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上市公司》读后感锦集

《上市公司》读后感锦集

《上市公司》是一本由丁力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的262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0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市公司》读后感(一):[上市公司 高位出局] 一年绩优 二年业平 三年ST

偶然看了上市公司,于是索性把高位出局也找出来看了。

首先,书很好看。好看的意思就是很容易看。

在别人书里艰深的东西在丁力手里就像有了人情味一样,不用你一个人在家对着自己买回来的书还要咬手指,打电话,上百度GOOGLE才能看懂。

这如同一个人同你讲话,每本书都是愉快的谈话。

书中贪婪的人都设定了隐隐的不好下场。善庄由于自己的聪明,不但自己没了损失,而且真正控制局势。

每个人,都遇到些事情,自己做一些事情,丁力不评论这些事情的好坏,大许认为这就是生活,书中一句话或许能表明态度:人就是人,人没有好坏,只有性格的差异。

书中的感情桥段,同我一起看的朋友都是跳过的,说没什么用,把重要的东西和不重要的东西一起看,反而会混淆了。

感情对我而言,比证券股票干净不了多少。

之所以用干净这个词,只是想表示悲观而已。

有人用感情或者两人关系去比喻股票市场,其实反过来,也应该是适用的吧。散户就是没有多少筹码的那个人,任庄家看牌换牌,散户将钱套给庄家,就像女人把青春交给那个男人,全部交完了,退出吧,庄家要继续前行,相信有更年轻的女子,就像相信散户的钱永远都不会圈完。

当青春没有了,让那个男人残酷的放大女人的一切缺点吧。就算放大不了,也可以无心的去激怒。女人一旦歇斯底里,那难看的样子,就在他的脑中心中记忆中定格锁住,时不时的拿出来验证一下证明自己抛弃得多么正确。

不过对于潜心证券股票的人来说,感情不算得什么的。戏份不重,看不看都那样,只是必要的过程。

书中有些一针见血的句子,真想抄在这里,反复看看,提醒自己。

在买股票的时候,也能笑笑,不为那些红红绿绿的晃来晃去。

后来想想每个人看的都不同,就不用在这里自作多情。想看的还是买一本,或者去图书馆借一借,或者有创意的联系到作者,看能不能要一本。

只抄一句,就抄一句^^

“一年绩优,二年业平,三年ST,报表实在没法再包装了,就来一个资产重组”

(我就是小散~小小散~)

《上市公司》读后感(二):以前看言情,今后读商战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商战小说,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

以吴晓春为明线,从献计博取赏识获封封疆大臣,到独立运作华中公司,主席保卫战,1000万支援战,总部重创,华中脱钩,华中独立上市,内容衔接流畅。

就个人而言,从书中我读到了三部分内容:

1. 上市公司背后的门门道道

上司公司只对报表负责,报表不能看了就重组

一年绩优,两年业平,三年ST,四年重组

(1) 为什么这么多公司想上市?

上市之后就可以圈钱,这些钱随意花,并且不用还

(2) 如果上市公司效益不好,不能再圈钱呢?

那么就重组资产,把不良资产剥离,换成优质资产,改头换面,继续圈钱。

2. 资本运作的技巧

(1) 如何让一个空架子公司运作起来

(2) 通过注册多个公司,公司之间扣成一个圈,相互担保来获取银行贷款,实现资本良性循环

3. 说话的分寸,为人的技巧

书中没有一个省油的灯,每个角色都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

单单就提意见来说,这就是一门学问。 怎么跟上司提意见?如果和上司意见不一致怎么做?具体参考吴晓春的翻身攻略,李维成主席保卫战中提建议的技巧,以及吴晓春和黄主席针对800万的磨牙战

