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作文(通用10篇)

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作文(通用10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作文的形式很常见,但是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作文(通用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篇

抚摸着时光,来到2014。

十年前,背起了行囊,离开了家乡。究竟是心甘情愿,还是迫不得已,已经忘记;是为了一颗不安分的心,还是为了生存的尊严,也已经模糊,但清晰的是,内心那强大的声音:“走,到另一个地方去!”所以,开始上路了。

肖复兴曾说:“年轻就去远方漂泊。”只是,在我的漂泊路上,不仅有风雨与共的妻子,还有十岁的弱不禁风但很可爱的女儿。

还记得离开家乡的那个早晨,风很大,来自四面的风都不讲情面地像刀子一样割着大人还有孩子的脸。我和妻子每人身负着一个六七十斤的背包,每只手又拖着一个拉杆箱,孩子也背个书包默不作声地紧随其后。这便是我们的全部家当。去火车站的路上,行人匆匆,却也有时间用一种异样的目光打量着我们。我和妻低着头,尽量避免与对方目光交接。终于上车了,卸下包袱,妻子的手被带子勒得发红,甚至似乎带有血迹,孩子的脸被风刮得发紫。看着她们,我的心好像被醋浸了一样,眼睛泛红。妻子安慰说:“到了江苏就好了。”

在火车上,我们没有坐卧铺,晚上先让孩子睡,我们俩站着,后来妻子给孩子当枕头,坐在那里睡,头一会抬起来,一会垂下去。我在旁边守着,再后来我困得没有办法就钻到座位下睡,竟然也睡得挺香。

煎熬了三十多个小时,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这里的二月,与北方的寒冷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阴冷、潮湿,没有暖气,室内比外面还要令人胆颤。晚上,一家人在十多平米的家徒四壁的小冷屋里熬着。

乌云、冷风、雨滴、寒露、浓雾……曾一度灰暗我的天空、沮丧我的笑容,也曾褶皱了我沧桑的眼角,但我相信,这便是经历,这种刻骨铭心的经历,能使我更快速地愈合折断的双翼,使我更坚毅地昂起骄傲的头颅。

于是,为了生存的尊严,我和妻开始与寒冷抗争,与陌生的环境抗争,备课、上课、辅导,与学生谈心,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路上的心酸已融进我的眼睛,心灵的困境已化作我的坚定……只为伴着我的人”,工作累时总会哼唱这句歌词勉励自己。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勤勉工作,天道酬勤,初三那一年,我和妻子的教学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家长的认可。

在路上,是我们生命的远行。

以后的日子,穿梭于一个又一个城市,与很多人萍水相逢,有的在平淡中渐渐遗忘,有的却成为困境中的潺潺溪水,失落时的点点星光,是给予我力量的战友,是陪伴我滑过光阴的知己。尽管有的仅擦肩而过,抑或只打过一声招呼,后会无期,但,他们都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渐渐地,我触摸到了轻轻的海风、细软的沙滩……温暖我的一路行程。在路上,心学会了驰骋与飞翔,学会了洞察与停歇,便向往大海一样的胸怀,而且,这个愿望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年轻就去远方漂泊,到另一个地方去,更多的是为了磨炼;而我们有了家庭、有了子女的人去远方,更多的是为了责任与爱。每个人的远方不一样,我下一个远方是女儿,抑或父母,抑或妻子……

永远远方,远方永远。

第二篇

“ 嘟 嘟——叭 叭 ——嘟 嘟——叭叭——”,车辆开始拥堵,整条街因而变得喧闹。灰蒙蒙的尾气在弥漫,在发酵。我不由得捂着嘴,关上了临街的窗户。心似被触动了:繁杂在那里,远离。你,还记得吗?走,到另一个地方去……

在那个遥远的小村里,阳光仿佛总是明媚的,晾晒着我当初的吟唱。犹记得村头有个大石场,我经过那儿时,嘈杂的锯石声刺激着我的每个细胞。地上的石磨与我“吱呀吱呀”叫的拖鞋打成一片,有时我一不小心,这白白的石磨就和我来个亲密接触。

