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控制权转移读后感精选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控制权转移读后感精选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控制权转移》是一本由阎晓春著作,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165图书,本书定价:21.00元,页数:2007-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控制权转移》读后感(一):上市公司收购

1. 上市公司收购是指 “收购人通过在证券交易所的股份转让活动持有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通过证券交易所股份转让活动以外的其他合法途径控制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份达到一定程度,导致其获得或者可能获得对该公司实际控制权的行为。

上市公司收购与一般公司收购的区别在于目标公司的不同,上市公司收购的目标公司专指股票在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的上市公司。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控制权转移》读后感(二):如何掌控控制权?

1. 控制权的实现方式有两大途径:

(1)一是以所有权为基础的控制,如控股、间接控股、转投资和相互持股、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国有资产划拨等。

(2)二是不以所有权为基础的控制,如法律授权的控制、合同安排的控制、委托投票等。

其中控股是最最典型的控制形式。通过控股,控股公司掌握被控股公司的控制权,决定被控股公司的董事会组成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从而影响被控股公司的经营管理,获取控制收益。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控制权转移》读后感(三):融资顺序

1. 西方

西方融资顺序,即在企业进行融资决策时,内部资金是首选,外部资本中债权资本优于股权资本。

2. 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上市公司具有现象,外部资本优于内部资金,外部资本中股权资本优于债权资本。

3. 收购是三种公司控制方法里最有效的一种。

4. 从理论上讲,公司控制权市场将使得上市公司不断面临一个拍卖的过程,无论是谁,只要出价最高就可以获得公司的拥有权和控制权。

《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控制权转移》读后感(四):上市公司控制权现状

1. 控股权是获得控制权最主要的方式,第一大股东的绝对控股地位使得其牢牢掌握了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决定了公司董事会的构成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并影响公司的经营管理。

2. 我国上市公司的总经理主要来源于公司内部提拔和控股股东委派两条非市场化渠道,通过市场化公开招聘的极少。

3. 各国都把保护中小股东的权力作为主要的立法依据。但在我国上市公司独特的国有股主导产权模式下,国家控制了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中小股东缺乏对公司高级管理者约束的动力和手段,只会对大股东负责,有时通过最低股份投票权的规定剥夺小股东的控制权力。而在最能代表中小股东利益的红利分配上,我国的中小股东利益更受到明显侵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