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设计是什么》读后感摘抄

《设计是什么》读后感摘抄

《设计是什么》是一本由Michael Kroeger著作,原點出版的90图书,本书定价:CNY102.83(TWD260.00),页数:20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设计是什么》读后感(一):优秀的设计启蒙读本

我的设计启蒙书是《设计中的设计》,因此刚学设计的那两年执意跟随简洁的日式美学,做的东西非常的局限,路越走越窄,到了快走不下去的地步。而如果,这本作为启蒙书,路会宽得多。他教授了设计的基本原理,提供了可以广泛地进行research的资料。适合作为参考教材,在进大学的第一堂课——设计启蒙时阅读。

《设计是什么》读后感(二):设计是生活

设计是什么呢?是家里地毯的颜色,还是家具的款式,是五官的距离,还是你选择的眼镜的形状?这本很有阅读感的小书,着墨不多,却字字珠玑.作为最杰出的图形设计师、思想家及设计教育家之一的Paul Rand在书中给予了年轻人准确的忠告,也是他对设计深刻的理解和经验的总结......读了好几遍,却总觉得没读完....

《设计是什么》读后感(三):回到设计的原点

17° 读书会第一本书:设计是什么 - Michael Kroeger

阅读时间:2017-01-01

Paul Rand 保罗·兰德(1914-1996),美国最杰出的商标设计师、思想家及设计教育家,他为 IBM、ABC、UPS 所设计的商标无人不识,堪称经典,乔布斯称他为史上最伟大的平面设计师。

Paul Rand 在多次与同行、学生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设计的理解。

设计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表达。内容就是想法,形式就是你如何处理想法,你怎么做它。该用颜色?或用黑白?大一点?小一点?三维还是平面?用时髦流行或是严肃的素材?

设计就是关系 (Design is relationships)。设计是一个关系系统。这里的关系涵盖了一个问题的所有面向,包括你和画布间的关系,你和美工刀、橡皮擦或绘图笔的关系,还有设计元素之间的关系。设计也是一种比例系统,指的是尺度大小之间的关系。

《设计是什么》读后感(四):什么是设计

什么是设计

这本书文字真的很少啊,简单富有哲学的对话,精致的红蓝排版。

说真的要托槽一下,红色字的排版真的有点非常不习惯,满屏红色的文字啊,额好吧。

每样东西都是设计。每样东西。

Everything is design.Everything!

保罗兰德说道什么是设计,设计就是关系,设计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Design is relationships. Design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可不可以说如何把内容用更好的关系表达。书上说的关系是灰色衬衫,灰色线条,淡灰色,深灰色,拥有了一个整体的和谐灰色,就是这里是20%,这里是50%,这就是设计。

去建立一种关系,必须以某种方式和某件事情产生关联,好让你从中得到某个线索。必须掌握视觉线索,才能表达干燥和潮湿。

内容就是想法,那就是内容。想法就是这些事情的全部,形式就是你如何处理想法,你怎么做他。这就是设计最准确的意义,设计是形式和内天之间的冲突。

设计师要想怎么可以利用最优的形式去表达内容。最优也就是每个设计的背后都要有所意义,这就涉及到设计应该涉猎的范围,考虑到最大值和最小值,所以设计师必须是深思熟虑的,提供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内容在商业上也是需求,在作品上是思想。

怎么设计?

我认为,重点是要了解情况。

I think it is important to be informed.