石场旁有几棵上了年纪的树,茕茕孑立着。淘气的我常常用小小的手抚摸它们层层粗糙的“皮肤”,常常好奇于那“皮肤”上各种各样的小虫子,常常无缘无故地用短棒打扰那些小虫子,常常……有时我会抬头望望:翠色的树冠引来了灰头灰脑的雀儿筑巢,细碎的紫色花朵招来了凤蝶的亲吻。我和小伙伴们等啊等,直到斜斜的日影下,长风拂过山冈间——外婆、外公荷笠归来,才肯活蹦乱跳地离开。这乡村的树,承载着我满满的愿望和憧憬。静静地,我,望了许久。

乡下的生活是恬淡的、悠闲的。劳作了一天的外婆,伴着夕阳的余晖,亲切地唤着我的乳名。于是,我便从一条条不知名的小径中赶来。外公坐在门前的长椅上,一手拿着烟斗,一手招呼我过去。

夜渐深了,凄凄的鸦鸣送走了最后一抹晚霞。在昏暗的灯光下吃着外婆亲手烧的热腾腾的菜,我们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屋子开始隐约,月亮也殷勤地攀缘到树梢,洒下微微的月光。我寻着这束光,来到屋子旁的菜地里,琢磨着虫虫欢乐的“天地”,有时兴奋得忘记了时间。月光笼罩着整个村庄,我将携着美梦入眠……

石磨,老树,草屋,月光……小村,成为一个有魔力的地方。

每当我在书堆中劳累时,我的心会走到那个地方去;当我陷入迷茫,无法自拔时,我的心又来到了那个地方;当因失败挫折苦苦挣扎时,我的心会到那个地方去。那棵陪伴我成长的树,那座满载我欢笑的草屋,那一个个月朗星稀的夜晚……都将在我的脑海中一次又一次如梦似幻地轮回。

我走在路上,过去单纯美好的小幸福一路伴随。走,到另一个地方去……

第三篇

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去另一个地方安徽的黄山。

随着游人从前山慈光阁拾级而上,一路上,见到的几乎都是高大陡直的崖石直插蓝天。其他山峰多是由一个个完整的山体组成,黄山的诸多山峰则是由这些几乎垂直的崖石从母体上再次拔地而起,大自然的造化叫人惊叹不已。

更让我惊奇的是,道路两旁的石缝间和光滑的山崖上竟顽强地长出了无数棵大大小小的松树。导游告诉我,这是因为黄山的松树根须能分泌一种酸性物质,与岩石的碱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这样树根就渐渐扎下来了。有趣的是,这种化学反应还能提供给根部多种矿物质养料,树也就越长越大。生命的顽强在黄山得到了充分体现。黄山松精神,不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象征吗?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攀登,我们终于来到了黄山著名的景点玉屏楼景区。一到这里,就见数不清的游人在一棵高大的松树前摆着各种pose拍照。导游说:“这就是天下闻名的迎客松。瞧,它正热情地欢迎我们呢!”听了这话,我心里好温暖。黄山不仅是一座风景独秀的山,还是一座充满热情的山啊!

在玉屏楼景区,抬头便可看到黄山的最高峰莲花峰与第三高峰天都峰。它们似一对情侣,脉脉含情,隔空相望,似乎在等着游人来给它们传递信息。可惜天都峰与莲花峰每隔五年交错开放,此时,恰逢天都峰“闭关”,我便和几个游客沿着陡峭狭窄的栈道,一口气登上了莲花峰。站在莲花峰顶,极目远眺,我才真正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从莲花峰下来,我们又登上了惊险刺激的百步云梯,经过飞来石,到达黄山的第二大主峰光明顶,又从光明顶游览到始信峰,途中的景点美不胜收。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从始信峰步行到白鹅岭,从那里乘索道下山。

从黄山回来,我浑身充满了力量,人也精神了许多。如果有可能,我还会再游黄山。

第四篇

自太阳剪破黑暗的帷幕,自晨雾渐渐从地面消散,自我浑身浴血脱离母亲虚弱的身体,我便坐上了那一列名为“成长”的火车。我不知道起点何处,终点何处,只知道它是单程火车,一去,即不返。“呜——呜——”火车在悦耳欢呼。

我坐在靠窗的座位上,看同一车厢的人,有的哭,有的笑,有的唾沫横飞、激昂慷慨地发表言论,有的在座位上一声不吭、默默地不知干些什么。整个车厢里都闹哄哄的,大家都在干自己的事。车厢惨白的灯光打在那或苍白或红润的面孔上,每个人都如同戏子一般,演绎着自己或喜或悲、或热烈或平淡的人生。像一出没经过排演的舞台剧,乱糟糟的,看不出一点头绪。我看不分明,转头望向窗外。“呜——呜——”汽笛声伴着呼啸的风声经过窗边。

