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马提与祖父经典读后感有感

马提与祖父经典读后感有感

《马提与祖父》是一本由[意]罗伯托•普密尼著作,新蕾出版社出版的118图书,本书定价:12.00元,页数:2007-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提与祖父》读后感(一):有哲学思想的故事书

祖父教会了马提很多事情,关于得到、关于希望、关于爱……

我喜欢故事里的祖父,他是那么有智慧、有趣,还有那么多爱,给他的外孙,虽然写到死亡,但却是让人感到温暖的一本书。

《马提与祖父》读后感(二):实际上他们都爱你

实际上他们都爱你

以前我们经历过无数次被打被骂,每当被打被骂的时候我们都有可能会想,真是的,我是你亲生的吗?实际上他们都爱你,有时候你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时,问你的父母这一个问题时,他们总会说:打是亲,骂是爱。当你那时想了一会儿,再次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的父母也总会说你长大就明白了,当时你也会充满的疑惑的走开。从这本书中,在马提与祖父的散步过程中,经历过许许多多的有趣的故事,就像抓鱼,上钟楼,用领带换食物,用苹果引诱小马“小捣蛋”,用手心当地图找宝藏,在海盗船的牢房里吃爆米花,逃出海盗船的牢房等等有趣的故事。他跟祖父散步所经历的事情当中我感到抓鱼是最奇怪的一个,爷爷都已经快要去世了,他哪来的力气去抓鱼呢,看了之后才发现,只要学会了这种抓鱼的方法,我相信即使是一个傻子都能都会做的抓鱼方法,只要穿的是有口袋的裤子,下水,往口袋里放些鱼食,安安静静的站在水里,鱼就会闻到鱼食的闻到,自然而然的跑进你的口袋,这时你就要紧紧的按住自己的口袋,让鱼无法逃脱,这样你就能抓到鱼了。其他的几件事情也是非常有趣的故事。总让人感到这时马提就在床上睡觉,这应该是他做梦梦到的事情,而不是他真正经历过的事情。但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这本书的最后一篇也是最感人的一篇,在我们刚才说的马提与爷爷的散步过程中,马提的爷爷在一点一点的缩小,直到小到用肉眼根本看不见爷爷的身体了,有时候手心也只是痒一下才能感觉到爷爷还在自己的手心里,最后爷爷跟马提说:“我的宝贝马提,你把我吸到你的身体里吧,这样我就能永远陪着你,活在你的心里。”最后马提泪如雨下的按照爷爷的嘱咐做了,依依不舍的跟爷爷告了别。从刚开始爷爷快要去世了马提只注意着天花板上的一只苍蝇,到最后马提悲痛万分的跟自己唯一的最疼他的爷爷告别,真是让人情不自禁的留下了眼泪,每当我们要跟自己最亲的人告别的时候我们不要伤心,因为他的爱的会永远陪伴在你的身旁。我感到自己非常的幸运,因为最疼我的爷爷还依然陪伴着我,为什么对自己最好的人总会提前去世呢?不对,他们离世后去了更好的地方,我应该为他们开心才对,他们虽然已经走了,但是他们的爱还会永远陪伴着我。

《马提与祖父》读后感(三):晴朗而又明亮的天空 ——《马提与祖父》读后感

记得以前曾经看过一个《苹果里的星星》的故事,很简单,也很奇妙:

“来,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他说着就把苹果一切两半——切错了。我们都知道,正确的切法应该是从茎部切到底部的窝凹处。而他呢,却把苹果横放着,拦腰切下去。然后把切好的苹果伸到我面前说:“爸爸,看哪,里头有颗星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苹果核果然呈现一个清晰的五角星状。

这个故事所说明的道理:创造就是不走寻常路,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习以为常的东西。这个道理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管理、学习等当中。读一本书,尤其是读一本好书,更应该如此。我在阅读《马提与祖父》这本书时,正是尝试着以一种不同的,以及多角度的视角来阅读的——如此阅读,便会发现有比平日随便翻翻更多的惊喜。

书切开的第一部分:死亡

每个人都想明白“死亡”到底为何物?字典也仅仅是笼统地说明:丧失生命;不继续生存。仅仅如此描写了罢。

竖着切的角度:面对死亡的恐惧

死亡在每个人心中都是充满着难以言喻的晦暗之色。而,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无比珍贵的,丧失了你最为珍贵的东西,必定是最为痛苦的——死亡不论对于你,还是你的亲友都是最为痛苦的。