我觉得书上的翻译还不够联系上下文。应该翻译成,设计最重要的是了解内容本质。

他解释道设计是所有手艺,绘画,舞蹈,雕刻,书写的基础,设计是所有艺术的基础。设计是所有艺术领域里内容和形式的操作。

也就是肯定了设计和艺术的相通之处。更深层次的说设计是一种表现思想,表达内容,他所展现的形式就是设计,应该怎么处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就是设计需要思考的内容。

身为设计师会在设计中蹦出一个个很棒的想法,不停的否定自己的想法,证明是进步的,尽管这种进步很缓慢,而且这种设计否定也需要同伴设计的参与,尽管面对同伴的否定,客户的不认可,设计师不是特别乐意,也会产生情绪的不开心,但是忘了之前的设计方案,重来十来次,才能完成一个案子。也就是说在面对设计时不应该一稿定终生,而是应该经过反复推敲,值得质疑,有点像工匠一样打磨自己的作品。经过打磨的,才能历久弥新的。毕竟设计不应该昙花一现,追随潮流。

在商业上运作的设计师,也不能单单只是关注自己的作品了。正如我们不只是设计师,我们还要处理客户,用政治的,美学的,社会的手段去和说服客户。毕竟收了做的设计,怎么说还是为人民服务的。

《设计是什么》读后感(五):本书摘抄

他同时操着诗人与商人两种语言。他思索着需求与功能,能够分析问题,但同时又拥有无限的想像。—— 莫荷里・那基 ( László Moholy Nagy, 1895-1946 )

「设计就是关系。设计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设计就是关系 ( Design is relationships )。

身为一名设计者,你和问题之间,或你和客户之间,永远会有冲突,设计也一样,设计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冲突。说到底,内容就是想法,那就是内容。想法就是这些事情的全部。形式就是你如何处理想法,你怎麽做它。这就是设计最准确的意义:设计是形式和内容之间的冲突,形式就是那个问题。我指的是,你怎麽做它,你怎麽展现某样东西,你怎麽思考,你怎麽说话,你怎麽跳舞;舞蹈编排是内容,它是舞蹈本身。如果这定义对你来说,似乎太简单了一点。

内容是想法,或主题。形式则是你用来处理这个想法的方法。

设计是化繁为简的过程。

美学和设计是同样的东西。美学是设计的研究,是关系的研究,是非常复杂的。

* 发想创意的过程

学生:我们谈到过程——也就是我们设计的方式。

兰德:

这和设计的定义有关,但是你或其他人在创意领域里是怎麽工作的?华勒斯 ( Graham Wallas ) 是个绝顶聪明的人,他在《思想的方法》 ( Art of Thought, 1926 ) 这本书里,发明了一套如何构思想法的见解。

先调查问题的所有面向,做出粗略或精细的概要,然後忘了那个问题,总之把它抛到脑後就对了。这是思考过程的第一阶段,称为准备期 ( preparation ) 。

第二阶段是酝酿期 ( incubation ) 。把问题忘掉,让它蕴酿。让它在你心里慢慢熬煮。这可不是我发明的。这是某个非常聪明的家伙,他发现事情就是这样运作的。我知道他说的是对的,因为我就是这样想事情的。假使我要做某件事,我会先发出各种疑问,然後把它们抛到脑後,隔一个礼拜或隔个一天再回来想,然後就会有些念头出现。所以,酝酿期非常重要,忘个一星期,或忘个一天,或随便多久。你给它时间,你就能做出决定。

第三个阶段是豁朗期 ( illumination ) ,问题整个浮现。你知道,你等了一个礼拜,然後突然之间,灵光一闪。你就有了想法。这时,你要立刻把想法记下来,看看它是否符合你可能采取的行动。等你全部设想完毕,你要仔细观察,进行评估。评估它可不可行?大家会不会接受?或你满不满意?

这就是设计的过程,或说,创意的过程。从问题开始,忘了问题,让问题自己浮现或让解决方案自己浮现,然後重新加以评估。这就是你们未来一直要做的事。 ( Figure 43)

你能想像吗,倘若好设计真的必须不断改变,我们会变得多可怜。倘若真是这样,每次你去到某个国家,看到所有的旧建筑,你就会想把他们全部铲平。就是这样,因为你期待它们每天都是新的。这是个愚蠢又荒谬的想法——「新」只是一种特质,和任何东西都不相干。你们不必为「新」伤脑筋,你们只要担心这件东西是好是坏,不必担心它够不够新。谁管它是不是新的?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