我不知道该把目光置于何处,外面起伏的、交错的颜色在我可怜的眼睛中一晃而过。我不知该如何将这如海一般难以落下焦点的风景尽收眼底,还隔着玻璃,太快了,真的太快了。事物变迁得太快,而我,就像深秋飘零的叶,无力抵抗。即使日光的温暖离我那么近,我还是无法握住。那我又如何留住妩媚的云霞,如何留住温润的细雨,如何留住那时间?对于一切,我都是那般无力,火车像一个育儿箱,我虽看得到外面,却不得不寄身其间。“呜——呜——”火车暂停在窄窄月台的轨道上。

这站,叫“青春”。我以为会有许多人同路,却见月台站牌上标注了“单人旅途”。我想重回火车,它却不知驶向何处。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不晓得现在的自己该向哪个方向走。四处都是路。

听说,有一种寂寞叫流浪,有一种青春叫孤独。好像就是这样的吧。

我曾失落地不知落足何处,也曾以天为被,以地为席造一夜好梦;我曾抱怨周围的景色萧瑟,也曾踏遍山崖寻到那片美丽的星河;我曾摘下树叶,向天地感叹我的寂寞,也曾悠闲地看白云苍狗,看阳光将路人健康的发梢温柔打磨……我一路上轻哼着歌谣,连岁月都静默。

我行走在江河山川之间,经过荒野草原,沿途听时光老人说,不管怎么走,总能走到远方的下一个站台。我轻笑着,远方,也许是不远的地方吧!屏息凝神,放下心中大起大落的波澜,驮着一路的风尘仆仆,走向心中指引的地方。

在苍茫夜色之中,我仿佛看见那个方向上,吐出了淡淡的晨光。

第五篇

有一天,爸爸将我小时候的照片一张张装入不同的相框中,再挂到墙上。我有些不解,问:“你这是在干什么呀?”爸爸笑着说:“我将你成长过程中的照片选一些出来,没事看看不也挺有意思吗?”

一开始只有几张,半个月后,竟挂满了小半面墙,一转头,便能看见。它像是我的另一个世界,每次进入,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的表弟淘淘五岁生日那天,舅舅一家和我一家带着他到游乐园里玩。只见淘淘尽情地徜徉于充气城堡中。他一蹦一跳,时而和玩伴们嬉戏着,时而朝我们招手。还有许许多多和他年龄相仿的孩子,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我有点羡慕,也想加入,可没有勇气提出,只好在一旁观望。

回到家中,我的心中有着些许不快意,我问自己:“我的童年是怎样的呢?”可我无法回答。不经意间,我瞥见了墙上的一张我未曾注意过的照片。那张照片中的我正站在一座充气城堡中,和我今天看到的如此相似,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我努力回忆着,啊,我知道了。那天是儿童节,妈妈带我去的游乐园。那天我在上面玩了一整个上午,我也像淘淘表弟一样在那充气城堡上叫着,笑着。

那天的场景如同一场梦一般,却被永久记录了下来。这些童年的记忆似乎都尘封已久,现在却被突然打开,我有种复杂说不出的心情。是该高兴还是惆怅呢?我的童年已经逝去,可毕竟还是留有痕迹的。记忆中的童年相比于现在属于另一个地方,那里尽是美好和留念。我想:也许每个人的童年都有着相同的记忆吧。

现在,我的世界中充满了忙碌,可是我偶尔还会边看照片边回忆着,这时,我就到了记忆中的那个地方,享受着从容与安宁。

走,到另一个地方去,生活不能仅仅是忙碌而单调的,找回属于你的那一份回忆和那一刻闲暇,那个地方只属于你。

第六篇

走,到另一个地方,也留下属于我们的回忆。

天广阔,云飘荡,柳条轻轻随风摆动。我抛却一切,惬意地沐浴着灿金的阳光,漫无目的地散着步。

鸟儿嚣张的叫声从一旁花园传来,我停下脚步,循声望去,“呵,不知不觉,便走到这儿了。”微微一笑,大步走入那个花园。

枯黄是这里唯一的色调。落叶萧萧,随意地躺在草地上,没有被遗弃的悲伤,反倒潇洒自由,缓缓走到一棵桃树下,轻抚那略显沧桑的枝干,微微叹气:“春天还会来的。”

