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咖啡馆的文化史》读后感摘抄

《咖啡馆的文化史》读后感摘抄

《咖啡馆的文化史》是一本由马克曼·艾利斯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67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07-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咖啡馆的文化史》读后感(一):很多事情发生在咖啡馆

很讨厌咖啡;那味道比我很小时喝的中药还要难以下咽;意外地,400多年前英国人也认为咖啡是和煤炭的颜色一样,味道也差不多的东西。

如今,端着咖啡的也都不一定喜欢喝才喝。还在英国,如年过半百的Bob告诉我的那样,他的咖啡须要加糖,否则难以下咽;原来很多人加糖,异或牛奶,不是我一个。

咖啡的“咖啡”不是咖啡的“咖啡”,而应该是“咖啡馆”的咖啡;是这馆子成就了风靡全球的饮料;

北京有这样的“咖啡”馆吗?可以让人欣然捧杯。

《咖啡馆的文化史》读后感(二):小视角,大景观。

对一种东西的文化解剖还是比较少见的,这本书以咖啡和咖啡馆为载体,介绍了其不同时期的文化景观,有些地方稍显枯燥,有些地方又饶有趣味,作为闲书是不错的选择。

其中重点在于书中间部分对于英国咖啡馆和英国历史的关联,两者的相互影响。同时,通过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咖啡馆风格的比较,从其他角度透视了两者不同的文化氛围。

最后涉及现代咖啡馆的现状和社会问题,也可以给读者一些异样的启发。

《咖啡馆的文化史》读后感(三):当年的那杯咖啡,喝完了吗?

最近几年咖啡成了很多人每日必备饮品,咖啡馆更是不惜重金追逐着各个商业区的黄金铺位。

可是咖啡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小资情调?时尚元素?提神饮料?

都是,又都不是。

咖啡在中国真正流行起来的历史不过十几年,如今俨然都市中的“大众情人”,颇有点“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的意味。

曾因毕业论文搜集很多关于咖啡和咖啡馆营销方面的资料,问过很多人关于咖啡的感受和体验,无法避开的是那些一来就拿下黄金地段黄金商铺的星巴克领跑咖啡消费和引领咖啡馆潮流。

我对星巴克没有任何敌意和厌倦。

对我们中的大部分来说,星巴克意味着什么,咖啡就意味着什么。我自己也不例外。如果把咖啡比作一种曲风流派或文学流派,就好比该流派有一个优秀的作品突然异军突起传遍各地,但是人们还是对这个歌流派知之甚少。

咖啡作为饮料已经几百年,如果不细究味道和品质,且说咖啡还是当年的那杯咖啡,那我们又会从中喝出什么?

在我们这里,咖啡能借着咖啡馆引起一种文化氛围出现和一些文化圈子出现并繁荣吗?

《咖啡馆的文化史》读后感(四):咖啡館,卻不是Café

咖啡館不僅是售賣飲料的地方,同時是蘊釀公共文化的場所,已不是甚麼新鮮的洞見。但就正如大家琅琅上口說知道「茶餐廳代表香港」,暗地裡卻對它整個生成過程一曉不通一樣,我們對咖啡館箇中的來龍去脈,其實往往也不求甚解。對有心追本溯源的讀者來說,英國文化史學家馬克曼(Ellis Markman)的著作《咖啡館的文化史》是再合適不過了。

從16世紀旅行家把咖啡從伊斯蘭世界的土耳其引進倫敦開始,作者引經據典,把整個由咖啡牽動的歐洲史娓娓道來。雖說只是咖啡館的歷史,但為了把整個文化圖像清晰地勾勒出來,本書還把不同時代的貿易結構、政治情勢、文化想像和科學知識跟咖啡一併來個抽絲剝繭。在放屁史、挖鼻史這類文化野史如雨後春筍地出版的今天,如此認真嚴肅、旁徵博引地去對待一個在坊間看來本可侃侃而談的議題,是難得的事。

