。

具体操作

扫一遍页面,数一数所有元素,在内在逻辑上,能归类成哪几坨?一页最好在4个内。

换行是常用的让elements离远点的方法。

不要仅仅因为corner或middle是空的,就安置个elements在那儿。每个elements的摆放位置,都是有理由的!

一页不要有太多separate elements!要organize!

【Alignment】

对齐和Proximity都是使elements产生关联的方法。对齐可以让physically separated的elements形成紧密的unit,connect起来。这个unit是通过一条看不见的line形成的,你的眼睛和潜意识都会留意到!

左右对齐 会形成stronger的line,是可见的,我们叫hard edge;居中 所依据的line是含蓄隐晦的,因此我们叫居中是soft edge。

edge的strength,最终会传递给整幅layout;所有左右对齐的名片,会形成有力的感觉!居中会有种温柔犹豫的感觉!

新手首先要克服的,就是盲目centered alignment!转而试试简单的Proximity和左右对齐吧!效果非凡!

居中给人sedate/formal 端庄/正式的感觉,因此婚礼请帖适合用。但仍然,居中大多数时候是差的选择。

尤其各行长度差不多时,更不要用居中,因为soft edge完全被掩盖了。

或者左右edge不强有力时,也不要用居中。比如同一页双栏的情况,其中一栏的标题不要用居中。

Nothing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page arbitrarily! 我们的眼镜喜欢秩序和井然有序! 否则就会不快!

设计时,同一联“视觉区域”(如一页,一张)上,对齐方式最好相同,除非你有特殊的理由。即所有文字要么都左对齐,要么都右对齐。当然对齐的edge不必相同。

【Repetition】

repetition有两个目的:一是增加视觉连贯性/和谐感、即tie the whole thing together、从而吸引读者注意力。

二是提供unity统一感,成为识别the same publication的视觉特征。

要么不repetition,要做就make it stronger,更突出。don't pussy!

重复不见得要“一模一样”,过度和大量的一模一样很令人厌烦。重复中有差异(如图形相同但大小方向有差异、或字体相同但颜色字号差异)是更好的选择,这叫unity with variety。

当某个视觉元素非常强烈时(如人们众所周知的图案,或已在作品中重复多次的logo),最好以更含蓄隐晦的方式repetition,如遮挡(只露出一部分)。

HOWTO:

repetition经常用于这些地方:标题和子标题。或者有意增加一些小三角图标

新手可以先在各种设计中,识别重复元素,然后strengthen它们,看看效果。熟练以后,再在设计中可故意选择几样key items去创造repetition,营造和谐统一感。

【Contrast】

contrast有两个目的:

增加视觉吸引力。好的contrast非常eye-catching。contrast是四个原则中贡献吸引力最多的。

增加organization。设计是为理解服务。contrast不能抢焦点,让非重点内容成为focus。

contrast的双方必须“张力巨大的互斥”,而不是仅仅不同。不够强烈就会形成混淆困惑:那条线是画错了吗?仍然don't pussy!

contrast和repetition经常连用,两个元素的某些属性contrast,同时另一些属性repetition。如标题和子标题字体形成repetition,但颜色和背景色形成contrast!

更本质上说,contrast的背后是平衡的艺术。当视觉领域中,某一元素的某一维度太多突出时,需要有另一元素的另一维度来制衡它。

别怕用太小的字号,只要contrast得好形成eye-catching,人们自然会来细读。否则字号再大,不抓人人也不会读。

【实践】

把Times Roman和Arial/Helvetica两种字体,永远踢出font choices,不要用。

把居中对齐永远踢出选择。

做一幅设计的基本过程:

1、先分析内容,最重要的内容是?

2、将最重要的内容group together,其它元素按内容group together,运用Proximity

3、选择或者创造一两样,你想repeat的元素,add。

4、最重要的,add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吸引力。

四大原则的目的,都是为了在形式上,更清晰地体现逻辑关系。

《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k》读后感(三):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k|人人都可以懂点设计

提到设计,也许我们不常接触到博物馆里成列的高端艺术品,但在日常工作中,PPT相信大部分人都会遇到。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k就是为那些需要设计页面,但没有设计背景的非专业人士所写的。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设计的四大基本原则:

Proximity

Alignment

Repetition

Contrast

亲密性、对齐、重复以及对比,几乎每一个优秀的设计都用到了这四个原则。

1/ Proximity 亲密性

指的是如果某些元素在相互之间存在某种关系,那么这些元素在视觉程现上也应当有关联。

比如这两张名片,前面一张个人信息分散在了整个名片的四周,而后面一张则把名片的信息进行了归类摆放,把相关的元素分在一组,使它们建立起“亲密性”。这张名片不论从理解上还是从视觉上,都显得更有条理。

2/ Alignment 对齐

指的是设计中的每一个元素,都应当与页面上的某个内容存在某种视觉联系。

比如我们常在做ppt、海报设计的时候,新手往往都喜欢把文字内容进行居中对齐,这样所有的内容都集中到了中间,但版面呈现的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其实我们可以多尝试一下左对齐或者右对齐,还是拿名片举例:

前者是居中对齐,后者是右对齐,后者把所有元素都移至右侧,使它们按同一种方式对齐,现在信息立刻就更有条理了,是不是第二张更好看些呢?

3/ Repetition 重复

重复有助于组织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在浏览某个页面时,将设计中单独的部分统一起来。

如这张图,包含了字体、方块项目符号、缩进间隔等一些明显的重复元素。

4/ Contrast 对比

对比原则也非常有意思,我们在进行图文排版的时候,通常会将一些重要的信息进行突出,比如加粗或者划线,但其实从视觉上这种方法并不见得有效。多数时候,加粗或者划线,并不能产生强烈的对比,反而更容易让人误以为,这可能是设计师不小心搞出的错误。

大家可以对比下面这两个新闻简报:

第二个新闻简报在标题上采用了更粗的字体,还在顶部题目下加一个黑条,再重复小标题的这种黑色来进行强调对比。与第一份相比,第二份新闻简报更能吸引我们的的眼球。

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k这本书简单易读,除了给大家介绍设计的四项基本原则之外,还讲述了有关配色、字体选择方面的知识,即使是不从事设计方面工作的人,都推荐去读一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