目光微移,落在一棵松树上,思绪便漫步于回忆中。

“走走走,带你去个好地方!”我兴奋地拉着依依的手,带着她向前跑去,“干什么啊,那么高兴。”依依不满地嘟着小嘴,“手轻点,很疼的。”“别那么多废话了,和我一起去摘松果。”我拉着依依奔向小花园。

“哇,真的有松果,怎么摘啊。”依依站在松树前,望着那些小小的松果,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啧啧,真漂亮啊。”我的意地看了眼依依:“我早准备好了。”说完便从一旁的草地上摸出一根竹竿,一挥手,一颗松果被打落下来。依依快步上前拿起松果:“谢啦。”说着便细细端详松果,我愣了一下,一双眼睛恶狠狠地瞪着依依:“喂,这颗是我的,你自己摘去。”依依笑嘻嘻地朝我吐了吐舌头:“才不要,我就要这颗,”“无耻!”我佯装愤怒,笑意却藏在眼底。“你来抢啊!”依依笑着跑走了,我便闹着去追她。

阳光明媚,鸟儿肆意地叫着,生机勃勃的花园中回荡着少女的笑声。

玩累了,便随意地坐在了草地上,风轻柔,似夹杂着声声虫子的鸣叫;云微荡,似躲藏着几只无拘无束的小鸟。“喂,”依依抛了抛手中的松果,“还你”我淡淡扫了一眼:“送你了。”依依笑吟吟的小脸上多了一丝喜悦,但却因我的下一句话而黑线满头。“敢抢本姑娘东西,我罚你学小狗叫。”我乐呵呵地盯着依依不善的目光:“欠着也行。”“你……”依依略微一怒,随即笑了,看着得意洋洋的我,顿了一下:“行,我要欠你一辈子。”

桃树下,我的嘴角略微勾出一抹弧度。思绪飞回,抬头望瞭望,枯黄之中,似乎隐藏着些许生机。

我仰头望向天空,走,我们到另一个地方去,在那里,也要留下美好的回忆。风儿轻轻吹过,带着这句话,飞向了我将要去往的、奋斗的远方……

第七篇

暑期刚开始不久,学校便组织去了社会实践活动。

雨花斋,一个带有些佛教文化色彩,给人们免费吃午饭的地方。

说真的,刚开始我也和同学们一样不想去来着,好好的干什么要去这种地方找罪受,还没有工资。臭着一张脸进了门,刚好一人路过,身上穿着与房子格调极像的淡咖啡色袍子,写着“感恩吃素”四个深绿色大字,见我们穿着校服进来,便一个大鞠躬,还边说谢谢你们。我们都面露尴尬与惊讶,不知该怎么回应,也不知她为何要对我们行如此大礼。但我们却也因为这个,收起了满脸的不愿意,毕竟人家都这么说了。

我们找到负责人,放好包,便开始工作。先是擦各种东西,但是却发现其实这里都还挺干净的,心里想:应该是每天都擦吧。借着擦东西也好好打量了这个地方,淡淡的格调,木桌木椅,窗边有花点缀,阳光透过窗子射入,给人明亮温暖的感觉,正像这里的的人和事物给我的感觉一样。很快这边的义工多了起来,都穿那种浅咖啡色的袍子,且每个见了我们都会来一个超级大的鞠躬,并说“谢谢你们”,弄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不过这种举动让我有些小小的感动,毕竟当我们已经习惯了陌生人的冷漠。

我们去后厨帮忙,但他们似乎只是给我们一些轻松的活来干,择择菜,撕撕木耳,也不让我们动刀动勺的。不过却发现这里似乎都没有出现肉,连蛋也没有。想想之前看到的“感恩吃素”也就见怪不怪了。还在等饭菜烧好之时,我们就坐在大厅里,虽是离供餐实践还差大概一个小时,但门口的亭子里已经坐了不少的老人,年纪也都很大了。想必是子女不在家,一个人在家也觉得孤独无为,才来这里吧。见他们在门口谈笑甚欢,也是觉得欣慰,这里给这些孤单的老人们提供了一个相聚的场所。还有一些乞丐也坐在边上,有些甚至有残疾,他们在这里可以吃到免费的饭菜,可以得到公平的对待,对于他们来说这里也是他们的临时庇护所。我的心里又是一暖。