亲友中有的注视着双目紧闭、呼吸缓慢、胸腔几乎没有起伏的爷爷;也有的人呆望着他那骨瘦如柴、毫不动弹、像麻布床单般惨白的双手。

有人盯着被单上垂下的穗子;有人闭紧双眼,干脆把自己封锁在一片黑暗之中。

我们极力探究“死亡的问题”,可是却永远无法触碰到死亡的边缘。谈起死亡,人们总会感到恐慌、忧虑,生怕自己何时成为了死神手下的牺牲者。由于对死亡的恐惧,人们编造了地狱,编造地狱底下的残忍酷刑,编造了无数青面獠牙的魑魅魍魉。

从公元200多年前就有徐福为秦始皇飘洋过海寻找“不死神药”的历史,再到如今许多能够令人长命百岁等等药物,无一不凸显从古至今人类对“死”这一生理变化的恐惧。

横着切的角度:死亡是新的一个旅途的开始

马提则凝视着一只苍蝇,它正在爷爷上方的天花板上爬行,好像不知道该到哪里去。

马提想,如果这个小东西从上面掉下来的话,它一定会掉在爷爷身上,也许还会咬爷爷一口。假如马提能知道爷爷哪里被咬的话,便可以替他帮小东西抓走,因为爷爷看起来已经无法行动了

爷爷死了,所有的亲人都深感痛苦,都在哭泣,都完全沉浸在悲伤之痛中。唯独,只有马提凝视着一只苍蝇,和如此沉闷的气氛格格不入。马提所想的,所关注的,是一只小虫,担心它会不会爬到爷爷身上。马提如此平静,是因为他不爱自己的爷爷吗?我想必定不是如此,而是因为马提根本不畏惧死亡,不对这个词深感恐慌。

并且,很多时候,忧伤不一定要以眼泪的形式所表达出来。

死亡不一定是生命的结束,更可能是一种旅途的开始,一种轮回。死者在死前经受太多尘世的烦扰,也许现在,正是他们在坟墓里清静的时候了——只是,如果火葬,别他们烧过了头。

并且,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在家人和他们的眼泪的注视下安详地死去。

爷爷现在的处境,借用序言的半句话——在虚幻与现实的生死交界处。

文章的笔触充满一种别样的温暖、阳光,毫无“死亡”的阴暗、恐怖之色,以另类的“死亡”作为开头。为爷爷后来邀请孙子去散步,而经历的一场旅行作了铺垫。并通过孙子马提与其他亲人鲜明的对比,告诉刚刚翻开这本书第一章的小读者:面对死亡,并不需要畏惧。死亡,不是绝对的终结和虚无,不是一种生命的结束,而是一次新的生命轮回的开始。

落叶归于泥土。我将重获新生。

——《天蓝色的彼岸》

书切开的第二部分:旅行

这段旅程可以说是十分奇特的:一起漫步于宁静的田野,在河中用裤子口袋抓鱼,与守卫比赛划拳,走过不断移动的桥,穿越高高的向日葵林,捕获半黑半白的小马——小捣蛋,寻找古人遗留下来的宝藏,在海盗船中巧妙逃生……

一切都很愉快,正如文章所讲:在这个故事里,天空总是晴朗、明亮的。但是,本来比马提高的爷爷在最后的玩耍和散步中,渐渐变矮,变小了。最后爷爷缩在马提的手掌中,太小太小。马提看不见爷爷了。

旅行中既有趣味又不乏哲理。

“如果我们转移注意力,去想其他的事,就能成功。别灰心,我们绝对办得到。”

很多时候,我们想办成一件事,越关注,却越无法办到。相反,倘若稍稍放松一些心情,想点别的,那么“无心插柳柳成荫”,你会发现,目标其实离你并不遥远。面对生活,也应该如此,以一种轻松愉快的,而不是紧张的心态来度过每一个日日夜夜。

我以前在演讲的时候,总是竭力想让自己放轻松,一直想着“轻松”“演讲”,结果反而更加紧张,额头都渗出了汗珠。许多本应该流利念过去的地方总是结结巴巴说不出口。过犹不及呀,可想而知,我的这次演讲比赛是多么地失败。