縱然要建立的是龐大而全面的歷史架構,也得有基本的切入方向。《咖》開宗明義便說明,它要談的是英國式Coffee-House的流通過程與文化意義,是政治與哲學思辨的公共空間,而非巴黎那些只充斥著小資浪漫情調的Café。英式咖啡館曾孕育無數思想巨人,例如霍爾(Stuart Hall)與泰勒(Charles Taylor)這些戰後掘起的學術大師,年輕時便開辦了一家游擊隊咖啡館,抗衡當時的消費主義。可惜,全球化下的今天只餘下千篇一律的連鎖咖啡店,離經叛道的喧嘩眾聲已不復再,這是大勢所趨。

香港也是如此吧。記得龍應台說過,香港欠缺「咖啡館」,欠的不是咖啡,而是一個讓社區眾人「相濡以沫」的公共客廳。我深有同感,所以即使我不好咖啡愛檸茶,但也希望有多點咖啡館。

《咖啡馆的文化史》读后感(五):啡馆不仅仅卖咖啡

1689 年,巴黎第一家投知识分子们所好的咖啡馆开张 了 ,喜欢光顾的有剧作家鲍玛歇、哲学家卢梭等,而惊人的是史学家、哲学家福尔特,这位先生每天如果不在此店喝上 40 杯咖啡加巧克力,就难以度过这一天。在巴黎的咖啡馆中知识份子们交流,密谋,商讨国家大事或暴动。众所周知,法国大革命的主力军就是当时的文人们,他们的急功近利、高蹈而不脚踏实地、革命而非改良的思想与 作 法,让大革命中断头台疯狂地起落,流血漂杵。而当时文人们的聚会之所,除了家庭沙龙就是一些咖啡馆。所以 咖啡馆渐渐 地 变成 文人们 批评时政的场所, 对 18 世纪末 的法国大革命 无形中起到了 催化 的 作用 。

在这场有名的大革命中,与咖啡 馆 有关的事件有: 1789年7月12日,Camille Desmoulin站在Cafe de Foy的桌子上,挥舞着双枪向他同胞们发出历史性的 咆哮 : “ 公民们,武装起来! ” 巴士底狱 因此于 两天后攻陷,法国大革命 便开始了 。因此法国历史学家Jules Michelets 不无道理地 说, “ 那些整天泡在Cafe de Procope里的人们透过那深黑色的液体,看到了革命的曙光。 ”

如果说茶馆表现了东方文化的清静无为,那么咖啡馆则是西方文化的某种象征,咖啡的苦涩香醇,对应的是西方文化的大动荡大革命,所以咖啡馆能够成为西方政治或思想革命的密谋之地。马克曼·艾利斯的《咖啡馆的文化史》讲述的不仅是咖啡馆在西方是如何演变的,更重要的是讲述那些在咖啡馆里发生的密谋,那些上演的文化形态,他讲的是咖啡馆,这没错,但你要知道它的目的是讲述与咖啡馆有关的文化的历史。

作为“民间下议院”的咖啡馆,与欧洲的现代化密不可分,马克曼·艾利斯说:“1650年代,在伦敦这个充满革命热情的城市,第一家基督教徒的咖啡馆终于开张迎客了。从这个意义上讲,咖啡走进日常生活的起点,与现代历史的起源似乎别无二致。”

这就是西方作家与中国作家的不同,在中国作家的笔下,咖啡馆是小资们情感故事发生的场所,或者是西方文化“入侵”的“罪证”,中国作家不曾善于从某种事物切入,去分析后面的历史与文化。所以多年来关于日常事物的书籍中,中国作家没有任何贡献。但西方作家则不同,他们会关注一些日常事物,以日常事物为切入点,叙述出这种事物的迷人历史,以及在它的历史中蕴藏着的大历史与文化,比如,咖啡馆就是他们看历史的“窗口”。

所以语言学家塞缪尔·约翰逊认为,咖啡馆不只是出售咖啡的场所,还是一种思想,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社交模型,一种哲学理念。也因此,马克曼·艾利斯如是阐明这本书的目的:“试图解释咖啡馆是如何获得这些内涵的,这样一种简单的商品又是怎么改写了都市生活的种种体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