正想着,有人便开始发《弟子规》,说是要读书,有些惊讶,却也是跟着大家把正本都读了一遍,只是粗略读懂了写的内容。想来这里的义工生活还真是充实。后来去后厨洗碗,估算了一下,大概洗了有不下200只碗,说实话肯定累,但心里却是挺兴奋的。等没有客人了,我们便开始吃饭,都是素的,但是也是吃得津津有味。临走之时,没了刚开始的不满,反倒生出了些以后还想来的想法,也许是因为这里的氛围,这里的人,让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温暖与感动吧,也不是第一次品尝当义工的滋味了,但这次与众不同。

我想以后这里将会成为我闲时的好去处。从学校,家,补习班,三点一线的忙碌生活中走出,到另一个温暖的地方去。

第八篇

暑假的第三天早晨,我被一阵嘈杂急促的麻雀声吵醒。

睁开蒙眬睡眼,朝窗外匆匆一瞥。几只麻雀的身影在窗外一掠而过。再静听,四五只麻雀叽叽喳喳,吵个不停。我悄悄地探头朝窗外望去:屋檐下站着一只神闲气定的八哥,一边悠闲地用嘴梳理羽毛,一边吃惊地看着眼前几只惊慌失措的麻雀,满是不解。此时,麻雀再也没有平时的悠闲,围着八哥飞上飞下,叽叽喳喳。

原来如此!

窗外,那叽叽喳喳的麻雀声,犹如久违的乡音,在七月的清晨弥漫在耳际,听起来是那么熟稔,那么亲切!

不知从何时起,那铺天盖地的麻雀仿佛一夜间从乡村中彻底消逝。一次次地追问兄长,那漫天漫地的麻雀呢?他无语,也道不明。也一次次访问故里的前辈,那铺天盖地的麻雀呢?老人手一挥:“看看,偌大乡村,哪里还有麻雀的容身之地?”

是的!乡村之大,早已没有麻雀的容身之地了。

如今的乡村,无论是清晨还是黄昏,无论是烟花三月还是秋高气爽的九月,不仅没有了牧童嘹亮的歌声,就连袅袅炊烟的身影也都少见。房屋、稻场、道路……乡村的一切,早已被彻底地“摩登”了。而麻雀,偏偏是乡村中最俗气的鸟类,没有了茅屋、瓦房与土墙,就没有了安身之所,昔日的天堂远逝了。

儿时的记忆里,乡村,是麻雀的天堂。

那时,稻场、墙角、屋檐、田间……到处是麻雀欢呼雀跃。清晨,乡村在麻雀的叽叽喳喳声中醒来;黄昏,乡村在麻雀的叽叽喳喳声中睡去。雨天,看见麻雀站在屋檐下的电线上,或无助地看着天空,或悠闲地梳理羽毛,偶尔挤在一起取暖……走在路边、田野、稻场边,“扑棱棱”的声音惊得你一身冷汗。回过神来,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群麻雀。

老人说,麻雀是“家雀”,哪里有炊烟哪里就有麻雀。千百年来,麻雀在茅屋草檐、瓦屋墙洞里筑巢,娶妻生子,生生不息。春季、夏季,麻雀都悠然地住在瓦檐下、墙缝里、石窟窿中,相亲相爱,生儿育女;秋季、冬季,都选择在背风御寒保暖的草窝度过,而在瓦檐下、墙洞中、砖石窟窿中栖身的麻雀,也会依靠窝内的羽毛和厚厚的茅草度过寒冷的冬天。千百年来,麻雀已在生理、习性上习惯以茅草屋和土砖屋为家,深入骨髓。

近二十年来,农村经济飞速发展,愈来愈多的茅草屋变瓦房,土墙改楼房。麻雀却无法像人类一样迅速改变生活习性,它们没有福气享受瓦房、楼房的高级待遇,又不能自衔稻草、羽毛在水泥房顶做窝越冬,许多麻雀捱不到春天就撒手西去。

前几年,几位住在五峰、长阳山区的学子,暑假社会实践调查,他们都心领神会地选择了对麻雀生存状态的调查。调查报告里,不约而同地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五峰、长阳六十多个自然村,麻雀已基本绝迹;近二十年来,茅屋绝迹,农村砖瓦房、楼房普及,毁坏麻雀越冬所依赖的环境,是麻雀绝迹的主要原因。

看来,儿时的伙伴,曾经铺天盖地的麻雀,从此以后,只能在教科书、电视上看到它们的身影了。

没有想到的是,在城市,我惊喜地看到麻雀的身影。

是因为早起,还是行色匆匆?以至没有顾及窗外雀声!

