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无欲的悲歌读后感摘抄

无欲的悲歌读后感摘抄

《无欲的悲歌》是一本由(奥地利)彼得·汉德克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页数:35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欲的悲歌》读后感(一):爱无能,非无奈

女人真是无法理解吧! 张爱玲努力一生想跟妈妈说上话,疯子七巧只会自说自话,好在七巧不想死因为爱钱,英雄啊——爱是不死的欲望!无爱的人生是不可思议的,生无可恋还谁也不怨,这样的母亲,妻子,女儿,我想在中国是不常见的,做鬼也不放过做人的女人倒是有不少,为什么呢,艺术人生是中国的文化主张吧,可理性也可非理性的活着,生活中无处不艺术,谁不是“好死不如赖活着”,身体的痛苦无法超脱还有佛法净士宗可修,一心一意念“南无阿弥托佛”,死马当活马医,试一试又何妨,万一灵验呢……, 无欲的悲歌,写出了身为儿子的爱无能,哎……

《无欲的悲歌》读后感(二):母亲的死亡,旁观者到参与者

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书中有两篇文章。《无欲的悲歌》以自传体方式讲述自己的母亲,母亲51岁自杀。作者以旁观者身份写自己的母亲。和别人写法不一样的是:作者从旁观者变成了完全的参与者。一个贫穷的妈妈养大几个孩子,一生都在生存中挣扎,没有爱情的幸福,有乐观的凡人快乐。母亲乱嫁的丈夫是底层男人,部队复原做建筑工人,酗酒打老婆,不幸家庭套路。 母亲在人生最后头痛欲裂,脑袋天天嗡嗡作响,饱受病痛折磨。最后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 第一次碰见这样写自己的母亲故事的,有意思。 书中第二个故事《大黄蜂》讲一个孩童时代的模糊回忆。感觉言之无物,华而不实。不能接受这种风格。后面翻翻而过。汉德克像是在堆砌语言,我实在找不到美感。放弃大黄蜂的阅读了。

《无欲的悲歌》读后感(三):至亲间的凉薄

彼德·汉德克写:我以后会多写那样的东西。“那样的东西”是一个短篇的文字量,是短篇里人物“她”做的事,是儿子/作者“我”感受到她的心理、“我”的心理,是读者能够接受到的至亲之间的凉薄而摸到了自己的那份。

“那样的东西”是我能感受到说不明白的东西,所以喜欢他能用文字传达“那个东西”。

再来,“说”怎么能明白?一个售货员和你说公司定价、营销梯级,品牌文化,你拿到了自己的商品只想走。她说得明白了,可你懂了吗?你记得了吗?会影响你下次购买吗?“说”做的是把人间广泛的凉薄捂热。唾沫在加油,表情在煽火,一边越被捂热,另一边更加凉薄。能量交换、守恒。

《无欲的悲歌》读后感(四):当你活着,不再是为了快乐

世上已无人记得你曾经快乐过,活泼的天性,灿烂的笑容,如一首旋律轻快的歌,甚至是你自己,也早已遗忘年少时日复一日对生活的喜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但战争出其不意的到来,你的骄傲——那是一种笼统的姿态,它随着帝国的覆灭而荡然无存,生活原本的模样被彻底击碎,如同战后废墟上的碎石瓦砾。战争不仅扭曲世界的命运,更让无数被卷入其中的人类遭到无情的羞辱、折磨与碾压。 你在最艰苦的时光里尝试抗争,用轻蔑的眼神嘲弄着酗酒、家暴的丈夫。苦涩的日子让你对待命运的态度越来越宽容,忍受煎熬成为理所应当的态度。你知道活着成了一种酷刑,同时你又惧怕死亡骤然降临。 但最终你还是决定结束这一切,在吞下所有药丸后的那个寒冷冬日的夜晚,你朝着自己所惧怕的方向前行,祈求穿越黑暗,得见光明。 无人知晓你的灵魂是否会沉浸于那如梦如幻的青葱岁月里,只有飘零的飞雪和无尽的寒冬继续在这个世界沉寂。

《无欲的悲歌》读后感(五):所谓女人

读完了《无欲的悲歌》,破碎的描述像极了母亲跌跌撞撞的一生。灵光乍现的自我意识最终逃不出世俗的泥淖。她觉醒,她寻找,她失落,她消失。从古至今,社会强加给女性太多的清规戒律,如同厚厚的蚕丝包裹着她们,既免除了风吹雨打,也失去了所有的可能性。她们的生活,是屋里屋外单调沉闷的循环往复。她们被归类、被塑造成同一的模板,最终失去了个性。 在女孩的未来是个玩笑的时代,母亲渐渐长大。个性是不被允许的,宗教、习俗和教养的洪流之下,要么异化,要么顺从。可是,人们性格各异,面对同样的事情,有人想得开,有人想不开。天性好奇的母亲大约是想不开的那类人,她在人间苦苦寻索却找不到光明未来的入口。她从文学中找到共鸣,从被需要中感受慰藉,仅止于此。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当自我意识被时间水滴石穿般压榨殆尽,人就变成了半个人,在这世间摇摇晃晃,踽踽独行,然而最终归向何方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