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Why Smart People Make Big Money Mistakes and How to Correct Them》的读后感大全

《Why Smart People Make Big Money Mistakes and How to Correct Them》的读后感大全

《Why Smart People Make Big Money Mistakes and How to Correct Them》是一本由Gary Belsky / Thomas Gilovich著作,Simon & Schuster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1.00元,页数:2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Why Smart People Make Big Money Mistakes and How to Correct Them》读后感(一):有趣的一本书

这本书写于1999年,现在看来书中的内容在Kahneman和Thaler的书里基本都已经是介绍过了的:mental accounting,prospective theory,loss aversion,sunken cost fallacy,endownment effect,money illusion,base rate ignorance,confirmation bias,overconfidence,Herd effect。但读来还算是比较有趣。行为经济在当年还不是那么普及,国内对这些的认识更是滞后一些。随着近年来多位行为经济学家获得诺奖,这门学科也正在成为主流。

《Why Smart People Make Big Money Mistakes and How to Correct Them》读后感(二):大海航行需要避开的暗礁

1. 行为经济学的原则就是人并不是理性的,并不是为自己的最大利益做决策的,人的很多决定都受到了自己的感情影响,并没有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2. Mental accounting

虽然钱的价值都是一样的,但是人们由于这些钱的来源,多少,相对大小等因素,会对这些钱的使用做出不同的决策,这些决策并没有最大化自己的经济利益。或者说,同样是一元钱,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些钱价值被高估了,有些钱价值被低估了。

被低估的钱

信用卡消费。因为这些钱不是现金消费,消费时我们感觉我们的钱并没有立即减少,所以我们会倾向于低估这些钱的价值,消费过多。

我们可能为一件事情省下了一些钱,但是因为这些钱是省下的,我们就没有把它当成正常的钱来看,往往最终又会把它浪费掉。

一笔额外的不在预期之内的奖金很可能就会被浪费掉

一笔大额奖金我们可能会存下来,一笔小额奖金我们可能就随便花掉了

在赌场暂时赢得的钱,最终我们可能都会输掉,这是因为我们没把赢来的钱当成自己的钱。

自己挣的钱和父母给的钱,孩子们对他们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你可能会因为买一个50元而价值75元的东西多跑2公里,但是你不会买一个1750元而价值1775元的东西多跑2公里

相比单独买一个延长质保,在消费者购买新电脑时推销延长质保,效果会好很多

被高估的钱

一笔钱是亲爱的祖母遗留的,所以存在银行里不愿意拿出来做投资。

有一笔钱是做退休之外的紧急用途,所以也不敢动。

3. Prospect theory

Lost aversion, sunk cost fallacy

人们厌恶损失,而对回报确又过于谨慎,从而对一些已经有所投入但是没有希望的事情难以抽身,而对已有收获但有可能有更大收获的事情较早退出。或者说,人们倾向于保持投入和回报的均衡。这个现象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经济之外的举例

复仇就是明显的一个因为有所投入或损失,人们就难以忘却,一定要找回补偿,从而毁了自己未来生活的例子。

一段变坏的人际关系,因为有所投入,而无法忘怀,导致缠身。这对未来的幸福没有任何益处。

所以说这样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发生了就发生了,没有希望的话就不要再投入,果断抽离,永远向前看。

经济例子

如果已经花100元修一辆骑了十年马上要报废的自行车的轮子,你还会再花100元修自行车的筐,其实买一个二手车的钱也才80元。

花了200元请朋友吃饭,菜已点好可朋友临时有急事无法过来,你就一个人把所有菜都吃了,虽然吃到一半你其实已经很饱了。

Endowment effect

同样一个东西,因为是你自己拥有,你就认为他价值很高,而如果是别人拥有,你就不觉得价值高。这会导致你无法客观的看待你自己和周围的世界,从而出现错误判断或错过机遇。

人们非常厌恶后悔,所以宁愿保持原状,也不愿去冒失败而不如原状的风险去尝试

几个售票窗口同时排长队,你愿意在一个队尾,这时另外一个队伍速度好像快了一点,你会换去那个队伍吗?

4. Overconfidence

人通常都过于自信, 想想初创企业的成功率

Planing fallacy: 人们做计划的时候,往往会高估自己的完成能力,每个人都是这样的。而且即使是按最坏情况打算,人们也有所高估。

人们对自己总是过于乐观, 过于自我感觉良好. 人们无法从过往错误中吸取经验是因为,如果发生好的事情,人们都会归功自己,如果发生坏的事情,人们会归罪于别人. 所以人总是过于乐观.