“没有任何东西是你能百分之百占有的。”“连一个球,或一个小石子都不行吗?”“是的,你只能占有它们的一部分。”“那么不属于我们的哪些部分呢?”“那些属于这个世界。”

人类充满着欲望,他们(当然也包括我)想占有世界上的许多东西:房子、车、钱财等等数不胜数。可是即使是占有了,但是总有你摸不透的地方,因为,那些部分属于这个世界。暴君总是无法占有别人的精神世界,即便他们对暴君表面上俯首称臣。很多东西是不属于你的,如果你将它(他、她)硬抢过来,那么最终一无所有的将是你自己。

这个世界拥有着主宰权。

愈来愈严峻的环境问题摆在我们眼前,其原因是——人类企图占有大自然。对树木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无数汽车排放的尾气污染了我们所呼吸的空气。白色污染,水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人类膨胀的欲望令他们不仅仅想占有属于自己的一部分,还想抢夺属于世界的那一部分,造成现在如此可悲的状况。

很多道理,你在“三点一线”的生活中无找到,你可以出去旅行,领略其他地方的独特风貌。你也可以翻看《马提与祖父》中两人出去旅行的过程,细细品味,你总会发现,你和马提一样,在慢慢长大。

书切开的第三部分:新生

认为“新生”都是一个虚幻、飘渺,无法窥探的事情的人并不占少数。不是他们的思维太浅薄,而是“生死”的研讨太复杂。毕竟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太多。很多事情,一旦多了就会乱套。

竖着切的角度:无法改变、逃离的死亡

似乎又扯到第一部分的话题。再引用一遍字典公公的话:死亡的解释是丧失生命;不继续生存。

死亡是一个已成定局的事,成了定局就是无法改变的,即使你再努力,再想挽回也无济于事。生是只有一次的机会,是不能重新来过的。难道你能够想象被车轧过的一个个人,从坟墓里爬出来,继续他们的生活,再活一次的情景吗——即使那样,也只是孤魂野鬼罢了。

人生无非就是“生到死”的一次性过程,没有时间倒转的传奇,没有哆啦A梦的时光机。轮回,也只是人们自欺欺人罢了。

你死了,就是死了,就再也无法再活一次。死亡是无法改变的最真的事实。

生和死是无法挽回的,唯有享受其间的一段时光。死亡的黑暗背景对托出生命的光彩。

——桑塔亚那

横着切的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获得新生

你会像树叶那样变成泥土、养分——你会在每一个生命里。就像你身体中有以往每一个人的一部分。……我还在学校里、广场上、足球场上——在所有的照片和记忆中。

——《天蓝色的彼岸》

正如《马提与祖父》最后一章所讲到:爱的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这是一种脱离肉体,灵魂永存的生活方式。很多时候,生命是不需要由肉体禁锢的。如此新生——只要还有人爱你,还有事物在纪念你,那么你将永远活着,以另一种方式获得生命。

你是否会看见,眼前有死去的亲人好友在向你挥手;你是否会听见,耳边有死去的亲人好友的欢声笑语;甚至你能闻到,死去的亲友,独特的味道。不仅仅是因为思念,更多的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成为了你生命的一部分——融合在了一起。

“……我们所爱的人会永远活下去的,”他说,“跟着我们活一辈子,你懂吗?”

爱是能够超越生死的羁绊的,爱是能够令人获得新生,跨越死亡的,爱的力量往往是人们所无法估算的。爱的天空,正如马提和爷爷的天空一样,晴朗而明亮。肉体在很多时候只是一个空壳,远远不及灵魂重要。而灵魂是能寄于爱,心灵之中的。借用一位网友的评论:真爱不死、精神永存。

这是另一种新生。

这本中大抵讲了生与死的问题——新生与死亡。我们看事物的角度若是片面的,若是没有用心去体味的,就看不到本质——事物的本质用眼睛是看不见,是需要用心体味的。《马提与祖父》是以一种近乎童话的形式来写的,但是所说明的生与死的道理——死亡是新生的开始,真爱永存,是十分深刻的。整本书的语句读来有趣,但也不乏令人深思的部分。《马提与祖父》作为一本“国际大奖小说”我想是当之无愧的。

但愿大家都能触摸到这本书里那晴朗而又明亮的天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