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与陈丹青交谈》经典读后感有感

《与陈丹青交谈》经典读后感有感

《与陈丹青交谈》是一本由陈丹青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12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与陈丹青交谈》读后感(一):人生没意义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一度追问人生的意义,后来首先看到陈丹青先生讲人生没有意义,我恍然.后来又看到季羡林先生说人生没有意义.我大悟.

既然人生没有意义,那就好办了.我可以过很坠落的人生了.不是越坠落越快乐吗.或者我也可以让自己很忙碌.无论如何都好.反正人生没有意义.

知道这点很重要.

《与陈丹青交谈》读后感(二):坦言

坦言我没有读得彻底,非常好的一本书,我是跳着读的,看看、放下来、再看看、再放下。一直到某天图书馆催还,恋恋不舍归还了书籍。

读高人的书籍,就像再和高人在交谈,这本书是答读者问的集合,虽满篇白话,偶有对目前的时代和艺术的微岔。但陈丹青的老师的想法意思都清楚表述。中间偶尔有一些一代而过的名词和论点,去专著考据后,真正的又一片天,颇有收获。

《与陈丹青交谈》读后感(三):读着解闷

淡青色封面,正中偏上方一行小字“与陈丹青交谈”,内敛、简洁、雅致,拿在手里很轻,薄薄一本,是我喜欢的一种设计。

翻开来,前言把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行文有条理,文字节制、不浮夸,于是,这本书从图书馆跟我回了家。

这么一本小书讲的是和艺术搭边的话题,基本上一个主题一章,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有空的时候可以看一两个问题,很方便,正是解闷的好伴侣,没两天就看完了。

陈丹青有时候直接,有时候婉转,有时候还带点幽默,距今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那些回答我都忘记了。

记住的是坦率和开放的态度,愿意去了解、去接受,他不一定单纯,但是他很可爱。

以后遇见他别的书,也会想看。就像旅途中遇见一个有趣的老头,你想着下回还能见到,你们不一定谈了什么,这一段时间有他相伴还真是不错。

《与陈丹青交谈》读后感(四):妙笔丹青

丹青是一个很传奇的画家,虽然这样说,但是他的画我看的很少,但文字看的却很多。在《南方人物周刊》上,丹青曾经犀利地批评当今大学制度,还曾经大砍特砍自己玩笔记本电脑的经历。从他的《退步集》看到他的《纽约琐记》,对这位“很有意思”的“作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偶然,在书架的角落看到了《与陈丹青交谈》这本书,名字起的很有吸引力,内容也是我比较喜欢的方式——一问一答,问者是有兴趣的读者,他们不专业,问题提的大众化,比较适合我。若是大段大段的论文反而没有吸引力。

书中谈到了许多当前比较有争议的艺术话题——艺术家的生存;艺术家的追求;行为艺术的意义;人体艺术引发的争议;以及丹青本人的艺术理念。重要之处,丹青一一阐释,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得淋漓尽致,某些读者比较低级、胡搅蛮缠的问题,用一个个反问句驳回,显得生动、有趣味。

从本书,大致看出了陈丹青的性格——直率、单纯、严谨。从他的文字、从他的画、从他的为人处事或许能看出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影子,踏实、稳健,而不是整日暴露在媒体下,浮夸、轻率。

本书中丹青还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书,版本、年份都很详细,对艺术感兴趣的读者不妨可以看一看。

《与陈丹青交谈》读后感(五):【摘录】

苏格拉底说,我所知道的,是我不知道。米开朗琪罗暮年说,我刚刚了解什么是雕塑。贝多芬临终说,我才写了几行。黑泽明获得奥斯卡时,说我还不太了解什么事电影。

中国的春宫画并不将观赏和实用作区分,好比中国的山水画并不单是风景画,而能融合生活与哲学的态度,中国的诗词并不是专为吟诵的纯文学,更兼教化与政治的意图,二中医也不单为治病,还有养生的功能……让亿万中国成人的“眼神”有所归属、有所着落。

工作,是艺术家的伦理,艺术家的道德。

对艺术家来说重要的是接受委托的任务,以便他们得以真正去证实他们的气概,而不是成天对着丹田沉思……你先去做,我们才知道你到底能做什么。

毕加索所谓“不想到被人认可”的人,是指时人,他心目中格外在乎的被认可,是古人、高人、将来的人,一如梵高,一面画着明知难以被时人认可的画,一面在书信中写道,总有一天,全世界会用不同的发音念他的名字。

文字与图像的多义、歧义、暧昧,及复杂性,萨特晚年感叹年轻人不愿在修辞上下功夫,认为一组好词语自应触探字面深层的多重涵义,那才构成阅读的快感……艺术作品的观念、意图、构思、效果,出入于深浅之间,不免使不明就里的观众大费思量,此所以艺术家玩过闹过,后面即有评论家理论家走过来慢慢地给你讲道理,东西方艺术的一台台好戏,总要这样子玩法,才有点滋味……《艺术世界》曾有专文介绍魏晋贵人出入摊手待左右扶持的风习,以前我自以为颇懂得常看古画,仅此一例,便证明我还是个无知的知情。或谓这类典故知不知道无所谓,我们看的是画,是艺术,是造型笔触色彩构图风格等等,是的,没错,可是何以如此,何以不如此,背后也还是知之不尽的“知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