仔细想想,早在两年之前,我就发现麻雀的踪影。

那是一个双休的午后,我在书房里小憩。偶尔向窗外一瞥,就看见窗外电线上,一只麻雀正怯生生地朝窗里观望。当发现有人看它,它“唧”的一声飞走了。尔后,看电视时,也时不时地瞥见一两只麻雀好奇地打量着室内,见我没有恶意,也就大胆起来;有时心情好,还向我“唧唧”地问好。

一日,妻告诉我,楼顶阳台上,她晒的玉米,一天天减少。她猜想,是楼顶几只麻雀偷嘴了。我呵呵一笑,咱就不吃了,当送给这些小友了。以后,妻时不时撒一些谷粒给麻雀,这些麻雀,也就不客气地笑纳了。

在学校,偶然看到科技楼和报告厅间过道里,有几只灰色身影一闪而过,定睛一看:原来是麻雀。没有想到,十几年过去了,在城市的领空,竟然发现在乡村早已消逝的身影,满是惊喜与激动。以后,我又悄悄地去看过几次,每次都会看到三五只麻雀,或觅食,或跳跃,或唱歌,悠闲而惬意。

又一个秋日,陪妻子逛街,在宜都陆城一街道两边樟树林里,听见有叽叽喳喳的吵闹声,循声望去,原来是一群麻雀。以后几次逛街,辗转去看,十几只麻雀飞落到地面,在人行道上跳跃,不慌不忙地捡拾什么,神闲气定。

以后,在宜都陆城车站附近的樟树林,在宜都步行商业街道旁的樟树林,在我居住小区的绿化带……也都发现麻雀的踪影,十几只,二十几只。不久,我惊喜地发现,宜都步行商业街道旁的樟树林有好几簇麻雀,每簇都是十几只。

或许,宜都小城的街道建设,特别是城市街道两边绿化带绿树蓊郁,麻雀已经找到了栖息安身之所。而市民友好善良,尽管在闹市,车水马龙,熙熙攘攘,麻雀也早习以为常,无论是在树丛里叽喳跳跃,还是飞落街头觅食,麻雀们都不慌不忙,悠闲自在。

美好的城市,渐渐成了麻雀美丽的天堂。

窗外有雀声!久违的乡音更亲切。更让我惬意的是:城市的生活会更美好!

第九篇

暑假,回到乡间,那里有属于我的家,一个不同于都市的地方。撇开刺耳的喇叭声,远离夜晚的灯火辉煌,行走在家乡的小道上……

黄昏渐渐来临,天空暗了下去,夕阳在西边的山岭中隐退。我独自在家乡山野的小道上行走着,山影嶙峋交错,小道旁的丛林中虫儿喧闹着,山野的凉风拂过脸庞,令人心旷神怡。此时星星依次出现,布满天宇,视野变得开阔起来,山影变得敦厚温和,小道在星光的映射下也变得清晰。我避开繁华都市的喧嚣走在乡间的小道上,走到乡村的山野,寻找那现代人迷失的静。我选择属于我的慢、我的静。选择走到另一个地方去!

隔着一条山涧,行走在小道上的我看见不远的高速公路上,一辆辆的车带着风声和发动机的轰鸣声呼啸而过。一组组飞旋的轮胎,让我看见了疾驰的世界载着时光和喧嚣,弃我而去,我和时代并排着却不靠拢。

我一个人迈着步子,保持着自己的节奏。悠然的步子,隔开了咆哮的都市和狂奔的时代,和它们礼貌地保持了距离。工业的嘈杂错乱了寻梦的步伐,错乱了一个少女的舞姿。我绕开了它的快,选择了自己的慢,选择走到另一个地方去!

虫鸣夹杂着风声在耳边阵阵响起,仿佛山野谱写的悠扬乐曲,婉转而沁人心脾。农村的小夜曲并不逊色,它透露出的祥和安逸让你渐渐遗忘压力和疲惫,给人带来一种内心的宁静。

星光照在丛林上,照在弯曲的小道上。星光照耀下的山野和弯曲的小道宛如天宇中的银河,通向宇宙的另一端。时代疾驰着它的快,我走着我的慢,我选择到另一个地方去,那里有属于我自己的静!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