过于乐观会导致人们无法客观的看待自己这个人,评价自己所做的决策,从而出现失误。避免的办法就是为将来的计划做最坏打算,同时对自己的每一个决策都做自己的devil's advocate; 同时需要经常征求第三方专家的意见。

《Why Smart People Make Big Money Mistakes and How to Correct Them》读后感(三):纠正了普遍大众的理财心理误区

本书分析了人们错误的理财观念的心理原因,结合心理学来谈理财,能够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财,以及理财观念背后的心理原因。

前言:

统计回归概念:任何一连窜的重复活动,其结果通常都会接近平均值或者中间值。比如打网球连续挥拍24次,如果有一个球打得特别好,下一个球就可能拖泥带水。

划分心理账目,错误理财观念:把某些钱看得不值钱,因此胡乱挥霍。也就是,人们会根据钱的来源、存放的地方和花用的方式,将金钱加以归类,并赋予不同的价值。

钱应该是均等的。不管这钱从哪里得到的。

在碰到损失或者必须支出某笔开支的时候,把小的损失藏在更大的损失或开支里,借以逃避现实。对待花小钱要谨慎,不要以为是小钱,花了没关系,积小成多。

信用卡让我们花钱没有节制。

但是,有时钱不能太保守,要懂得适当的投资。

每次从薪水里扣点小钱,存储起来。

所有收入都当成辛苦 转来的钱。

半斤非八两

为了避免损失,人们会比较愿意冒险,如果有机会赚钱,你却宁可稳扎稳打。

我们真正重视的是实际得失以及这给予我们的感受,而不是得失对我们财富的影响。

人有“惧怕损失心理”

应该尽量少理会已经花掉的钱,把注意力放在未来的成本和效益上。

在自己所有的投资里,股票、债券、房地产和现金应该分别占多大的比例。把这些全部写下来。

忘掉过去自己花过的钱,未来的投资不能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

先后遭受两次不愉快的经验,对心理造成的伤害,通常超过同时承受这两种打击的创伤。

先后得到两次的快乐的经验,超过同时得到这两次快乐的经验。

对于大多数投资人来说,每年检讨一次自己的投资,以便对资产分配做必要的调整,就已经足够了。这能够使得你在投资商不大容易见异思迁。

积习难改

(1)决断力瘫痪:一般人很容易犯的严重错误,经常是应该行动的时候却按兵不动。

投资时,很多人因为对投资的东西不了解,结果一拖再拖,按兵不动,这样你永远都赚不了钱。

“厌恶极端”的心理:如果在一批选择中,出现了一个中庸之道,一般人比较可能偏向它,而不会选择极端。

抗拒改变

总是觉得自己的东西是珍贵的。

决定不做决定也是一种决定。

“20年后回顾今天,你对自己没有做的事情,会比做了的事情更加失望。”--马克吐温

数字麻木症

在投资时,要记入通货膨胀率等的影响。

小费用和小数字,积少成多。因此要特别注意投资中的小数字。

不用过分看重短期的表现。过去的业绩并不能确定今后的走向。在评价共同基金或者年金的时候,不要被短期的突出业绩所迷惑。

对于贷款,每个月多还下钱,可以省掉不必要的利息。

破除成见

避免偏见的方法:是列出所有的选择的优缺点。

毫不相干的东西也会对我们的决定产生偏见。

买卖房子的时候,容易受到其他的朋友或者房子交易的价钱的影响,这时候应该考虑到房子的客观条件。而不是自己的主观感受。要小心你的价格基准点是从哪里来的,是否合理。

当你在买东西的时候,如果有人出个高价,然后在砍到半价,你很容易受到影响就买了,其实你要考虑到自己的价格承受范围,而不是受到商家的砍价效果的影响。

让别人挑你的毛病,自己是看不出啦的。

在做任何重要决定的时候,我们都要小心求证。

自信的陷阱

人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这体现在我们制定计划的时候等等。

大多数人投资股票应该把资金分散到不同的指数型共同基金,然后不要理会那些莫名其妙的金融信息。

老是不停地买卖股票的人,投资回报率往往特别差。因此不要过分自信去频繁买卖股票。

投资时切忌服从群体行为的投资。模仿他人,乱跟风。

不管是书刊杂志还是电子媒体的金融信息,最好不要太在意。往往太注意金融报道的投资人,在实际面对投资的时候,总会受制于别人的观点。

如何投资时避免随波逐流和受到误导呢

趁早起步。投资热潮就像公共汽车,你应该花时间好好考虑,等待时机,要有耐心。

有些投资是靠着几次短期的高获利,来建立辉煌的业绩,对这种小心,应投资长期稳定,但并非十分抢手的基金。

对投资保持忠诚,不要喜新厌旧。

寻找投资对象时,可以专注于受到大众冷落的股票。当然,一定要挑选财务状况良好的公司。

坚守少数几种共同基金,其他一切都不要管了,在今后10年,20年或者30年,定期把钱存进这些基金,你就可以高枕无忧。

最后一章 改变自己的习惯

思考的原则

每块钱的价值都相同。对待意外之才,可以放入存款,避免挥霍。搞个特别的账户,用于自己投资、大肆采购的专款。

人的心理:损失之痛甚于赚钱之乐。人是有惧怕损失心理。所以常常抱着即将损失的股票也不愿抛售。

花掉的钱不应该作为今后投资的基础。

出发点决定一切。

小钱也是钱。

不要太重视细微末节。

错误的自信。当你作出决定时,让别人看看你的论据是否充足。

随大流不可取。

车的保险有必要吗?如果能自己保险的话是最好的。

检讨自己的资产,分散投资。

注意国家的一些退休计划,不要浪费投资理财的一个重要手段。

薪水自动扣款。

知道自己花的钱在哪里?记账一个月。从现在开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