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爱情悲歌《莺莺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爱情悲歌《莺莺传》》是一本由元稹著作,37.0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1984,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情悲歌《莺莺传》》读后感(一):看法

刚看完《莺莺传》时,感觉张生真是渣男,而再看知网却百分之九十九都在指责莺莺,刚开始觉得三观炸裂,但其讲的似乎又有些道理O__O"…

《莺莺传》的悲剧与其说是故事的悲剧不如说是整个社会法则的造就。正如凯特·米利特所说的“就顺从而言,男权制是独一无二的指导思想,也许没有任何一个制度对其臣民实施过如此完全的控制”…

当一种现象与生俱来时,我们便会认为那理所当然了吧。??

《爱情悲歌《莺莺传》》读后感(二):别瞎掺合别人的爱情

崔姑娘是我喜欢的型,看对眼了就抱着被子来,怠慢我就带着尊严离开。决定前是柔柔弱弱的小娇羞,决定好就是赤条条热烈烈的文艺女青年,两人玩完了照做黑御姐,“老娘有汉子了,有多远滚多远”。

张公子就有趣得多了,始乱终弃被妹子骂的狗血淋头,娶了老婆还妄图和前女友再续情缘,傻不拉几的去别人家门口碰一鼻子灰……最值得欣赏的是他本着报告文学的原则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地把自己的斑斑劣迹青史留名。我就是不明白为什么社会不能接受“他丫的就是这水性杨花的女人耽误了谁年轻的时候没2B过”这么直接而诚实的吐槽还特别郑重的写成书告诉千秋万代这就是老子的价值观的小元稹,而就追捧剽窃他人故事还要为宣扬自己高尚乱改结局的大骗子王实甫。

列位看官……人家小两口的事儿,你们掺合个毛?

《爱情悲歌《莺莺传》》读后感(三):一言难尽

看到大家都在骂张生我就解气了。 糟点满满,看得我一度暴躁。 1.开头夸扬张生“不合礼法的事从不做”,见了莺莺就“人设全盘崩塌”。又是私下授婢传情,又是半夜翻墙入阁,balala不要太多。 2. 说提亲过程要好几个月,而再见不到莺莺他就要死了(你赶紧死)。以此为由私会,有了私情后也不见他开始提亲。 3.把莺莺写给他的信给众友人看,由此还让元稹有机会写了篇长长的小黄诗。 4.始乱终弃不必说,渣男。还堂而皇之以“祸水论”为借口,说“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看得人血压升高。 5.各自嫁娶后,张生还要求以表兄身份见莺,不见就“怨念之诚,动于颜色”。莺莺给你脸了? 6.“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是时人还是以元稹为代表的那一批gnr啊请问? 7.文末写这篇《莺莺传》的用意是“使知者不为,为之者不惑”,就是让都学张生呗。 不过莺莺也有槽点,1前天严辞拒绝,今天主动送上门??2写给张生的信太卑微了,也许和那个时代女子的出路有关?希望最好从一而终?3.都嫁了人,还说什么为你而憔悴却羞于见你。这难道不算绿茶?亦很无语。 纵然时代长河横亘,时人观念差异如此之大还是令我留下愤懑数言…

《爱情悲歌《莺莺传》》读后感(四):《莺莺传》阅读分享

在古代男女地位差距如此之大,在那个礼教社会,这种非礼教的行为,莺莺只会是唯一的受害者。

红娘也并不是所传颂的热心助人、冲破封建礼教束缚什么的忠诚的丫头。在那个年代,若是真的爱莺莺,怎会鼓励她去与男子私会?这件事如果莺莺最后嫁给了张生,红娘的地位也有可能改变(做姨娘而不是一个丫鬟),红娘是有所谋的。

张生也是一个十足的浪荡公子,从一开始他说“余始自孩提,性不苟合。或时纨绮间居,曾莫流盼。不为当年,终有所蔽。昨日一席间,几不自持。数日来行忘止,食忘饱,恐不能逾旦暮。若因媒氏而娶,纳采问名,则三数月间,索我于枯鱼之肆矣。尔其谓我何?”就可知。他始乱终弃,在当时却不会有任何代价。

莺莺其实一直都明白这样做的代价,但她当时动心了,她不顾名誉与社会束缚做了这个决定,遵从了自己的心,最后她也不后悔。她是一个真挚又清醒、坚韧的女性。

最后想说,这完全是男性意淫下的作品。

《爱情悲歌《莺莺传》》读后感(五):读《莺莺传》浅略感受

在文学院蹭课时偶然兴起阅读的兴趣,就搜来读了。刚粗略看第一遍时说实话没有符合老师在课上所给我带来的对这本书的期待感,莺莺态度在两三日内的骤然转变、张生上长安求仕二人感情不了了之等让我感到有些迷惑。再看第二遍时也还是有这样的感受,却又有些体会到张生和莺莺二人之间所自然流露的无法阻挡的感情(我只能这样表达,最初应并非是爱情,而是异性之间微妙又最直接的吸引力)莺莺顺从自己的感情自荐枕席,张生也因此愈发沉迷,二人在蒲州小寺内那段时间我想用“春风醉良宵”来形容应该合适。日后张生收到莺莺的来信,我从信中读出了莺莺作为一名古代的女子,在享受自由的感情过后不得不在封建礼教的思想道德体系下流露出一丝无可奈何与悲伤。这部作品很多人夸赞它好在崔莺莺的智慧,老师在课堂上讲到崔莺莺“终不为出”时评价她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懂得为双方留住昔日朦胧的美好,若是二人终见了面,旧“情”复燃,终是会掀起一番涛浪,搅得各位都不得安宁……我想正是这段分离才成就了世人所谓“心头一点朱砂痣”。至于“尤物成妖”、“时人多许张为善补过者”,虽然听老师介绍了他比较认同的陈寅恪先生的观点,但鉴于文本给我带来的直观感受,我还是倾向鲁迅所说的“篇末文过饰非,遂堕恶趣”这一说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