作为一个初涉者,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另一扇窗。书中除了谋略,还有人情。

以前爱看言情,今后决定看商战。

《上市公司》读后感(三):丁力《上市公司》:剥光上市公司的外衣

丁力《上市公司》:剥光上市公司的外衣

最近两年,随着股市的火爆,与此相关的财经书籍也跟着火了一把。以清华大学出版社为例,先后推出的《零风险炒股实战策略》、《基金经理》和《高位出局》都顺利进入2007中国书业年度评选排行榜。这些书籍的推出,对普及股民证券投资知识、提高股民风险防范意识和理性对待个人投资得失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维持市场稳定、让广大老百姓分享国家经济发展成果起了积极作用。然而,这些书籍都是就市场论市场的,

都属于证券分析的范畴,真正着眼于对上市公司本身研究的书籍几乎没有。这里面就存在着很大的偏颇,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众所周知,市场本身并不能直接创造财富,真正创造财富的是企业,是上市公司。股民购买企业股票,其实是购买上市公司被等量分割化的股权。这种等量分割的目的是便于交易,从而促进资本流通,为繁荣资本市场创造有利的条件。股民买卖股票当然是为了高抛低吸,赚取差价,但如果对自己所购买股票的本质没有清醒的认识,对手上股票所代表的上市公司一无所知,那么,就只能盲目跟风,由于心里没底,结果不是把好不容易到手的黑马轻易放跑,就是手上的股票温水煮青蛙慢慢缩水,更多的股票是在手上捂了很长时间不涨,刚刚卖掉就涨停板。广大股民在后悔莫及和感叹自己命运不好之外,有没有责问自己的责任?有没有想到对一家公司毫不了解就盲目投资其实就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丁力的最新长篇《上市公司》注定要起引领作用。他似乎要把股民的注意力从证券分析引领到企业分析上来。从他既担任过上市公司核心高管又掌控过机构资金的经历看,也似乎只有他才能担当这个引领重任。

发稿之前我给丁力打电话,问他为什么要写《上市公司》,他没有给我讲写作本身,而是讲了一个道理:中国有那么到的证券分析师,却很少听说企业分析师,而巴非特不是证券分析师,是企业分析师。买股票是上市公司的股份,如果连上市公司都不了解,还怎么敢买它的股份?那不纯粹是"炒"吗?而纯粹的"炒" 最终一定要破灭的。比如当年炒"拥有美国一方土地",还比如如今炒完全没有价值的某些权证。

丁力丝毫没有隐晦他的"引领心态",他说自己从去年开始就开始做这项工作了。2007年在《高位出局》之后,他又出版了《高位出局--透资》。假如说《高位出局》是无情抖露庄家黑幕的话,那么《透资》就是连庄家和上市公司一起暴光,而《上市公司》则集中火力把上市公司的外衣剥光,让读者真切地看透它的本质,举一反三地全面把握形形色色的上市公司,在茫茫股海中发掘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好品种,让投资人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再一次提醒我们,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中国不存在永久的牛市,伴随2008的来临,北京奥运会终将圆满落幕,在一切利好悉数兑现之后,支撑大牛市的热情和能量逐渐消耗甚至提前透支,股民在证券市场上还能像过去两年那样顺利吗?

一项调查表明,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绝大部分股民赚了指数赔了钱。我不敢肯定股民的损失就是源于他们对上市公司的不了解,但我敢断言,看了丁力的《上市公司》之后,你肯定对手上的股票以及它所代表的上市公司有更加透彻、客观、理性的认识,对您正确地选股和把握住真正优质的股票有利无害。

除实用性之外,《上市公司》和《高位出局》、《透资》及《职业经理人手记》一样,还是一部文学性非常强文学水准很高的作品,《高位出局》在出版之后破例被《小说月报》转载就是最好的证明。正如著名作家莫言所说,"丁力的小说栩栩如生地描摹出当代都市社会光怪陆离的浮世绘,可贵的是他一直对笔下形形色色的商场人物保持着一种平等、深切的人文关怀……"。所以,即便你不是一个股民,也不打算将来做证券投资,而仅仅把阅读当成一种休闲,看看《上市公司》也是一种享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